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英語(四):歐美文化

沒有人學英語是為了來到歐美國家然後安靜地做一個美男子的。

禮儀:

在英國生活,對於在一起交往的中國人我會比較挑剔,因為發生過好多次讓我羞愧的經歷,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國家的人。

很早以前的中國,也是謙遜有禮的國度,因為某些奇怪的原因,最後我們開始放棄尊嚴和禮節。禮貌用語在英文里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也真的是大家常用的辭彙,尤其是在英國。有人開玩笑說英國人連喊救命都要先寒暄一番,在英國生活過的人此刻應該是瘋狂點頭的狀態。英國就像以前的中國,是一個很重視禮節的國度。請記住出了中國,不管你想不想,你身上都多了一份代表中國形象的責任。

來到了英國,就請像英國人一樣生活。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要記住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無論什麼職業,什麼膚色,什麼語言,什麼性別。待任何人有禮貌是很重要的一點。

最簡單的比如please, sorry, thanks是每天出現頻率超高的詞。

買東西的時候,不要說:

I want a cheeseburger. (我要一個乳酪漢堡)

Give me a sandwich. (給我一個三明治)

Waiter! (服務員!)

這些話在英國聽起來都是很刺耳的比較沒有禮貌的說法,同樣的意思你可以說:

Can I have a cheeseburger please?

A sandwich please.

Excuse me? / Miss? / Mister? / Hi

請別人做事之前,即使是他們份內的工作內容,記得說:

Can I/Could I ... please?

得到了他人的幫忙或服務之後說:

Thanks for your help/thanks/cheers.

在安靜的公共場合,不要大聲講話打擾別人,尤其是書店,高級餐廳等。如果不小心製造了很大的噪音,記得和身邊的人講excuse me/sorry.

有很多級別比較高的飯店,是沒法隨意進入的,有時不僅要提前預定,還得身穿正裝才能進。

不要隨地扔垃圾,吐痰。扔垃圾盡量分類。

初次見面有必要介紹自己的名字並且詢問對方的名字。

記得排隊,記得排隊,記得排隊。無論你有多急,如果實在等不及可以問排在前面的人你能不能插個隊。比如我常去的一家早餐店的排隊狀況:

進門或出門要記得給後面的人扶門,別人為你這樣做時記得說thanks。(在電影公司工作如果後面的人不是自己公司的別讓他尾隨進去……)

注意一下自己的穿著和打扮,這個倒不是什麼社會的硬性要求,但我覺得這是自尊的一部分。你可以不時髦,但最好穿著得體。

如果在一個有中國人和外國人的集體談話時,盡量不要說中文,這樣比較沒有禮貌。我通常會在那個外國人在跟另外的人說話時,我才會偶爾跟我近處的中國人切換成中文。反正當我的聽眾里有不說中文的人的時候,我都會堅持說英語。

曾經有一次在家中國城裡的中國飯店吃飯,口味很正宗,店裡的歐美人比較少。我隔壁不遠處坐著一桌來旅遊的中國人,他們喝酒吃肉很開心,他們的鄰桌坐著一個黑人,不知道是不是喝酒吃肉太高興了,其中一個人指著旁邊的黑人大聲說"你看老黑也愛吃中國菜哈",整個飯店以及我的同桌朋友頓時傻眼,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從這個尷尬的狀況中逃離,這時有一個長相很像陳冠希的服務員走到那個人面前,跟他說在我們店裡你不能說這樣的話。之後這個人向大家道歉,繼續喝酒吃肉了。

所以我們有必要說一下種族歧視。

歧視:

我記得經常有人問我,到底英國有沒有種族歧視。我幾乎只有在倫敦生活過,所以其他的地區我並不了解,不過就倫敦而言,我沒有感受過種族歧視。

當然發生過有人因為我的行為感到不滿,但我知道他們是因為我的個人行為而不是我的膚色或國籍而產生的情緒,隨著一點點學習和適應英國的文化,現在我已經不會遇到因為社會習慣上產生的衝突了。

英國不怎麼會有一個人生的既定發展模式,比如美國我就覺得是很不一樣的,大家覺得美國比較自由開放,但我覺得美國其實挺容不得大家不一樣的。從小到大每個時間點該幹什麼事該完成了什麼樣的東西,都是大家相互考量成功與否的標誌,所以覺得活得都差不太多。有不少人因為舞會沒有約會對象而覺得自己是個廢物。英國是挺不一樣的地方,起碼在倫敦,每個人對彼此的人生和習慣沒有固定的期待。你活成什麼樣別人都不怎麼關心,有人覺得這樣冷漠,我覺得這是很大程度的自由。

信用和尊重:

在英國人和人之間的交際距離相對比中國的要遠很多,個人空間一般情況下都保持的非常好。不知道這樣的距離感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並且喜歡,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覺得英國社會冷漠的原因。

