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羊川:獻給土地的樂章

在這個位於中國大西北偏遠角落的小農村,導演劉嵩傾聽與觀看著那裡樸實的生活,看見生活細節中所展現溫韌的生命力。晨昏與季節的光影變化、影像如詩般的流動、從風沙中凋刻細緻情感、從平凡中實踐生活美學。關注微信公眾號「凹凸鏡DOC」回復"黃羊川「獲取紀錄片資源。

這是一曲獻給土地的樂章。孩子們穿著母親親手做的布鞋從土坡上滑下,盡情地奔跑玩耍,牛羊吃著嫩草步履悠閑,一把三弦琴的琴聲貫穿始終,演奏著西北破土而出的生命力。

耗時五年拍攝,靠著黃羊川當地的盲人走唱樂師陳開友的音樂貫穿全片,串聯出十九幕相互獨立的農村生活片段。農民離家打工、婦女納鞋底縫布鞋、男人放牧、休閑、農家磨面烘烤糕餅、小學校升旗與考試……直到打工的男人秋收回家,農忙,再次踏上離家路結束。

影片採取了純觀察的記錄方式,沒有解說或字幕,將一切交予畫面和音樂。本片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獻給土地的樂章

作者:艾小柯

鄉下人的日子是腳踏出來的。

要不然,台灣導演劉嵩就不會給那些腳步,那些花布鞋,那些納鞋底的手們那麼多鏡頭了。大屏幕上,黃羊川的老媽媽盤腿坐在炕上用大粗針一針針納、穿、挑,身子前一隻毛絨絨的小黃花貓在唏哩呼嚕地洗臉。小貓洗累了,趴在大炕上睡了;老媽媽還在納,她剪花樣、縫布鞋,陽光照上她的寬土炕,暖洋洋的。

導演劉嵩是在2004年為已故台灣英業達總裁溫世仁拍攝紀錄片的時發現了甘肅古浪縣黃羊川的,他被這個地方的淳樸美麗所震撼,第二年就決定開始拍攝計劃。06年,他用了一年時間勘景,之後一年的時間拍攝,一年做後期。

紀錄片《黃羊川》很有點《茶馬古道》的意味,但我覺得它比後者結構更為工整,內容更加引人,因為它充滿了趣味性,這對純觀察類紀錄片來說還是比較少見的。黃羊川地處半乾旱的山區,溝壑縱橫,景觀壯美,但資源卻非常貧瘠,當地農民的生活十分貧窮,一個縣年稅收2000萬元,卻要花大概2億元才能滿足各項支出。

劉嵩的鏡頭從農戶男人踏上離鄉打工路開始,展示了女人們納鞋底、小孩子上學、農家磨面、蒸糕餅、烤土豆、男人們下象棋、趕羊趕牛游牧、給白氂牛剃毛(薅毛),小販走鄉竄縣買賣針頭線腦、離家打工的男人秋收回鄉,農忙,再次離家的循環。其中有好多特別有意思的片段,比如男人們街頭圍攏下棋,旁邊指手畫腳的傢伙比下棋的傢伙還興奮;後來鏡頭移到小縣城裡新興的「e時代網吧」,還是一群男人坐在電腦前,有兩個身後一群人圍觀,鏡頭轉過去,哈哈,果然是在玩網路象棋。旁邊一個急性子的觀棋者的還用手指頭捏住下棋人摸著滑鼠的手,時不時越俎代庖,強迫人家按下滑鼠,笑死人了!

這樣有趣鮮活的生活片段還有很多。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推著自行車跑鄉鎮的賣貨郎,還兼收頭髮。一位老大爺想買個打火機,貨郎要兩塊,那邊還一塊,來來往往,也不知道最後多少錢成交的。貨郎騎著自行車馱著他的大批零碎接著向前走,這邊佔了便宜得意洋洋的老頭兒沖著鏡頭擠眼,笑,觀眾也跟著笑。

《黃羊川》採取了百分百的觀察視角,不提問,不解釋,甚至沒有字幕,觀眾只能根據畫面內容猜測對話的意思,所有進入鏡頭人物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都非常生動。但這個純觀察的視角有時候也會產生一些畫面解答不了的問題。比如說農民給當地特產的白氂牛剃毛一節,有些部位他們用剪子剪毛,有些部位,比如牛的側面和肚子,則直接用手向下薅。牛被人按住頭跟脖子躺在地上,痛得直哆嗦,我作為觀眾也看得渾身直抖。在舊金山第53界國際電影節上,放映結束後的問答時段,劉嵩導演雖然解釋了農民與牲畜們唇齒相依的緊密關係,但這還是讓人忍不住想知道是否存在對人對牛都更好更方便的除毛方法。

影片的另外一個驚艷之處是配樂。在2007年拍攝的後期,劉嵩及攝製組特別幸運地遇到了當地的盲人走唱樂師陳開友,結果他的三弦唱曲就成了片中十幾個獨立生活片段的「引子」,一段三弦引領一個新的生活樂章,整部電影變得充滿了韻律美感,山光雲影緩急有序,詩情畫意神采翩遷。

除此之外,影片的整體錄音效果之佳完全可與壯闊瑰麗的畫面效果相媲美,哪怕是現場錄音,也都乾淨純然,完全沒有背景白噪音,不遜studio效果。我能理解為什麼這樣一部紀錄片要花一年的時間精心後期製作,因為聲音,尤其是背景音樂,對《黃羊川》尤其重要。儘管這是一部純粹觀察式的紀錄片,連個字幕都沒有,裡面偶爾出現的對話也好,樂師陳開友的唱詞也好,非當地人很難聽得懂;但我感覺導演劉嵩把他自己要表達的觀感情緒全通過背景音樂給說出來了,尤其在秋收農忙的片段表現地特別明顯。

在展示農作物大面積成熟的畫面時,他使用了舒緩恢弘的交響樂,在展示農民迎風揚麥麩一場,他則轉換到了急促的快節奏弦樂,畫面也同時快進快切,簡直就是在上演一組高唱勞動讚歌的剪切之舞!這一幕甚至小有「電影眼」理論創始人吉加·維爾托夫(Dziga Vertov)的風采,不僅畫面內容所展示的喜悅之情呼之欲,作為剪輯師出身的導演本人的激情迸發也被表現得酣暢淋漓。

總體說來,《黃羊川》的主基調是展現黃羊川農民的傳統生活方式,描繪人與環境的緊密關係,讚美勞動與勞動者;它對農村存在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困、失業、傳統生活方式的消失等,雖略有涉及,但比重很輕。儘管如此,我還是非常喜歡這部片子,它讓勞動變得那麼美,讓黃土變得那麼親近,它讓農民展示了他們最可愛的一面,它是一部獻給土地的真情樂章。

關注微信公眾號「凹凸鏡DOC」回復"黃羊川「獲取紀錄片資源。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加微信?aotujing-doc 進紀錄片分享群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推薦閱讀:

院線排雷 | 四部國產片幾乎都超7分,真那麼好看嗎?
有哪些免費的優質學習網站?
《星球大戰:俠盜一號》-----該期待什麼?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看譯製版電影?
MovieDaily 第 97 期 | 《買兇拍人》

TAG:纪录片 | 中国西北地区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