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霍光(上)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漢帝國治下河東郡平陽城外,緩緩走來一大隊人馬。

行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河東太守。往日起居八座、一呼百諾的二千石高官,今天卻背起了弓弩和箭矢,充當起開路先鋒官的角色。儘管如此,太守的臉上不但沒有任何的不情願,反而是滿面紅光,一副與有榮焉的興奮表情。

太守身後,是一隊隊剽悍勇猛的騎兵。西漢上承強秦,色尚黑紅,兵將們都穿著赤色的直裾,外披玄色鐵甲,騎在高大的駿馬上,頭盔上鮮艷的雉羽隨著馬匹的行進有規律的顫動。每隔十人,就有一名什長高舉著繪有各種圖案的黑旗,在迎面刮來的西風中烈烈作響。

人如虎,馬如龍。這支騎軍雖然看起來不像侍奉在皇帝左右的羽林軍那樣清一色高大壯碩,但舉手投足之間卻自有一種俾睨天下的殺氣——這是一種模仿不來的氣勢,只有那些轉戰千里、百戰百勝、從屍山血海中趟過來的老兵才會如此。

被這群殺神眾星拱月般圍繞在隊伍正中的,是一位年輕、英俊的有些過分的青年將領——漢帝國最為有名的大司馬、和自己的舅舅衛青一起被稱為帝國雙壁、不到二十歲就已經立下赫赫戰功、被皇帝親封為冠軍侯的一代軍神——霍去病。

漢家將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霍去病的人生是一段傳奇。如果從出身來說,他的身世可算是非常低下——母親是平陽公主府上的女奴衛少兒,父親是平陽縣的小吏霍仲孺,偶爾被招入公主府幫忙處理雜事。這一對容貌出眾的青年男女在府中一見鍾情,一夜風流之後,做完工作的小吏離開公主府,從此兩人再也沒有通過音信。

十個月後,公主府的女奴產下了一個小男孩。為了紀念他那一去不回的父親,也為了祈禱這個孩子能夠無病無災的長大,衛少兒給他取名為霍去病。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將在一眾下人婢僕的撫育中長大,成為府中的新一代下人,在馬廄或者農田中度過平凡的人生——就像他的舅舅衛青一樣。

是的,他的舅舅衛青也是一場婚外戀的意外產物。衛青的母親是平陽公主府上的下人衛媼,父親是同樣被招來府上打雜的縣吏鄭季。衛青出生後,本來是送到親生父親家裡撫養,但是鄭家自有妻妾兒女,哪會看得上這樣的野種!受盡欺凌白眼的衛青只好回到平陽公主府中,如今是府上的一名馬夫,平時侍弄馬匹,主人出門時充當騎奴儀仗,在這世上艱難的掙扎求活。也正是看到了弟弟的遭遇,衛少兒寧願將霍去病養在身邊,也不願把孩子送到府外去受人的冷眼。

人吶就不知道,命運不可以預料。剛剛出生的小霍去病、正在刷洗馬匹的衛青、以及整個為人婢僕的衛氏家族,此時都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一年以後,他們的命運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在一個正和現在一樣的明媚春日裡,年輕的漢武帝突然大駕光臨平陽公主府,探望自己許久未見的姐姐。在公主府的酒宴之上,武帝無意間看到堂下一位歌女居然有著傾城傾國的美貌。春風和煦,春日洋洋,歌喉婉轉,媚眼如絲。被撩撥的春心大動的漢武帝當即跟姐姐把這個名叫衛子夫的女奴要了來,迫不及待的在自己的車駕上就臨幸了她,並把她帶回了宮中——然後就丟在一邊,徹底將這個卑微的歌女忘記了。

一直到了一年多以後,武帝感到自己的後宮中似乎冗員太多了,於是計劃淘汰掉一批,完全沒有地位的衛子夫也在其列。臨去之時,武帝召集這些下崗職工準備慰問一下大家,然後又是一眼看到了人群中楚楚動人的衛子夫,不由得再次性致大發——結果這一次,衛子夫居然成功懷上了龍種!

