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仍有基友被父母脅迫用電擊療法「扳直」!

你是否可以想像,在2017年的中國,仍有基友在父母各種形式的脅迫下,被送去進行「性取向扭轉」治療,而這些在2015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禁止的對於LGBT群體的「性取向扭轉治療」手段,仍在中國大路上遍地開花。

據世界性組織「人權觀察」2017年11月15日發布名為《你考慮過父母的幸福嗎?:中國對LGBT人群的扭轉治療》的報告顯示,反同界的「楊永信」們依然猖獗,這讓中國LGBT群體的生存狀態受到了嚴重的非人道威脅。

「扳直」之殤

「我非常害怕,因為我之前從來沒聽說過性取向可以這樣治療……你可以試著相信醫生,因為至少他們不會害你對嗎?……我被要求坐在一個一個椅子上,我的雙手和手臂都被皮帶捆住了。醫生和護士在我的手腕、胃部和太陽穴放了一些墊具,這些墊具通過一些電線連接到了一個機器上……同時,護士在我們面前放了一個屏幕,開始播放同性性行為的影片。醫生讓我看著這個屏幕,並集中注意力在內容上。幾分鐘後,他們打開了機器的電源開關。我的手腕和手臂感到了麻木,我的頭也是。但最痛苦的是我的胃。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他們在我的胃部加強了電流……在整個療程中,他們進行了六七次電擊,我每個月都要進行四個療程。我想我一共做了九次。」

——張志昆(化名,29歲,深圳)

這份報告的採訪時間從2009年至2017年,最小的被訪者年僅15歲,最大的被訪者為35歲,遍及黑龍江、福建、廣東、江蘇、浙江、四川、湖北、河南、河北、陝西這10個省,同時也包含深圳、重慶、北京三個直轄市。

被訪者遭受的非人道行為包括強迫服用、注射藥物、監禁、語言騷擾、侮辱以及電擊治療,可能構成酷刑。進行扭轉治療的機構包括收到政府監督管理的公立醫院和國家衛計委發照監督的私人診所。其中電擊治療的基本目的都是用電擊刺激來使得LGBT群體對性少數取向產生厭惡,但沒有一例治療產生了預期的效果。

「同性戀是淫亂行為。你如果不改變自己,你會得病,你會死於艾滋。你永遠不會有幸福家庭……你考慮過父母的幸福嗎?」

——張志昆口述的扭轉治療醫師對他說的話

然而,有關部門並未採取積極措施。僅有兩起司法訴訟對轉化治療的特定方面提出之一併獲得勝訴,但案件的判決並未對扭轉治療的實施者起到禁止作用。

「道德綁架」?「觀念落後」?

報告中,幾乎所有的被訪者都是在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巨大壓力下,被哄騙、威脅、逼迫甚至肉體強制接受性取向扭轉治療,其中包括未成年的孩子。

「我偶然地發現我的兒子在微信Gay群里聊天,我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我每天以淚洗面,我怕,我沒有勇氣面對他,我在心裡藏了這件事很久,每天晚上在房間里獨自哭泣。然後我決定告訴他我知道了他是同性戀,這對我來說日子會過得相當艱難。

那時候我已經和他的父親離婚了,但我們決定見面來商討這件事……最後,他的父親和我決定應該帶他去提供扭轉治療的醫院……我們第一次一起帶他去到了那個醫院,他的爸爸給了掛了號。此後,我每次帶他去那裡他都非常厭惡,但他至少勉強接受著。

我只帶他去做過一次電擊治療,只有一次……然後我告訴自己我再也不會那麼做了……之後我開始閱讀關於電擊治療的相關書籍和文章,我不應該這麼做的……如果我了解更多的話應該不會這麼做的……我之前一點都不了解同性戀……」

——被訪者李奇(化名,19歲,成都)的母親。

很多中國家庭依然牢牢信奉傳統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字面所言,認為孩子結婚、生子、傳宗接代並且供養年老的父母是不可改變的模式。而他們認為性少數個體大多不能傳遞血脈,這與他們的「傳統觀念」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報告以「你考慮過父母的幸福嗎?」為題,在全球對於LGBT人群平權工作(尤其是同性婚姻合法化進程)大有推動的今日,我們很難評述,這種「觀念」是否屬於「落後」?而在道德觀、價值觀激烈裂變的今日,父母的此類行為,又是否屬於「道德綁架」?

至少,我們不願意相信會有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去接受如此非人道的「性取向扭轉」治療。但如果讓孩子去接受「扭轉治療」的父母知情,這是否可以判斷為一種極端自私的行為呢?

「反同」利益鏈

中國將同性戀去罪化已經二十餘年,2001年也將「同性戀」從中國精神病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中正式排除,2013年制定的《精神衛生法》規定,精神障礙的診斷與治療應遵循診斷標準。既然我們都明確了同性戀不是病,不是罪,為什麼還要進行如此有傷害性的治療?

