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經的隨想】弱雞?YY狂?聊一聊萬曆朝鮮戰爭中朝鮮軍隊的表現與個人感想
近來有時間,恰好接連看了《南漢山城》和《代立軍》這兩部韓國電影,由此想起來在萬曆朝鮮戰爭專欄里還留了個關於這場戰爭中朝鮮軍隊表現的坑,就此一起補上,順便聊一聊個人的一些隨想。
關於萬曆朝鮮戰爭,實在是不想再重新敘述一遍了(話說每次寫關於這段歷史的文章都要先變著法兒地介紹一番,著實頭疼)。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我就省略背景介紹了。不太清楚、或者想再重溫一下的朋友建議可以先看一下以下這幾篇筆者先前所寫的文章,都是分析這段萬曆朝鮮戰爭歷史中的人物或事件的,幾乎每篇文章的前半部分都有關於這段歷史的大體背景介紹。在此就不贅述了。
李如松之死背後的真相探究:或許並非史書記載得那麼簡單
明朝萬曆朝鮮戰爭中的中日議和「鬧劇」:荒誕的背後,究竟隱藏了怎樣的真相?
試論露梁海戰——一場被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好了,下面進入正題。這次換個風格,盡量講得輕鬆一些。
在萬曆朝鮮戰爭(日本又稱「文祿·慶長之役」,朝鮮則稱「壬辰倭亂·丁酉再亂」)之中,中日雙方的軍隊無疑是戰場之上的主角擔當,
那麼,作為相對偏配角的朝鮮軍隊,又是有著怎樣的表現?
是像部分韓劇裡面那樣,歐巴們上敢正氣凜然地執刃威逼宗主國的大明將領,下能輕鬆開無雙砍瓜切菜般撂倒一片片的日本武士?
還是如很多中國這邊網友的描述一般,朝鮮軍隊開始被日軍追得屁滾尿流地喪地失城一路到了鴨綠江、只知道哭求大明老爹、自己卻毫無戰鬥意志、最後完全是靠抱緊天朝的大腿、才免於亡國之災,全程戰鬥力為負數、完全足以匹敵二戰之中絕對豬隊友的意呆利?(義大利:額,別老提我的舊賬了行不行?當時真的沒找到撬棍啊!)
看過不少韓劇裡面對明軍的刻意貶低描寫,不少稍為熟悉那段歷史的中國網友不免會感到義憤填膺、罵一句白眼狼,覺得當時朝鮮這些戰5渣們除了臉皮護甲超高以外,真的是完全無可取之處。
那麼,到底當年萬曆朝鮮戰爭時的朝鮮軍隊戰力如何?是真的一無是處的戰五渣弱雞?還是真的像YY劇中那樣神勇,好像是被千里來援的大明軍隊拖了歐巴們的後腿一樣,又或者,另有真相呢?
在與侵朝日軍的作戰之中,大明軍隊和朝鮮軍隊,到底誰才是挑大樑的中流砥柱?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最該問的其實還是日本人。
畢竟,當時到底是被誰揍得狠,最終被迫撤退回國的侵略者兼「受害者」日本,最有發言權,其證詞也相對最為公允。
以下是日劇《軍師官兵衛》裡面的一些截圖,基本可以看個大意。
首先是明軍主力入朝前,基本勢如破竹,日本當時的實際統治者、也是戰爭的發起者豐臣秀吉大為得意:
而接下來,是明軍主力入朝後,注意,畫風開始突變:
當然,這部劇中這段情節主要還是突出男一號黑田官兵衛的「神機妙算」:你看,我就說別出兵朝鮮、去惹大明和朝鮮吧?打狗也要看主人啊,朝鮮好搞定,這下把明軍主力也招來了,事情搞大了,你們這些瞎嚷嚷的主戰派都傻了吧。。。
而除了這部《軍師官兵衛》外,其餘日劇或者相關史料對於這場戰爭中明軍和朝鮮軍隊的觀點也大同小異,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結來說,日軍頭疼的對手可以分為陸戰和水戰兩個方面:
陸戰方面,明軍是絕對主力。
(其實不用想也知道,歐巴們那麼神勇,怎麼會讓日軍秋風掃落葉般幾乎佔盡了朝鮮八道,國王都被逼到了鴨綠江邊,急著準備過江尋求明朝庇護了?)
