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式學習:不拿滿分就是不合格

老師越困難,學生越簡單

最近接觸了一些中學生,他們說,老師上課時講的內容都聽懂了,可一到考試卻不會做題,問我該怎麼辦?

以前的我會說,這很好辦。題目之所以做不出來,就是因為學生只是「好像」理解,但沒有真正理解。所以,只需要學生把知識點理解透徹,就可以答對題目了,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

西晉有一年,天下鬧饑荒,百姓餓的吃不上糧食,只能挖草根來吃。晉惠帝知道了這件事,問大臣們:「百姓們沒有米飯吃,那為什麼不吃肉呢?」

從此留下一個成語,叫做何不食肉糜。這個成語就是用來諷刺一些享受優越條件的人,完全不理解普通人的境況,只能出一些不切實際的餿主意。

某種意義上,這個成語很適合我。曾經的我,很難切身理解,像中學這麼簡單的內容,考試都還有標準答案的存在,怎麼有人居然拿不到滿分?

如同晉惠帝一樣,我對普通學生的學習境況,一無所知。後來聽到一句話,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才明白教學效果不好,原因不是學生太笨,而是教師不夠用功。

那句話是:老師越困難,學生越簡單。

教師在準備教案時,花的功夫越多,心思越細,考慮越周到,學生學起來就越輕鬆。再複雜的知識,也是可以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清楚的。學生沒學好,很可能是教師不夠耐心,教學能力不夠強,沒有把知識點講清楚,而不是學生不夠用功。

不拿滿分就是不合格

為了讓學生學起來簡單,我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它借鑒自Salman Khan的2011年TED演講。濃縮成一個概念,就叫做「掌握式學習」。

什麼叫掌握式學習呢?

這個概念不是什麼高端的專業前沿術語,用大白話說,掌握式學習就是打好基礎後就開始學下一步,學好下一步之後再學下下步,沒學好就重複學習下一步。

掌握式學習,也就是俗稱的打基礎。邏輯學知識是哲學知識的基礎,統計學知識是心理學知識的基礎,最基本的語文知識是學習其他基於中文的知識的基礎,英語只是也是學慣用英語所表達的知識的基礎。

假設我們把初等數學知識,分成100個系統化的知識點,針對每個知識點錄製獨立的視頻課程,設計相應的練習題目。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確保每個孩子都能100%地掌握每一個知識點,而不是只要孩子達到60分合格水平之後就跳到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中。用Khan的話說,就是不要在第一層樓還沒蓋牢固之前,就蓋第二層樓。

換句話說,在掌握式學習中,只有拿到滿分,才算合格。沒有拿到滿分,那就是不合格。不合格就不能學習下一階段的知識點。

掌握式學習也並非什麼全新的事物。很多學生實際上正在有意或無意地使用這種學習方法,很多老師也正是這樣教學生的。中國有很多課外補習機構,它們所做的正是為那些在學校課堂上沒有打好基礎的學生,強制性打好基礎。而我自己因為考試成績好,從未參加過補習班,所以很容易就低估了補習班的作用。

掌握式學習所需要的條件之一,就是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就是一種教育資源,如果教師和學生的人數比,能達到一比一這種誇張的比例,那麼教育資源就相當充裕了。

但我們不可能實現教師和學生的人數比為一比一。每個成年人都曾是孩子,都曾是學生。不是每個成年人都是教師,有些成年人成了律師、警察、醫生、農民、司機等等。所以,選擇成為職業教師的成年人的數量,必然小於成年人總體的數量。這意味著教師的數量必然遠小於學生的數量。

互聯網時代中的掌握式學習

不過,現在的情況和以前不同了。1990年代後,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信息壁壘被逐漸打破,人人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獲得幾乎免費的海量優質教育資源。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我一搜「微積分入門(pre calculus)」這類關鍵詞,就能找到許多高質量的學習視頻(免費或收費)。如果我的孩子想要學微積分,我要做的不是親自教他/她微積分,而是教他/她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教他/她如何利用互聯網等渠道獲取特定的信息,並且辨識信息的優劣。

所以,掌握式學習也許在前互聯網時代是不可行的,但在後互聯網時代,它完全可行。只要一個人能學會如何高效率地尋找信息,辨別信息的可信度,對信息進行批判性思考。那麼在信息海洋中,必將如魚得水,而不是被垃圾信息污染了頭腦。這些前置條件,並不容易實現,但只要努力,我相信可以在兩三個月內的訓練中養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和較高的信息素養習慣。習慣一旦養成,那麼後續的能力提升,就是水到渠成了。

掌握式學習也不是完美的。針對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結構化程度很高的領域,掌握式學習的效果很好。但針對難以標準化的學習領域,由於無法系統性地劃分出知識點,設計出優質的診斷試題,就很難實施掌握式學習。不過,這又讓我們回到了那句話:老師越困難,學生越簡單。

信息輸入能力的重要性

在優化「提高信息素養」這個課程模塊時,我仍能感受到它的難度和重要性。說來也是慚愧,當我直接用infomation literacy這個關鍵詞搜索信息時,查到的內容還不足以令我滿意,但只要用media literacy(媒介素養)這個關鍵詞查找信息時,很多優質內容就出現了。其中有幾篇傳播學領域的博士學位論文及其改編著作令我獲益匪淺。

在和讀大一的表妹「聊天」時,我說,人的能力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信息輸入能力,也就是辨別並找尋高質量信息的能力,一種是信息處理能力,也就是俗稱的思考能力,最後一種就是信息表達能力,也就是口才或文筆或其他呈現思考結果的能力。我問她覺得這三種能力,哪種最重要?

她說,當然是信息輸入能力最重要。不過我認為是信息處理能力更重要,於是就用一番道理去「糾正」她的想法,告訴她,「一個人的思考能力決定了他/她能處理什麼樣的信息。思考能力不夠強,太難的信息就輸入不了。一個人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價值,主要由其信息輸出的結果所決定。信息處理能力同時也決定了信息輸出結果的質量。所以信息處理能力比信息輸入能力以及信息輸出能力都要重要。」

只是,她的說法也沒錯。信息處理能力是怎麼培養起來的呢?就是依靠經年累月地輸入高質量的信息,從來把信息處理能力鍛煉得越來越強。從時間序列上看,信息輸入比信息處理以及信息輸出都要先發生,所以說信息輸入能力最重要,也沒有錯。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這個顏色,撐起了全球80%最具品牌價值的公司
類似於BaseCamp的在線協作網站開發和運營難度很大嗎?
增長黑客的秘密,如何用數據分析推動業務成長
德魯克的管理模式產於工業時代,還適用於身處互聯網時代的我們么?

TAG:学习 | 互联网 |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