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從不拍爛片的導演,時隔3年再出探案神劇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流量君],ID:dotammm
大衛·芬奇——一個從不拍爛片的導演。
或許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過、聽過他的作品《七宗罪》《搏擊俱樂部》《本傑明·巴頓奇事》《紙牌屋》....
但距離上一部作品《消失的愛人》,他已經闊別整整三個年頭了。
而這次三年後的他重出江湖就給我們帶來一部重量級的美劇
《心靈獵人》| 2017
豆瓣8.8
這是大衛·芬奇繼《紙牌屋》之後與Netflix合作的又一犯罪題材新劇。
當年《紙牌屋》一經播出就掀起了現象級熱潮,也讓Netflix成為網路自製劇的大佬。
這次二度合作的《心靈獵人》自然備受期待。
劇本也是獨具一格。
根據《心理神探:聯邦調查局高級連環犯罪部門》書籍改編。
美劇《漢尼拔》《犯罪心理》的不少情結都借鑒了這本書。
(餓不餓,拔叔做頂級料理給你吃)
原作者是前FBI探員,書中記錄了很多臭名昭著的案子,比如戀童、連環殺手和精神病犯...
上世紀 70 年代,FBI 專門成立了行為科學部門(BSU),通過從行為學和社會學角度分析案情,輔助犯罪調查。
於是就衍生了一個職業——心理側寫師。
百度百科裡是這麼描述的:
側寫師們通過對作案手法、現場布置、犯罪特徵等的分析,勾畫案犯的犯罪心態,從而進一步對其人種、性別、年齡、職業背景、外貌特徵、性格特點乃至下一步行動等做出預測,以便警方縮小搜捕範圍,及時制止犯罪行為的延續。
(美劇《心理犯罪》就是刻畫心理側寫師的劇集)
「犯罪心理」、「心理畫像」之類的詞,對喜歡看犯罪劇的老司機們來說並不陌生。
除了美劇之外,很多國產劇也有涉足這個題材,比如《心理罪》系列,TVB的《讀心專家》《心理追兇》。
(雷米《心理罪》里提到的「心理畫像」也是一個意思)
通過細枝末節和不連貫的線索,推測乃至還原出真相。
放在專業的心理側寫師來說是專業,對於普通的吃瓜群眾而言,神了!
這樣的設定可看性十足,對連環殺手、心理變態罪犯的追捕更具刺激感。
大導演,大製作,題材吸睛,這部劇的熱度很高,還沒開播的時候就已經預定了兩季。
目前全劇汁源已出。一共10集,單集60分鐘。
豆瓣和IMDB評分分別為8.8、9.0。
《心靈獵人》以兩位 FBI 探員探案為主線。
一位是曾出演大熱美劇《尋》的小喬,飾演男主福特,一個新手探員。
另一個是霍特·麥克卡蘭尼扮演的男二,經驗豐富的FBI探員比爾。
大多數的影視作品裡,心理側寫師是一個很酷的職業。和高智商的變態罪犯鬥智斗勇。
但在1970年代,卻不是這樣。
那個時候,心理側寫這門技術並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
所以主角們想像《神探夏洛克》里一眼就能把人看穿的卷福那樣炫酷?不存在的。
(第一次見面就被卷福看穿的華生)
劇情上幾乎以半紀實的手法,把那些震驚世界的連環殺手相對真實地還原在熒幕上。
例如歷史上真實案件,連環少女分屍案。
兇手Edmund Kemper。15歲時謀殺了他的祖父母,被送到精神病院強制治療。
獲釋後,他殺害並肢解6位女大學生,然後殺死了母親和母親的朋友。
在審判中,他以精神失常為自己辯護。但在1973年11月還是在八起謀殺案中被定罪,被判處終生監禁。
(劇中的扮演者VS現實中的真兇)
儘管還原了真實案件,《心靈獵人》並沒有過度依靠這種噱頭來吸引觀眾。
案件聽起來駭人聽聞,但主角們的辦案過程很冷靜,甚至冷靜的有點無趣。
大多數事件,都是兩位探員奔波各地,然後與各式各樣的連環殺人犯審訊、交流、聊天。
再審訊、交流、聊天。
又審訊、交流、聊天。
(不是我懶得找圖,是重要的劇情說三遍!)
不停交流與聊天,也難免會讓不少觀眾覺得這個劇稍微有點悶。
畢竟不少人是沖著破案來的,不是來看《FBI嘮嗑故事會》。
這樣的模式,不管是是不是真愛粉都忍不住吐槽一番。
(出自豆瓣短評)
曆數導演大衛芬奇拍過犯罪類經典電影《搏擊俱樂部》《七宗罪》。
那種宗教性質的神秘感、線索抽絲剝繭層層揭開最後展現在我們面前令人驚訝的真相和兇手。
讓犯罪類型片影迷們欲罷不能。
但這部《心靈獵人》卻是個特例。它或許與你們之前看過的很多犯罪類美劇都不同。
它的重點不在破案,而是探究罪犯的內心,剖析人性。
整部劇節奏沒有那麼快,甚至並沒有過多的以案件噱頭來驅動劇情。
就如劇名《心靈獵人》,走進變態殺人犯的內心,並以很嚴肅的態度去觀察。
將殺手視為不完整的人,而不是面目不詳的怪物。
這心理側寫師要做的,也是男主他們要做的——了解罪犯心理,才能遏制更多犯罪的發生。
在這部劇中,男主福特並沒有被神化成天才,反而是有點傲嬌,喋喋不休,對愛情木訥。
一開場,男主在一場持槍綁架案件現場。
一個患有心理疾病的男人持槍挾持了一名女性,並且當眾脫下了衣服,堅信自己是隱形人。
男主與對方談判:「我理解你的沮喪,也許我能幫助你」。
綁架者:「我不這麼覺得」。接著把槍口對準自己自殺了。
這次經歷顛覆男主的認知,他開始思考也許他在FBI的訓練並不足以應付現實生活中任務。
對於罪犯,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他天生就是這樣的人。
作為一個心理側寫師,職業的本質就是去理解犯罪者,甚至看上去會像是在同情他們,所以很容易惹主流大眾的反感。
但就像劇中說的那樣:
「我們不知道瘋子是怎麼想的,又該怎麼阻止他們」?
從君君的觀劇體驗來說,《心靈獵人》很不錯。寫實,人性的偵探劇正成為主流。
你能明確感覺到創作者的意圖是帶著你一起來到交談現場。
跟著探員一起搜集信息,跟犯罪者交流,了解他們,分析他們,非常詳細具體。
這種代入感是很難得的體驗。
不過可能也有一些人覺得絮叨、無聊、看不下去。
沒有開掛神探和刺激劇情,《心靈獵人》更多玩得是心理,看完會有種看盡人性奇葩,看淡美好醜惡的感覺。
恩,看完最大的感觸大概是想去學心理學,很酷。
推薦閱讀:
※活著很難,但還是要活著
※對精神病人的每次電擊,都可能在毀掉一個梵高
※2017年不得不看的好萊塢大片,超給力電影大年(史上最猛)
※這部電影把玩蛇搬上大熒幕,獲得奧斯卡最佳驚悚預告片
※可別上當!大導演的新作也經常一張撲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