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退出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作者:羅家豆豆(富書專欄作者)

01

上周五老家有事,我爸叫我弟請假回去。

中午時分,弟弟說車間主任不準假,今天晚班9點才能走,但那會已經沒有回鄉下的班車,但事出緊急必須回去,我弟就一句「請不到假」,一副無奈何。

後來不知怎麼他按時回到家,原來是我爸電話給一個親戚兼我弟同事,讓他帶著弟弟一起到車間主任那說明情況,最後得到假。

忍不住嘮叨我爸,明明可以讓弟弟自己想辦法解決,他每次都大包大攬忙前忙後東奔西走,這樣下去,弟弟什麼時候才能成熟懂事?

應該讓他自己想辦法請假,我爸說來說去還是那一套:他還小。

是,還小,30好幾的人,沒有一點獨立辦事能力,作為父母能操心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後如何辦?

同樣是請假,同樣需要麻煩親戚,完全可以由弟弟自己邀請他去說明情況,即便他想不出此方法,作為父母應該是教他方法,而不是代勞。

  • 養孩子,就是一個漸行漸遠、慢慢放手的過程。

但我們身邊很多父母卻不這麼認為,青春期不許早戀,上大學孩子想學文父母偏說理科好,進入社會孩子想做這個父母讓做那個;

好不容易有個合適對象挑三揀四考查祖宗八代,子女成家後想何時來就隨時登門介入子女家庭生活。

熟悉的人都知道,這個弟弟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成熟沒主見。

這裡面有他自身的不足,更多的可能是因為父母不懂得放手,永遠把他拴在自己視線和能力範圍之內,所以弟弟永遠什麼都做不好。

父母總覺得孩子還沒長大,總認為對孩子的事包辦和干預是因為他們「不懂事」「還小」,殊不知,這樣下去即便年過三十也無法真正成熟,更別提順利融入社會,挑起家庭重擔。

龍應台曾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遠,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然後,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 把對孩子的愛藏在心底,放手,讓他走,成長是孩子份內的事,讓我們彼此相愛,又彼此獨立。

02

有個做心理諮詢的朋友,她說過一個故事:

一個60多歲的老太太,兒子快40歲,獨生子,大專畢業就沒認真上班過,進廠嫌晚班累、當保安嫌工資低、跑出租嫌來錢慢,幾年下來手上空空如也,賺的還不夠自己花,怎麼辦?

只能吃住靠父母,很普通的雙職工家庭,就這樣的情況,還將一輩子的積畜全拿出來給兒子買一套兩居室,幫他張羅對象,最終將媳婦娶進門。

原以為這下該安心過日子,誰知即便結婚生子他仍不長進,起初兒媳在超市上班,工資不高,勉強還能生活,時間久了也不願出去上班。

老太太每天做好一日三餐,給兒子家送飯,一來二去年紀越來越大,做飯送飯不知哪天是頭,於是問我朋友,這樣下去怎麼辦?

朋友也好奇,問老太太,如果不送飯,會怎麼樣?

老太太說,那他們會叫外賣吃快餐,糊一頓是一頓,但是這樣沒營養孩子可怎麼辦?

原來在兒子結婚之前,經常玩遊戲廢寢忘食,老太太就將飯菜送到房間電腦桌前。

這種奇怪的父母子女關係看似兒子沒出息不爭氣,追根溯源,還是父母願意讓他「啃老」所致,啃到父母年邁不能動彈才驚覺再沒資本和能力讓孩子啃下去。真的是孩子不願意獨立嗎?

