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精神癌症的年輕人,又窮又迷茫,又喪又懶散

國慶假期,青島一位賣饅頭的大爺突然火了,這位68歲的大爺稱光賣饅頭就能月入6萬,年掙70萬。

而此前,北京一位煎餅攤大媽也曾走紅網路,只因顧客拿到煎餅果子之後,堅持認為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大媽辯解不過,忍不住說了一句:「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儘管後來饅頭大爺的家人表示70萬是營業額,而非利潤,但饅頭大爺、煎餅大媽的收入情況已經讓不少圍觀群眾目瞪口呆,這是許多大城市白領都未必達到的收入水平。

一時間,質疑、調侃、自嘲不絕於耳。

不少大學生、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感嘆「讀書有什麼用啊」、「畢業還不是得失業」、「不如賣饅頭、賣煎餅去」。

很多年輕人不知道的是,這種又窮又迷茫,又喪又懶散的狀態就是一種精神癌症。

看得見的,是人家的月收入;看不見的,是別人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汗水。

「不如賣饅頭、賣煎餅去」一句調侃中,有多少是自嘲,又有多少是對這些體力勞動者的不理解?

然而事實是,有不少藍領工人、小攤小販、同時接好幾家公司的保潔阿姨,有越來越多就在你我身邊的勞動者,月收入就是比不少白領、大學生要高。

賣一個饅頭、煎餅先不說做得好吃不好吃,光是進貨、控制成本、維護和協調人際關係這些,還有起早貪黑一天天的辛苦,換你來,你行嗎?

知乎上的一個話題:「發現研究生收入不如賣麻辣燙,不知道活著的意義了怎麼辦?

一位地鐵民警@馬拓 的回答獲高贊,他講述了麻辣燙背後的故事:

「你壓根兒不懂麻辣燙。賣麻辣燙不是吃不吃苦的事,而是一種真本事。」

「你要每天凌晨三四點就去上貨,弄底料熬底湯,把一枚枚魚豆腐、肉丸子串成串兒……必須在晚高峰之前完成,否則錯過最佳客流量,這些成本可就砸手裡了。」

「地鐵站的攤販們毫不誇張地說是個很高端的江湖,每個做小買賣的都是人精。他們劃地盤搶客源,拜碼頭認老大,競爭激烈,留下來的都是戰士。」

「受舉報了就得挨罰,你的顧客們一會讓你抓狂,趁你收別人錢抬屁股就溜的。」

「好容易搞定各種糟心事,你晚上回家還得算流水算利潤,還得搞到第一手物價行情的資料,幾個小時後上貨時別打了眼。」

「賣麻辣燙根本不是能不能用吃苦取代腦力,用汗水取代學識的事。那是一種本事,或者說是一種綜合性的技能。」

看完這個回答,深感賣麻辣燙並不比讀書簡單。

你一會兒覺得「讀書不如去賣饅頭」,一會兒又覺得「讀書不如賣麻辣燙」,倘若真的讓你去賣麻辣燙,你能PK得過麻辣燙大姐?

當今社會,很多年輕人從小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毛病。當他們走出社會,要消費,想賺錢,卻又苦不得累不得,真當你家是開印鈔機的?

如果不談饅頭、煎餅和麻辣燙,那就說說那些你所感興趣的領域,那些發生在你身邊的事。

你說你喜歡拍照。當看到身邊同樣喜歡拍照的人放出客片時,成天窩在家裡看劇玩電腦的你卻總要批判一番:「這也好意思出去騙錢?」

你一邊心裡想著「這筆錢換我也能掙,我水平比他們好,只是不稀罕」,一邊又嫉妒著別人到手的收入。

然而,就在你不屑一顧的時候,這些你瞧不起的人,他們頂著烈日、冒著寒風,熬夜策劃拍攝方案、提前看景選景、早起出門準備、陪著約拍的客人不知疲倦地轉場、為了尋找好的角度而不顧形象地拍攝。

當你在社交網路上看到又一組你依然覺得「騙錢真容易」的客片時,他們卻為了給約拍的客人一個滿意的答覆,在熬夜修圖。

最後當然各取所需,你享受到了過嘴癮的快感,人家擦著汗正開始數錢。

不怕你現在又窮又迷茫,只怕你理直氣壯地懶且喪。

《說說而已》節目里有位網友提問,畢業後只能找到不喜歡的工作,覺得沒有前途,想轉行又不知道要學什麼,又擔心再耗兩年沒有學習的機會了,內心非常迷茫。

不少年輕人、大學生戲謔性地說著「讀書無用」的背後,是他們沒有在個人技能的自我培養和教育上花功夫。

當年削尖腦袋考進985、211,以為從此成為人生贏家,便坐吃山空;於是四年後離開學校時,肚子空空、腦袋也空空。

有所成就者,在成功之前默默努力,在成功之後仍舊求知若渴,他們願意擠出時間進行方方面面的學習,努力充實自己。

而你呢?在最該奮鬥和珍惜時間的年紀,卻選擇了揮霍時間與青春。

借口「我有我自己的時間安排」,最後這些時間都流向了放縱和懶散。

所以,不是讀書無用,是你沒用。

當你在寢室睡懶覺的時候,也許你質疑、嫉妒的煎餅大媽剛剛給上午的最後一位顧客打包好煎餅果子;當你猶豫這一行有沒有前途的時候,別人或許已經學到了轉行的本事;當你舒服地窩在電腦前熱火朝天地開黑打遊戲的時候,或許下一個電商巨頭正在拚命奔波推銷自己的方案。

