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點對的科技樹!這獨有的盾牌竟讓在中國沿用數千年?

盾牌,一直是冷兵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士兵們最初的防具。古代中國稱戰爭為「干戈」,「戈」是武器,而「干」指的就是盾牌。古人認為,有攻擊的武器,有防禦用的盾牌,就可以發動一場戰爭了。不過,盾牌是怎麼來得呢?

最初的人類以木石作為武器,由於沒有鋸子和釘子,也無法對木頭進行精加工,大多數的盾牌都是由樹皮和相對容易磨製和處理的輕木製造的。當然,這些材料的強度並不高,由於工具的原因,其處理方式相對原始,提供的防護力也十分有限。

大多數文明都在不久之後走上了用樹枝和藤條編織盾牌的道路,或者用藤條捆綁木條或竹條,製造複合盾牌。不過,中國人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點開了另一條盾牌科技樹。

在原始部落時期,獲取肉食是極為困難的,想要幹掉大型野獸經常需要付出很大的犧牲。和現代的中國不同,原始的中原大地比較潮濕,且廣泛分布著老虎、野豬、犀牛、馴鹿、野牛。這些動物對於前來狩獵的先民而言顯然無比危險,每次狩獵都會有犧牲。木質盾牌重,而且容易吸水,難以在追擊獵物時發揮作用,而竹子盾牌在面對野豬和犀牛這些巨型野獸時,也顯得極為脆弱。當先民們齊心協力殺死巨型野獸,將它們的皮剝下來晾曬時,發現原本柔軟的皮革,被血液和油脂浸泡過的部分變的十分堅硬,足以抵擋住不少石器的攻擊。於是,一種中國人獨有的防具——漆皮盾,也就出現了。

相較於竹木,皮革重量更輕,加工更容易。而經過油脂和血液處理的皮革又變得堅固而柔韌,不容易損壞,也很容易攜行。很快,使用皮革盾牌進行狩獵的部落開始變多,先民們在與自然的鬥爭中傷亡越來越少。

最先被用於製作皮盾的原材料主要來自野豬和鹿這些相對弱小的野獸。而後,強大的犀牛,乃至大象,也開始成為了製作盾牌的原材料。不過,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先民們發現了一個自己之前在製作武器與防具時沒有遇到的問題——腐蝕。

▲戰國 髹漆皮盾 2002年湖北棗陽九連墩1號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

油脂和血液確實能起到一定的防腐效果,但並不持久。在原始社會中,油脂本身也是寶貴的生產生活物資,長期使用它們保養武器和防具也並不現實。不過很快,一個偶然的發現使得皮盾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漆樹種植和刮漆技術的出現,讓一種新物質——生漆出現在中國上古先民們的面前。這種物質讓先民對藝術的認知踏上了一個新台階的同時,也讓防具獲得了驚人的提升。

將生漆與藤條一起熬煮,配上植物或礦物粉末,製作出特定顏色的漆,而後將漆均勻的塗到煮過、鞣製過的皮革上,既能提升盾牌表面的強度、耐腐蝕度和韌性,又能使得指揮戰鬥的部落領袖們在戰場上更好地分辨出敵我,並調動部隊。這使得原始的指揮藝術萌芽並迅速發展。

而後,隨著編織和細節處理技術的進步,漆皮盾牌開始從士兵的手上轉移到了人們的軀幹上——漆皮甲,一種原始的深加工護甲開始出現,並迅速成為「華夏」地區士兵的標配設備。在士兵的左手從基礎防具上解放出來之後,新的部隊結構和作戰方式也開始出現,雙手持握長桿槍矛或者長弓的士兵也可以得到基本的防禦,而這一變化也徹底改變了戰爭的形態。

▲彝族彩繪漆皮甲

最初的漆皮盾牌多採用類似於維京小圓盾的小手牌結構。後來,隨著另一隻手上與盾配合的武器越來越長,人的體能越來越強,漆皮盾開始採用更加寬大的方型結構。在陣型和長桿武器出現後,漆皮盾的兩側開始出現搭台,用以承擔長矛之類的長桿武器或重量較大的武器,以方便結陣和進攻。這一結構一直延續到後世的金屬盾牌上,直到五代前後才完全消失。

不過,在防具工藝進步的同時,武器本身也在發生著變化。隨著青銅武器開始大規模的進入生產,這些邊角銳利,強度遠勝於傳統的石器和骨器的新材料迅速成為了各大武裝力量的新寵,這也使得漆皮甲的漆面和皮面都變得越來越厚。相當長的時間裡,漆皮鎧甲和漆皮盾牌一直作為中國商、周時代軍隊的制式武器之一,在商代和周初的墓葬中均有出土。

一開始,雙層漆犀皮盾在此時面對較為鈍的長矛和戈,或者缺乏劈砍能力的鈹,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快,更為鋒利的破甲錐和經過銳化重頭處理的矛開始出現,漆皮盾逐漸變得無力。於是,純漆皮盾開始逐漸退出作戰序列,取而代之的是採取木皮、藤皮等複合結構的盾牌。

之後,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人們發現用粗布或草席包裹竹木或者藤條的重量更輕,成本也更低,而軍陣中也需要更高大,更能抵抗弓弩和投石攻擊,保護後方士兵的大型盾牌。於是,布包木或布包藤的單人盾和用大型木板搭配青銅加強條和加強釘、乃至包裹銅皮的大型陣盾,開始徹底取代漆皮盾的地位。

淡出正規軍裝備體系的漆皮盾倒也沒有完全退出歷史。一方面,它輕薄和華麗的漆皮盾使得非專業軍事人員也能正常使用,這使得它可以很方便的在舞者手中揮舞,為貴族和士族表演戰爭的舞蹈(在曾侯乙墓和一些楚國貴族的墓葬里出土的漆皮盾就屬於此類),成為了戰國時代貴族們之間常見的禮品和收藏品;另一方面,也得益於輕薄、相對廉價、相對耐用的特點,不少獵戶也可以相對便宜的獲得它們,並在狩獵中起到保衛自己的作用。在秦之後相當長的時代里,由於民間不能持有鎧甲,漆皮盾也開始成為私人武裝人員常用的裝備,並在「宛城起兵」和「黃巾之亂」等多次歷史事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唐宋之後,漆皮盾在中原地區幾乎絕跡,但在不少少數民族地區,這種盾牌依然在被製造和使用,在彝族、傣族、高山族和藏族的文物中均有發現。有些漆皮盾還和鎖子結構結合起來,作為一種十分有趣的複合防具存在。直到解放之後,這些遙遠地區的少數民族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漆皮盾才徹底退出歷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尤金少將,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電影《英雄》里萬箭齊發的場景真的存在嗎?關於秦弩都有哪些錯誤觀點?
唐代人馬俱碎的陌刀到底長啥樣?
唐刀其實從未消失?揭秘「唐刀」的傳承之路與諸多誤解
《X戰警》里的狼爪竟是源於它?

TAG:盾牌 | 中国历史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