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條編年史》中的明朝第一人:古今完人王陽明
【舊文新發,本文最初於2015年發佈於遊民專欄,彼時《刺客信條:中國》剛剛發售】
王陽明作為《刺客信條:中國》中的刺客大師,不僅是少芸的老師,同時也是推動劇情的關鍵,當然作為主力死亡flag,所謂推動作用大都是以死來激發徒弟的小宇宙而已,本作亦不例外。
儘管早早就領了便當,但王陽明的設定好歹也是刺客組織中國區老大,育碧能給予他如此殊榮,可見此人必定非同凡響,那麼今天就請跟隨筆者,繼《正德篇》之後,再來一起聊一聊《刺客信條》中所蘊含的明朝故事——王陽明篇。
刺客信條中的王陽明,畢竟是刺客,有點能打的樣子……
在台灣日本更為流行的聖賢
聖賢,指的是那種道德和智慧都超凡脫俗的牛人,古往今來能配得上此稱號的寥寥無幾,一個時代若能誕生出一位聖賢,就足以傲然於歷史,而明王朝就十分難得的擁有著這樣一位聖賢——王陽明。
雖然貴為一代聖賢,與孔子、孟子、朱子齊名,並稱「孔孟朱王」,但出於種種晦暗的歷史因素(比如蔣公極力推崇、同唯物主義相悖等),王陽明在當下的中國並不十分為大眾所熟悉,名氣上別說和孔孟比,比之自己的徒弟們都差。
蔣介石在台灣命名的陽明山
「王學」有兩個非常著名的徒弟,一是陶行知,原名陶文俊,就是因為受了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影響才改名,是中國近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二是東鄉平八郎,率領海軍在日俄戰爭中大敗俄國,開創了近現代史中黃種人打敗白種人的先例,在其慶功宴上有人問得勝秘訣,東鄉默而不語,亮出隨身的腰牌,上刻七個字——「一生俯首拜陽明」。
東鄉平八郎
王陽明所開創的「王學」,或者說「心學」,在中國思想史上地位很高,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學說,可謂博大精深,影響深遠,在台灣及日本尤受推崇。
然而思想學派這東西對於大眾畢竟過於艱深,筆者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不敢造次,今天只是想講一講王陽明那傳奇的一生,看看聖賢是如何煉成的。
如今市面上這種書非常多
中二少年成長記
凡聖人,必生於不凡,雖多也為後人杜撰。
傳說中,王陽明他媽懷了他14個月都生不出來,直到王陽明的外婆夢到神仙下凡後,王陽明才降生,因此認定這孩子是神仙所賜,所以最初起名叫「王雲」。
到5歲時,小王雲還是不會說話,家人都懷疑他是白痴,直到有個和尚路過,摸著王雲的頭,惋惜的說「多好的孩子,可惜被道破了。」此時家裡人才明白,「王雲」不就意味著孩子來自天上?屬於泄露天機!因此趕緊給孩子改名叫「王守仁」,而後立刻就能說話了。
守仁才是王陽明的名字,陽明只是別號,改名確有其事,不過這個故事還是聽聽就好。
動畫片《少年王陽明》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十歲出頭,整日在私塾讀書的王陽明問老師。
老師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好好讀書,考試當官!
王陽明當即表示反對,最重要的事怎麼能是考試當官呢?最重要的應該是讀書做聖賢!
從此,小小年紀的王陽明就立下了做聖賢的遠大理想,只是在當時看來,實在顯得太過異想天開,他的老師和父親都抱著童言無忌的心態,呵呵了事,他們不曾想到,王陽明小朋友這次是來真的!
