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恐懼症的大休克
密集恐懼症,不知不覺間已經成了許多人的口頭禪,出現在所有可能與不可能的交談中——然而就像怕高和恐高症完全不是一回事,僅僅對密集的事物感到心理上的厭惡,還遠遠夠不上「恐懼症」的指標。
恰恰相反,這種心理反應是對有害事物和潛在危險的規避,不但不是「症」,反而是健康而尋常的事情——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發現疾病程度的密集恐懼。
https://www.zhihu.com/video/902263237242949632以下為視頻文字稿:
對於各種恐懼症,治療時都要經歷暴露於恐懼的階段,以重新認識恐懼的對象,因此對於恐懼症患者來說,以自己能夠接受的速度欣賞本期節目都是有益的嘗試——下面我們就正式開始了。
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是指對密集排列的顆粒或空洞反應敏感、排斥的行為,一些著名的恐懼對象比如集群的昆蟲、成熟的蓮蓬、七鰓鰻的牙齒、藤壺的群體、蝽象體表的凹坑,以及最惡名昭彰的,在繁殖期間用背部皮膚養育後代的雌性負子蟾。對於這些畫面,密集恐懼症的聲稱者通常會把自己的感受描述成「噁心」。而「噁心」這種感覺通常可以看作自我保護——不妨反思一下,噁心的東西,腐爛的、粘滑的、蠕動的,大多和食物類似——如果我們不覺得噁心,就很可能把它們吃下肚。而密集事物中最令我們觸動的,往往就會與這些特質結合起來:不規則的坑洞里挨挨擠擠,每個洞里都有一個小東西蠢蠢欲動,蛆蟲營營的感覺呼之欲出——是的,這種圖案首先能讓我們想起蒼蠅的幼蟲,或者說高度腐爛的肉。與一般的食物腐爛不同,肉類腐爛伴隨著肉毒桿菌的大量繁殖,一旦吃下去就會產生大量的肉毒素,比氰化鉀劇毒400多萬倍,比砒霜劇毒2500萬倍,我們在進化中對腐肉產生絕難下口的噁心感實在是萬幸。
而此類圖案喚起的另一種想像則更加可怕:潰爛的皮膚——尤其是疾病引起的水皰、潰口,以及接觸性傳播的寄生蟲,而這類噁心感的意義就更加直接:害怕這些東西會爬到自己身上,及時地落荒而逃,能有效降低感染幾率,尤其考慮到人類是群居動物,預防接觸性感染是生死攸關的重大事務——因此在這類聯想中,引發恐懼的密集程度也要低得多,樹葉上寥寥幾個蟲癭就能讓人感到不適。所以另一方面,既然這些不自覺的聯想源於對異常事物的模式識別,那麼排列整齊,容易掌握規律的圖案就大多不容易誘發恐懼。同樣的,當圖案的輪廓對比不那麼強烈時候,我們的不適感也會大幅減輕——比如荷花剛剛綻放,蓮蓬還只是個雌蕊的時候,我們非但不會覺得它噁心,還會覺得它很唯美。這就統一了大自然各種生物相互適應後產生的通用符號:中等尺度上集中出現的高對比度圖案可能昭示著危險,比如毒素、惡臭和蟄刺。當然人類的認知也不止停留於這樣感性的刺激,後天經驗也會對恐懼程度產生強烈的影響,當我們明確知道對象沒有危險的時候,恐懼感就會大幅下降。比如同樣是密密麻麻的一團,馬蜂窩就比瓢蟲堆可怕多了。更從來沒有人會覺得一大堆糖豆有什麼可怕的。這就再次引出了我們緩解密集恐懼的方案:了解恐懼對象,從中產生新的認識,從而瓦解原本帶來恐懼的印象。比如密集恐懼症最害怕的蠅蛆病,醫生長期接觸各種病原,知道如何防患,就能泰然自若地徒手處理傷口。甚至有些藝術家能從這樣引發強烈感性衝動的事物中得到靈感,創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比如著名的日本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就非常擅長用嘈雜凌亂但具有明顯指向性的線條喚起讀者的厭惡感和恐懼感。
所以話又說回來了,「密集恐懼」本來是人類相當正常的反應,而且總是溫和適度。從未出現恐懼症應有的強烈的身心反應,所以並沒有像恐高症、廣場恐懼症或者幽閉恐懼症那樣得到心理學研究的正式認可,如今流行的「密集恐懼症」更應當看作群體性的文化妄想,那些除了大聲疾呼並無其它反應的患者,更適合歸入「矯情」、「撒嬌」、「人來瘋」等通俗概念中。
推薦閱讀:
※什麼是卡農?
※如何獲得一個藍色的肝
※行星狀星雲跟行星到底啥關係?
※人類首個太空國今年發衛星,開闢太空領地
※大紅斑最近照出爐了——最近距離、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