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坑之法國的潰敗(1)

這個也是以前自己種下的的天坑....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想起來填。終究.....還是.......搬過來了。以前是按P分,現在還是按文章分吧。無他,太長不看爾。


法國經濟不發達(金坷垃語調)

經濟力量の蕭條

由於上文我們已講過法國D計劃和德國曼施坦因計劃之間的優劣對比,此文中我們將不再贅述,轉而考察西線盟軍與德軍的力量對比。(上一稿我日♂後再搬過來)在這裡,我們不僅要討論雙方的陸空(海軍不在本文考慮之內,雖然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國的海運力量得到了充分的顯示),還要討論雙方的工業能力。

首先,法國、英國和德國之間的製造力的比重在1937-1939年間與1929年即大蕭條前夜對比,發生了有利於德國的變化。按世界產值=100來計算,1929年德國的相對製造業力量為11.1,聯合王國=9.4,而法國為6.6。到1938年,德國已經上漲到13.2,聯合王國和法國則未能有效地走出大蕭條的陰影,分別為9.2和4.5.如果考慮到之後元首♂吞併具有斯柯達的捷克斯洛伐克以及中歐國家奧地利,德國佔全世界產值比重可能要超過英法總和。其中要順便提到的是,美國在1938年佔全世界的28.7,而蘇聯則為17.6(美妖真不傻,用了金坷垃還狡猾!)。① 在德國工業力量增長的同時(設1929年各國工業產值為100,德國截止1938年工業產值為127),英國只有小幅增長(1938年產值為117),而法國卻未能恢復到1929年之前的黃金狀態(1938年為80)。也就是說,德國橫向縱向都發生了增長,而英國和法國則相對的衰落了,其中以法國為甚,工業產值只佔德國的34.09%,怎麼種坦克!法國1935一36年訂購的六百輛雷諾型坦克到1938年才出產出來,1933年1月坦克的生產量只有19輛②。

————————————————————————————————————————

這一局後來....我記得吧,應該是4年前了(13年老文章),應該是最後可恥的TJ了。

—————————————————————————————————————————其次,在勞動力就業和生產潛力方面,法國在1929年之前自詡不存在失業工人(非自願失業工人218人),而在1939年法國的失業人數則達到了35萬(包括自願失業與非自願失業)。同時,法國人口增長出現停滯狀況。而在德國,由於4年計劃的實施,德國的勞動力失業狀況有所改善。因此,法國生產潛力和實際生產狀況有較大空間,然而,在戰爭鄰近,德國已經調動其軍備生產的同時,法國在1939年仍然處於渾渾噩噩之中,元首♂飛過來打爛個蛋就毫不奇怪了。所以,對於法德而言,由於失業和人口遷移所造成的工作人口下降,法國所顯示的全員生產率提高是虛胖。而法國工人每周工作時間減少16%①又造成工作時間減少,按照生產率指一個工人一小時所生產的物品與勞務量這一概念(這只是概念之一)來看,法國的人均生產率的提高也是虛胖。但對英國來說,由於產業合併、調整以及凈投資的增加,就業水平在1937年已經超過1929年,但勞動時間不變,因此英國生產率的提高很大一部分是總產量的增加所造成的。所以,對德國來說,西線的大敵仍然是英國。

第三,軍事潛力、機床與武裝速度。正常看來,軍事潛力,特別是按照斯大林主義的看法,軍事潛力在於橡膠、金屬、石油、鋼鐵、煤礦等戰略物資的儲備、使用以及重工業的發展情況。在鋼鐵方面,誠如上稿所說,德國的鋼鐵,特別是鐵原料,主要來自瑞典,佔54%。所以,在鋼鐵方面,德國對法國馬奇諾防線地區(洛林和阿爾薩斯)的依賴不如瑞典;而反過來,法國鍊鋼所需要的焦炭和煤則多數來自德國的魯爾地區。這一點也導致戰略禁運期德國與法國鋼鐵商的偷偷交易。因此,在德軍進攻法國時,法國投降派,特別是鋼鐵商投降派對法國的投降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根據H·C希爾曼的統計,德國在1938年間的生鐵產量為22.6(設全球為100),而法國只有7.4,英國則只有8.3;德國同年間的粗鋼產量為20.7,而英法分別為20.7和5.6。①這說明,法國在軍備原料方面已經不可逆轉地落後於德國。從相對軍事潛力(按百分比分布)來看,德國排在美國後面,為全球第二,1937年的潛力為14.4,而聯合王國為10.2,法國僅為4.2,德國等於英法之和。如果將1938年、39年的捷克算上,恐怕德國要超過英法。在機床方面,德國在1938-1939年不僅生產了比聯合王國多一倍以上的類似機床,而且在它經濟部門中還擁有一百三十萬加工器械的庫存,這個數目至少是英國工業可用庫存的兩倍。①

—————————————————————————————————————————

這個截圖中,我好像是在玩德國的時候可恥的選擇了菜鳥.....我錯了 不要打我

—————————————————————————————————————————在武裝速度上來看,德國也是大大領先於英法兩國的。德國軍事支出由1932年的七億二千萬馬克提高到1933年的十九億馬克和1934年的三十億馬克。1934年的數額幾乎相等於1929年軍費和賠償費的總和。①在軍備購買力方面(百萬英鎊),德國在1938年為1170,英國為391,法國則更可憐,為207.這標誌著兩個西方國家如果要在短時間內提高軍備購買和軍備預算,將要遭到綏靖主義思想嚴重的兩國國民的阻攔,反過來,軍備速度無法急劇提高又助長了綏靖主義的發展,可謂毅種循環。

另外,法國在大蕭條之後,由於國際上商品價格的相對變動以及其它國家貨幣的嚴重貶值,法郎雖經貶值,但仍估價過高,因此外匯收支出現嚴重失衡,法國不得已動用大量黃金儲備進行外貿競爭,因而發生了嚴重的黃金外流。而由於20年代中,法國法郎進行貶值,法國人儲蓄的五分之四化為烏有。⑨因此無論是法國百姓還是蠢笨的法國資本家,都拒絕進行法郎貶值,採用了通貨緊縮政策。通貨緊縮不僅控制生產,造成工資削減,購買力下降,失業率升高,階級矛盾激化,政府不斷動蕩,催生了大量的法西斯分子,而且造成了法國工礦業機器更新減少。例如,法國機器的更新時間是25年,美國是6年,而德國只有三年半。這樣,法國產品在特別是工業產品價格高而質量差,這對法國的外貿也產生了不利影響,反過來進而影響到軍備採購和軍事預算的提升。

這一P的參考資料:

①《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第一卷》[英]H·C 希爾曼

⑨ 《第三共和國的崩潰》[美]夏伊勒


推薦閱讀:

法國新總統喜歡喝哪款葡萄酒?
你在法國體驗過哪些事不如中國?
你說法語時那些不經意開過的車。。。
留學生去法國辦什麼銀行卡最划算 ?
對不起,我可能要告別日本葯妝了

TAG:第二次世界大战 | 历史 | 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