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之五十陰魔》色陰魔之二:內徹拾蟲

內徹拾蟲

阿難

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

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

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 若作聖解。

即受群邪。

佛陀與波旬

這是五陰里色陰的第二種魔的境界。這種魔境為什麼來的?就因為你修行,你用功它才有的。如果你不用功,你想找這種魔的境界也找不著,他不理你的。因為什麼呢?因為你是個窮人,他到這兒來,也沒有什麼好處。現在你修行修到有寶貝了,你有了寶貝,所以他就來了,想要把你的寶貝給搶去。

那麼來的時候,你要怎麼樣子呢?你還要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不要著相,不要生一種的執著心,也不要想:『啊!這種境界真好啊!再來一次吧!』不要去歡迎它,也不要不歡迎它,就像沒有那回事似的,非為聖證,這不是一種證果的境界。不作聖心,你要是不作證果這樣想,名善境界,這個還不錯的。

你若一作聖解說:『啊!我現在真是了不起了,連在我身里的蟲,我都能把它拿出來。』這種認為自己得了神通自在,這就錯啦!你只要有這一念的貢高心,魔就來了,隨著你的貢高心,就鑽到你心裡來。鑽到你的心裡怎麼樣啊?就把你擺布得搖搖蕩蕩,得不著定力了。

所以修道你一定要真正地明白這個道理,才不至於墮坑落塹,不至於走錯路。你若不明白佛法,好容易就走錯路的。你沒有功夫,那不成問題;有功夫的時候,那個魔王時時刻刻都看著你的,看著你一有機會可趁,他就來惱亂你了。

『阿難,復以此心』:再用這個心,『精研妙明』:精研這種微妙而光明的情形。『其身內徹』:內里通徹光明了。這個人修行修行,啊!自己身體裡邊,什麼東西都看見了。要是常常能看得見,那就可以;要是不是常常看得見,只是偶爾看見,這就是一種境界,這是五陰中色陰的一種境界。

『是人忽然』:這個人忽然間,『於其身內』:在他的身內,『拾出蟯蛔』:他可以在肚皮裡面自己拿出蟲子來。這蟲子有長的、有短的、有大的、有小的,他都可以伸手就拿出來。拿出的蟲子,是清清楚楚、真實不虛的,但是肚皮也沒有壞,你說他怎麼拿出來的?你若伸手到肚皮裡頭拿這蟲子,肚皮應該壞了,可是肚皮也沒有破裂。『身相宛然,亦無傷毀』:這個身相宛然,這個地方就有兩個解法:可以說這蟲子身相宛然,一點都沒有壞,是整個的,是完整的,是活的,是生動的,這是一個講法。又可以說,你自己的這個肚皮,也宛然沒有損壞,這也是一個解法。

『此名精明』:這叫什麼呢?這就叫精明。精到極處,也明到極點了,所以就其身內徹,『流溢形體』:這不是你用手到肚子裡面去拿出來的,是從你身子裡邊流溢出來的。

所以,『斯但精行』:這個就是你用功用得精微,得到一種奧妙,發生一種妙行。『暫得如是』:暫時間這個樣子,不是常常這個樣子,你若是常常這個樣子,那又另當別論了。『非為聖證』:這不是證果聖人的境界。

『不作聖心』:你若不是作證果聖人的想法,『名善境界』:這還可以,過得去,沒什麼大問題,沒有大的麻煩。

『若作聖解』:你要是說:『我現在證了聖果啰,我肚裡邊的東西,我隨便可以拿得出來,你說這有多妙!這個境界,你是沒有的。』你若一有這種貢高我慢心,一有這種的執著心,『即受群邪』:就會被魔王拖去了。拖去,就變了魔王眷屬了。

附:《楞嚴經之五十陰魔》色陰魔之一:身能出礙

推薦閱讀:

虛雲老和尚: 《楞嚴經》是隨身善知識,時聞世尊說法,便與阿難同參
如何在一年內背誦出全本《楞嚴經》?
楞嚴經是絕對的真經?

TAG:楞严经 | 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