武帝雖然嬪妃不少,但之前並沒有哪位后妃能為他懷上兒女。宮中第一個有孕的衛子夫,立刻從無人過問的小宮女變成了高高在上的衛夫人,地位僅次於皇后之下,極受武帝的寵愛。當然,武帝的原配、有著「金屋藏嬌」之稱的正宮陳皇后可不願坐而待斃,兩人各出奇謀,在武帝的後宮中演出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宮斗大戲。

由於本文不是女頻宮鬥文,所以後宮的各種故事在此就略過了。我們只需要知道結果:十年宮斗後,陳皇后因為巫蠱——扎小人詛咒皇帝——而被廢,已經為武帝成功生下長子劉據的衛子夫成功上位,成為新的後宮之主,一時榮寵無雙。而隨著衛子夫得到皇帝的寵愛,她的親戚們也得以擺脫了原來的生活,成為在整個漢朝都有著巨大權勢的特殊人群——外戚中的一員。

漢代的政治可以用「豪強政治」來形容。雖然秦皇漢武都在努力的將政治制度從分封制轉為中央集權制,但畢竟上千年來的分封制餘威猶在,相當一部分的土地、財富乃至力量都掌握在那些林林總總的豪強手中。這些豪強裡面,有六國的遺老,有隨高祖打天下的新貴,有盤踞各地的名門望族,還有分封各地的皇族子孫。在他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豪強自己的命令有時候比皇帝自己的旨意都有用得多。

為了能制約這些不怎麼聽話、有時候甚至會威脅到自己皇位的豪強,漢朝的歷代皇帝往往會扶植新豪強與其對抗,讓不同派系的豪強之間相互傾軋,消耗實力,朝廷得以坐收其利。而最沒根基、最聽話忠誠、最容易掌控的新豪強,莫過於那些原本只是市井閑人的外戚了。

在武帝的照拂之下,一年前還是底層奴婢的衛家,轉眼就迅速飛黃騰達起來。原本是公主府騎奴的小舅子衛青,因為出色的體格和面貌被漢武帝一眼相中,提拔為皇宮的侍衛。衛夫人的兩個親姐姐:衛君孺和衛少兒,也都被武帝安排嫁給了朝中的親信大臣。大臣們倒是不在乎接納她們——能博得皇帝的開心,還能和皇帝變成連襟,有什麼盤不能接呢?

不過,和大部分只知道胡作非為、花天酒地、最後變成新家族上位祭品的那些廢物外戚們不同,衛家的人大都天資聰穎、能力出眾、還生的一副好皮囊。比如衛青,就完全沒有浪費這從天而降的好運氣,而是藉機而起,一飛衝天!

衛青的機會,來自於漢初一直困擾著皇帝們的最大外患:匈奴。在史書中,關於北方的游牧民族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從戰國末期就以匈奴的名號屢次出現。數百年來,匈奴一直都是整個草原的統治者,常常南下入侵。由於冷兵器時代游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天然戰力優勢,這種侵擾一直都令中原文明苦不堪言。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就是戰國以來北方諸國為了防禦匈奴入侵而逐漸形成的產物。

到了漢代,雄才大略的漢高祖一統中原後,還曾經率大軍北伐,打算一勞永逸的剷除匈奴,解決掉身邊的這個大敵。結果,三十萬漢軍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劉邦只好採納陳平的計策,靠著賄賂單于的小老婆才得以全軍脫出重圍。此後,漢軍再也沒有主動攻入草原,文帝和景帝都對匈奴採取懷柔政策,通過不斷的和親與每年送上的大量物資,來儘可能保持邊界的和平。

但武帝劉徹和他的父祖們不同。他在父母的寵愛中、在整個宮廷的關懷裡長大,很早就被立為太子,在通向皇位的道路上全無競爭對手。雖然武帝天資聰穎、敏而好學,但一帆風順的成長道路也養成了他心氣極高、好大喜功的性格。「漢家自有法度,王霸道雜之」,如果說他的父輩們都是王者的話,那武帝毫無疑問是走向了霸者的極端。

對這樣一位少年天子來說,每次看到給匈奴的金銀財物,就彷彿是被人當面打臉一樣難堪。他在意的,其實並不是把金銀和公主送出去——這一點在他對烏孫國的和親和慷慨賞賜中就可以看到。他真正在乎的是面子,這種賞賜必須是他仁慈大方的給予,而不是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勒索。所以,當貪婪的匈奴單于再一次陳兵邊境,向他索要財富女人的時候,暴怒的武帝決定盡起大軍,迎擊匈奴!