海戰方面,則是以朝鮮水軍(李舜臣)為主。
(部分朋友可能對於海戰存有質疑。但事實是直到戰爭末期,明軍水軍才開始參戰,前中期的確基本是朝鮮水軍獨自應戰。至於最後一戰露梁海戰(即所謂的「露梁大捷」),有興趣的可參考筆者的試論露梁海戰——一場被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雖然如今韓國在吹李舜臣個別時候的確有些過,但在那個喪城失地、敗報連天、國土盡失的時代,戰績不俗、捷報連連、幾近成為抗敵強心劑的李舜臣,也的確有可供後人吹噓的資本。)
但歸根結底,在冷兵器時代,雖然不可否認朝鮮水軍在日軍跨海運輸的後勤補給線上的騷擾襲擊,在一定程度上有力支援了陸上的戰局,但最終決定勝負的必定還是陸上的對決。
因此,朝鮮水軍在中流砥柱李舜臣的率領下雖然戰績耀眼、令日軍很是頭疼,但卻依然難以改變陸上國土幾近喪失殆盡的殘酷事實。
而今天重點來談的,也是朝鮮陸上軍隊的表現。
我們不妨先來打個分。好讓各位先有個直觀印象。
如果說這場戰爭中大明和朝鮮兩軍陸上力量(不算水軍)的戰鬥力以及貢獻比的話,個人看法,大致是
明軍:朝鮮軍隊=80:20。
這可能大約也符合普遍對朝鮮陸上軍隊戰鬥力低下的一個印象。不過,這樣的評分,其實也有些不夠客觀、公允之處。
為何呢?
舉個例子,這就好比把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的戰鬥力都全部統一打一個相同的分數,不僅沒有對國軍、共軍作區分、一概而論,對德械、美械、中央軍、以及川軍、滇軍、東北軍等各地方軍的戰鬥力也都不加任何區分一樣。顯然有些不太公平。
因此,如果將朝鮮陸上軍隊再稍作細分,大致分為朝鮮官軍和朝鮮義軍的話。那麼個人心目中的分數就是:
明軍:朝鮮義軍:朝鮮官軍= 80 : 30:-10
也就是說,第一次評分時朝鮮軍隊統共的20分,其實是由30分的朝鮮義軍與-10分朝鮮官軍共同組成的。
為何這麼說?原因有二:朝鮮官軍的戰力實在不是一般的差,其表現與其裝備、實力根本不成正比;而朝鮮義軍的戰力以其配備,所打出的戰績,卻有一些可圈可點之處。
咱們先來說說朝鮮官軍。
提到他們,除了初期戰鬥中的一瀉千里、丟盔棄甲之外,還在於出現了大量偽軍。而更令人無語的是,即便是偶爾的小勝,經過朝鮮君臣一番令人哭笑不得的「極限操作」後,結果往往也是令人無語、大跌眼鏡。這也是導致官軍整體戰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咱們就舉個具體的例子來看一看。說起來,第一次看到下面這場戰役的記載時,個人也是非常的哭笑不得、印象深刻。
話說漢城陷落之後不久,朝鮮官軍曾組織過臨津江防衛戰。希望可以藉助臨津江防線,擋住日軍的凜冽攻勢。當時,前線的朝鮮軍隊一共兩個主將,一把手是文官出身的金命元、二把手則是武將出身的申恪。因為這兩人有些不合,金命元要求申恪帶著其所部人馬和自己一樣,在臨津江北岸設防,也就是和進犯的日軍隔江對峙、進行防禦。可二把手申恪估計也是個暴脾氣,偏不聽,不僅把自己轄下的人馬拉到了南岸,擺出一副背水一戰的架勢來,而且還主動出擊、帶著人去進攻南面的日軍。
於是,看這二把手實在不聽話,公然不停自己的調遣,作為一把手的金命元火冒三丈,武將不滿一般動拳頭,而金命元作為文官不滿,自然是告狀。所以直接向後方的朝鮮國王與朝廷眾臣上書彈劾武將申恪、指責其不聽調遣、違抗上命、公然無視自己的軍令。估計奏章里沒少說上綱上線的話。
而作為申恪這邊,則根本不理會布陣在北岸的金命元:老子就愛和日軍剛正面,您一介文官,懂個屁,愛咋咋地。於是二把手申恪帶著自己本來也不多的人馬就抄傢伙奔著日軍那邊去了。。。
結果呢?
