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有儀式感,人生越容易開掛
作者:溫姬拉(富書籤約作者)
01
米可是公司里最有衣品的女同事。
平時上班,襯衫毛衣牛仔褲,乾淨素雅;外出招聘,襯衫過膝裙高跟鞋,清爽幹練;團隊活動,衛衣長裙帆布鞋,文藝清新;去酒吧,短裙露肩大耳環,明媚妖艷……
每一次看到她,都感覺在看模特街拍,她是我們心中的千面女郎。
她的業務能力同樣出眾,部門分享培訓結束,評選「哪一位培訓師的培訓最有用?」
米可的培訓以「實用」「清晰」「能解決問題」等優勢成為票選最高的培訓師。
外出做活動,米可是總策劃,一天內做好策劃方案和客戶對接,然後用一天安排工作,採購物資,效率奇高。
活動很成功,客戶大力好評。慶功宴後,有同事提議去酒吧喝酒繼續慶祝。米可拒絕了:
我現在的著裝不適合。
沒關係的,坐一會就回去。不了,有點儀式感,尊重那些場合。
然後,她穿著工裝回公司做活動總結。
那一刻恍然明白,米可的出眾能力和出眾衣品,都與她的儀式感有關。
儀式感讓她在每一個場合投入,對每一件事都認真,尊重場合和場合里的人。
這種儀式感意味著對自我的要求嚴格,對事情變換里的合適應對。
她的儀式感,給大家「米可有在那個場合里有合適的形象」的印象,認為她能勝任,她可以擔當。所以,任務來臨時,領導把機會給她,同事幫助她,客戶信任她。
米可也憑藉這種儀式感,憑藉尊重儀式感的執行力,在職場上愈發如魚得水。
02
沒有儀式感的人,界限是很模糊的。
那些上班時間刷手機看微博(工作需要如此的例外),放假時刻又焦慮工作和學習的人,多是對生活缺少儀式感的人。
他們茫然,沒有目的,他們無措,不知如何向前,一天過去,他們什麼事都做了,除了重要的事,他們開始後悔。
吃飯時不肯吃飯,千般憂愁,睡覺時不肯睡覺,百般計較,他們忘了如何投入生活,他們忘了如何投入一個場合,如何投入一件事。
我曾是這樣的人。
朋友約我去玩,我懶得換,穿著工服去,結果那個場合人人衣著隆重,我很尷尬地度過那次聚會,朋友說,你再這樣不根據場合穿衣,早晚會吃虧。
後來公司去參加展會,需要一個主持,我很想去,但沒有人選我,票選結果是那個很會打扮的女孩子。
在台下攝像時,我的失落上司看在眼裡,他跟我說,如果你能稍微打扮一下,工作狀態應該會更好。
那場展會,女孩主持得很好,閃閃發光,台下的我決定,要做一個別人看起來「你很專業,你可以隨時上場」的人,這樣,才能隨時贏得機會。
跑步、化妝、健身,列待辦事項表,學習去做時間管理,堅持大半年,發現生活漸漸明媚起來。
不是說有很多機會,而是我更自信了,可以在某個場合里應對某件事。能更積極主動去面對工作,能更熱情擁抱生活。我逃出別人的眼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也才明白,沒法從上一個場合抽身出來,也就沒法認真對待此時此刻,這是為什麼需要儀式感的原因。
那些認真做事,好好生活,充滿儀式感的人,他們更自信,對事情更容易認真地投入,也更容易達成目標。
03
有儀式感的人,能把單調普通的東西變得不一樣。
薇薇是資深的早餐愛好者。
作為一個服裝設計,常常需要加班。無論前一天加班到多晚,第二天她一定會7點起床做早餐。餐桌布是紅格子或蕾絲,食物通常是水煮蛋,紅豆粥和方包牛奶。
有朋友曾諷刺:「不就一頓早餐嗎?何必那麼作。」
薇薇反駁:「我就要優雅地吃一頓早餐,為接下來一天的戰鬥做準備。」
5年來,薇薇保持這個習慣,她的戰鬥總是取得勝利。
她保留3年前的工資條,紀念她第一次月薪過萬;她搬出城中村,住進小區,她的早餐多了一道陽光;她跳槽兩次,晉陞為如今的服裝設計總監職位。
薇薇把這些成就歸因於那被人諷刺過的早餐習慣。
眼看著自己準備出這麼講究的早餐,化好妝,美美地吃上一頓早餐,心情愉悅而優雅地進食,隆重而正式,會讓她感受到自己是一個有力量的女性。
這個生活里的細節,照亮一整天的心情。
她帶著愉悅的心情跑遍廣州的服裝批發市場,儘管在前一天的工作里潰不成軍,也可以在第二天的精緻早餐里復活。
她對待工作的重視,就像對待早餐,把別人眼裡單調普通的東西變得不一樣,憑這股講究,終成如今的「時尚女魔頭」。
人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何為有趣?有趣就是把普通東西變得不一樣,能在平淡無奇里找到色彩斑斕,能在別人的隨意評論里堅定自我。
連早餐這麼普通的東西都能被薇薇這麼鄭重地被對待,何況工作?何況生活?
