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史(近代)——東方問題

一、東方問題簡介

按上回書說道,維也納會議之後,歐洲國際關係格局暫時形成了穩定的局面。在神聖同盟-五國同盟(英法俄普奧)的聯合統治和力量均衡,特別是法國這個光頭♂再也不能自豪,需要修生養息的情況下,西歐和中歐處於暫時平靜的時刻。該同盟的主要特徵有二,一是保持「正統性」,即保證歐洲各封建君主的統治,避免發生自由主義革命;二則是保持「神聖性」,即這個聯盟抑或聯合統治是基督教的統治。但其中有兩個變數,一個是英國,首先它要保持相對獨立於歐洲的地位,以便在歐洲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並且,1822年9月喬治·坎寧就任外交大臣後,英國為恢復在歐洲大陸的聲望,積極執行承認美洲獨立成果,與美國採取合作行動,排除法國、西班牙在新世界的影響。第二個則是日趨衰落的土耳其。土耳其由於不符合神聖同盟的規定,而且教派不同,因而沒有參加神聖同盟,也被排除在維也納體系之外。但與英國不同的是,土耳其悲劇的沒有強大的實力,內部民族獨立呼聲此起彼伏,自己又處在近東的交通要道上。因此,每當歐洲出現了實力均衡,享受短暫的平靜時刻時,土耳其這個光頭♂就被迫冒了出來,正如恩格斯所說:「對土耳其怎麼辦?」①。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東方問題」。

19世紀,土耳其地跨巴爾幹、小亞細亞、敘利亞、埃及、利比亞、伊拉克。它不僅躺在沙俄中出♂黑海-地中海、南下中東的路上,它的埃及還是英法爭奪的焦點,英國需要經過土耳其從陸路連接印度,而法國經常利用土耳其來反對奧地利,因此,土耳其還面臨被奧地利所削弱、侵吞的前景。最後,就連統一復興後的義大利也對利比亞產生了興趣,並與法國爭奪突尼西亞。其中,英國與印度殖民地經貿量的增長和沙俄這個以安全為目的的擴張性帝國產生的衝突是最具根本性的衝突,也是英國和俄國在希臘獨立問題上採取合作,拉攏希臘獨立精英的原因。當然,其它方面的衝突也是很重要的問題。本文就東方問題的各個矛盾進行說明。


二、一個飛過來與三個楔子-沙俄與巴爾幹

羅馬尼亞與俄土戰爭

在這裡,我們所指的羅馬尼亞不是現在包括特蘭瓦尼西亞的羅馬尼亞,而是多瑙河岸的兩公國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其中有比薩拉比亞)。這兩公國正好處在沙俄南下君士坦丁堡的南下之路上。因此,這兩公國就成為沙俄和土耳其的必爭之地。在葉卡捷琳娜時代,這兩大公國的內政被沙俄時機控制,因此土耳其孜孜以求恢復對此地的統治。於是,在1806年沙俄敗於拿破崙後,土耳其想要趁機打爛沙俄的蛋,因此,奧斯曼帝國在獲得拿破崙的支持後,主動飛過來,以奪回對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兩地的控制權。

俄國立即派出4萬名以上的軍隊進入兩地,奧斯曼帝國遂封鎖土耳其海峽,並正式對俄國宣戰。1807年,沙俄趁著普魯士失敗、奧地利這個巴爾幹半島小覬覦者被拿破崙暴♂了得情況下,又與法國簽訂短暫合約《提爾西特》的相對有利機會,在拿破崙急切與沙皇瓜分東西方、集中精力搞好大陸封鎖,有求於沙皇進而保證不干涉土耳其的情況下,出兵瓦拉幾亞,開始了第七次俄土戰爭。土耳其在這兩公國中被名將之花♂庫圖佐夫用誘敵深入的方法迅速擊敗,於1812年5月28日承認戰敗,簽定《布加勒斯特條約》,割讓比薩拉比亞。而在拿破崙法國這一土耳其保護者於1815年的徹底失敗,宣告了土耳其不得不俯首聽命與沙俄的事實。在維也納會議中,由於沙俄的強勢,歐洲對土耳其也採取了拋棄的態度。但,雖然沙俄推進到了普魯特河,沙俄仍未實現沙俄軍艦自由出入博斯普魯斯海峽並控制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的目標。