在此之前,漢軍已經很久沒有大軍主動出擊和匈奴作戰了,也沒有在局部衝突中佔到過匈奴的便宜。從皇帝到將領,對這次出征心裡都不怎麼踏實。為了規避風險,武帝將出征的軍隊分為四支,各路分頭出擊。已經勤勤懇懇在武帝身邊跟了十年的衛青,這一次也被任命為將領,獨立帶領一軍。

要成為一位名將,需要哪些因素?

需要一支訓練有素、上下一心的軍隊;需要有洞若觀火、料敵機先的頭腦;需要源源不絕的後勤保障;需要信任自己的皇帝;需要穩如泰山的後方;需要領先時代的戰法……

但最重要的,是需要運氣。有多少將領,雖然運籌帷幄、算無遺策,最後卻功虧一簣,因為種種意外而倒在成功的路上。而偏偏就有一些將領,猶如天命之人一般,總是很輕鬆地就能摘下最豐碩的戰果。

衛青就是如此。當第一次率軍出征的衛青帶領軍隊踏上關外草原的這一刻,有什麼東西在他的血脈中覺醒了。他以前從未來過這片一望無際的大地,但此時此刻,卻有一種無法抑制的本能,讓他想縱馬疾馳,在這綠色的波濤之上自由飛翔。彷彿有什麼東西在遠方呼喚著他,讓他不由自主的意識到,那裡才是他的目標所在。

當其他三路大軍都全無勝績時,只有衛青這一路,從上谷(現在的河北省張家口)出征,在草原上賓士千里,一路打到匈奴的龍城——這地方是現在外蒙的哈拉和林,當年是匈奴的聖城,祭天的所在。雖然這次遠征的斬獲不算多,只有七百首級,但對於多少年來從未一勝的漢軍來說,這次長征的象徵意義更為重大:漢軍如今的戰力已經不在匈奴之下了,能夠馳騁在草原上的並不是只有匈奴人,更有得勝的漢家男兒!

看到自己的小舅子取得如此戰功,武帝大喜,立刻將衛青封侯,並且讓衛青主導後續的一系列對匈奴作戰計劃。衛青也沒有辜負皇帝姐夫的期待,率軍連戰連捷,將匈奴的勢力從緊逼長安的長城一線逐步驅趕到草原深處。

就在衛青第五次遠征匈奴時,他特地帶上了自己剛成年的外甥,年僅十八歲的霍去病。霍去病出生不久,衛家就開始飛黃騰達了,所以小霍去病也得到了非常全面的教育培養,和其他貴族子弟一樣在錦衣玉食中長大。這一代年輕人不再像衛青那樣,因為出身貧寒而謹小慎微,而是有著更加張揚狂放的個性——就像他那位當皇帝的姨夫一樣。也許正是這種激揚果敢的性格,讓霍去病在用兵上更加大膽,也取得了更加輝煌的戰績。

在十八歲的初戰之中,第一次上戰場的霍去病趁著匈奴主力和衛青主力對峙的機會,率領八百騎兵脫離主力,在草原上賓士數百里,抄了匈奴的老家。完全沒想到漢軍敢於在草原上輕騎出擊、長驅直入的匈奴全無防備,被霍去病直擊老巢,陣斬了單于的祖父、生擒了單于的叔叔,幾乎搗毀了單于的王庭,斬首兩千多級,成為此戰的最大功臣。

勝利消息傳來,漢武帝喜出望外。這個出色的孩子是他看著長大的,首次出戰就立下這樣的大功,更是證明了皇帝的識人之能、用人之才。武帝當即封霍去病為冠軍侯,將衛青、霍去病兩人倚為左膀右臂,專心對付匈奴。

衛青性格敦厚,用兵以穩健為上。霍去病性格豪放,喜歡以騎兵長途包抄。這兩位天生名將又是親甥舅,搭配在一起不僅不會相互猜忌,反而可以放心的將安全託付給彼此,可以說是一對天造地設的組合。

