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僧帽壺,產生的思考和後果

從2014年開始,我在知乎陸續寫了一些關於紫砂以及行業的內容。起初純粹只是為玩社區而寫,畢竟在知乎發言真的有趣。後來隨著回答的內容越來越多、專欄「清涼雜記」的開通,以及與知乎紫砂壺板塊的關注者們頻繁、深入的交流,也拋出了一些切實問題:比如「泥料的內幕」、「工藝師壺的現狀」、「如何挑選好壺」等。為了進一步滿足對紫砂方面信息、知識的需要,我閱讀了一些紫砂典籍如《陽羨茗壺系》、《宜興紫砂珍賞》、《紫砂工藝》、《紫音希聲》等。現在,我的業餘時間基本已經被尋找、推薦「好壺」給佔滿。可恍惚之間發現,工藝精美、泥料優質、價格實惠的壺,縱使在壺海之中璀璨然然,但寥如晨星,也已無幾。

顧景舟先生說:「無文化者得我技,有文化者得我藝。」

我認為技,是茶壺製作流程中的精度、眼力及對工具的把控,有技者制壺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且刀刮水線,每日可摶三四件;而藝,簡單來說是作為一件器物的創造者,是否把自己的內心,反應到了一件器物上:一尊石瓢,是該心寬體胖、四平八穩,還是雋秀挺拔、剛柔兼施?更直白些,壺是為了糊口而作,還是為了創作而作?這對於等米下鍋、等錢付首付的普通制壺匠而言,要求不免太高。偌大的丁蜀,十萬人口從事紫砂及相關產業,我們不談大師、高工,普通人之中,有技者尚不多,有藝者怕是星星點點、屈指可數。

紫砂有一點極好,即極大的自定義空間——不同的泥料、不同的尺寸、不同的裝飾,能做出一把不同味道的壺。這個空間,不被匠人專享。相反,匠人是被條條框框和現實生活所束縛的:「工具已經調好了,只能做300毫升左右。」「換泥料很麻煩,泥凳上每樣東西都要清洗,這次就用朱泥做吧?」「最好三把一做,勿要換來換去。」「我看這樣也差不多,沒必要改。」要訂一把老紫泥小品仿古,何其之難!好說歹說,求得一句應允,「三個月後」。應約提貨,發現竟是用底槽清製作,曰「泥料放了很多年了,很老,也是紫泥類嘛」。

最近看上了高沿僧帽壺,在朋友圈尋找。僧帽工藝難度極高,鑲接技術複雜,會做的人並不多。而且小眾高冷,大部分人聽都沒聽過。看了不少圖樣後,都不如意。有些奇形怪狀,有些工藝潦草,或動輒500ml。泥料和型還是最中意的是周大師款的,大小合適,高低勻稱,不務妍媚,普雅肅穆。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找朋友打聽價格,乍舌、憤怒。「渠何以淫巧索高價若此?」「必擊碎之而後快!」

——我也成了明代的蘇州人,得知壺價如此之高,情緒險些失控。

這就陷入了兩難:好的買不起,差的看不上。作為一個丁山老幹部,要尋一把愛壺尚且如此,外地對器型有追求的茶友豈不是束手無策?正在苦惱之際,有一位朋友提出:求帶;另一位朋友說:我也要一把;第三位朋友說:團購吧?我一想,這,不就是眾籌嗎?

眾籌,我噴過眾籌,特別是一個月期限、一兩千把產量的那種。但是如果是幾把,小範圍的、時間寬裕的、要求嚴格的,又何嘗不可?這樣不會受制於工藝師的種種「現實問題」,也不會淪為大路貨的放量狂歡,由於沒有資金壓力成本也可以得到控制,可能是最適合手工藝品的一種商業模式了。

今天下午,我已經基本鎖定了一位老法師,摶壺二十年。本周準備再進行商議,選定泥料;再根據數量,確定價格和交貨期限。


推薦閱讀:

茶葉的各種香氣,都逃不出這幾個知識點

TAG:紫砂壶 | | 茶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