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會思考,再說能不能解決問題!

10 月 1 日,在家裡列好這個月的計劃大綱,然後開始整理了電腦上的所有資料,從工作文件到學習文件,以及素材、書籍、筆記、文章、音樂、電影等等,都做了一個歸類和梳理。晚上閑著無聊便看了會書,後稍有感觸,寫下了這篇文章。

關於這篇文章的主題,本來只是跟幾個朋友討論的一下的,沒想寫出來,但是正巧讀完《深度工作》,覺得很有必要也與大家聊聊這個話題,算是一個簡單的分享吧。

9 月 28 日,我寫了一篇文章,關於按鈕位置的擺放對於頁面乃至產品的影響有哪些,將之發佈於各平台,閱讀量不低,因此也收到了很多人的反饋,有好有壞,但是今天不打算說關於按鈕的事情,要講的是關於部分反饋信息來說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希望這篇文章能被更多人看到,同時也可做個自省。

在這個時代生存的關鍵能力

開篇我說到「深度工作」,那到底什麼是深度工作呢?書上解釋是:在沒有干擾的狀態下,非常專註的做事情,同時最大化的使用自己的認知能力。這種工作被用來從事創造高價值的活動、磨練自己的技能、產生有獨創性的成果。

現在的人都推崇碎片化學習,本書的作者本質上也並不排斥碎片化,但他從學者的角度認為:真正的碎片化學習,是非常難做到的,作者稱之為「記者模式」,意思是如果你有 30 分鐘的時間,有 25 分鐘的時間,都是處於深度工作模式的。

就好比很多記者,要不斷轉換場景工作,採訪時,是認真且深度的,完了就要立刻進行深度的總結輸出,做到快速響應市場的動與靜。雖然做每件事情的時間都很短暫,但都絕對是認真投入,深度工作。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將注意力專註於最重要的事情上,儘可能的投入其中,做到全力以赴,而不是敷衍了事

書中還提到一種工作模式,即浮淺工作:它是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會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這類工作通常不會創造太大的價值,並且屬於重複性工作。

而目前大部分人的工作方式與做事態度,都屬於「浮淺工作」。微信、QQ 臨時信息的干擾,在工作時被不斷的打擾,認真做一會事情,又拿起手機開始刷各種 App.

作者列舉了大量的真實案例來說明:從「無互聯網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只要具備深度工作能力的人,都成了行業里的頂尖專業人士。從卡爾·榮格到喬布斯、比爾·蓋茨等等。

如何進行「深度工作」

我自認為是一個具備深度工作能力的人,白天到公司,從 9 點到 11 點,我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絲毫不會被外界環境打擾,基本上我是可以一天不拿手機的(除了午休時間,因為我不午睡,所以會看看手機上的 App)。

下午我會拿出一定的時間來參與必要的會議,以及與同事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其他時間基本也處於深度工作的狀態。

晚上到家,吃完飯整理完房間,之後基本可以在不做任何事情的情況下投入閱讀 2 小時左右。讀完之後休息會,洗澡,整理電腦資料,做一些筆記,就睡覺了。

當然,我每天都會固定有一些時間點,用來回複信息,與其他瑣事,將深度工作與浮淺工作在不同時間段分別進行。

那麼,到底如何進入深度工作呢?

開篇有提到,關於我那篇按鈕文章的反饋,這裡舉一個能說明與本篇文章有密切關係的例子。來告訴大家,認真的人是如何進入深度工作的(到這裡為止才進入本文重點)。

首先來看看反例(這裡先不討論專業性的問題)。

無論是 UICN 這類設計新人較多的平台,還是知乎這類知識分子聚集的社區,都有類似的評論。認為這些東西有必要思考么?

但是,大部分人確實也都是這麼想的。

我一般不怎麼回復這類無價值的評論,因為我知道無意義,且浪費時間。但是大部分「網民」是很容易被人引導的,無論這篇文章的價值觀如何,只要有人說出道理並讓人覺得值得信服,那麼大部分「網民」就會跟風,為了不讓這種現象出現在我的文章中,所以我回復了其中一個評論。

當時在忙,所以沒怎麼組織語言,就隨便回復了。其實我想說:思考一件事情並不是糾結與否的問題,而是你有沒有用心、用腦去審視。在別人給出一份合適的方案時,你是認真思考,還是不屑一顧的認為並不值得討論呢?

其實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很簡單,就是你有沒有認真的去思考問題,並主動去找解決方案,但是就這麼一件事情,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難以做到的。

甚至還有人連文章都沒看全,就做評論,許多觀點其實在文末就有了。從這裡可以看出,這些人平時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做人處事的態度。

我再來舉個正面例子,看看優秀的人是如何做的:

這是一位讀者看完之後做的筆記,然後發給我與我探討當中涉及到的關鍵點。這樣的人,我會回復,因為我知道,在討論之前,他做了深度工作,我尊重這樣的人,並且這種討論才有價值可言。

小結

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應該問自己:做這件事情,我要獲得的意義感是什麼?

印象很深刻的一個小夥伴,當時是本科畢業三個月時間,在一家公司做交互,我朋友圈、小密圈或文章里提到的點,她都會很認真的去思考,有問題會發來一大張圖,上面全是她畫的流程和寫的總結,問我原因並說出自己的看法,並希望得到我的回復。

後來半年時間沒聯繫,有一次微信突然發來一個大紅包,說自己剛進了某大廠上班,負責整個項目的設計組。聽完之後,除了意料之中,我還是有些許驚訝的,或許,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吧。

今天說這些,並不是真的想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而是希望各位能提醒自己,是否有認真並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罷了。

不過,不要緊,我知道你有一件事是認真的:國慶八天,在家躺屍。

END.


推薦閱讀:

我如何逃過迷茫期
十分鐘了解兵器榜排行第一的 Sketch 插件 :CRAFT
啥是Design Sprint設計衝刺?

TAG:阅读 | 学习 | 交互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