也許是日軍輕敵大意,也許是申恪指揮有方,也許是那天朝鮮將士們的報國熱情高漲,或者碰到的根本就是一支日軍的小分隊(個人覺得這個可能性最大),總之,一番遭遇戰後,申恪率軍居然取得了一場小勝!不僅擊敗了當面之敵,而且帶回了幾十個被其斬獲的日軍首級作為戰利品!儘管數量不多,但也別小看這只是一場小勝。在接連的敗績陰雲籠罩下,尤其是朝鮮國都都已陷落後,這一幾乎破天荒的勝利,縱使擊殺人數十分有限,但是對朝鮮全國上下的振奮與激勵,卻是影響力極其巨大!有點兒類似於咱們抗日戰爭時期的平型關大捷,當時便給了朝鮮軍民的抗戰熱情打了一劑強心劑!
而申恪本人也大有人氣飆升、即將成為民族英雄的節奏。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國王的青睞、朝臣的稱讚、還有百姓們的愛戴,彷彿走上人生巔峰的一刻,眼看即將要出現在眼前了!
也不知道,國王殿下得到這個捷報後,會怎麼獎賞我這大功臣呢?想想就好興奮,哈哈哈哈。。。
只不過,就在喜滋滋的申恪剛剛派人帶著這一捷報快馬奔赴平壤、向臨時駐紮在那裡的朝鮮小朝廷報喜後,沒過多久,朝廷派來的使者就來到了申恪的軍營。
怎麼這麼快?!難道說,我這捷報的消息傳得如此迅速?!誰說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來著?看來,明明好事也能傳千里嘛!
就在申恪有點兒疑惑、但又抱著欣喜與期待的心情,迎接使者後,準備洗耳恭聽來自朝鮮朝廷傳達來的「表彰」時,卻怎麼也沒有想到,使者帶來的王命中,居然要將申恪斬首示眾!
估計當時周圍的其他朝鮮將士也是聽傻了,就算不論功行賞,也不能斬殺明明有功之臣吧!朝廷的王命怎麼會是這樣?!
而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就在前線一眾將士傻眼的同時,遠在北面平壤的朝鮮小朝廷,也傻眼了。。。
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不久前一把手金命元彈劾二把手申恪不遵號令的上書先一步到達了平壤。危難之際也絕不忘黨爭重要性的朝鮮大臣們,於是在朝鮮國王面前一番舌戰與各抒「高見」,當然也可能估計是這暴脾氣的申恪平時人緣不好,朝鮮小朝廷隨即派出了一名使者,帶著王命,直接到前線來,就是要處斬這公然違令的申恪,以明號令。
可問題是,使者剛走了沒多久,申恪的捷報和一同送來的日軍首級也到了平壤。一看違令的申恪打了個破天荒的勝仗,估計可把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國王和大臣們高興壞了,風向立刻逆轉一邊倒,大家對申恪一頓誇讚,可這才剛剛想起來,前面剛剛派往前線的那道處斬申恪的命令,已經出發了。。。
這可怎麼辦?!
只好趕緊又寫了一道撤銷處斬、改為表彰的命令,再次快馬發出,希望能趕在第一封命令之前,抵達前線。
而當第二波派出的使者緊趕慢趕、終於氣喘吁吁地趕到申恪所部駐地時,看到的,卻是掛在高處、正被示眾的申恪首級。。。
劇情是不是很狗血?而這就是事實。
就這樣,朝鮮軍隊在陸上終於取得一場勝利(儘管這勝利也不是很大)的指揮官,就落得個斬首示眾的下場。。。
打了敗仗最多挨頓罵,拼了命打了勝仗卻要被斬首。可想而知,望著申恪那顆血淋淋的腦袋,其他將士心裡做何感想?
而且,你以為朝鮮小朝廷的操作這就完了嗎?
NO、NO、NO,太天真了。朝鮮君臣們的騷操作剛剛開始。
其實,按理說,這個事情朝鮮朝廷原來也不能說是錯,畢竟,有人違令也該處罰一下,不然人人都不遵號令,這仗還怎麼打?而有功將士也該表彰,不能有功反而斬首、令親者痛而仇者快,只是這時間差太狗血,誰能想到申恪違令卻居然打了勝仗呢?