塞爾維亞起義、希臘起義與泛斯拉夫主義

在俄軍的一系列進攻下和拿破崙戰爭的影響下,土耳其被極大的削弱,政府又腐敗無能。同時,泛斯拉夫主義與法國大革命所帶來的近代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在巴爾幹進一步的擴展起來,而宗教和民族主義又是諸民族獨立的首要任務。雖然土耳其正如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②中指出的那樣,「土耳其征服者......是有能力的、仁慈的。土耳其的行政管理嚴格而公正,稅收很輕,非穆斯林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基督教歐洲所空前未有的信仰自由。然而,18、19世紀期間......由於土耳其的勢力和實力已衰落,出現了普遍的腐敗和敲詐勒索;這種情況又驅使此時身受壓迫、心懷怨恨的巴爾幹基督教徒拿起武器進行自衛。當時,由於各種原因,巴爾幹諸民族正受到來自西方的種種影響,並為這些影響所喚起。」

作為古典文明的代表和拜占庭文化的後裔,希臘覺醒的最為徹底;而作為東西方交流的最近之路和歷史上抵抗土耳其人最堅決的斯拉夫人,塞爾維亞受到泛斯拉夫主義和西方自由主義的影響最多,因而塞爾維亞人是第一個嘗試獨立的民族。但在沙俄和土耳其的國際政治博弈中,塞爾維亞人作為一個棋子,雖然得到了沙俄的幫助,不得不在避免挑戰正統體系(維也納體系)和歐洲數正統大國的前提下,在1804年獨立嘗試之後,經過多次談判,只在形式上獲得了獨立,直到1878年才成為王國,實現完全獨立。

塞爾維亞大公國

而希臘獨立則處於歐洲自由主義重新冒出光頭♂的十九世紀20年代(1821年)。雖然在1821-1825年間是逐漸轉向傳統斯拉夫主義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再為,為保持神聖同盟和維也納體系,俄國並沒有訴諸行動。1825年尼古拉一世登基♂之後,為利用泛斯拉夫主義這一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意識形態實現「沙皇格勒」的目標,沙皇決定干涉希臘起義,支持希臘,後期為了本國利益,英國也參與進來,同時法國也對此抱有同情態度。不過奧地利處於維護維也納體系的考慮,恐怕俄國擴張而反對。然而在英俄的聯合干涉下,沙俄出兵戰勝土耳其。但為保證土耳其不至於崩潰而引起其它國家深入近東,因此沙俄在戰爭結束的1829年,按照維基百科-近東問題中文版的介紹,「沙皇與蘇丹簽訂了亞德里安堡條約(Treaty of Adrianople),結束了第八次俄土戰爭,從條約中俄國取得更多黑海沿岸土地、俄國商船獲准進入達達尼爾海峽、俄國在土耳其的商業權利增加。希臘獨立戰爭在條約簽訂後不久亦結束,雙方簽訂了1832年的君士坦丁堡條約(Treaty of Constantinople),希臘正式取得獨立。」③

從這三次事件來看,泛斯拉夫主義在俄國的擴張中起到了絕大的意識形態指導作用。所謂泛斯拉夫主義,是指在面對西歐民主自由主義的大規模傳播衝擊時,歐洲斯拉夫人(特別是西斯拉夫人)中間所產生的一股獨立和斯拉夫人至上的思潮,而由於斯拉夫人,除了俄羅斯、小俄羅斯、白俄羅斯的東斯拉夫大帝國之外,西斯拉夫人(波蘭和斯洛伐克、捷克)以及南斯拉夫(巴爾幹半島,除了羅馬尼亞人和希臘人,但希臘是拜占庭的核心地區,而俄國沙皇Czar一詞又來源於Caesar,所以希臘也在俄國恢復拜占庭帝國的目標之中)都被分散的奴役著,因此斯拉夫人、特別是南斯拉夫人認為需要俄國的幫助來獨立,俄國反過來利用這一思潮來彰顯自己在巴爾幹地區的正統性,同時利用這一點來干涉分布在德意志,特別是奧地利的斯拉夫人,宣傳斯拉夫人最終將團結在沙皇的統治,進而為沙皇統治歐竹鋪路。所以,在沙俄在巴爾幹進行擴張時,奧地利從地緣政治(如果沙俄吞併巴爾幹那就是對奧地利形成了三面包圍)和民族國家的穩定性方面,必須不能放棄巴爾幹。