這裡不會有人隨便問你的隱私,當然如果關係實在很好的朋友,有時候互相還是會問的。但是一般的熟人和同事之間是很少會對隱私過問。

女士的年齡是千萬不要隨便亂問的,十有八九沒有什麼好結果。

對方的感情婚姻狀況如果你不是對對方很有興趣的話也別隨便亂問,結婚與否可以靠看戒指來判斷。

在簡歷里如果你不想的話,不需要寫自己的年齡,性別和國籍。

英國也是一個信用國家,每個人在工作生活的時候會在周圍積累下不同的信用,所以大家注意不要做那些會影響個人信用的事情,否則對你以後的生活都不會好。

性和愛:

因為身在英國,我就談談英國的情況。英國是一個保守又奔放的國家,每年你可以看到裸騎,裸奔,裸吃,裸喝等等活動,可以說大家不是那麼重視自己身體的保守。英國也有電視台(Channel 4)舉辦的約會節目,一個主要嘉賓,去挑選六位被選對象,選擇的方式是全裸,然後帘子一點點從大腿部一直拉到臉,每個環節會篩選掉一個人。最後剩下兩個人的時候,他們才有機會可以說話,可見英國人在這時候又有多麼直接。這個節目對嘉賓和被選對象的性別也沒有規定,所以你經常可以見到十分詭異的選貨場面。總之,這是一個喜歡裸的國度。

我不覺得這算是很開放,表面上雖然是,但我覺得做為一個人,內心的純潔才是最重要的。身體很便宜,精神很可貴。

在英國,與一個人上床很容易,但是想走進對方的內心很難。這就是英國人的保守。

英國俗稱腐國,身為異性戀的你需要注意一些事情。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彩虹旗,是倫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少酒吧頭頂都會掛著彩旗,並不是代表那裡就是gaybar,它很有可能只是說明這家酒吧是gay friendly。之前的公司MPC旁邊就是有好幾家都是挂彩旗的,但我的直男同事們也會經常光顧,所以在這些地方,隨便勾搭人有時候也會產生尷尬的。

雖然現在這個年代,大家傾向不避諱自己的性取向,但這件事也不是一個可以隨意問的問題。當然如果關係好,怎麼問都無所謂。在英國也有很多人是curious,意思是他們還在探索自己真正的愛好,這個探索的過程,確實可能會持續很久。還有polyamourous, bisexual, asexual,以及一些不好描述的類別。一般如果一個人,或者比如你自己,不想公布自己伴侶的性別或者感情狀態信息,會用partner代替,partner可以指代任何形式的伴侶,已婚未婚男女老少,如果對方用partner,就請不要繼續往下問這些細節,因為對方不想透露太多。

大街上的成人用品店很多,如果第一次來英國這樣的國家,我鼓勵你進去盡情地逛。

禁忌讓一個話題變得有趣又刺激,但當這個話題不是禁忌的時候,它會失掉很多原有的味道。在英國你會體會到這種轉變和差異,你可能會不時地產生疑問,我們究竟喜歡的是這件事的禁忌性,還是喜歡它的自身?

說實話亞洲男性,如果你想找女伴的話,在英國不是很容易。亞洲男性身上普遍沒有足夠多的男性特徵去和歐美人廝殺,而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歐美女性又比較少見。(如果你遇到了,請珍惜)

在倫敦人們還是比較重視大家的衣著打扮,可以說倫敦可能是你能見到的街上打扮最精緻又大氣的城市了。如果大家來到這座城市想要有些艷遇的話,在這些外設上堅決不能輸掉。

幽默:

大家都喜歡幽默的人,但是幽默感確實是很考驗一個人綜合素質。

想要理解英式幽默,不僅得了解文化,也得對英語語言有足夠多的了解。英式幽默有個特點,就是都很不直接。相比中式幽默,英式幽默比較繞,一般它都需要你去想一會才能理解。

我在英國常看喜劇類的綜藝節目,對於理解這種幽默有很大的幫助。比如Graham Norton Show,8 out of 10 cats,8 out of 10 cats does countdown等等。(這倆節目的主持人我分別在泰國和倫敦的藝術展都很幸運地遇到了本人)

Themes include the class system and sexual taboos; common techniques include puns, innuendo and intellectual jokes. A strong theme of sarcasm and self-deprecation, often with deadpan delivery, runs throughout British humour. Humour may be used to bury emotions in a way that seems insensitive to other cultures.

