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華夏文明影響的韓國,為什麼現在卻成了一個基督教國家?
提到韓國,你腦海里的第一反應是啥?韓劇?整容?剽竊中國的文明成果?女票時不時的代購韓國化妝品......相信不少的80後最先認識到的韓國便是從女豬腳得了癌症,男豬腳哭得稀里嘩啦開始的。韓流文化這種在主流文化之外的低端流行文化在中國颳起大風已有好長一段時間了。
不過,作為元明清三朝的中國第一藩屬國,朝鮮半島全方位受到華夏文明的影響,以致於韓國的主流文化還是傳統的儒釋道三家。然而,這些都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了,今天的韓國,早已淡化了傳統的主流文化,而大興基督教。
據調查,韓國人中有超過1/3的人口都信奉基督教了!這只是保守數據!近年來,韓國基督教徒增長速度非常快,每年就有超過15萬成年人入天主教系統,韓國天主教會也是世界上成年人信仰皈依最多的教會,照這樣的形勢發展,今天的韓國,不就是一個基督教國家嗎?
驚訝了嗎?至少還有好多人認為韓國還保留著傳統的主流文化,歷史上,韓國與督教毫無瓜葛,甚至從地緣格局上看,周邊的國家,中國、日本、朝鮮,也都與基督教扯不上關係。再往北一點的俄羅斯,雖然與基督教有關,但也是信封的是東正教,而韓國的基督教徒,則基本上是新教和天主教。
這就納了悶,一個橫看豎看都和上帝八竿子打不著的東亞黃種人小國,為何搖身一變,竟成了亞洲數一數二的基督教國家?雲石君接下來將給大家做具體的分析。
第一,來自頭號偶像美國的影響。
二戰後,韓國成為了美國的盟友,政治、軍事上追隨著美國,同時,經濟上因有美國的支持而騰飛。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體,韓國的經濟發展,長期依賴於美國和西方主導的全球化進程,在這個過程中,韓國文化深受他們的熏陶,基督教也在韓國迅速傳播開來。
但是,僅就此也過於牽強,同樣是深受美國影響的日本卻沒有出現韓國基督盛行的局面。論控制程度,美國之於日本的控制遠遠高於韓國,日本經濟對西方經濟圈的依賴也不比韓國少。然而當今的日本在文化上依然屬於傳統東方體系,保有強烈的獨立性,沒有基督教在日本大範圍普遍皈依的現象。
那其它又有什麼重大的影響因素呢?雲石君繼續解答。
第二,韓國國家和民族性的塑造。
韓國的地緣政治格局並不樂觀,在中、俄、日的團團包圍包圍下,而把握東亞秩序主導權的美國卻在大洋彼岸,正好處於四強博弈的中心。不僅如此,北方還有一個亦兄亦敵的朝鮮,面對這樣的局面,對於地不過10萬平方,人不過5000萬出頭的韓國來說,簡直慘不堪言。
在這種四面楚歌下要想生存下來,除了在物質層面要積累國力,增加自己作為棋子的分量外,在精神層面,也必須要強化國家和民族意識,以此來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否則的話,面對列強,一盤散沙的韓國怎麼去應對?
但是,韓國在地緣上畢竟是東亞大陸的一個附庸,本身地緣實力又有限,加上自古深受華夏文明影響,嚴重缺乏獨立性,所以,國家和民族意識的鍛造,並非易事。
而近現代以後,基於政治和經濟原因考量,韓國自然想褪調華夏文明的這一層皮,無奈,憑韓國有限的地緣實力,以及高度依賴外部市場積蓄國力的外向型經濟格局,使得它很難孕育出獨立又高質量的文明體系。
總之,韓國想塑造出一套完整、獨立,具有明顯國家、民族特徵的現代文明體系,一個字,難。它最好的出路還是依附於某一個強勢外來文明體系。
而基督教被它選中。
韓國青睞基督教的原因很明顯:一、因韓國政治和經濟上高度依附於美國和西方,攀龍附鳳更能錦上添花;二、從當代全球的最主流的文明體系——基督教文明能充足汲取養分。
第三,韓國周邊的中、日、俄三強國中均非基督教國家,沒有被其同化之憂。
還在蘇聯時代,紅色意識形態佔主流,基督教在俄羅斯境內也屬被打壓對象。而且俄羅斯在基督教中歸屬於自成一派的東正教系統,韓國基督教屬西方的天主教和新教系統。而至於美國,就算它是一個新教和天主教佔主流的國家,但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它又怎能輕易操控韓國。地緣格局決定了韓國只可能成為美國的戰略棋子,而絕沒有被同化鯨吞的危險,而中俄日這三個近鄰給不了韓國這樣的安全感。
總之,因自身實力有限,不得不依附外來文明體系的情況下,韓國引進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系統,絕對是收益最高、風險最低的選擇。
以上是從國家利益角度考慮的。
再看看國民的心理需求,也會發現基督教引進推廣的必要性。
前文已經說過韓國的地緣政治格局太糟糕了,不得不增強自身國力,而地域狹小不說,土地又貧瘠,資源又短缺,就算是臨海國家,無奈世界貿易主航線離自己家門還遠的國情,決定了它沒有任何有利的客觀條件去發展和依持。
在諸多不利的因素下,韓國只能有人出人了。如果韓國能使自己的國民主動幹活,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大鈔在眼前晃來晃去,還怕韓國人不心動?
