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輿地】從大原到太原——地名「太原」的變遷盈縮
本文將從歷史地理與行政區劃史的角度切入,對地名「太原」在不同歷史時期指稱的不同地域範圍與行政層級做一番梳理,為您展現「太原」二字的歷史流變,順道為寒鯤9月27日的知乎Live:如何結合地圖提升讀史轉化率,提供一個小示例。
太原與大原
在有文獻可征的絕大多數歷史時期,太原始終是指以晉中盆地北部的晉陽城為核心的一片地區。然而,在西周時代,「太原」二字,曾經一度指代今天涇河上游的固原一帶。在《國語·周語》中,周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學界主流觀點便認為這處「太原」便是固原、慶陽一帶。
尋本朔源,「太」往往與「大」的含義相通,「太原」也即「大原」,是大平原的意思。寒鯤猜測:「大原」是華夏先民在黃土高原中遷徙時,穿過群山、群嶺,來到大河谷,眼前立馬豁然開朗,形成反差,而稱呼所見「河谷平原」的一種地形通稱,只不過,後來逐漸演變為專門的地名:太原是這一地形名稱專門化的直接繼承者,在古代常被稱作原州的固原則只留下了一半痕迹。
有趣的是,在關於周族起源的兩種學界說法之中,無論是成為學界主流的「涇河流域周源說」,還是錢穆先生提出的「汾河流域周源說」,兩處「太原」均位於兩條周源所在河流的中上游。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大原」逐步固定為如今晉中盆地的稱謂,而且由於上古大澤昭余祁的逐步乾涸,晉中盆地腹心也多為鹽滷之地,因此「大原」也被稱為「大鹵」。
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大鹵 ——《春秋·昭公元年》
秦漢魏晉太原郡【前247年-618年】
秦國於前247年取得山西中部的治權後,置太原郡,這是「太原」第一次從一個沒有確定邊界的泛指地名,轉化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有具體邊界可循的「統縣政區」。秦始皇時太原郡轄7縣,它們分別是晉陽(晉源)、界休(介休)、鄔(介休東北)、茲氏(汾陽)、離石(呂梁)、榆次(榆次)、霍人(繁峙),大體上囊括晉中盆地全部、呂梁山脈中段與忻定盆地三個地理單元。
漢初太原郡發展到21縣,但建制存續相當不穩定,曾被韓國(前201)、代國(前196-前114)取代,且韓代兩國之間還存在過短暫的太原郡與雁門郡並立於秦太原郡版圖的情形。漢武帝奉行削藩政策,這才恢復了太原郡21縣的建制,21縣分別是:晉陽、榆次、茲氏、界休、鄔、祁(祁縣)、盂(陽曲大盂鎮)、葰人(秦霍人)、廣武(山陰舊廣武),原平(原平)、慮虒(五台)、陽曲(定襄待陽)、汾陽(靜樂)、狼孟(陽曲黃寨)、上艾(陽泉平定)、陽邑(太谷陽邑)、大陵(文水武陵)、平陶(汾陽平陶)、京陵(平遙京陵)、於離(不詳)。西漢太原郡,除了呂梁山脈中的離石縣劃歸上郡(東漢時歸西河郡),且向太行山中段的陽泉擴展一縣以外,其餘新縣均是在秦太原郡範圍內新置,東漢太原郡從21縣裁撤到16縣,可以說秦漢太原郡整體變動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太原郡與郡治晉陽的關係,就像如今山西省與省會太原市的關係一樣,太原郡是統縣政區,晉陽則是郡治所在的縣級政區。
魏晉北朝時期,太原郡所轄縣數經常變動,甚至郡治本身也曾在陽曲與龍山(晉陽附近)短暫停留,但太原郡的範圍大體沒有怎麼變過。然而,隨著漢末以來「州」的實權化,「太原郡」的統縣職能逐步被「并州」所架空,經過隋初與唐初的兩次「改郡為州」,太原郡最終在公元618年徹底消失,被「并州總管府」取代。
唐宋明清太原府【723年-1912年】
公元723年,唐玄宗時期將「并州」升格為「太原府」,「府」是唐代重要都會所在的特殊行政區劃,太原府、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均治太原府太原縣。太原府的版圖,已然不如秦漢太原郡,忻定盆地劃歸忻州,晉中盆地南部則歸汾州,唐代太原府僅剩下晉中盆地北部與陽泉地區,這一範圍也幾乎成為宋元太原府(路)的基本範圍。