而對於沙俄來說,如果控制了君士坦丁堡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那麼,在這一小短章的末尾,請允許我引用恩格斯《在土耳其的真正爭論點》④一文中所發表的評論:「......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卻很狹窄,只要在適當的地方構築若干設備完善的堡壘(俄國一旦佔領海峽,馬上就會這樣做),就可以築成一道攻不破的屏障,就是全世界的聯合艦隊來犯也休想通過海峽。......土耳其帝國喪失君士坦丁堡之後就會被分成兩部分:亞洲土耳其和歐洲土耳其這兩部分將無法彼此通氣或相互支援,而被迫退到亞洲的土耳其軍隊的主力將完全不起作用。」「......從北、東、南三面包圍了奧地利領地以後,它就完全可以像對待自己的藩屬一樣對待哈布斯堡王朝。還有其他一些結局也是可能的,甚至是一定的。這個帝國的西部邊界彎彎曲曲,同自然邊界不一致,這樣就要修改邊界,於是俄國的自然邊界就是從但澤或者施特廷到的里雅斯特了。一次征服必然繼之以又一次征服,一次吞併必然繼之以又一次吞併,所以俄國征服土耳其只不過是吞併匈牙利、普魯士、加里西亞和最終建立一個某些狂熱的泛斯拉夫主義哲學家所夢寐以求的斯拉夫帝國的序幕而已。


三、一個小覬覦者--奧地利的偷窺

哈布斯堡王朝與土耳其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張,曾長期處於你死我亡的境地。從1683年的維也納戰役開始,到1908年奧匈帝國完全吞併波斯尼亞位置,哈布斯堡王室與受法國慫恿、支持的奧斯曼土耳其進行了長期的爭奪,從一開始的民族獨立戰爭到後來的王朝爭霸戰爭,我們可以看到,奧地利在合併匈牙利之後南下巴爾幹是一種必然,當奧斯曼土耳其與奧地利力量均衡時,奧地利就與土耳其對峙;當奧斯曼土耳其力量衰弱時,奧地利就要蠶食土耳其。之所以用「蠶食」這個詞,就是因為奧地利與沙俄不同。

首先,奧地利的首要目標是保持自己在德意志領地內的統治地位。作為前神聖羅馬帝國中長期把持皇位的哈布斯堡王朝,其根本利益在於德意志的控制權。為此,它不得不與法國、普魯士乃至英國等歐洲各大國進行交涉、抗爭,為此爆發的戰爭如三十年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乃至七年戰爭,都是圍繞著奧地利-德意志進行的。這種戰略重點的定位決定了奧地利的地緣政治重心在維也納體系確定奧地利對德意志的領導權之前並不位於巴爾幹半島。

奧地利帝國的民族分布

其次,奧地利本身的力量不足以像沙俄一樣可以鯨吞巴爾幹。與沙俄對土耳其的一貫沉重打擊不同,奧地利本身的力量是分散的,如同上文所說,它既需要應對西歐方面的威脅,也需要處理本身的民族問題。當西歐,特別是法國這個光頭♂不再能冒出的時候,它的注意力自然轉向了巴爾幹。但在巴爾幹它要面臨一個相當有力、並且對奧地利本身斯拉夫民族虎視眈眈的對手--沙俄。如果沒有大國的支持,奧地利本身與沙俄抗衡是非常困難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巴爾幹問題中奧地利總是充當沙俄與土耳其之間的「調停者」,為什麼奧地利總是要維護土耳其的「正統」地位。但這種維護仍然需要土耳其自己負債,作為調停者,奧地利所需的「費用」總是要讓土耳其買單。從葉卡捷琳娜時期開始,沙俄就拉攏奧地利進攻巴爾幹,而奧地利也樂意協助沙俄。正如俗語說得好:「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