當然,聖賢之路註定非常難走,首先一點,容易迷路。因為從來都沒有一本《如何成為聖賢》的工具書,什麼才算聖賢?該從哪裡開始?並沒有現成的答案,急於求成的少年王陽明沒少走彎路,鬧笑話。
15歲時,王陽明就曾離家出走,隻身跑到塞外,在蒙古人的地盤考察了一個月,以為很有收穫,回來後就給皇帝寫了奏章,提出了很多「英明神武」的建議,希望當官的老爹能幫著給到皇帝手裡,這下把老爺子給氣壞了,當即暴打了狂妄自大的王陽明。
又比如聽朋友說要想成為聖賢應當學習朱熹「格物致知」,王陽明覺得有道理,就回家去「格」竹子,死死的盯了一個星期竹子,終於搞垮了身體,大病一場,從此開始懷疑朱聖人的學說,進而對「存天理,滅人慾」的教條尤為反感。
王陽明格竹子
斗虎首英雄始落難
王陽明雖才氣逼人,年少成名,科舉之路卻並不順利,兩次考進士都落榜,家人朋友跑來安慰他,他卻樂呵呵的說「我不以考不上為恥辱,我以因考不上而懊惱為恥辱。」展現出了卓爾不群的厚臉皮……
28歲時,王陽明第三次赴考,終於考中進士,開始入朝為官,事業似乎就此步入了正規,然而在大好前途的背後,最最兇險的考驗正等待著他。
在王陽明當京官的第七個年頭,彼時皇帝已經換成了正德,而八虎之首、大宦官劉瑾正牢牢把持著政權,到處搜刮財富,陷害忠良,整個政局一片黑暗,如果有人敢反抗劉瑾,很快就會遭到殘酷的報復,雖然王陽明已人到中年,終究還是憋不住這口正氣,挺身而出同劉瑾做對,果然即刻就遭到了厄運。
八虎之首
王陽明被判廷杖四十下,由劉瑾親自監督,要求拔去王陽明的褲子,露出屁股直接打,這是前所未有的,以前廷杖不僅允許穿著褲子,甚至還允許穿厚衣、墊棉花等,這般特殊照顧,可見劉瑾對王陽明恨之入骨。
仗罷,王陽明被下進詔獄,也即錦衣衛的大牢,不久後被貶去貴州的龍場,雖然被迫遠走邊疆,好歹算留了性命,但劉瑾不打算放過他,在王陽明赴任的路上,派出錦衣衛追殺,王陽明一直逃到了錢塘江,終於走投無路,做了兩首絕命詩後就躍入江中,幸而被過往的商船救起,才僥倖得生。(關於投江之事,說法比較多,也有說之事假投江,騙過了錦衣衛。)
乘著商船,王陽明來到了福建省,彼時他已算是個「死人」,落魄至極,鬥志全無,路過武夷山便有了入山當隱士的想法,在山上遇到了一個道士,王陽明很震驚,因為20年前在江西,他們曾通宵暢聊。
17歲時王陽明到江西南昌迎娶自己的老婆,但在大婚當日,王陽明居然不見了,急的岳父到處發人去找,直到第二天才在一個道觀中找到他,看著心急火燎的下人,王陽明想起了自己的婚禮,才慌忙解釋說,自己昨日出去瞎晃,猛然間看到這名端坐在觀里的道士,進去和他一聊,就覺得非常投機,太過盡興,把別的全忘了。
如今20年後山中再遇,王陽明已從風光的公子哥變成了落魄的死人,不禁感慨世道黑暗,說明了要遁世的想法,但老道卻堅決的勸阻了他,要他堅持到底,撐過此劫,定有轉機!
王陽明去龍場之路可謂九死一生
龍場悟道
貴州的龍場,彼時還是一個偏遠荒蠻之地,少數民族聚集,語言不通,漢人也極少,大部分還是流放逃竄來的犯人,生活環境可以說異常險惡,王陽明初到,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入住在一個山洞裡,他還饒有興緻的給這個山洞起名叫「陽明小洞天」。
如今的旅遊勝地——陽明洞
龍場的生活很兇險,到處是猛獸瘴氣,饑荒疫病,隨時可能死於非命,王陽明縱然努力想要活下去,但也感覺世事難料,未必能如願,所以專門打造了一口石棺,每天晚上就躺在裡面睡覺,雖然有順從死亡的意味,但也是為了體會死亡,從中領悟某種神秘的力量。
終於,在一個晴朗的夜晚,王陽明突然從石棺中坐起,眺望起天空中的繁星,心中感到無比的寬廣宏闊,一種強大的力量不斷噴涌而出,他終於悟到了,悟到了真正的聖人之道,所謂「理」並非如朱熹所說在萬物之中,「理」就在每個人的心中,也即「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龍場悟道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從此,一個新的學派「心學」便在這麼一個荒蠻、不起眼的角落裡誕生了,王陽明從這一刻起已經擁有了成為聖賢的最重要武器,缺的就是用武之地了。
孤身起兵滅寧王
正德五年,奸宦劉瑾被誅,王陽明得以平反,開始在貴州及江西等地做官,在此期間他一方面積極講學,廣收學生,使「王學」廣為傳播,另一方面在和土匪的較量中,屢建奇功,展示出了驚人的軍事才華。
土匪再強,也只是游兵散勇,真正的考驗到來了。正德十四年,蓄謀已久的寧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起兵叛亂,號稱10萬之眾!
電視劇里的瀟洒寧王
面對強大的亂軍,大部分官員選擇了投降或逃亡,而此時無一兵一卒的王陽明,卻選擇了平叛。王陽明從南昌一路逃到了吉安,遇到了猛將伍文定,一起在此建立了司令部,隨即向各地發出討賊公文,同時積極動員群眾,組織民兵部隊,但無論是等待援軍還是組織部隊,都需要時間,可準備充分的寧王恐怕不會給他們時間,南京已然危在旦夕。
必須想辦法拖住寧王,爭取時間,王陽明在此充分展示了自己狡詐的一面,派人偷偷在南昌城內到處張貼小廣告,吹牛逼說各地數十萬大軍正洶湧而來,王陽明手裡的數萬先鋒部隊已然兵臨城下等,居然就把寧王嚇得數日不敢出兵,派探子四處偵查,才知道自己被王陽明忽悠了。
遊戲中的師徒情深
時間還是不夠,更高明的忽悠還在後面。此時寧王如果趁朝廷不察,直取北京,乃是上策,但王陽明料定寧王身邊沒有能想出這種方案的人;而寧王如果攻取南京,同朝廷分庭抗禮,乃是中策,下策固守南昌就不提了。
王陽明判斷寧王身邊的謀士一定會勸寧王攻打南京,所以就偽造一封書信,派探子故意落網,使信件到了寧王手中,大意是「寧王的某謀士,你乾的很好,一切按計划行事,快讓寧王去打南京吧!」結果正在寧王狐疑之時,該謀士果然出場,情真意切的勸說寧王趕緊去打南京,寧王當場就懵逼了,下令按兵不動!
