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驚悚短片《態度娃娃》治癒了
作者:雪之夏(富書籤約作者)
01
多年前看《秒速五厘米》時,男主角的一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
大意是,有的人即使天天見面,彼此互發過無數條信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也無法靠近一厘米。
喧囂的都市,行色匆匆的人群,沒有人會去留意一個無關緊要的人,在笑容背後藏著怎樣的情緒。
驚悚微電影《態度娃娃》中的艾利,坐在窗邊約她自以為是朋友的女生時,對方告訴她,自己正在忙,沒有時間見她。
然而說這句話的人,正和幾個朋友坐在不遠處說笑。她說艾利只會笑,在與不在沒什麼不同。
艾利也發現,當自己不論何時都掛著一張笑臉時,當傳說中的好運伴隨著她,讓她成為無數人追捧的對象時,她所感受到的,卻是真實的自己在慢慢消失。身邊人和自己的距離,遠不如自己想像的那樣親近。
事情起源於童年,同學不小心砸了艾利的魚缸,她喜歡的那條小金魚死了。同學向她道歉,她掙扎著,扯出一絲微笑說:「沒關係,再買一條就好了」。
她以為,和世界相處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微笑,可卻沒意識到,那不過是別人眼中最好的樣子。
小金魚的死,明明讓她很傷心,可她卻不敢當著同學的面表露出來。因為一直有人告訴她:「只要發自內心地笑,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於是,艾利的人生,只剩下「好」、「乖」、「聽話」這樣的評價。
艾利因為過分在意他人的目光,以至於最後消解了自身的個性,變成了一個空空的娃娃。
有誰會在意一個娃娃的感受呢?又有誰會相信,一個娃娃也有自己的情緒?
艾利所呈現出來的娃娃,就像我們追求的那個完美的自己。那個自己活在別人眼中,既讓人覺得美好,又讓人覺得遙遠。
我們身邊,從來不缺少這樣的人。他們看起來高高在上,他們處理任何事都遊刃有餘,他們希望在所有人眼中,自己都是美好的。
然而這個美好,就像情人眼中的幻覺,只是剝離了真實的自己後,一個刻意營造的假象。
因為我們和他人相處,併產生鏈接的基礎,是那個有缺點,能暴露脆弱的自己。
02
莉雅說,公司的人都覺得她很好相處,因為她願意幫別人頂班,去做那些大家都不願做的事。
每個人都覺得她人很好,像天使一樣樂於助人。但她卻沒有朋友,也不知道為什麼,莉雅就是交不到朋友。
有一次大家聚餐,莉雅也去了。點餐時,我還沒說話,兩個朋友就異口同聲地說:「不點辣的。」
莉雅很奇怪,因為那兩個人平時很愛吃辣。問了才知道,原來她們是在遷就我,我不吃辣。
莉雅笑著說,大家聚餐時,很少有人過問她的口味,有時候菜單她都沒看到,菜就點完了。
她雖是笑著說的,我卻隱隱感到心疼。也許是因為這種感覺太過熟悉。
小時候我經常轉學,所以總要面對新環境。
為了讓自己變得合群,我會幫同學跑腿,買錯了東西,也笑著承受同學的怨氣。有時候還會幫同學抄筆記,做很多別人不願做的瑣事。
我一直以為,這是融入一個集體最好的方式,可真實的情況是,你越隱藏自己,越是刻意展現出別人喜聞樂見的樣子,你就離那個集體越遠。
直到後來,我認識了一個妞。雖然她總說自己迷糊,還吐槽抹黑自己,但我卻覺得她活得特別真實,相處起來舒服又愉快。
大家出去玩時,她拍照從不在意別人的目光,有些誇張的逗X的動作,她都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擺得無比自然。我這才在她的熏陶下慢慢改變自己。
這個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我們和另一個人之所以產生親密感,並不是因為我們很完美,很好說話,是個好人,而是因為我們敢於展現真實的自己,即便那個自己並不美好。
那個妞說,她大學時期學畫畫,每個人都要輪流當模特。湊巧的是,第一個上去的就是她。
她坐在大家面前,所有人都盯著她看,那目光,讓人渾身不自在。
但心裡再彆扭,也得坐在那裡,等同學們畫完才能起身。次數多了以後,她也就不太在意別人的目光了。
按別人眼中的樣子來生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任何時候,你都必須把真實的自己藏在面具下。累了不敢說,痛了強忍著,微笑成了一張面具。
戴面具的時間久了,這個面具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你越來越離不開它,也越來越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03
有個故事說,畫師精心創作了一幅畫,畫好後,他拿到集市上給人看,並讓大家指出畫中不足之處。
令他驚訝的是,畫上幾乎所有的位置都被人圈了出來。
他不相信自己的水平這麼低,於是又創作了一幅,再次拿到集市上。這一次,他請大家圈出畫中優秀的部分。
結果,被圈的情況和前一次一樣,標記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整張畫。畫師深感釋然。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眼中,優點和缺點也不完全相同。
只是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向外尋求認同,比如通過考試分數來向老師和父母證明自己的聰明與優秀。長大後,我們便會習慣用別人讚許的方式生活。
內心的聲音被自己忽略得太久,若非在特定的時候,我們不會意識到自己早已將真實的模樣隱藏起來。
潛意識裡,我們相信,那個真實的自己是不好的,是不受歡迎的,只有這個表象的虛假自我才是大家樂見的。
所以,我們會不斷地通過別人的反饋來強化這個信息,於是,自己的行為舉止也越來越固化,越來越趨近於臉上的面具。
當自己都忽略內心的聲音,不理會自己的悲傷、失望與不美好時,別人也會輕易忽略你的感受。
萊昂納德·科恩說,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放到人際關係里,其實也是一樣。
兩個人相處,如果雙方表現出的都是美好的一面,那就是說,彼此都無懈可擊。這個時候,雙方雖然相處得很和諧,卻有很大的距離,這個距離,是人天生的防備心理造成的。
如果這時候有人暴露自己的弱點就不一樣了,有了這個弱點,另一方就可以降低對這個人的防禦,從而拉近關係。
談判專家在緊急談判中,為了取得對方的信任,往往是在充分認同了對方的感受後,選擇自暴弱點或隱私。
因為暴露自己的時候,就相當於給對方傳遞了一種信息:我相信你不會攻擊我,我沒有防備。
對方感受到了這種信任,就會降低自己的防禦,從而拉近彼此的距離。
我們自身的缺點,往往是自卑的根源。可身邊那些親近自己的人,恰恰是因為看到了這些缺點,並接納了它們,才跟我們變得親密。
別人眼中的自己,擁有強烈的社交屬性。放在親密的關係中,除了增加距離,並不會讓身邊的人更多地注意到你的感受,相反,他們常常會因這種完美的假象而疏遠你。
只有卸下偽裝,在笑著說「沒事」時,去面對笑容背後那個失望的自己,才能從別人的目光中解脫出來。
當你允許自己脆弱,允許自己在一部分人面前表現情緒與缺點後,你才會發現,你的那些缺點會成為一束光,讓你感到溫暖。
作者簡介:雪之夏,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一個人走走停停,所幸身邊始終有很多朋友陪伴,讓我還能向上生長。成長的過程十分緩慢,但從未停止。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男人賺錢養家,女人貌美如花?屁咧
※情緒管理:認識你心中的四個自己
※放棄需要多大的勇氣?
※怎麼判斷是真的不喜歡沒天賦,還是逃避努力不夠(專業)?如何衡量「想做的」和「應該做的」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