唐宋以後,「州」的地位也緊隨當年的「郡」,雖然沒有直接消失,卻也逐漸從統縣政權,變成低級統縣政區或縣級政區。經過行政區劃層級較為凌亂的元朝,明朝的「州」徹底與「縣」成為同一檔次的政區。太原府在這個區劃史趨勢下,在明朝前半期,所管轄範圍竟然相比唐宋而有所擴大了,一度囊括6州22縣,其中府直轄13縣:陽曲、榆次、太谷、祁縣、徐溝、清源、交城、文水、壽陽、太原、盂縣、靜樂、河曲。轄縣州5個:平定州領樂平,忻州領定襄,代州領五台、繁峙、崞縣,岢嵐州領嵐縣、興縣,永寧州領寧鄉、臨縣,保德州不轄縣,直到萬曆年間,永寧州與省轄汾州合併為「汾州府」。明代太原府涵蓋了晉中盆地北部、忻州地區與陽泉地區。
到了清代雍正年間,太原府所轄的平定、代、保德、忻四州及其轄縣升格為省轄州,並將盂縣、壽陽、靜樂三縣分屬平定、忻兩州,那麼在行政區划上,太原府的範圍就變成晉中盆地北部外加岢嵐州與河曲縣,直至清亡。民國時期,廢除府一級行政單位,太原府至此終結。
隋唐明清太原縣【590年-979年;1375-1943】
太原郡即將消失以前,太原的名稱反而開始「下移」到縣級政區。公元590年,隋朝改晉陽縣為太原縣,唐代晉陽縣與太原縣並立,均為太原府治晉陽城的附郭縣,直至宋太宗979年滅北漢。隋唐太原縣的範圍大體上以今天的晉源區為核心,並稍微大一些。
在宋元時期,相比於在同期相對穩定的統縣政區太原府,太原縣的命運可就要坎坷多了。因為晉陽城過於難打,宋太宗不僅燒毀了晉陽城,還把太原縣改稱平晉縣,以期宣示自己的武功。潘美在982年於唐明鎮所建太原城,也僅僅是城名,在行政區划上則屬於陽曲縣,一直到金元兩代,三百多年的時間,是沒有「太原縣」、僅有太原府與太原城的。
直到明初的1375年,方才把「平晉縣」改稱「太原縣」,但「太原城」則依舊屬於「陽曲縣」,或者說,陽曲縣依舊是明代太原府治太原城的附郭縣,太原縣則僅僅是太原城的郊縣。太原縣的建制,在清代、民國一直沿用,直到1943年太原縣被改為晉泉縣,1945年改稱晉源縣,1951年啟用今名晉源區。
宋元明清太原城與現代太原市【982-今】
現代太原城的發展原點是潘美於982年在唐明鎮基礎上建設的太原城,此處「太原城」相對於以晉陽為中心的「太原郡縣「,是「太原」之名在晉中盆地北部的一次「微」遷移。在整個宋元明清時期,「太原城」取代了「晉陽城」,成為太原府的治所,但在基層政區縣一級上,太原城反而始終處於陽曲縣境內。換言之,太原城與太原縣處於一種行政區划上的分離狀態。
直到1947年,太原城才從行政區划上,從陽曲縣析出,成立「太原市」。建國以後,1951年短暫歸汾陽專區管的晉源縣被改名晉源區,併入太原市;1958年,原屬忻州專區的陽曲縣與原屬榆次專區的清徐縣(1960年復設縣),併入太原市,古交地區則成立古交工礦區(1988年升格縣級市),併入太原市轄;1972年,原屬呂梁專區的婁煩縣,併入太原市。經過建國後六七十年代的整合,方才形成了如今地級市層面的「太原市」。
太原市區則隨著建國以後的城市建設而逐步擴展到如今「市六區」的範圍。其中,河西(萬柏林、尖草坪西部、晉源北部)與北城(尖草坪大部、杏花嶺北部)主要是五六十年代工業建設時的重工業區(和平、太鋼、一二電廠)與煤礦區(西山)的拓展成果;南城(迎澤南部、小店)則主要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拓展成果。上述西進、北進與南進把太原城的地域範圍擴展到了如今的市六區。
綜上,「太原」源自地形名「大原」,在周代逐漸具體化到如今的太原地區,在秦漢成為統縣政區名稱(太原郡),在隋唐成為「縣級政區」名稱(太原縣),在北宋成為一座可以具體到一座城的地名(太原城)。
現代「太原市」則是在唐宋元明清「太原府」與「太原城」基礎上,經由建國後行政專區之間調整而成的產物,現代「太原市六區」則是北宋以來「太原城」、隋唐以來「太原縣」與建國頭三十年城西城北工業區建設、改開三十年東南新城區建設共同疊合的產物。
本文為今日頭條「了不起的城市:太原篇·人文項」約稿,圖文略有改動
本文為寒硯筆記【讀史輿地】系列文章之一,同系列文章還有:
【讀史輿地】晉省的表裡山河與關津陘口
【讀史輿地】關中的平原腹心與四邊險要
【讀史輿地】以河之名——那些以黃河為參照物的歷史地名
歡迎參加寒鯤於9月27日20:00開始的相關Live:如何結合地圖提升讀史轉化率
推薦閱讀:
※元末群雄群像——自認為是筆者最好的答案
※神宗這個廟號為什麼是明褒暗貶啊,求達人解讀?
※如果中國像美國一樣允許公民持槍,會發生什麼?
※重甲剋星、忠勇猛將之選:鞭鐧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