所以呀,越有儀式感的人越有趣,越有儀式感的人越認真,人生當然越容易開掛。
04
越有儀式感,越有自控力。
有儀式感的人,對自己人生也有強烈的控制感,在情緒和身體狀態調控方面容易形成積極的自我暗示,這種人也會給身邊的人帶來正能量。
我長跑的啟蒙老師是高中的數學老師,他也是班主任,為了改善我們體質,能更快樂高效地複習,他提出「晨跑計劃」。
早晨6點去跑半小時,然後再去早自習,他說:你們去晨跑吧,去聽聽樹葉和風的聲音。會知道世界是你們的。
30來歲的數學老師,身材保持得很好,他說鍛煉能夠保證一個人的活力。要有活力地學習和生活,那樣你們才能記住這段充滿儀式感的高考歲月。
但一個月下來,能堅持還是只有他一人,跑步的堅持,是他虔誠叩拜生活的儀式,後來,我們畢業,各奔前程。
很多同學都忘記高中時讀過了什麼書,但偏偏記得這位老師。他說:你們去晨跑吧,去聽聽樹葉和風的聲音。會知道世界是你們的。
聽說,他被調往更高級的高中任職,也找到第二任妻子,他的孩子在單親幾年後終於有了完整的家。
數學老師一步步努力奔跑,抵達了自己想要的世界。
而很多同學,也因為他,在某個忽然的日子裡,開始跑步,堅持跑步,也堅持在生活這條沒有盡頭的跑道里一路前行,互相鼓勵,從未放棄。
我們都需要這點儀式感呀,去相信生活,去掌控生命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05
什麼是儀式感?
鄭重對待一場體驗就是儀式感,《小王子》中狐狸說,「(儀式)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不同才會銘記,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生活體驗組成的就是生命。」
那些充滿儀式感的人他們那麼鄭重待此刻的體驗,那麼尊重每一個場合,無怪乎總能高歌前行。
一些人活著已經死了,一些人死了,他還活著,一些人把一天重複過了一萬多次,一些人卻確確實實活了一萬多天。
你的體驗,你花費時間的方式就是你生命的組成,多點儀式感,鄭重對待生命的體驗,人生就越容易開掛。
所謂開掛,除了世俗的成功,我想,應該還有一種,就是越活越靠近真實的自己。
所以,鄭重對待每一場生命體驗吧,去投入,去探索,讓人生多一點能記住的日子。
作者簡介:溫姬拉,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職場女青年,愛好讀書寫日記和長跑。想成為超正宗文藝女青年,但目標是30歲之前參加一次鐵人三項。輕度人格分裂,異性戀。簡書@溫姬拉,微博@溫姬拉,本文首發富書(ID:zhongchoudushu),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知乎用戶 @海賊-王路飛 事件?
※二十歲以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
※想修宿命通,不知道怎麼修,宿命通的人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