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大品類詳談:5公里到全馬,百公里甚至更長距離到底啥區別?

知道不同跑步類型,或許有助於我們正確的評估難度、含金量。

很多跑步的人都會偶然或必然沿著一條越跑越遠的道路前行,有的人中途會換一些花樣,比如轉到鐵三、登山或者別的對他而言更有收穫的項目上。從大概率來看,越跑越遠,越跑越難、越跑越快是個大趨勢,這種「走出舒適區」本身也蘊含在跑步自我修鍊的價值觀中。

在跑步生涯的某一階段,一定會產生「超越自己」的想法,哪怕以健康為目標的健康跑,也是在與懶在床上、沙發土豆、天貓快遞、百度外賣作鬥爭,你不想坐以待斃,不想讓身體一點點變得虛弱無力,而進行的「走出舒適區」的戰鬥。有長期跑步習慣,足以讓你不斷加深自己的這種認知。

下面我們說說5公里,10公里,半馬,全馬,50公里,百公里,百英里,及更長距離到底有啥區別?能完成這些賽事到底要經歷那些困難和磨礪,其中蘊含了哪些值得你驕傲的部分。

當然,在討論這件事兒之前,我們要設一個前提,就是剔除個案。從正態分布中的中段來討論,更有普遍性。

既,去掉那些不訓練就能跑馬拉松的天才,他們的經歷不可複製;

去掉那些因為身體原因即使努力也很難完成長距離,但他們的努力同樣值得稱讚;

去掉那些追求速度極致,比如獎金選手,以更高更快更強來跑任何距離都是極為艱苦的;

也去掉那些從來不訓練只是偶爾跑一次比賽的人,那屬於隨大流的偶發事件。

這個前提就跟一些歌唱比賽中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一樣。讓我們從大眾一般水平來看,從5公里到百公里甚至更高級別賽事,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5公里:

1、長跑的基礎里程;

2、長跑的感覺一般會在25分鐘出現,能感受到內啡肽的分泌少量存在;

3、基礎弱的稍加訓練,基礎好的無需訓練;

4、不需要補水或者少量即可;

5、1個小時內解決戰鬥。

二、10公里

1、長跑中最舒服的里程;

2、能夠感受到內啡肽的分泌,一般跑完都會心情大好;

3、基礎弱的稍加訓練,基礎好的無需訓練;

4、需要補水,一般5公里之後需要,不需要補充能量;

5、2小時內解決戰鬥。

三、半馬

1、長跑中比較辛苦的里程;

2、能夠感受內啡肽的分泌,可能會經歷腿部沉重需要堅持的過程;

3、多數人需要循序漸進訓練,自身條件好的無需訓練但也會很辛苦;

4、需要補水,一般不需要補充能量。

5、3小時內解決戰鬥,跑完需要及時補充水分、鹽分和能量。

四、全馬

1、長跑中標準的艱苦裡程;

2、第一階段感受內啡肽分泌,第二階段感受撞牆,撞牆過後會有所謂的「二次呼吸」突破自我存在——更多的是精神意志上的成長,多半伴隨著懷疑人生;

3、需要系統訓練,且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才能完成;

4、需要多次補水,需要補充能量,天氣熱需要補充鹽分;

5、6小時內解決戰鬥,一頓飯的賽事。

五、50公里越野賽

1、長跑的另一分類,越野跑與路跑對應,距離和時間都要同比加長;

2、能感受內啡肽的分泌,親近自然心情更加好,沒有撞牆概念,多半以受傷或關門為退賽原因,受環境影響很大,多數賽程介於跑-走交替。

3、需要系統訓練,訓練模塊更加複雜,腿部力量、核心更重要,實戰是成為高手的必由之路;

4、需要補水、補充能量和鹽分,越野賽需要一定負重自帶補給。

5、12小時之內解決戰鬥,兩頓飯的賽事。賽事中間需要一次相對大量的補給;

6、需要攜帶更多裝備來應對可能發生的天氣環境變化。

(環境因素主要為累積上升下降、路況、海拔、天氣等)

六、100公里越野賽

1、超長距離長跑越野賽,多數人知道,少數人擁有;

2、整個過程伴隨更多的跌宕起伏,能感受內啡肽的分泌,親近自然心情更加好,也能感受到絕望無助,二次呼吸,意志品質要求大於能力要求,多半以受傷或關門為退賽原因,少數主動放棄,受環境影響非常大,整段路程介於跑-走交替。

3、需要長時間系統訓練,訓練模塊更加複雜,腿部力量、核心更重要,意志品質要求更高,實戰是成為高手的必由之路;

4、需要補水、補充能量和鹽分,越野賽需要自帶補給,對排酸有更高要求,對腸胃適應力要求更高;

5、24或更長達32小時之內解決戰鬥,三頓飯的賽事。賽事中間需要兩次相對大量的補給,多數人要經歷黑夜和太陽升起;

