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親密越傷害?如何避免和親密的人的衝突?
這是「解題者」解決的第 8 個問題,閱讀本文需要 10 分鐘
Problem #8:「為什麼越親密越傷害?如何避免衝突?」
熟悉我的人對我的評價往往很一致——「脾氣超好」。
就算是和別人起爭執,也是列數據舉例子講道理娓娓道來的爭論方式,不會有什麼情緒波動在。
前幾天跟朋友在外頭吃飯,席間接了下媽媽電話,聊了幾句後匆匆掛了。
朋友有些驚訝。
「你跟你媽打電話的樣子和平時很不一樣也。」
「哪裡不一樣了?」「就……感覺很不耐煩。」
我愣住了。
似乎,我們總習慣把壞情緒留給最親密的人,反而對普通朋友、陌生人更彬彬有禮。
上班時我們跟同事侃侃而談暢所欲言,在家跟爸媽聊沒幾句就會露出不耐煩的嘴臉。
朋友有事臨時要改見面時間我們可以理解,但戀人這樣我們就會開始抱怨。
這不科學。
我們可以解釋說,這是因為「我們把最真實的自己留給最親密的人」。
然而,越親密就一定意味著越傷害嗎?
傷害來源於衝突。
比起普通朋友和陌生人,我們跟最親近的人的衝突有兩個特點,一是頻率更高,二是程度更深。
頻率更高是因為大數法則。
你和最親密的人的相處時間更長,要一起面對、解決的問題自然也多。
有個有智慧的妹子曾告訴我:情侶剛在一起時,有三件事最好不要做。
其中之一就是「住一起」。
整天抬頭不見低頭見,關係還沒穩定就開始集中爆發各種衝突,自然會影響感情。
接著說說程度更深。
衝突產生於一方的付出與另一方的需求存在的偏差。
衝突之所以程度更深,要麼是需求太高,要麼是付出太少。
先說說需求。
人是需求的集合體,每個人有不同需求。而需求的被滿足,可以帶給我們幸福感。
因而,親密的人對我們的需求有著更高的起點——我們被默認為是他們幸福感的主要來源。
所以,當你的付出不符對方期望時,他們會更失望。
另一方面,親密的人對我們的需求會越來越高。
前面也提到,他們與我們相處時間最長,也因此,我們對他們的貼心舉動會出現邊際效應遞減(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當你第一次給戀人煮麵時,對方可能會開心得睡不著覺。但如果你每天都給對方煮麵,對方可能會覺得這是你的分內事。你可能要加個蛋才能滿足對方需求。
總結一句話:親密的人對你的需求比普通朋友起點更高,而且可能會越來越高。
說完需求,我們來看看付出。
和親密的人建立關係後,相當於雙方的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ies)靠近、進而融合。你會把你和對方看作一個整體。
因而,相較普通朋友,我們對親密的人會更隨意。這種隨意有可能會表現為情緒的肆意宣洩、行為上的不體貼。
隨著關係越發穩固,我們會高估對方的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
《我可能不會愛你》里程又青說:「懶得交新朋友的原因,是因為懶得從頭交代自己的人生。」
我們會覺得對方也是這麼想:「TA 不會輕易放棄我,因為 TA 和新朋友/伴侶需要重新磨合。」接著我們會慢慢減少維持關係所需要的付出。
總結一句話:你對親密的人的付出比普通朋友起點更低,而且可能會越來越少。
需求越來越高,付出卻越來越少。
如果沒有及時調整,潛在衝突程度通常會越來越嚴重。
最後很可能的結局就是,「愛得越真,傷得越深」。
那麼,我們該怎麼去減少與親密的人的衝突呢?