最後,俄奧合作與奧地利的核心目標也是不符的。因此,這一合作只維持了20年。維也納體系中,奧地利是最主張保持維持現狀的,因為這樣對奧地利最有利。反映在巴爾幹半島上,就是奧地利希望在不觸動民族問題的情況下削弱、侵吞奧斯曼土耳其,如果不能,那也要維持一個衰弱的土耳其。所以,沙俄對土耳其斯拉夫人的聲援,在奧地利看來,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態度,同時也是對維也納體系的修正乃至衝突。這必將削弱俄奧合作的基礎。同時,如果俄國力量受到極大的削弱,奧地利自然而然地也要對巴爾幹半島實施自己的戰略。因此,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在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問題上,面對沙俄被英法圍攻的局面,奧地利自然要試圖取而代之。通過1856年3月30日的《巴黎和約》,奧地利以國際條約的形式鞏固了它的既得利益,行使保護多瑙河兩公國的權利。俄國人通過這件事情也看清了奧地利的真實面目,因此認為,為了奪取巴爾幹半島這個金坷垃,必須要奧地利這個小日打到地下兩米下!因此俄奧交惡,反映在巴爾幹半島上,奧地利刺激塞爾維亞這一俄國的蛋蛋,並且嘗試支持保加利亞。後期德國對奧地利的支持,更是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四、一個吳克與葛炮--埃及的冒出與葛炮法國

另一個變數則來自於中東的埃及。拿破崙軍隊對埃及的遠征,其本意是控制埃及,打擊英國,但客觀上也動搖了奧斯曼土耳其-馬穆魯克在埃及的統治,驚醒了阿拉伯人,為穆罕默德·阿里這個拳王在埃及的興起鋪平了道路。在阿里的領導下,埃及人驅趕了馬穆魯克勢力,並開始了近代化,利用棉花和亞歷山大港實現了國家貿易的復興,加之土地改革、軍隊改革以及翻譯運動的復興,埃及開始了近代復興。然而,在阿里的眼中,埃及的復興僅是第一步,他的野心遠遠不至於此。因此,在打敗了1807年英軍對埃及的侵略後,他在1820年-1822年發動了對蘇丹的侵略--在他眼中,蘇丹是「水、草與錢財的來源地」;侵略蘇丹期間,他還興建了喀土穆城。這一光頭♂的勃起使得土耳其蘇丹非常不自豪,覺得這對土耳其在北非的統治形成了事實上的威脅。因此,土耳其蘇丹決定要打擊阿里。但在阿里之前,希臘起義更為棘手,於是以塞普勒斯、克里特島聯合阿里進行了鎮壓。但這一舉動標明阿里在事實上和蘇丹已經平起平坐,阿里更是看出了土耳其蘇丹的衰弱,因此,阿里在1831-1841年間與土耳其在敘利亞展開了兩場大戰,後者幾乎崩潰。當時沙俄和英國等歐洲國家也曾考慮過土耳其崩潰後的瓜分問題,但沙俄的最終目標是獨吞土耳其,瓜分不符合其利益;英國考慮到一個不友好的埃及比一個虛弱而且有求於沙俄、倒向沙俄一邊的土耳其對自己的近東-印度、近東-波斯的擴張更為不利,同時奧地利也害怕沙俄獨吞土耳其,因此,雖然作為埃及的友好國家(也可以說是靠山)法國不同意,整個歐洲的強權仍對埃及進行了武裝干涉。因此,埃及只好放棄了這一雄霸西亞的打算,並且在1840年的《倫敦條約》中放棄了對西亞的權利,只保留埃及的世襲權和蘇丹的終身統治權。1843年,埃及更是放棄了進口稅和政府的壟斷,埃及的債務開始高築,最終於1844年達到了8000萬法郎。阿里聽後狂怒,吐血六天,最後成疾,1849年終因心病和神經錯亂而病逝於開羅。