就這樣,王陽明憑藉著忽悠的本領,愣是拖了寧王半個多月,自己也在這段時間組織出了一隻七八萬人的軍隊,有了和寧王打一打的資本。而發現上當的寧王,終於開始了對南京的征伐,但卻被安慶死死的擋住,久攻不下,只得不斷抽調兵力增援,南昌守備逐漸空乏,王陽明見機出兵,一舉攻克了南昌,奪去了寧王的老巢。
氣急敗壞的寧王終於不能再無視王陽明了,不得不回師奪南昌,要和王陽明剛一剛正面,但從前面的種種事迹就可以看出,雙方在智力上完全就不在一個重量級。
電視劇中的王陽明
兩軍在鄱陽湖展開了決戰,同臨時拼湊的民兵隊伍比,寧王無論在兵力還是士兵素養上都佔有絕對優勢,但王陽明還是憑藉著神乎其神的用兵策略,數次誘寧王軍隊進入包圍圈,圍殲敵軍,逐漸扭轉了劣勢,在決勝一役中,伍文定頂著炮火率部廝殺,在付出慘重代價之後終於徹底消滅亂軍,最終活捉寧王。
王陽明身為一介書生,在朝廷都還沒來得及支援的情況下,孤身起兵,僅35天就消滅了蓄謀已久的叛亂,不可不謂一場軍事上的奇蹟,讓興沖沖的打算帶兵去平叛的正德皇帝大為震驚,這腫么可能?!
王陽明一生的大冤家——正德皇帝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平定寧王叛亂之後,王陽明算是立下奇功,按理說該飛黃騰達了吧?非也,明朝實在是一個官場爭鬥異常兇狠的朝代,朝堂上有挺他的,但也有不少往死里整他的。
有黑他亂冒軍功的,稱王陽明實際和寧王是一夥的,只不過背叛了寧王而已;也有黑他目無天子、居功自傲的,主要是因為王陽明違抗了皇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同時因為王陽明的「心學」同傳統儒學有著很大不同,因此也常被指傳播邪門歪道。總之,王陽明立功之後雖然被封侯,但日子仍不好過,處處遭遇排擠,死後甚至還曾一度被判為罪人,剝奪封號,一直到死後50年才真正恢複名譽。
後人紀念王陽明的雕像
好在王陽明歷經沉浮,早已看透一切,面對這些非議並不在意,54歲時主動辭官,當起了專職教育家,希望用餘生來傳播自己的「心學」,然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很多時候你是沒的選的。
嘉靖六年,廣西的兩名少數民族官員起兵造反,朝廷數次出兵都不能滅,不得已還給請王陽明出山,然而久病纏身的王陽明已然覺得難以支撐,數次推辭,終於還是被迫上陣,結果因為自己名氣太大,加上略微的調解,兩名將領竟然直接向王陽明投降了,朝廷無能為力的叛亂,就這樣被他不費一兵一卒給化解了。
後人紀念王陽明的詩畫
既然來了,就多干點吧,王陽明乾脆以這兩名降將為助手,聯合周邊軍力,通過幾次大戰,徹底肅清了盤踞在兩廣山區中的土匪,禍害當地幾十年的匪患至此終結,這雖然不是朝廷要求的,卻是實實在在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平亂結束後,王陽明已然病入膏肓,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上疏辭職後就往家鄉餘姚趕,然而才到江西南安就走不動了,臨終之際,他的學生問他有何遺言,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而後溘然長逝。
遊戲中更多王陽明是戰死的
結語:
古人講究三不朽,也即立德、立功、立言,能做到者才堪稱完人,古往今來也只有兩個半而已,孔子算一個,曾國藩算半個,而王陽明則算另一個,因此他也被稱為古今完人,而所謂的明朝第一人,自然不在話下。
作者:戰術大米
傳送門:姿勢分子:《刺客信條編年史》中的明朝第一人 古今完人王陽明
推薦閱讀:
※漫談世界賽上騷話王
※大誤·路霸原來在吸這個??
※15個不為人知的Google搜索引擎里的彩蛋
※玩足球經理(FM)這種遊戲對管理者有幫助嗎?
TAG:游戏 | 历史 | 刺客信条Assassin-sCr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