不要總是抱怨這個世界不公平,這個世界如果優待眼高手低且不願努力的你,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前段時間有個話題,「如何在大學賺到一萬元?」

女生李月巴魚,大一開始「創業」生涯。

最早是每天批發採購水果,買回來做盒裝水果拼盤,一份價格在10-20元不等,送貨到寢室及校內任何指定地點服務。

兩個人下了課、放了學就跑去處理水果,有時碰上誰沒課,就「輪班」。擔心寄送遲了,就騎著自行車在校園裡趕去送。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生意,一度蔓延到隔壁大學,也幫助他們挖到了第一桶金。

後來,他們在學校附近的商業街上,盤下了一家書店咖啡店,同樣經營得有聲有色。

女生就讀的專業還屬於學校最好的幾個學院里,有人笑她怎麼「淪為」水果小妹,有人問她做這些有意思嗎?

她回答說:「賣水果可能沒有意思,但賺錢有意思。在賺錢這個過程里發現點樂趣,還能掙到錢,這就更有意思了。」

後來,她和她的男朋友關掉了那家年收入300多萬、利潤80多萬的書店咖啡店,大三後開始新的追求。

邊讀書,邊實現經濟獨立,也為以後攢下資本。

而這一切,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成本的。

大多數人,只是說說而已。

嘴上說得牛逼,卻絲毫不見行動。

究其原因,我們不過是認為賣饅頭也好,攤煎餅也罷,是遠不及讀書換來的高學歷有價值。發現曾經看不上眼的事,換來的經濟回報更多,優越感落了空,有些失落罷了。

你覺得你被甩下了,不是被身邊的同學朋友,也不是被社會上的每一個饅頭大爺、煎餅大媽,而是和你曾經內心裡期許成為的那個人,最後有了遙遠的距離。

龍應台曾寫給兒子安德烈一段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生活的考驗遠比想像中的殘酷:戀愛、結婚、生子、教育、醫療、養老,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你有強大的綜合實力來支撐。

有一個網友分享說,曾經因為一點急事兒,爸媽要趕回家,沒時間買票,爸爸讓他幫忙在網上訂。路程比較遠,而且媽媽身體不是很好,父親說最好訂個卧鋪。

看來看去,卧鋪接近1000元,但是那段時間貪玩花了不少錢,東湊西湊才給爸媽買了票,心裡很不是滋味。

想到出來這麼長時間居然連爹媽的路費都付不起,那個時候,他開始感到恐慌。爸媽雖然嘴上說讓我別太省錢,照顧好自己,但自己也應該深深明白撐起一個家庭有多難。

就在那一天,下了決心改變自己。

不努力的你,總說在等待機會。可機會真的來了,你確定自己能抓得住嗎?

2009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照例上演《霍夫曼的故事》,當時一個叫Rachele的姑娘正在和父母逛街。她是劇院的一個小演員,這樣重要的表演,舞台上從不曾有過她的位置。

可就在這天,她被臨時通知頂替生病的主角演唱高難度的《木偶之歌》。她立刻告別父母飛奔至劇場,在演出開始前回到了劇院。

深知機會難得,她用盡平日里刻苦訓練積攢的經驗,在即興發揮的基礎上,還刷新了劇院的最高音記錄。

所有人,包括台上的演員都驚呆了,這次演出也成了她事業中的重要轉折點。

人人渴望這樣好的機會,可做好了準備的人,一定不是在平日自怨自艾、停滯不前的那些人。

老天爺是公平的。

在競爭壓力如此大的社會,拼了命努力的人尚且爭得頭破血流,你又怎麼可能抱著雙臂就希望機遇降臨?

一個人能在某一領域獲得成就,除去極少數幸運的成分驅使,更多的回報一定是來自於源源不斷地投入。

作為大環境中的一員,我們只有努力提升自己。

機會不好,就去創造機會;懷才不遇,就用畢生所學去開創新的領域。

不肯實踐,就沒資格用外界條件來為自己的不努力開脫。

努力尚且艱辛,不努力,機會憑什麼向你敞開大門?

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不怕一時的崩潰迷茫,只怕日復一日地又懶又喪;不怕現在的一無所有,只怕既不願吃苦,又看不慣別人努力付出。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台詞:「這些高牆還真是有點意思。一開始你恨它,然後你對它就習慣了。等相當長的時間過去後,你還會依賴它。」

生活中一次次地自我放棄築起了這堵高牆。一開始你還能看見外面世界的精彩,可以理解園丁的勞作也是藝術,農夫的耕耘也是修行,可漸漸堆高的牆壁阻擋了你邁出腳步。

對牆壁的依賴,就註定了成為井底之蛙的命運。

你一定聽過,人生的四種境界: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屑於與別人的「低起點」看齊,其實是還停留在最初的境界。正如陶行知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實踐才是成長的唯一路徑。

年輕人不要畏懼犯錯而拒絕付諸實踐,「但行好事,不問前程」現在尚且還是資本,別等到而立之年,連犯錯的資格都沒了。

本就一無所有,所以無可失去。

你沒做的還有很多,你能做的也還有很多。

不要最後落得碌碌無為,還自我安慰平凡可貴。


推薦閱讀:

我們這屆年輕人,竟然比父母年輕時還要窮
如何反駁長輩說「國家如果打仗了,你們這些年輕人都不用敵人打,就直接投降了/當漢奸了」?
年輕人在職場如何保值?
這個社會的媒體都為了流量 .去報到一些影響年輕人社會觀 價值觀的事情 年輕人扭曲的三關,誰來糾正?

TAG:年轻人 | 努力 | 心理懒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