而面對這個結果,其實朝鮮君臣也有兩條路選的。要麼,就站在已經掛了的申恪這邊,撤了一把手金命元,換個新的前線總指揮,順便鼓舞一下士氣。要麼,你就將錯就錯,站在金命元這邊,反正申恪的確違令,殺了也就殺了,大不了追封一下,這樣有過必罰(違令出戰)、有功必賞(追封或者加封其子侄兒孫),也說的過去。可朝鮮小朝廷呢,偏不,硬是憑著過人的腦迴路,走出了以下第三條路。。。
個人估計可能是朝鮮小朝廷分析了一下得失,覺得之前怎麼都沒打過勝仗,這次怎麼就能贏呢?之前好像都沒人違令、統一指揮的,但這次就不一樣,有人違令結果就贏了。哦,明白了!一定是必須要有人違令,才能打勝仗!嗯,差不多就是這樣史密達。所以,根據這次勝利的「經驗」,當然估計也是有黨爭的影響,以及遷怒於彈劾申恪的金命元的意思在,朝鮮小朝廷很快派來了新的前線二把手,同時,依據剛剛的腦迴路的結論,特別給新的二把手下達了新的指令:你雖然是二把手,但是不用聽一把手金命元的指揮!也就是說,朝鮮君臣大概是覺得製造一個和上次勝利一樣的條件,期待著再複製一個上回的「大捷」。。。
如果說上次的時間差誤會情有可原,這一招,可就是徹底的昏招了。
且不說上回的小勝本就有運氣成分在,而如今這樣一波操作,導致前線本就處於劣勢的朝鮮官軍,現在連指揮都不能有效統一。於是,在日軍大隊人馬重整旗鼓、大舉攻來後,指揮混亂、號令不一的朝鮮官軍,再次毫無懸念地一敗塗地、潰不成軍。其實號令就算統一估計也夠嗆能頂住,何況現在軍心不齊,更加速了其潰敗。。。
如今復盤再看一下:有功之臣被斬首,大敵當前、本就劣勢還分割指揮權,公然支持新的二把手不聽指揮。這波操作,可以給「滿分」。
而在前不久韓國剛剛上映的《南漢山城》裡面,類似的一幕幾乎再次重新上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電影的時間背景其實是萬曆朝鮮戰爭過後差不多40年的丙子胡亂(後金軍或者說是清軍進攻朝鮮),彼時的國王、大臣都早已換了一茬,可還是改不了這個毛病。
電影中有個情節(輕微劇透),天寒地凍、所以給守城的朝鮮士兵們發了草席以取暖避寒,而後來城內馬匹的草料跟不上了(被清軍圍城、城外的草料運不進來)。於是出現2條路可選:
A,戰馬寶貴,是重要的戰力,為了餵飽戰馬,把士兵們的草席收回,用來喂馬。
B,士兵們的軍心重要,何況天寒地凍,不能收回草席,寒了軍心又降低士卒戰鬥力,大不了馬匹餓死。
其實兩個選項各有利弊,選哪個都不是不行,兩害相權取其輕就好了,要麼給士卒保暖,要麼保馬匹。而朝鮮君臣經過一番討論與操作後,最後的結果其實硬是另創了C選項。這也是我最「佩服」朝鮮君臣的一點,那就是,在各有利弊的A、B選項中,他們總是用清奇的腦路,經過來回幾次極騷的操作,愣是另外創出一個C選項。
按說C選項如果兩全其美也沒問題,而這C選項卻總是可以兼顧A、B選項各自的弊端,同時達成A、B選項的缺點。。。
作為觀眾,能說什麼呢?只能為他們當年的高超操作,感慨不已。
至於具體是怎麼回事,這裡就不劇透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一下這個電影。
雖然電影中的這段情節不敢肯定歷史上真實發生過,但根據上面金命元和申恪的先例,個人覺得這的確是朝鮮君臣的一貫「優良」作風。
因此,儘管朝鮮官軍也取得了一些戰績,比如金時敏指揮的第一次晉州城之戰(朝鮮官軍開始配備火繩槍)、權栗指揮的幸州之戰(標題所用圖即是描繪幸州之戰),這兩場陸上戰役與海上的閑山島戰役,被並稱為朝鮮壬辰衛國戰爭中的三大捷。但是作為朝鮮軍事力量中配備最好、實力最強的正規官軍,其所取得的戰績與硬體條件極差的朝鮮義軍相比,實在是不成正比、反而相形見拙。
不過,仔細想一想,有這樣的高層指揮,也難怪本就上百年沒怎麼打過仗的朝鮮官軍毫無戰鬥力、一路被日軍幾乎平推到鴨綠江邊上了。
