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全球硅晶圓的日本,終於受到來自中國的挑戰
半導體行業最新消息,日本硅晶圓大廠Sumco,決定砍掉大陸半導體新人氣王——武漢新芯的硅晶圓訂單。
What?!
你可知道,武漢新芯是什麼來頭?
這可是中國半導體業國家隊的隊長啊,背後是集成電路大基金等機構累計240億美元的大手筆投資啊,預計明年上半年就將投產,到時將成為中國產能最大的12寸晶圓廠。
那時候,來自武漢新芯的訂單,將是一筆多麼大的蛋糕啊!
今時今日,竟然還有人不想做中國的生意,要放棄如此誘人的訂單機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事實上,Sumco也是左右權衡的結果。
這跟中日政治矛盾無關,只跟商業機會的考慮有關,全球半導體行業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早已形成了高度壟斷的結構。
三星、海力士、美光、閃迪、東芝和英特爾,便是內存領域的六大巨頭。
壟斷與長周期投資的行業特性,讓這個行業經常出現周期性的價格暴漲暴跌,偏偏,最近兩年正處於一輪超級大牛市之中。
牛市,自然是供不應求的結果,於是下游的廠商都在拚命的搜刮上游材料,以實現加班加點的生產。
客戶們都在搶貨的時候,你會首先考慮滿足誰的需求?
肯定是訂單量最大的客戶嘛。
武漢新芯雖然說前途遠大,但畢竟目前還處於試產期,產能只有可憐的1萬片/月,即使兩三年後滿產滿銷,也不過是20萬片/月罷了。
跟六大巨頭比,還有著遙遠的距離呢。
更何況,那都是將來,得罪現在的大客戶,去寄希望於一個未來?
於是,可憐的武漢新芯,只能滿世界去找供貨商,即使加價也在所不惜。
半導體產業已是國家級的戰略產業,燒再多錢也要搞上去,但有些時候,有些東西,真是有錢也難買到啊。
硅晶圓恰恰就是這麼一種戰略物資材料。
因為這個行業的技術門檻,壟斷程度比內存製造更高,內存還有六大巨頭,硅晶圓卻只有五大廠商。
日本信越、日本SUMCO、台灣Global Wafer、德國Siltronic 和韓國LG Siltron,五家公司壟斷了全球12寸硅晶圓材料的92%份額。
根據業界預測,2017和2018年全球12寸矽片需求量分別為550萬片/月和570萬片/月,市場規模在100億美元左右,供不應求將維持常態。
過去,中國的硅晶圓材料100%依賴進口,外國公司的產品又已經被幾大巨頭的訂單瓜分完畢,如此局面下,你讓武漢新芯去哪裡找呢?
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
但天無絕人之路,尤其是中國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很多過去不可能出現的奇蹟,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尋尋覓覓良久,一個公司進入了武漢新芯的視線。
1
這家公司,名為上海新昇。
新昇半導體成立於2014年6月,致力40-28nm節點的12寸矽片研發和生產,一期投資高達23億美元,總投資預計68億美元。
新昇在創辦之初,就挖來了有「中國半導體之父」稱謂的張汝京擔任總經理,直至今年6月份才宣布離職。
新昇半導體勤勤懇懇搞研發,埋頭苦幹了兩年多,終於在去年的10月31日,生長出來了首根300mm硅棒,晶棒總長度1.9m。
又花了半年多時間,終於在今年5月底,實現1萬片每月的產能配置,對上了武漢新芯的需求缺口。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中國產業升級來得如此順利,如果不是有賴於這一家又一家在各自領域中銳意突破的公司,又如何可能?
按預計,新昇2017年底可實現月產12萬片,2021年第三期目標為月產60萬片,到時將成為全世界第5大12寸矽片供應商。
只可惜,新昇尚未上市,我們無法直接分享其投資機會。
不過,間接的機會還是有的,一家A股公司隱藏期間,悄悄的享受著利潤的分成。
上海新昇的第一大股東,是上海硅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2.31%,它的背後是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
第二大股東,便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上海新陽(300236)。
上海新陽目前持有上海新昇24.36%股權。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好像只有五分之一的股權,根據上海新昇2018年一期達產15萬片/月計算,目前12寸矽片100美元/片,一年的銷售額大概就有12億元。
也就是說,明年上海新昇將給上海新陽帶來穩穩的3億元收入。
如果新昇2021年三期完成月產60萬片,那年銷售將達到約50億元,光這一塊給新陽帶來的收入就有大概12億了。
2018年3億元,2021年12億元,3年4倍的收入增速啊!
你算算,上海新陽去年的營收才4.14億呢,活生生就帶來這麼大一塊的額外收入,幸福不幸福?
