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靈魂的拷問,還是肉體的糾纏?

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做「安慰劑效應」,

所謂安慰劑,就是用既無藥效、又無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質構成的、形似葯的製劑,說白了,就是既無效,又無害。

安慰劑多由葡萄糖、澱粉等無藥理作用的惰性物質構成。病人獲得這種無效的治療後,本來病情不應該有任何改善,卻因為相信治療「有效」,以為吃的是「特效藥」,病情有所改善,甚至大為好轉。這種現象就叫做「安慰劑效應」。

談到安慰劑效應,就不得不談到精神和身體的關係,

當然,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為什麼?

因為哪裡有精神,哪裡有身體啊?

一個人站在這兒,你給我指出來,哪部分是精神,哪部分是身體?

精神和身體本來就是合二為一的。

不是先有的「精神」、「身體」的概念,然後人類依照這兩個概念,長出來一部分叫精神,長出來另一部分叫身體;

而是先有了人,先有了這個人,結果這個傢伙要對自我進行認知,他要對自我進行探索,

於是他創造了兩個概念工具:精神和身體,這兩個概念精確不精確?當然不精確。

但是沒關係,他就暫且用這兩個概念工具對自己進行認知,比如腳受傷了,他就說是「身體」出問題了,

比如最近情緒有點低落,他就說是「精神」狀態不好。

注意,精神和身體一開始就是人創造出來的兩個概念工具,是工具,是通過粗略的劃分來方便認知的,僅此而已。

你要是把「精神」、「身體「這兩個概念固定住,認為它們是完全獨立的,是分離的,是永遠不變的,甚至是互相衝突的,那就是反客為主,徒勞無功。

所以,很多爭論,其實是概念之爭,當然,根本原因,是因為水平有限。

好了,我們繼續談精神和肉體的互動關係。

我們既然明白,精神和肉體實質上是一體的,無法完全分割,

那麼,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一點呢?

學了東西,自然就要有用,如果沒用,那我跟你們瞎扯什麼呢?

既然精神和肉體實質上是一體的,它們之間不可分割,有著超乎常人想像的聯繫,

那麼,我們該如何利用它呢?

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改善精神來改善肉體,通過改善肉體來改善精神呢?

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調整精神狀態來調整身體狀況,通過調養身體來調整精神狀態呢?

聰明的你,想必已經想到這一點了。

很多心情問題,其實是身體問題。

同一個你,就是同一個你,面對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工作,一個你早上沒吃早餐,一個你早上吃了一頓美味的早餐,你說哪個你能夠更從容,更輕鬆,更淡定?

你吃飽喝足,美美地睡一覺,和你饑渴疲憊,一直沒得到休息,面對同樣的事情,你覺得哪個你心態更好,更穩定,會有更好的發揮和表現?

你吃不飽,喝不足,什麼事沒有,心情也低落,

你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痛痛快快睡一覺,再大的事,也特么跟玩兒一樣!

很多心情問題,其實是身體問題。

所以我們講,要吃好喝好,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亂熬夜。

因為熬夜傷身體,只傷身體嗎?不是!主要是傷心情!

說到了這裡,聰明的你,想必已經想到了另一點——

很多身體問題,其實是心情問題。

你覺得你身體無力,萎靡不振,其實並非無力,也並非萎靡不振,

只是精神狀態不佳而已,

洗個熱水澡,看部熱血電影,聽兩首史詩音樂,你立刻覺得自己熱血上涌,

力大無窮,簡直可以手撕猛虎,力戰惡龍,於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

所以,有時候的累,並非是真累,不過是心情低落而已,

心情振奮了,體力和身體狀態自然就上去了!

————————————————————————

知乎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知識,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推薦閱讀:

如何看穿一個人?直覺識人術
跟魯迅大哥學談判
「先入為主」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的思維?

TAG:哲学 | 思维方式 | 自我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