而朝鮮軍隊之中的另一個分支——義軍,則有些不同,就是以上兩場列舉的勝利中,指揮官雖然多是官軍將領,但戰役的士卒中義軍也扮演了足以影響勝負的重要角色。這也是為何給陸上的朝鮮官軍打-10分,而給朝鮮義軍打30分的根據所在。
記得毛主席也曾說過:人民戰爭是克敵制勝的法寶,人民群眾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力,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
這個觀點雖然個人不是完全同意,不同時代人民的力量也未必都能作為決定性力量,但當地人民的力量卻的確每次都會對戰爭走向有著或多或少重要的影響。這點不可否認。而在萬曆朝鮮戰爭之中,這一點也得到了有力的體現。那就是朝鮮的義軍。
舉幾個比較容易理解的實例,來說明一下當時朝鮮義軍的影響力。
其中一個,就是朝鮮義軍將領中最為著名的郭再祐。
此人可稱是當時朝鮮義軍將領之中名氣最大的,一來是因為其擅長游擊戰,不和實力強硬的日軍剛正面,而且積極主動地配合了朝鮮官軍在正面戰場的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結合我國的抗日戰爭,是不是感覺這些描述有些耳熟?)比如前面說的第一次晉州之戰,取勝的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其率部夜襲了城外的日軍大營,且以假亂真造出了大隊人馬來援的假象,最後成功逼退了攻城不利的日軍,取得朝鮮軍隊陸地上為數不多的勝利。而且,以郭再祐為首的部分義軍,還在朝鮮國土基本淪喪、堪稱「八道盡失」的大背景下,有些不可思議地保全了西南的全羅道(下圖左下角位置)。
這多少算是個小奇蹟。畢竟,最北面的中朝邊境上的平安道和咸鏡道兩道都基本淪陷了,西南位於敵後位置的全羅道卻幾乎完全保全了下來。當然,這個功勞也不都在郭再祐為首的朝鮮義軍,也有海上李舜臣的活躍,一陸一海,相輔相成,在敵後舉國幾乎淪喪的情況下,保存下了這一大片完整的抗敵根據地,功勞可謂不小。
甚至,幾年後中日議和破裂,日軍總結教訓,第二次再度大舉入侵時(慶長之役、丁酉再亂),日軍改變了上回的進攻路線,繞開明朝聯軍重兵布防的烏嶺一線,反而轉為西進、首先重點進攻全羅道,在大致一舉掃平這個心腹大患後,這才將兵鋒又一次指向了漢城。估計也是上一回吃盡了全羅道的苦頭。不過,這算是後話了。
另一個方面,則是類似郭再祐這樣,朝鮮全國風起雲湧的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抗擊日軍的殘暴入侵。
無論是在日方的史料之中,還是在同樣的日劇之中,都提到了各地義軍令日軍十分頭疼的事實。
雖然說光靠義軍、朝鮮游擊隊,恐怕根本難以徹底扭轉戰局,但卻的確可以部分地牽制敵軍的有生力量、不斷地騷擾其後勤補給線,遇到小股敵軍就開暗箭偷襲,搞得敵人筋疲力竭。因此,這些朝鮮義軍們在萬曆朝鮮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可能某些影視作品中有藝術加工或者誇大,但畢竟可以說是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
換言之,其實對於韓劇之中時常總是用力過猛、過度吹噓其在戰爭中的片面作用,個人非常不贊同,但多少也有些理解。畢竟我國現代的抗日神劇裡面,能褲襠藏雷、手榴彈炸飛機,很難說和歐巴們所拍的YY情節到底誰更荒誕與搞笑。有這些抗日神劇擺在這裡,我們某些人對其的諷刺,是不是也屬於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呢?