這下匈奴人的苦日子來了。接下來的幾年內,衛青和霍去病多次率軍出擊,原本是草原主人的匈奴,如今卻在自己的地盤上嘗到了更加「游牧民族」式的打法——霍去病的戰鬥方式很像現代的閃電戰,以高機動性的純騎兵部隊進行動輒上千里的迂迴穿插,在敵人最意想不到的時間和地點從天而降,進行斬首式的突擊作戰。在他的第二次戰鬥中,霍去病就已經完美地展現出了這一驚人的天賦:

「元狩二年春(霍去病)為票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率戎士逾烏戾,討速濮,涉狐奴,歷五王國,輜重人眾攝詟者弗取,幾獲單于子。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里,合短兵,鏖皋蘭下,殺折蘭王,斬盧侯王,銳悍者誅,全甲獲丑,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捷首虜八千九百六十級,收休屠祭天金人」——《漢書·衛青霍去病傳》

元狩二年春天的這場戰鬥里,霍去病率領萬名騎兵西進,接連擊破五個匈奴大部落。不取輜重,專門殺敵,六天內轉戰了一千多里,接連斬殺了折蘭王、盧侯王等匈奴首領,把渾邪王下面的一大家子全俘虜了,順便還把休屠王族的神器——祭天金人搶了回來。也許在現代人看來這不算很誇張,但要知道,這是在兩千多年以前的茫茫戈壁草原上!在那個沒有後勤保障、沒有機械化、沒有 GPS 的落後年代裡,就連多年的老嚮導都隨時可能迷路,但十九歲的霍去病卻能精確地率領大軍找到每一個匈奴部族,而且連戰連捷、全甲而還,這不能不讓人感嘆造物主的不公。

而更加開掛的一幕還發生在幾個月之後。剛剛提到的匈奴帳下渾邪王、休屠王等部族靠近邊境,在一系列戰爭中被衛青、霍去病虐的不能自理。匈奴單于將屢戰屢敗的怨氣發泄在這兩個部族身上,認為是他們作戰不利,才導致匈奴一直損兵折將。落得個裡外不是人的渾邪王和休屠王兩人一合計,不如乾脆降了大漢,還能保住性命平安,於是就派遣使者,向大漢請降。

武帝擔心這是匈奴人玩詐降,於是就讓霍去病率軍迎接。兩軍相遇時,匈奴軍隊裡面頗有一些人又改變了主意,不願意就此投降,打算帶兵再返回草原。霍去病遠遠地看到匈奴軍開始嘩變分裂,不由得大急——怎麼辦?如果這時候毫無作為,那匈奴可能全軍大亂,投降變成一場鬧劇。可如果全軍壓上,又容易被誤解為漢軍是要趁機開戰,逼的匈奴人上下一心兵戎相見,白白讓單于撿了便宜。

「去病乃馳入,得與渾邪王相見,斬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獨遺渾邪王乘傳先詣行在所,盡將其眾渡河,降者數萬人,號稱十萬」。

在這個關鍵時刻,年輕的霍去病只帶領少量隨從,飛馬直入匈奴大營,和兩個部落的匈奴貴族們來了一場談判。具體的過程如何,我們如今已經無從得知。唯有史書中可以看到,前來投降的渾邪、休屠兩個匈奴王,在談判之後「獨遺渾邪王」。

漢書的其他篇章中有記載,說是臨陣之時休屠王反悔,於是渾邪王殺之,但在一片混亂之中,通過雷厲風行的殺戮鎮壓了兩個部落的貴族,並且將不願投降的八千人全部屠盡,這更像是霍去病的手筆。後來的明初大將常遇春誇耀說,自己可以「將十萬眾、橫行天下」,以此為大丈夫平生之志。而霍去病面對十萬敵軍,還敢於孤身昂首而入,在敵帳中殺人立威,令全軍都戰戰兢兢,已經可以算是軍神了吧!