為了錢財,國民拼了命幹活,韓國也把自己建成了中等發達國家,著實不容易啊!不過,估計過勞死的人到死那一刻也想不明白活著那麼拼幹嘛?不死也好不到哪裡去,精神折磨是比死更可怕的事情。
人不是機器,不可以永遠轉動,再說機器還得有潤滑油的滋潤嘛,勞動強度過大的人,也只要考精神去支撐了。不過,人的精神承載力是有限的,這種高強度,長時間的勞動,實在讓人不堪重負,哪又能怎樣,好死不如賴活著,韓國人也只能自我調節,尋求精神撫慰了。
日此一來,宗教對韓國人來說就是救世主了。
可韓國從古到今就沒有自我創造一套完整成熟宗教體系的客觀條件,所以只能尋求外力支持。
縱觀世界主要宗教體系中,伊斯蘭教肯定不適合東正教和佛教整體也都處在衰頹期。再加上東正教和漢傳、藏傳佛教的傳統勢力範圍——俄羅斯和中國,那更是韓國的政治對手。至於南傳佛教——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的那套東西,韓國和它們既沒什麼瓜葛,而且也看不上。選來選去,也就只有天主教和新教這兩家了。
基於國家利益與民眾情感的綜合考慮,天主教和新教,是韓國的最好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在戰後,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後的韓國,基督教信徒開始迅速增長,並迅速取代了傳統的儒家和漢傳佛教,成為韓國的主流文化體系。
不過,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雖然現在的韓國,基督教信徒比重很大,教堂也遍布全國,但韓國人在一邊膜拜上帝耶穌的同時,一邊又保留了強烈的儒家倫理——雖然儒家在這個國家的顯性痕迹已經被基本抹去,但在韓國人心中卻依然根深蒂固。最典型的表現,在夫妻、上下級等人與人關係中,韓國依然保留著非常強烈的基於傳統儒家倫理的尊卑綱常,其程度遠超過儒家的發源地和最大象徵的中國。
這就剖讓人費解。傳統的儒家和基督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文明體系,甚至存在尖銳衝突。可韓國,卻能同時吸納二者,而且還活得好好的,著實讓人困惑。
這看似很矛盾,仔細一想,韓國為什麼大力推動基督教?不就是尋求國民的精神撫慰嗎?既要求國民拼了命的工作,又極端強調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什麼意識形態最合適?首選當然是講究積極入世,講究克己復禮、克己奉公的儒家思想!
對韓國來說,國人的賣命勞動才是國家立足之本,宗教的精神撫慰不過是配合賣命勞動的一個輔助性作用而已。如果真的讓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在社會倫理中的根本地位,那就等於清除韓國民眾的艱苦奮鬥基因。所以,一番權衡妥協之下,韓國最終形成了這樣一套「外耶穌、內孔孟」的精神格局,這也算是韓國版的中體西用了!
當然,中體這二字,韓國肯定不會安在自己頭上。所以在顯性層面上,需儘可能的把儒家思想拆除。
只不過,穿了一套華麗的中世紀宮廷服裝,韓國人也依舊是黃皮膚黑眼睛。攀龍附鳳之事干多了,千萬不要忘記了自己到底是誰。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韓國皈依基督教,看似為自己的政治獨立增添了籌碼,但實際上,卻也為這個國家的未來埋下了隱患。如果將來出現某些特殊情況,文化的衝突很可能從內部出現,讓韓國國民的心理認同出現巨大的撕裂。
為什麼這麼說?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將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10章。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雲石全部系列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沒看閱兵是種錯嗎?
※為什麼感覺自己不愛國?如何改變這種想法? ?
※梵蒂岡的國土只有0.44平方公里,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