仔細回憶一下,除了中美友好等大型會晤時,外交上或者紀錄片里偶爾會提一提飛虎隊、駝峰路線、盟國不斷輸血援助中國抗戰等事宜,抗日劇里是不是也幾乎很少提到其他盟國在抗日戰爭時期發揮的重要援助作用?歷史沒有如果,不好說抗日戰爭沒有盟國的援助補血、中國能否最終同樣取勝,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同樣能取得勝利,恐怕也只會贏得更加艱苦、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
更何況,有些韓劇在描寫這段歷史時,也並非完全在黑明軍。比如《懲戒錄》裡面對以明軍為主的明朝聯軍收復平壤之戰的描寫,就相對客觀一些。(部分劇照可參見:https://tieba.baidu.com/p/3793300168?pid=69078410909&see_lz=1&red_tag=3352399949)
其中,有一句台詞,筆者倒是覺得可以解釋這種時不時會過度YY現象的深度心理緣由,
而有些人的心理就處理得很好,比如當時的朝鮮國王,不愧是領導,就是有政治水平:
不過,對於當代大多數韓國本國觀眾而言,可能民族情感上就有些難以接受了。因此,經常出現這些片面強調、刻意誇大己方的正面作用,削弱他國援助的客觀影響的做法,恐怕部分也是考慮到影片受眾的感受,與強化民族自尊心的因素。而這種現象,恐怕也不僅僅是針對如今的韓國而已。相比較而言,《南漢山城》裡面所體現的朝鮮上下對於大明忠心耿耿的主流思想,表現得就更為真實客觀,雖然不知道韓國觀眾作何感想。
扯得有些遠了,還是說回這場萬曆朝鮮戰爭來。
言歸正傳,下面,想再談一談個人的另外一個感受。也是在戰鬥力相對低下的表象背後,更為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階級固化下的彼時朝鮮,面對國難當頭的巨大威脅時,朝鮮底層民眾的反應,與其對戰力的影響。
對於朝鮮當時的兩班制,這裡不展開講了。簡單來說,當時的朝鮮人,與生俱來便被大致劃分為兩個階層:即作為統治階級的兩班貴族(士大夫、地主),與農民、奴婢(平民與賤民)等被統治階級。並且如奴婢等賤民身份的朝鮮人,永世也難以翻身。
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雖然戰前的朝鮮一派和諧,但是階層之間潛伏著的巨大矛盾,卻是實際上是暗流涌動,兩班老爺們高高在上,而賤民們則翻身無望。日本的大舉入侵,彷彿一個驚天駭浪,打破了原有的舊秩序的平衡,也給了廣大平民賤民們一個巨大的機會。
就在日軍兵鋒即將攻破漢城之時,朝鮮國王和大臣們倉皇出逃,被拋棄在城內的百姓怒火中燒,慌張不已,廣大奴婢賤民們所做的更是並非抗敵,而是趁機發起了暴亂,一窩蜂沖入了存放記載他們奴隸身份的掌隸院,一把火燒了個乾淨!甚至逃走的個別朝鮮王子,有些就是被朝鮮人擒住,送到了日軍手裡。
朝鮮史料《宣宗實錄》有一句話,稱當時的朝鮮不少老百姓「人心怨叛,與倭同心耳。」個人倒是覺得,這實在是當時朝鮮統治階級平時欺壓貧苦人民的自作自受。雖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當時成為了「朝奸」帶路黨,倒戈相向反而幫起了作為入侵者的日軍,但估計應該是大有人在。在之後祖承訓率領第一波明軍入朝作戰、在平壤遭遇埋伏時,攻擊明軍中的敵軍中,除了日軍之外,竟然也有不少使用弓箭的朝鮮偽軍。到了後來收復平壤之戰時,守衛含毯門的同樣也是數千朝鮮偽軍。
這種底層人民的心理與落實在行動上的不少行為表現,在《代立軍》和《南漢山城》這兩部電影里也都有所體現。
要想翻身,不做奴隸,與其被同胞欺壓,反倒不如投靠國家的敵人(電影里是投靠的是女真人/清軍),敵人反而是更不看出身、重視戰功的,不知是可悲還是可嘆?
總之,最初朝鮮人心喪亂的形勢加速了日軍入侵的順利進展,不過,當時的日本大名們卻沒有注意到這些,或者根本沒把這些朝鮮賤民們所能發揮的力量看在眼裡,兩班貴族也罷、平民賤民也罷,都是其入主朝鮮國土後燒殺搶掠的對象。何況,日本剛剛經過的戰國亂世,在日本國土上相互攻伐間,時常的燒殺搶掠都很正常,如今到了他國土地上,對朝鮮人哪裡還有客氣的理由?