此戰之後,兩個部族的數萬匈奴人投降,渾邪王等貴族得到武帝的大方封賞。倒霉的休屠王已死,他的兒子被漢武帝收入宮中,做了個低等的養馬侍衛。武帝還記得前幾個月霍去病搶來的休屠族祭天金人,於是給休屠王子賜姓為金,給他取了一個漢名:金日磾。

也正是在這次受降得勝歸來的時候,霍去病經過了自己出生的平陽城——我們總算回到了故事最開始的這一幕。十九年前,這個沒有父親的男孩在這裡呱呱墜地。十九年後,這個已經名揚天下的年輕人,如今終於可以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了。

在平陽城的館驛中,縣吏霍仲孺在兒子的攙扶下戰戰兢兢地穿過護衛的層層大軍,來到正堂之上。迎接他的,並不是他所想像的、暴風驟雨一般的責斥,而是帝國軍神深深低下的頭顱。霍去病對這個自己從未見過的父親下跪,恭敬地道歉說:「對不起,去病之前一直不知道,原來自己是您的親生骨肉。」已經惶恐不已的霍仲孺也跪了下來,說:「老臣能有幸成為將軍之父,這乃是天意啊!」

是啊,天意如此。倘若沒有當初的一夕之歡,倘若霍去病是在父親的身邊長大,那現在又會是怎樣的命運?霍去病希望能為親生父親盡些孝道,但是霍仲孺又哪裡敢接受呢?最後,霍去病乾脆為父親留下了大量錢財土地,並且將父親身邊那個比自己年輕幾歲的同父異母弟弟接來,將他帶去長安,希望能利用衛、霍兩人的權勢,給這個本來並無出頭機會的弟弟一個更光明一點的未來。

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名叫霍光。

元狩二年,霍去病主導的這兩場戰爭,雖然取得了戰術上的成功,但還不是決定性的戰略勝利。誰也沒有想到,這兩場戰爭的後果,竟然會如此深遠的影響到漢帝國的未來。大家更沒有想到,一個亡國的匈奴小王子、一個霍將軍撿來的小兄弟,這兩個毫不起眼的人物,竟然會踏上最高的權勢巔峰,將一個巨大的帝國控制在自己的掌中。

命運,永遠比你所能想像的極限還要離奇。

兩年後,武帝盡起大軍,傾全國之力準備了十幾萬馬匹,數十萬人運轉糧草輜重,命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兩路出擊,與匈奴進行決戰。衛青遇到了單于主力,發揮漢軍的優勢結陣死戰,激戰之後斬俘兩萬多人,燒盡匈奴的糧草,單于率殘軍逃走。霍去病則又一次輕騎深入,不帶輜重,取食於敵,與單于左賢王部激戰後殺敵七萬多人,一直追殺到兩千里外的狼居胥山和貝加爾湖畔,祭祀天地而還。

這場戰略決戰將漢朝多年來積累的國庫幾乎揮霍一空,但是成果也極其顯著——單于帶領殘破的王庭一直逃到漠北——如今的外蒙西北角那邊,再也不敢回到漠南。匈奴人失去的不僅僅是肥美的漠南草原(今天的內蒙和外蒙東部),更重要的是被打斷了脊樑,徹底失去了能和漢軍平等戰鬥的信心。這個曾經雄霸蒙古草原數百年的游牧部族從此由盛轉衰,在漢朝後續數百年的持續打擊下不斷被分化、削弱,直至滅亡。雖然很多學者認為差一點滅亡了歐洲基督教文明的匈人、上帝之鞭阿提拉也是匈奴西遷的後裔,但對東亞來說,真正有威脅的匈奴人,在武帝、衛青、霍去病主導的這次決戰之後就已經不存在了。

正是在他們所建立的輝煌勝利基礎上,竇固、陳湯、班超等人才會信心十足的以一敵五,遠征西域,建立起足以名垂青史的功勛。甚至到了東漢末年那樣的亂世中,曹操百忙之中騰出一隻手來,都可以吊打南匈奴——這在四百年前是連高祖和漢初三傑都不敢奢望的勝績。

此戰之後,同樣筋疲力盡的漢帝國也暫時沒有了和遠在數千里外的匈奴王庭繼續決戰的能力。衛青和霍去病都因功被封為大司馬,共同掌握整個帝國的軍事力量,受到漢武帝毫無猜忌的信任,也受到尚武漢人的一致崇拜。漢武帝甚至安排衛青娶了自己剛守寡的姐姐、原來衛青的主人平陽公主為妻,簡直是勵志的一塌糊塗。

