學會負責,先學會不累心的活著

負責這個詞,很多觀點會解讀為是一種積極的壓力,因為負責是成長的表現,但成長意味著承受更多的壓力:負責負責,負的起的,是責任。

負責,說學,其實不如說是一種接受。學負責,我認為是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家庭的需要,個人對歷練的追求,亦或是社會地位的要求等等)之後形成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下,執行者會了解到當前狀態下的使命以及如何履行這一使命帶給他的要求,甚至是某種衝擊。

當深陷其中的人們體會著歷練賦予他們成長的種種時,接踵而來的壓力會讓他們嚴肅的對待這樣的考驗:這不是一件玩笑事,或者說,不能被當成一件玩笑事去處理。

但是大島認為,壓力可以有,但不能壓到自己喘不過氣的程度,因為過重的壓力會讓我們失去判斷的能力和選擇的能力:這個世界有急中生智的情況,也就存在忙中出錯的可能。

有責任心,還不能活的累心,我覺得至少應該在心態上有這樣兩個條件:

第一,適當調劑壓力。第二,適度改變精力分配。這具體來說什麼什麼意思呢?

首先適當調劑壓力,就是放鬆面對壓力時的自己,這種調劑,可以根據興趣比如讀書來調劑,也可以根據群體活動比如聚會來調劑。

前者好理解,後者則需要一定的解讀:如何在適度的情況下改變精力分配呢?

大島的經驗是:逼自己,但不往極端的方向去逼。打個比方來說,比如逼迫自己做某事,實際上是自控能力的鍛煉,但是這個鍛煉不能以「讓自己生厭並嚴重影響情緒」為目標去實施自己的計劃。

做事如此,處世更是如此。我們一直在將儘力而為這四個字,並不是說要傾盡全力不留餘地的去拼,而是盡我所能去獲得一種習慣上的心態上甚至是理念上的鍛煉,既然是鍛煉,就存在過度與不過度的效果:在運動中,過度的鍛煉會讓自己受到生理上的傷害,在處世中,過度的鍛煉會讓我們失去耐心,更會失去信心。

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想要對別人負責,就先要為自己負責。

我覺得這句話說的不夠細緻,所以我想補充後半句:想為自己負責,就得學會不累心的活著。

推薦閱讀:

失控的情緒,正在毀掉你的竭盡全力
如何恰當地表達憤怒?
有哪些你以為自己不行了,結果硬撐過去的事情?

TAG:情绪管理 | 情绪心理学 | 负面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