Jimmy Carr的沒品段子案例:

英語思維:

英文里的思維方式比較偏抽象,這點可能對於我們來說比較難以理解。

英文里喜歡比較泛化("泛化"這個詞幾天前學到,覺得逼格十分高)和籠統的抽象辭彙,而不是具體的形象地名詞。這種習慣有很多好處,通常在解釋一件技術性問題的時候,我覺得英文有很高的效率和表達上精準程度的優勢。

因為這種思維,英文有很多名詞形式的動詞和形容詞,比如busy(忙),它的名詞形式是business(忙的狀態,忙的事:商務),再比如:

  當一種語言消失時,也就將導致一種文化的消失,這對人類文明來說是一個無法逆轉的損失。

  翻譯:When one type language disappeared,that very culture becomes extinct and this means a nonreversible lo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名詞化:The disappearance of one type of language resulted in the extinction of that very culture, which means a nonreversible lo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上述轉換過程中,我們將when one type of language disappeared的這個動詞轉換成了名詞disappearance,將become extinct,中的形容詞轉換成了extinction; 這樣做的好處了,強調了一個新的片語result in,從而突出前者是後者的因;而因和果的都不是轉換過程本身的這個動作,因此在這裡使用名詞化就非常合理。

關於這個思維,我引用一段剛巧看見來自公眾號Kindle中國的文章:

1. 抽象思維 vs. 形象思維

英語重視抽象思維,擅長使用抽象概念表達具體事物。語言上英語常常使用大量涵義模糊、指稱籠統的抽象名詞來表達複雜的理性概念。這對習慣於形象思維的中國人來說,既有理解上的困難,又有表達上的困難。

漢語重視形象思維,擅長使用形象的方法表達抽象概念。語言上漢語更傾向於用具體形象的詞語來表達虛的概念。

舉個例子

He wondered whether his outspokenness might be a liability to his friend.

他懷疑他那麼心直口快,是否會讓他的朋友背上思想包袱。

* outspokenness 直言

* liability 債務

2. 直觀思維 vs. 曲線思維

英語重視直觀思維,語言上習慣把主要的信息放在句首,然後再把其他信息添加上去,即先是主語和謂語,然後藉助於連詞、介詞、副詞等安排狀語、補語和從句等,就是說,把主要的信息放在句首(主謂),次要的信息則遞相疊加。因此,英語句式結構多為重心在前,頭小尾大。

漢語習慣於從側面說明、闡述外圍的環境,最後說出話語的主要信息(主題和述題)。因此,漢語句式結構多為句尾重心(語義焦點),頭大尾小。

舉個例子

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intended to pay to China in January.

我原本打算在今年1月訪問中國,後來不得不推遲,這使我非常失望。

3. 主體和客體的輕重思維

英語看事物的角度總是把客觀事物放在第一位,因此英語中多用無生命名詞充當主語(無人稱主語句),被動形式使用也很多。(很多名詞化的使用都是受主客體思維的影響)

漢語常常認為人和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主張主客一體,因此常以有生命的名詞充當主語,句子的語態不是很明顯,被動語態使用就不是很多。

舉個例子

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主意。

An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 him.

The program was designed by ourselves.(被動)

這個程序是我們自己設計的。(主動)

4. 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

英語重視形式邏輯,句子結構錯綜複雜,一環套一環,即運用各種有形的手段將句法成分連接成一個邏輯形式非常嚴密的整體,就是平常說的英語是「形合」(法制)的語言。

漢語重視辯證思維,語言形式受意念引導,邏輯常常在字裡行間,句子與句子的聯繫沒有英語那種形式上的完美,即漢語句子結構往往很鬆散,就是平常說的漢語是「意合」的語言。

舉個例子

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現在的農村因為偏僻、沒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以及缺乏傳播媒體而變得與世隔絕。

* 英語全句只有一個動詞,九個名詞,五個介詞連接,將前因後果表述清楚。

在這麼多年的英語教育中, 我們一直採用的是翻譯的方式,背單詞也是在英語和漢語釋義之間找到一種對應關係。這種學習方法, 學幾十年也無法真正實現地道的英語這一目標。

系列文章

淺談如何學英語(一):記憶

如何學英語(二):發音

如何學英語(三):單詞

有用的連接:

ukstudentlife.com/Perso

ef.com/blog/language/be

前幾天在酒吧喝酒,旁邊一個金髮碧眼的哥們向我款款走來。他走到我的桌邊,向我遞了一張他的名片,上面寫著他的姓名和索取聯繫方式的方法:將此文章點贊並轉發,即可收到我的聯繫方式。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挺想試試的。

本文作者信息:

牛闖,現任倫敦工業光魔特效技術指導。

正在以導演身份籌備獨立電影過程中,有意向合作者請發信到個人郵箱聯絡。

電影工作聯絡:

LinkedIn: linkedin.com/in/chuangn

Email: chuang.film+wx@gmail.com

其他社交媒體:

知乎: Ovs牛大夫

Weibo: Ovs牛大夫

Instagram: ovspianist

本文來自「闖特效」公眾號,轉載請聲明。


推薦閱讀:

英國退稅全過程是怎麼樣的?
英國VAT到底是什麼?
英清博弈——中英聯合艦隊始末(下)
霍金怒懟英國衛生大臣:英國醫療體系救了我,現在是我拯救它的時候了
學姐推薦 | 在英國適合留學黨剁手潮牌有哪些?

TAG:英语 | 英国 | 英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