並且由於下游需求的旺盛,新昇又是國內為數不多掌握了相關技術的龍頭,簡直就是一盤穩賺不賠的生意。
2
上海新陽並不僅僅是做投資的,這是一家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有著深厚積澱的公司。
他從最最細小的,微不足道的領域做起:半導體封裝引線腳表面處理的化學品。
很繞口是吧?
這是個專業名詞,分解開來,包括去毛刺的溶液,無鉛純錫電鍍工藝的添加劑,等等相關的一系列特殊化學品。
下遊客戶,主要是日月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封測行業公司。
其實技術含量吧,也不算低 ,過去都需要進口,生產技術掌握在美國羅門哈斯(Rohm&Haas)、日本石原藥品株式會社(Ishihara)、德國安美特(AtoTech)等一批跨國公司手裡。
唯一的問題只在於,天花板太低了,整個相關行業的市場規模,也不過10億元左右,而上海新陽現有產能5600噸,市佔率大概10%。
再做大,似乎有難度了。
新陽於是將目光瞄向了另一個業務:劃片刀。
在半導體的加工流程中,修引線之前,有一個劃片的步驟,這就要用到劃片刀。
劃片刀呢,市場規模略大一點,目前年需求量在600-800萬片,按照160 元/片的售價估算,約為10-15億元人民幣左右。
這個領域也是暴利,之前主要由日本的DISCO一家壟斷,新陽進來之後,即使毛利率高達52%,下游仍然不愁賣。
特殊化學品也好,劃片刀也好,看起來都是些跟修指甲差不多的小行業,但新陽並不嫌棄,一個接著一個的吃透。
其實每一個領域的毛利率都不錯,因為競爭對手少,而這樣的機會其實非常非常多,因為半導體行業在中國作為一個幾乎是全新的行業,上游各種材料的需求成千上萬。
積少成多,那就是一筆大生意,君不見康得新,850億元的市值就是從當初的一張「預塗膜」做起。
3
新陽終於走上打怪升級之路,最近幾年,先後三次承接了「國家02重大科技專項」。
「02專項」是我國面向未來,參與超級大國競爭的十六項科技工程之一,包括核高基、集成電路裝備、大飛機、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等。
每一項,都將在未來幾年獲得數百億元的資金支持,「02專項」就是重要程度排名第二的集成電路裝備專項攻堅計劃!
新陽的入選項目包括——
- 「封裝高速自動電鍍線」
- 「65-45nm晶元銅互連超高純電鍍液及添加劑研發和產業化」
- 「銅互連電鍍工藝技術及產品的研發」
技術什麼的,君臨在此就不打算解釋了,畢竟不是搞科研的,沒有必要了解那麼深,咱們只需要清楚一點。
這些技術研發出來後,主要是用在半導體晶圓的蝕刻環節,而蝕刻佔用了整個晶圓製造成本的三分之一,佔用了整個製造環節時間的三分之二。
新陽目前已有2000噸的晶圓化學品產能,包括電鍍液、光刻膠剝離液、光刻膠清洗液、添加劑等等,也已經獲得了中芯國際、無錫海力士、蘇州晶方、長電科技等國內大廠的訂單。
還有台積電,也將新陽列入了合格供應商名錄,要知道,台積電的化學品用量可是中芯國際的15-20倍。
在更早之前,他們都是跟美國杜邦和樂思等跨國公司拿貨的。
2016年12月,新陽再次申報了一個國家02 專項,名為「高解析度光刻膠與先進封裝光刻膠產品開發與產業化」的項目。
半導體加工過程中,「光刻」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台光刻機要數千萬,甚至上億元,而光刻膠作為光刻過程中的必須化學品,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國內光刻膠市場約20億元,自給率只有約10%,中高端產品基本被日本合成橡膠、信越化學、東京日化等廠商佔領。
現在,新陽再次向他們發起了進攻的號角。
從最細微的封裝腳線處理、劃片刀,到晶圓製程電鍍液、清洗液,再到高端光刻膠,新陽在半導體化學品的道路上一路獨行。
前面只有無數日本、美國、歐洲跨國公司的背影,新陽是孤獨的。
但新陽又是幸運的,因為在中國半導體的機會無窮無盡,他每一項突破的技術都能得到無數下遊客戶的鮮花和掌聲。
這是多少低端製造業公司一輩子都體會不到的孤獨。
推薦閱讀:
※博通欲收購高通,半導體行業究竟怎麼了
※引線鍵合技術會被淘汰?你想多了!|半導體行業觀察
※Intel晶元新勢力:重返半導體霸主靠它們了 | 半導體行業觀察
※FPGA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半導體行業觀察
※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隱憂
TAG:半导体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