需要自帶更多裝備來應對可能發生的天氣環境變化,多半需要頭燈、登山杖或者壓縮衣等裝備。

(環境因素主要為累積上升下降、路況、海拔、天氣等)

七、百英里越野賽

1、超長距離長跑越野賽,賽事很少,選手更少,極少數人擁有;

2、過程跌宕起伏,興奮,舒爽、痛苦、絕望、麻木、新生……可能都會遇到。意志品質和能力要求都極其巨大,多半以受傷或關門為退賽原因,少數主動放棄,受環境影響非常大,整段路程介於跑-走交替。

3、需要長時間系統訓練,訓練模塊更加複雜,意志品質要求更高,實戰是成為高手的必由之路,參與者多數都有百公里經驗,比賽策略與經驗佔比提升;

4、需要補水、補充能量和鹽分,越野賽需要自帶補給,排酸有更高要求;

5、48小時之內解決戰鬥,多頓飯的賽事。賽事中間需要數次相對大量的補給,多數人要經歷兩個黑夜或太陽升起,腸胃適應力,熬夜與連續折騰、快速恢復將成為優勢;

6、需要自帶更多裝備來應對可能發生的天氣環境變化,多半需要頭燈、登山杖或者壓縮衣等裝備。

(環境因素主要為累積上升下降、路況、海拔、天氣等)

八、330公里、八百流沙等更高賽事

與百英里賽事沒有本質的區別,時間更久,折騰更長,連續晝夜之後都是苦熬,拼的是恢復能力,行進節奏和不放棄的意志品質。

九、12/24小時超長路跑

1、長跑的一個特殊門類,比馬拉松更長,比越野更單一;

2、過程相對穩定,但是磨難更持久,注重內心強大,速度自由控制,可以持續跑,少數走跑結合;

3、需要長期系統訓練,以耐力為主,對節奏控制要求更高,補給要求更高,排酸要求更高;

4、需要補水、鹽分、能量,場地賽,比賽的補給密度較高容易控制;

5、計時戰鬥,需要多次補給,經歷晝夜,環境相對單一可控,選手更需要對自己了解併合理安排賽程策略。

十、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

1、今年剛剛引入到中國的H2C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自補給,團隊作戰;

2、過程除了跑步本身,處理好團隊關係同樣重要;

3、單賽段為10公里左右,多次重複交接,成員能力以10公里為起。

4、時間跨度很長,全程自補給,既要當選手又要當服務人員,多任務處理的賽事,環節更複雜;

5、跨越晝夜,多頻次跑步,休息,服務……考驗綜合戰鬥力和團隊融合。

以上簡單羅列一些跑步類型,還有更多入門級花樣,如泥巴大賽、彩色跑、斯巴達……,都是跨界進行的跑步-娛樂-健身活動。各有各的特色,暫不詳細討論了。

關於不同賽事,我給出一些特徵描述,讓大家對參加某個賽事可能需要的能力有所了解和準備。當然,我列的都是以「不太痛苦的完賽為基準」,對成績有特殊要求,或者不訓練就靠熬的不算在內。

對成績有要求,任何距離都是艱苦的,5公里跑快並不比跑百公里要付出的努力少。再強調一下,我們的討論以多數人的平均水平為前提,也就是大群體遵循的正態分布中段。

完全不訓練就去投入比賽的也不應該算作在內,那個成功是偶然成功,不練就跑完馬拉松,不學習就考上大學的經驗是無法複製的。我們不希望探討太多守株待兔式成功學。

5公里,10公里,半馬,全馬,50公里,百公里,168公里,及更長距離到底有啥區別?你可以把他當做「完成小而簡單的項目」到「組織大且複雜的項目」來看待,也可以理解為製作西紅柿炒雞蛋和滿漢全席來看待,難度一定是越來越高的,其背後蘊含的專註與投入也是指數級增長的。

學無止境,跑無盡頭,找到自己喜歡的,階段喜歡的,喜歡階段的,會讓你的跑步更健康與持久。

黑跑黑話

「跑步的種類真多,似皓月繁星,足夠你玩。」

執著過才能放下執著,嘗試過才知道其間的苦和幸福、其中的牛逼和吹牛逼。。

微信名:黑跑團

微信ID:heipaotuan


推薦閱讀:

來自蹭跑者的聲音(下篇)
馬拉松旅遊套餐越來越便宜,為啥我都不敢去了?
七天七大洲七場馬拉松,看看別人家的春節都是怎麼過的!
特稿 |「失憶跑者」老倪:上海馬拉松心臟驟停後,他人生中三天的記憶徹底消失了...
中國馬拉松蓬勃發展中出現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醫師跑者,在您眼裡和心裡,她是什麼樣的存在?

TAG:跑步 | 科学跑步 | 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