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香港舊報刊裡的台灣

(本文首發於中時旺報)

1959年的台灣長什麼樣?

偶得一陳舊的香港報刊「聯合評論」,對其中一篇文章特別有感「我所見到的台灣」。作者王厚生是香港文化界人士,屬於早期的自由民主派,1949年後離開大陸,旅居港台與美國。作為一個反G立場鮮明的報刊,「聯合評論」使用中華民國紀年,並堅決站在民主中國的位置傳播時事評論。

1959年八月,王厚生來台停留了一個月,回香港後便寫下了台北行的所聞所見,他寫到:在大城市如台北,人們的生活雖清苦,卻很安定......沒有像香港人那種由生存競爭而生的緊張.....從事於農工商各界的人們的收入較好,軍公教人員的待遇較差,而服務於軍公教三界者,多數是從大陸過去的。因此,台灣本省人的生活要比外省人優渥。

台灣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間,基本上沒有仇視,隔膜也許有一些,但不顯著........台灣本省人對政府不滿,大概也是事實,不過,這種不滿的情緒,不值得大驚小怪.......只要政府停止向老百姓徵收稅捐,人民立刻會對政府表示好感的.....台灣的國民教育辦得很好......台灣少女喜歡外省籍青年,她們說,台灣青年未出遠門,土氣十足.........台灣的政治無可否認的未合民主政治的標準......台灣籍士兵的戰鬥精神極佳,他們入伍後,與外省籍士兵打成一片,如同弟兄,毫無地域觀念。

除了上述,王厚生還花了些篇幅描述當時台灣粗具規模的工業,以及蔣介石是否該第三次違」憲」連任總統之事。

「聯合評論」裡的作者,大都是自由民主派的非國民黨人士,他們在海外,雖然不滿,但仍寄希望於國民黨,重建自由中國。他們反對當時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希望自己所屬的政黨(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青年黨),能在台灣有一席之地,他們自詡為國共之外的第三勢力。

這一年,最重大的政治新聞除了蔣介石的連任爭議,另外則是美國的對華政策轉變,艾森豪傾向「兩個中國」的猜疑。

當時的台灣內部,按王厚生的觀察,沒有什麼族群衝突,有的只是隔膜。1949年從大陸前移來台的外省族群大都從事軍公教,生活清苦,本省人則多從事農工商,相對優裕。南腔北調,但見識較廣的窮人,與台日混語,純樸鄉土的有產階級,有隔膜是肯定的,尤其當時的外省人,並沒有長居於台灣的打算,他們還想回大陸。

如果拿緬甸國內穆斯林與佛教徒的種族衝突來看,人家可是真正綿延數個世代的血海深仇,不同文也不同種,一次種族衝突就是十數萬人喪生,或數十萬人成為難民。相比之下,台灣光復後的族群問題,根本是芝麻綠豆般的小事,直到「二二八事件」被嚴重渲染與扭曲。緬甸深仇難解,台灣沒事找事。

50年代的台灣,之所以族群間相對和諧,除了同文同種之外,一如王厚生的觀察,教育辦得不錯是主因。再者,外省族群大都限縮在軍公教領域,也無久居的打算,所以並未形成與本省人爭奪土地的衝突。

王厚生特別提到,從海外華人的角度來看,台灣養兵太多(70萬總兵力),但若深入理解,如果大量解散部隊,這些士兵如何安置是很大的社會問題。當時教職與公職無法再釋出空缺,年輕的退伍軍人將與本省人爭搶不算大鍋的勞動市場。相反地,維持兵力,將人力資源限制在軍方內部,管理上較為容易,士兵功能也可擴充為「災區重建」,「築路修橋」,成為另一種社會生產力。

台灣的經濟在1953年就已恢復到二戰前的水準,並藉由土地改革的農業政策站穩腳步,往加工出口的工業化前進。這個時期,台灣內部屬於戰後恢復期,也由於二戰並未給台灣帶來過大的破壞,才得以迅速恢復體力。60年代開始的兩位數經濟成長,是在社會相對安穩的50年代所打下基礎的。

1950年韓戰爆發,台灣得到大量美援,也是國民政府在島內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1954年,美台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大陸稱為美蔣共同防禦條約),從此反攻大陸必須獲得美國同意。原來台灣是日本的「不沉的航母」,至此成為美國的「不沉的航母」。

1959年,反攻無望,台灣政治戰略開始向下修正,但台灣民間經濟正準備向上提升。

雁默所有文章列表


推薦閱讀:

大陸國內經濟表現攀頂,台灣自嗨打趴大陸
名嘴之死,臉書停權與言論自由
公投法好棒棒,台北獨立好不好?
讓同性戀族群受傷的,必然是蔡英文
新南向政策大成功,「台灣之光」再度閃耀

TAG:台湾 | 自由主义 | 蒋中正介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