而從90年代至今日,國內「治療同性戀」的相關論文研究仍令人咋舌,如:

馬冬林, 韓廣梅;「假性同性戀」心理干預及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 年第6 期

王志超;催眠誘導下電擊性厭惡試治同性戀3 例;心理學報[J];1999 年7 月第31 卷第3 期

馬振武,朱玉萍,酒源萍;厭惡和寧認識領悟心理療法治療同性戀[J];健康心理學雜誌;1998 年第6 卷第1 期;

石洲寶;氯丙咪嗪治療同性戀一例報告[J];四川精神衛生;1997 年03 期;

劉新民;一例同性戀治療報告[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94 年第8 卷第1 期;

季建林,儲展明;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同性戀 — 附2 例報道[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94 年第8 卷第1 期.

而報告提供了「扭轉治療」的費用,大多都比較高昂。而同時,相關機構對於「扭轉治療」的監管並沒有很好地實施。而「扭轉治療」顯然比之前沸沸揚揚的「網癮治療」更為「遍地開花」,或許如同臨沂「楊永信」一樣,背後同樣有著巨大的利益鏈。

由於監管不力,去罪化和診斷標準的修訂並沒有真正發揮法律和社會性的作用。而更為重要的,是社會公民大眾的「觀念」,並沒有如同「電擊治療網癮」對於「性取向扭轉治療」的輿論譴責,甚至連關注都很少。社會輿論並沒有起到有效的監督作用,這種公眾對中國LGBT群體的漠視,顯然助長了這種陰暗的「扭轉治療」提供者。

對LGBT群體認知的「區域性不平衡」

如同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經濟發展的區域性不平衡一樣,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人文、教育、觀念、認知,同樣造成了對於LGBT群體認知的「區域性不平衡」。或許在國內很多「周身環境」對LGBT群體認知較為「放開」的基友們在刷刷同志社交軟體,約約酒出去遊玩聚會,穿穿品牌攀比護膚品和健身身材的時候,他們並不會知道,有一些地區的基友在父母的脅迫下被迫進行著非人道的「扭轉治療」。

以世界級城市上海為例,名列世界LGBT友好城市的上海,並沒有被訪者出現在此次報告的名單中。而上海也是國內較早開發粉紅經濟,同志服務的城市。在明確的市場經濟和濃重的商業氛圍下,上海已經形成了「粉紅經濟先行,平權後到」的模式,LGBT人群的生存環境較為自在,只要不觸碰法律法規的「紅線」,服務同志的理念和商業模式一樣可以區域性地被大眾所接受,也因此擁有著發展的生機。風潮WindTide、Work For LGBT、同到、上海青艾、上海心生、Shanghai Studio、Angel等團隊的工作都是最好的佐證。同時,上海的LGBT人群總體在這樣的商業、經濟環境下,對於LGBT平權進程的推動也顯得更為溫和而不激進。在區域資本市場建立相對完善,資本累積較易的形勢下,相關的LGBT公益或商業組織也更少地會去接受境外資金,而避免一些「不可知」或「被利用」的風險。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智能機和APP並未被普及的年代,在一線城市以外甚至都很難找到一個LGBT個體鄰近的性取向相同的朋友,形成著天然的客觀社交障礙,同時也導致著性壓抑-濫交的惡性循環。然而,區域發展的經濟基礎不平衡同時也造成了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對於相對經濟落後地區的LGBT知識的普及顯然不足,而連最基礎的性行為安全、性病防治普及也做得很有欠缺,直接導致了國內同性戀背上了「傳播性病」的黑鍋。

結語

同性戀不是病,不需要治療,即使治療也基本不會有效。

公民意識與有關部門應該聯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督機制,堅決反對和打擊非人道的「性取向扭轉治療」。

「觀念」的改變無法一蹴而就,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經濟基礎的建設與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會對LGBT群體有更深入的認知,也更能夠接受LGBT人群的生活方式,只是時機未到。

若在上海地區出現對同志有歧視傾向,或提供「性取向」扭轉治療的心理諮詢師/醫師,歡迎向風潮WindTide團隊舉報提供素材!我們將儘可能地在能力範圍為您提供幫助!

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文 By CY

-附件-

《你考慮過父母的幸福嗎?中國對LGBT人群的扭轉治療》報告全文

鏈接:pan.baidu.com/s/1nuS9RL 密碼:zmd8

END

風潮WindTide-溫暖的LGBT社交媒體

自在丨真實丨溫暖丨健康丨靠譜丨靈魂伴侶丨好基友丨LGBT生活方式丨遇見丨新的開始

本文首發自「風潮WindTide」,搜索「windtideSH」即可關注。


推薦閱讀:

性取向和藝術天賦有關係嗎?
請問像iconmale的有愛的?片廠牌還有哪些?
爸媽,謝謝你們對同性戀的理解
我來提醒你,不要將悲傷遺忘

TAG:同性恋 | 男同性恋 | 杨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