在弟弟和外甥的出色表現支持下,皇后衛子夫的地位越發穩固。衛皇后並不是善妒的性子,反而能夠為漢武帝打理好整個後宮、處理內廷事務,讓武帝能後顧無憂。她為漢武帝所生下的嫡長子劉據早早就被封為太子,是武帝精心培養、當仁不讓的帝國繼承人。內有賢后、外有良臣、皇帝寵愛、太子承歡、群臣敬服、百姓傳頌,衛家的權勢和地位,似乎將長盛不衰,和這個盛世帝國一起永遠地流傳下去。

歷史無數次的告訴我們,多麼堅不可破的堡壘,最終都會毀於內部的縫隙。如果衛氏家族的掌控者:衛青和霍去病一直在世的話,這個榮耀無比的家族說不定還可以撐的長一些。但「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一代軍神霍去病,在完成他榮耀的決戰之後不到 2 年就因病去世,死時年僅 24 歲。這個剛剛踏上舞台,才展露出自己光芒萬丈天賦一角的名將,就這樣突然辭世,令我們再也無法得知如果他能多活幾十年,究竟可以創出怎樣的奇蹟。造化弄人,一至於此!

他的舅舅衛青,也在十年後去世。雖然他們去世後,衛家依然一門數候,權勢熏天,但不詳的陰影已經開始榮罩在這個家族身上,並且逐漸蔓延到整個帝國。

而那位從一開始就在打醬油的本文主角,霍光,在這十年中並沒有遊手好閒。武帝把這個自己愛將的弟弟留在身邊充當心腹侍衛,霍去病早早去世後,武帝更是把霍光當成了對愛將的精神寄託,越發的信任。霍光也以百分之百的忠誠和敬業回報他,從未有過任何的疏失。在武帝身邊,能得他如此信賴的侍衛只有兩個,一位是霍光,另一位就是前面提到的匈奴休屠小王子——金日磾。

還記得被武帝派去養馬的金日磾嗎?有一天,武帝帶領自己那些如花似玉的妃子們去騎馬,一路上所有的侍衛們都在偷偷看著這些嬪妃,大飽眼福。只有牽著馬的金日磾目不斜視,表情堅毅,準備隨時聽從皇帝的召喚,彷彿將這些美女完全視作空氣一般。此時還極有識人之明的武帝立刻不顧別人的勸阻,將這個匈奴青年提拔到自己的身邊,和霍光搭配成了一對小夥伴。

雖然品級不高,也並沒有多大權勢,這一對年輕侍衛還是十幾年如一日的伴隨在武帝左右,兢兢業業地完成一切瑣碎的事務。他們見證了霍去病和衛青那無比隆重的葬禮,也見證了在武帝的帶領下,這個帝國如何對外征服四方、揚威西域,對內推行儒教、集權中央,一步一步踏上文治與武功的巔峰盛世。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凜冬將至,一場出乎意料、前所未有的災難,即將降臨在這個帝國的頭上。

PS. 這篇有點特殊。故事的主角通篇都在打醬油……對不起了,霍光先生,誰讓你有個這麼顯赫而且戲劇性的家族呢……

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歷史。幾十年來,影響著漢朝走向的始終是那少數幾位傑出人物。親情與愛情、忠誠和背叛、信任和猜忌,他們的命運交織的如此緊密,彷彿就像一部經過精心編排、刻意控制了主角人數的華麗戲劇一樣。在這場大戲之中,每個角色都身不由己,每個角色的命運都跌宕起伏,讓你永遠猜不到下一幕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所以,這篇名為霍光,其實是描繪了武帝、衛青、霍去病、霍光等人的一系列群像。從他們幾人各自的角度而言,都可以說是天下無雙的,每個人都值得上一篇文章。如今委屈他們幾位擠在同一篇裡面,希望能夠更好的展現他們之間那錯綜複雜的關係,更好的體現出這段似乎被偶然性所主導的歷史。

另附衛霍兩家主要人物關係圖一張,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這幾位。

推薦閱讀: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霍光(下)
霍光在得知妻子毒殺許皇后之後,是否還有其他選擇來保住霍家不至最後獲罪族滅?
霍光與曾國藩哪個更偉大?
劉病已和劉弗陵是什麼關係?
為什麼桓溫與霍光兩人的歷史評價會如此不同?

TAG:霍光 | 霍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