針對頻率高的問題,總不能建議你們減少相處時間吧?反而,多相處更有可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衝突的形成通常是因為沒有雙贏方案,總有一方需求無法被滿足,其本質是一個資源分配問題。
所以針對頻率高的問題,最好的方案是建立一套適用於絕大多數衝突的資源分配機制。
比如,「男主外女主內」、輪流決策、第三方裁定、甚至猜拳(「分歧終端機」),這些都是可以參考的。
比如麥肯錫前同事兼好友A小姐,她和她老公的興趣都是投資。他們每年會比拼投資回報率,當年回報率更高的那個人,次年家裡所有大小事都可以說了算。
需要注意的是,設計機制時,需要保證雙方都有相當的獲得決策權的概率。
因為一個特別有傾向性的資源分配機制,往往會壓抑弱勢一方的需求,衝突還是無法得到緩解。
舉個例子,如果夫妻倆只有一方擅長投資理財,另一方每年都被對方完虐,上述的回報率比拼機制自然不適用。
至於程度深的問題,前文也提到,主要還是因為付出太少無法滿足需求。
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案是了解彼此需求,進而作出適當調整。
了解彼此需求的基礎就是溝通,所以雞湯們會說「情侶間溝通很重要」。
然而很多情侶、密友、親人間的溝通就只是純粹的情感宣洩,不僅不能解決衝突,反而可能製造新的衝突。
所以接下來我要介紹一個超級好用的溝通方法——「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稱NVC),由心理學家 Marshall Rosenberg 創立,在其代表作《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有詳細介紹。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啟發在於它揭示了暴力的根源——「人們忽視了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
所以 NVC 將溝通側重點放在了解彼此需求,而非罪責歸因。
一個標準的 NVC 流程分為4個階段(以主動表達需求為例)——
階段1:觀察 - 事實判斷而非價值判斷
我在以前的 文章 有介紹過兩者的區別,事實判斷說的是「是怎樣的」(is)問題,而價值判斷說的是「應該怎樣」(ought)的問題。
舉個例子,當你看到另一半花了一萬塊買了個包包,你要描述的應該是「你在昨天花了12500塊買了一個XX品牌的包」,而不是「你怎麼又胡亂花錢買了一個那麼丑的包」。
「胡亂花錢」和「丑」都是價值判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這也往往容易成為衝突的導火線——對方可能會嗆回來:「我哪裡胡亂花錢啦?而且你品味怎麼這麼差,這可是今年的流行款!」
階段2:感受 - 感受而非想法
表達負面感受容易讓人覺得這是在示弱,所以不少人就乾脆不抒發個人感受。
而 NVC 告訴我們,示弱本身並不可怕,反而可以讓對方卸下心防、嘗試了解我們的需求。
需要要注意的是,你要表達的,應該是「開心」、「失望」、「難過」等純粹的感受,而不是「我覺得我被利用了」、「我覺得我很無能」之類的想法。
舉個例子,「我覺得我很帥」這是想(shi4)法(shi2),並沒有表達感受;而「作為帥哥,我感到自豪」則是表達了我(最真實)的感受。
階段3:需要 - 追溯需求而非歸咎他人
第三階段可以說是 NVC 的核心所在——不忙著追責,而是專註挖掘雙方需求。
舉個例子,當你發現下屬犯傻連累你要一起加班時,一般老闆的溝通方式通常會是直接責備:「你沒有按時發文件給我,這讓我感到很失望。」
這種溝通方式把「我感到失望」的原因歸咎於「你沒有按時發文件」,自然會立即引起對方心理層面的反彈(無論對方有沒有做錯)。
而 NVC 的溝通方式則會這麼表達:「你沒有按時發文件給我,我很失望,因為我希望我可以早點完成工作,這樣下午才可以按時去接女兒放學。」
階段4:請求 - 具體而非空泛
向親密的人提出的請求不夠具體,就跟你老闆給你布置的任務不夠清晰一樣令人討厭。
舉個例子,當你向戀人提出「我希望你對我好一點」時,我相信 TA 心裡肯定一臉懵逼:「難道我對你還不夠好嗎?」
更有指示性的請求應該是「我希望你每個周末可以花半天陪我聊聊天」之類的具體動作,這樣對方才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滿足你的需求。
當你完成了上述4個階段,相信對方已經可以很好地了解你的需求。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用一樣的方式去了解對方的需求。
亦舒小說里寫過:「人們日常所犯的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最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
最後來張圖總結一下:
| 課後互動 |
1. 情侶剛在一起時,有三件事最好不要做。除了「住一起」,猜猜另外兩件是什麼?
2. 請判斷以下溝通是否 NVC,若否,用 NVC 的溝通方式應該怎樣溝通?
「我周末花了一整天把家打掃乾淨,不到一天你就把家搞得跟狗窩似的,你讓我失望透了!你難道就不能多體諒我的辛苦嗎?」
參考文獻/推薦閱讀
[1] Hermann Heinrich Gossen, <The Laws of Human Relations and the Rules of Human Action Derived Therefrom>, 1983
[2] 和菜頭, <怎樣和親密的人好好說話>, 2017
[3] Marshall B. Rosenberg,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 3e, 2015
[4] KY教主, <如何科學地傳達出「拜託,我和你不熟」 | 什麼是個人邊界>, 2016
題圖/ unsplash
轉載與交流請聯繫/ raphael.xiao@foxmail.com
公眾號/ imjietizhe
推薦閱讀:
※不能越來越美的女人,是沒有未來的
※真正優秀的姑娘,能把爛牌打出春天
※年少不懂《清明》詩,讀懂已不再少年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這兩個字
※沒有勤奮的天賦,終成過往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