試想,如果當時實行另一種政策,比如:只要有朝鮮人願意跟著我們混,就免除你的奴隸身份,且立下戰功,就賜予從兩班貴族那邊搶來的土地。或許,戰局很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當然,這也不過是一種空想而已,本來就是搶掠者而並非解放者的日軍,也幾乎絕無可能實行這種爭取人心的政策。何況起初形勢一片大好,看起來也完全不用爭取這些當地朝鮮人的支持。
總之,經過日軍對佔領區的一番洗劫折騰,朝鮮民心的天平,從最初的「人心喪亂、與倭同心」,再次開始向著朝鮮官府一側傾斜:雖然給兩班老爺們打仗,勝利了也不免當牛做馬,受盡白眼,但至少有條活路。日軍卻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鬼。兩害相權取其輕,朝鮮老百姓也不傻。
並且,當時還流傳只要參加義軍,即便是賤民出身,勝利後也可以廢除奴隸身份的說法。個人覺得病急亂投醫的朝鮮小朝廷也可能真的有過類似的明令或者暗示,義軍的人數、戰力,以及廣大朝鮮人民的抗戰熱情,愈發地空前高漲起來。
不過,即便如此,朝鮮官軍對義軍的傾軋與矛盾,也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功勞記在自己帳上、臟活累活推給義軍。想想這些朝鮮官軍,明明自己裝備好但戰績與戰力卻完全比不了義軍,實在是和我國南明時期,明朝官軍與擁護明廷的大西農民軍的情況大同小異。
好在,最終的結果還是朝鮮較南明幸運一些。這些陰霾終究沒有影響到當時積極的大環境,終於,隨著李如松率明軍主力入朝,在明軍正面強大攻勢、海上李舜臣不斷襲擊騷擾、以及廣大土地上義軍風起雲湧的游擊戰的共同作用下,原本形勢一片大好的日軍最終倉皇撤退回了最初登陸的釜山,壬辰之役(壬辰倭亂)基本宣告結束。
只是,後來朝鮮朝廷對看似已無用處的義軍卻是各種防範、予以遣散,所謂兔死狗烹,無論是否立有軍功,絕大多數參加過義軍、奮力抗敵的奴隸依然還是奴隸,被重新套上了枷鎖,並未能獲得自由之身,甚至中流砥柱的李舜臣也成為了君主猜忌與朝廷黨爭的犧牲品,被投入大獄、險些喪命。
再看《南漢山城》中丙子胡亂時(萬曆援朝戰爭之後約40年),主人公的這段台詞,以及劇中的某些情節,也是感覺唏噓不已。
平時作威作福、吃喝玩樂時有貧賤之分,打仗才想起老百姓來了。難怪後來面對後金(清軍)的兩次進攻時,朝鮮更是如此的不堪一擊。除了某些表面因素和實力問題外,實在誠如孟子所言:
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報之。君以草芥待我,我當以仇寇報之。實乃真理之言。放在今天,似乎也依然值得某些國家引以為戒。
基本就是這些感想,聊了聊個人對萬曆朝鮮戰爭時朝鮮軍隊的表現與看法,主要還是希望更多的朋友多多關注這段精彩的歷史。也能更加全面、客觀地回顧歷史,有所啟示。
最後,很遺憾目前有關這段歷史的大多數影視作品多來自於韓國,希望有一天中國的影視工作者以及廣電總局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投放在這段恢宏的歷史之上,早日看到我國自己拍出的優秀作品。說真的,抗日神劇夠多了,歷史正劇偶爾也該換換時代了。。。
關於這段歷史的個人其他文章(正經版的):李如松之死背後的真相探究:或許並非史書記載得那麼簡單
明朝萬曆朝鮮戰爭中的中日議和「鬧劇」:荒誕的背後,究竟隱藏了怎樣的真相?
試論露梁海戰——一場被中日雙方都宣稱大捷的重要海戰,究竟真相如何
推薦閱讀:
※從經濟學角度,如何回答「假如你是明朝崇禎皇帝,如何避免明朝的滅亡」一題?
※畏兀兒人的逆襲——1北元癿加思蘭太師
※土木之變真的是像英文維基百科說的那樣,50萬明軍被2萬蒙古人打敗,戰死20萬嗎?
※明代的單兵迫擊炮—飛礞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