與阿里帕夏的會面

埃及這個大光頭的突然冒出,造成了土耳其對沙俄的投懷送抱♂,也造成了英法對土耳其政策的分歧。法國與英國共同認為阿里比較自豪,但如何處理這個大光頭,英國和法國有著不同的看法。當年,在拿破崙這個葛炮來到埃及做現場的表演時,他打敗了馬穆魯克,這才有了阿里興起的可能,並使得阿拉伯人得以復興。在這一點上,阿里是抱有相對感謝的態度的。因此,法國在奧斯曼土耳其日漸疏遠的同時(見前文,雖然拿破崙時期法國曾經聯合奧斯曼進攻俄國,但也出賣了奧斯曼一次),面對商業利益在奧斯曼的日益萎縮(競爭不過英國),在埃及反而學會了游泳(大帝:魚找水,需要時間!)。由於阿里埃及採用了進口稅壟斷的做法,在排除了其它西方資本之後,法國得以獨行其是。這樣,面對著自己一手培養、日漸成熟並且投懷送抱的光頭,法國非常動心,表示要維護埃及。然而,在英國、俄國等相對關心奧斯曼土耳其的勢力(無論是怎樣的關心,是培養♂還是摔跤♂)的強大壓力下,法國只得做一讓步,最終放棄了埃及。但英國和法國在對待俄國在土耳其擴張的問題上,仍然保持著一致。因為他們知道,沒有土耳其,埃及也會被俄國拿下的。因此,就在埃及對土作戰節節勝利的同時,鑒於俄國和土耳其在1833年達成了洪基爾-斯凱萊西條約中規定:俄國負責防衛奧斯曼帝國全部領土,並保護奧斯曼帝國免受外來攻擊的,而當俄國處於戰爭狀態時,蘇丹將不開放達達尼爾海峽予任何國家的戰艦,英法表示非常憤怒,這是俄國將黑海變成自己完全內海的一步(雖然這可能是誤解,因為「不開放給任何國家」---這也可能只是文字遊戲,畢竟在俄國的控制下,開不開放你們土耳其別想啦!),因而一同組織俄國的擴張。而這,就是"海峽問題"。

作為抵抗沙俄的第一步,英法內部首先要保持團結,因此,作為沙俄保護奧斯曼土耳其的因子,阿里就被法國給賣掉了。沙俄也認為,埃及的興旺有可能吞併奧斯曼土耳其,這個危險的、甚至可能產生列強大戰的苗頭必須被撲殺掉。因此,如上文所說,在埃及這個光頭♂被最終爆掉之後,面對英法可能聯合干涉的情況,沙皇於1841年同意廢除洪基爾-斯凱萊西條約,並以倫敦海峽公約取代。五強均同意再用奧斯曼帝國的「老規矩」,即無論如何海峽亦不開放予任何戰艦,除了戰時蘇丹的盟友例外。新的海峽公約使得沙皇尼古拉一世,放棄了削弱奧斯曼為一個附庸國的政策,重新採用奪取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土地的計劃。

可以說,近代化的埃及雖然悲劇的失敗了,但「穆罕默德·阿里的歷史意義在於他是第一個意識到西方技術的意義並有效地利用西方技術來為自己的目的服務的中東的統治者。......他甚至勇敢地試圖在埃及建立一個近代化的工業結構,而且他的確在開羅和亞歷山大興建了大量的工廠。不過,這些企業最後由於國內的不足之處和歐洲諸強國的反對而失敗。」(《全球通史》⑤),教育了土耳其的青壯派和改革分子,土耳其也因此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但仍未解救自己。因此,埃及問題解決後,衰弱的奧斯曼帝國不再也不敢完全依賴俄國,轉而採取李中堂大人(李中堂表示這一槍莫名其妙)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法,企圖在外交上靠列強的分歧讓自己在夾縫中生存,而這一手法也導致了新型霸權義大利(好吧,霸權)與其它歐洲國家對土耳其的瓜分。1840年代時,奧斯曼帝國變成了「歐洲病夫」,而其最終瓦解也開始了倒計時。

埃及的極速冒出♂使得英國對近東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法國則對黎巴嫩、敘利亞等地也有傳統利益。因此,兩國意識到,在土埃戰爭中,沙俄別有用心的慫恿土耳其倒向自己,最終將使得沙俄的勢力可能波及到敘利亞和埃及。因此,英法意識到,保持一個虛弱而又不倒向沙俄的土耳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埃及問題在「東方問題」上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進一步加劇了英法和俄國之間的矛盾。


五、一個「老好人」--英國

與俄國這種以安全為導向的帝國文明不同,英法兩國的帝國文明,由於其資產階級的發育♂更加成熟,資產階級干政的權力更大,更加自豪,因此,英法兩帝國,特別是英國,是以資本和商業利益為導向的帝國。而這一點,正是俄國和英法的矛盾點所在,也是英法要保持衰弱土耳其的政策導向所在,更是英法在埃及問題上彼此總是biu X的問題所在。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英國在19世紀上半葉中在近東地區的貿易額是如何增長的。按恩格斯的《在土耳其的真正爭論點》中所引用的倫敦雜誌《經濟學家》的數據,我們發現,這一地帶的貿易額對英國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1840年………………………………………1440592英鎊