不是。別說成年子女,哪怕蹣跚學步的孩子,套著學步帶也會時時想掙脫父母懷抱。

這是一種本能,走向自主獨立的本能,但父母總是有意或無意地阻撓孩子想走遠的心。

那些正在啃老的子女,與其說孩子不願意「斷奶」,不如說是父母一直沒有主動剪斷「臍帶」。

  • 父母不懂得放手和退出,只會加劇孩子自身能力的退化,讓孩子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和實現自身價值。

父母的初衷是愛,而最後的結果是「害」。

你想讓孩子避免走彎路,卻不知這些你替他避開的彎路,會以另一種形式在未來的某一處等著他,那時只會比現在更艱難。

孩子已經長大,總要經歷這個困難的過程,越早獨立行走越容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價值。

父母懂得得體退出永遠不嫌晚,孩子已長大,世界在變化,只有走在路上,他才會明白什麼對他來說是最好的。

03

遠房親戚孩子考上大學,父母送他去報到,來了後再也沒離開。

父親在大學旁邊找份看門的工作,母親在學校食堂當勤雜工,他們說孩子在哪我們就在哪,這樣能更好的了解情況。

據孩子說從高中起,爹媽就關掉經營尚好的店,到高中所在地打工陪讀。

小夥子特別喜歡電腦,一台電腦拆拆裝裝玩得很溜,同學電腦壞了都找他,樂在其中。

畢業幾經周折,終於在品牌電腦的維修中心做上客服,開始父母不懂,想著電腦公司也不錯,後來知道整天和壞機器打交道,死活不同意非讓他辭職。

可孩子就喜歡這個,辭職也找類似的工種,這下父母整天吵著鬧著讓他考公務員,說什麼公務員穩定清閑有保障,不聽話就不孝順云云。

最後只能考試,孩子也爭氣,真的就考進縣城某個局機關當起小科員。

孩子對別人說,「你知道嗎?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哪個科室有電腦壞了找我修。」

聽起來好心酸,我想到女兒偶爾上舞蹈課都不願意我在門口伸脖子張望,何況堂堂三尺男兒。

後來談戀愛遇到現在的妻子,鼓勵他辭職,父母連著女孩一起罵,於是倆人下決心跑到父母鞭長莫及的沿海城市。

遇到很多挫折,也曾經想放棄,但心裡一直明白目標是什麼,從最底層做起,一步一步熬到今天終於擁有兩家電腦銷售門店,他說:

雖然這個行業現在賺不了大錢,但有壓力才有動力,比起溫水煮青蛙的日子好太多。因為離家遠,對父母有愧疚,但如果可以選擇還是會離開,因為父母不懂放手,只能自己狠心。

父母逐漸年長,看到孩子一家過得不錯,也不再提當年。

好比一棵樹,想要長成項天立地的棟樑之材,必須要有自己獨享的土壤和空間。

父母這棵大樹如果一直幫孩子遮風擋雨,小樹雖然可以少受風霜雨雪,但一定會缺少陽光照耀,怎能長得結實挺壯。

  • 父母不顧孩子感受執意照顧到底,說是愛,其實是「枷鎖」。

04

看過一個訪談節目,金星問孟非,「假如你的女兒,談了一個男朋友,你一點都不喜歡他,怎麼辦?」

孟非說:「少來往。」

他說的很淡定,他沒有說會和女兒交流一下對方如何不好,他的態度是雖然不認可孩子的選擇,但是尊重她的選擇。

然後接下來的節目他說:「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

我非常同意這個看法,任何一個家庭,當父母之愛凌架於一切關係之上,這個家和孩子離完蛋不遠了。

父母愛孩子,支配孩子,孩子想發展,因為角度不同,會讓家庭關係失去平衡,總有一方會受到傷害。

  • 父母之於孩子,界限感尤其重要,面對逐漸長大的孩子,父母懂得進退比滿腔毫無克制的愛更重要。

希望所有父母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周密的照顧,與他同行,當孩子長大,放手分離,做一場智慧的遠行,讓他們有機會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看一看。

中國式父母,正在用付出毀掉下一代

付出感才是謀殺人類情感的首要元兇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簡介:羅家豆豆,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專欄作者,每天認真吃飯、努力鍛煉、用心生活的園藝愛好者,努力碼字,只為賺錢買花。讓我們一起遇見更美的自己。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寶寶睡覺的時候老婆一定要有人寸步不離看著寶寶,說寶寶容易醒,醒了要在哭之前再哄,真的應該這樣嗎?
鈣片什麼時候吃最好?
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做法?可以分享一下嗎?
1歲半寶寶的的食譜?
寶寶所有的不舒服,都跟受涼有關?

TAG:育儿 | 家庭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