  1842年………………………………………2068842英鎊

  1844年………………………………………3271333英鎊

  1846年………………………………………2707571英鎊

  1848年………………………………………3626241英鎊

  1850年………………………………………3762480英鎊

  1851年………………………………………3548959英鎊

恩格斯進而認為,「在這些總額中,黑海各港口,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內,至少要佔三分之二。而整個不斷迅速增長的貿易,都決定於控制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這兩個黑海咽喉的國家是否可靠。誰掌握著這兩個海峽,誰就可以隨意開放和封鎖通向地中海的這個遙遠角落的道路。」所以,俄國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將對英國的貿易產生掐喉扼嗓的負面效應,為了防止「按死他咬死他!英吉利!」(元首♂)的效果,英國必須要飛過來,如果俄國敢於進一步侵犯土耳其的完整也就是侵犯英國的經濟利益,那英國肯定要聯合這一地區的另一個狗大戶---法國,把沙俄摁倒地下兩米下。

其次,沙俄在高加索和中亞地區的擴張,使得英國有一種地緣政治上的壓縮感。沙俄對印度時刻抱有野心,無論是葉卡捷琳娜入侵中國西藏的圖謀,還是1840年代沙俄在中亞對哈薩克、烏茲別克的入侵,亦或是沙俄對我國巴爾喀什湖地帶的侵佔,都是為實現南下印度-印度洋的目標。而這與英國佔領印度的既成事實形成了挑戰,所以,英國也需要一個並不強大但足可以在英法支援下抵抗沙俄的土耳其。所以,英法特別是英國對土耳其採取的是維持現狀的政策。

坎寧閣下

雖然在希臘起義中,英國支持希臘,但這也是一種有限的支持。英國起先是保守地看待希臘獨立事件,以維也納體系的精神,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雷將其看作為叛逆,並對希臘革命採取保守中立的態度。但隨著希臘獨立的進一步發展、埃及這個光頭♂的參加,以及俄國表現出來的強烈的戰爭慾望,使得英國意識到希臘獨立在沙俄的支持下已經無法阻擋,愛琴海上諸島的戰鬥又將大大影響英國在近東的貿易,埃及的強大也將影響英國在近東的影響力。因此,英國與沙俄演了一出翻轉劇,聯合干涉土耳其,在新外交大臣坎寧的推手下籤訂了《聖彼得堡議定書》,規定希臘是土耳其宗主權下的納貢國家,防止進一步的衝突便宜沙皇。但希臘和土耳其均對此不滿,奧地利這個小覬覦者更是非常不自豪,為此梅特涅向英國發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在「信」中梅特涅表示:「你死宅,分析跟你講!這麼做會便宜沙皇的!這樣遷就沙皇,it』s割老二!」⑥但這種抗議在土耳其蘇丹的大炮面前變成了浪費。土耳其與希臘又進行了戰鬥,於是英法(法國主要是要擼土耳其,其實他也不願意去惹埃及,後文有說)俄在1827年的納瓦里諾海戰中擊潰土埃艦隊,沙皇更是以土耳其蘇丹惱羞成怒、撕毀《阿克曼條約》為借口,入侵土耳其。雖然沙皇軍隊到土耳其首都城下已經無法再自豪,但隨後簽訂的《阿德里亞堡條約》中獲得了先手,對近東問題的發言權更大了。而英國從中則無視奧地利梅特涅的神聖同盟體系,通過沙皇之手摧毀了梅特涅苦心經營的戰後奧地利名為「調停」實則「侵吞」的歐洲奧地利維持計劃,又獲得了更大的歐洲發言權。但沙俄的土耳其權利在客觀上畢竟更大了,這也導致了英法在1853年進行克里木戰爭,中斷了沙俄在近東擴張的努力。


推薦閱讀:

阿卜杜拉一世與「大敘利亞」的歷史
20 世紀土耳其的「伊斯蘭主義」
土耳其15天旅行,乾貨版

TAG:国际关系史 | 俄罗斯 | 土耳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