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江筆記】雪域1959(4):枝葉關情
雪域1959
——《扎囊縣民主改革時期檔案整理與研究》讀書筆記
這篇是《扎囊縣民主改革時期檔案整理與研究》的最後一篇筆記了。前三篇都在說些大事,這篇寫一寫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舊西藏的工商業。
本書P123《關於農村時尚交換的調查報告》裡面,鄭重其事地寫下了「手工業也比較發達」的這樣一句話。那到底有多麼「發達」呢?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這個「發達」全靠同行襯托。
據調查,桑耶區共有7個行業(編筐、織氆氌、鐵匠、木工、縫紉、制陶、造船)共64戶102位手工業者。技術非常落後,編筐的工人只有一把小刀一個鐵鑽(鐵太貴);鐵匠甚至沒有打鐵用的鐵墩,用石塊代替;燒石灰不會壘窯,全在露天用牛糞火燒。除此之外,匠人因為有技能還必須應付寺廟領主的差役(每年大約半年時間,無償工作,除了日給口糧,其餘必需品自帶)、稅收、攤派(如編筐的匠人每年要向領主交40~50個筐和10日份的柳條)等,地位低下,生活困苦。都這樣了還算「比較發達」,不發達的可以想見。
主要的商品交換機會則要依賴廟會。(看來和內地一樣,寺廟之所以能吸引很多人絕不只是因為宗教的力量)全縣共有大小廟會9個,最大的三個——強巴林沖堆、金扎、金窮每年都能賣出數十萬元的商品(1961年,社會調查顯示該縣人均持有貨幣4.75元),在廟會上有來自西藏各地以及青海、四川甚至印度的商人(從印度進口的化學染料一直是給氆氌染色的主要染料)。扎囊縣百姓一般會用自己織的氆氌、圍裙(因為廟會少有在秋收時節的,所以糧食並不常見)等換回耕牛、鐵、鹽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
除此之外,農牧區產品互換也是藏區的傳統——每年會有數千人從藏北牧區來到扎囊,用鹽、鹼、酥油、羊毛等換回糧食。
但是1959年舊西藏上層發動了叛亂,解放軍在西藏分區圍剿,使得人員流動大大受限。同時,很多原來的大商人也參與了叛亂,使得廟會也趨於停頓。加之為了應對戰事,1959年徵購糧食過多,傳統的易物習慣也中斷了。雖然群眾不願意「商人再抬著頭(指收購時高傲的樣子)做買賣」來剝削百姓(至於怎麼個剝削法,參考《多收了三五斗》),但是經濟要想活躍,光靠國營供銷社肯定是不行的——別的不說,全縣人一年吃幾十萬斤鹽,在那個沒有鐵路的年代想靠供銷社供給,幾乎是不可能的。
於是,扎囊縣政府在1961年8月底舉行了一次物資交流會(百姓還是按從前的習慣稱之為「沖堆」),交易額約為9萬元,而且由政府組織的交流會可以穩定物價,減輕百姓的負擔。為了吸引更多人參與,縣政府還組織了各種娛樂活動,比如藏戲、舞蹈和電影等,還為遠程旅客設置了茶館和住宿接待處。
除此之外,縣政府和藏北各縣組織掛鉤,以糧食換取藏北的鹽。1963、1964兩年,全縣分別換取鹽44萬斤、65萬斤,爭取讓百姓除日常食用外,能留有一部分不時之需。
供銷社作為國營經濟在農村的觸角,也大大發展了。供銷社負責兜底收購滯銷的農牧初產品,將一部分生活必需品以較低的價格賣給群眾(如火柴,供銷社每包2分半,商人每包賣1元)。雖然有著管理不夠健全的問題(供銷社本金來自政府撥款和百姓入股,但是監事機構和股東會議尚不健全——不得不感慨一句,人家60年代就開始玩這種高級東西了......),但是確實給百姓帶來了實惠。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在讀到此處的時候,也許會覺得他們是小題大做,但是仔細想想,這才是真正的大事,也是那個改天換地的時代真正為西藏百姓所銘記的原因。
(全文完)
直江信綱
2017.8.29
如果沒有意外,下一本書應該是日本左翼史學家藤原彰的回憶錄《中國戰線從軍記》。
書有起訖,唯學無涯。直江筆記,未完待續。
拓展閱讀(我今年的書單):
直江信綱:2017年你準備讀或者已經讀了哪些書?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
encl1:表格一份。
encl2:作者和本書相關信息。
作者郭克范,男,1969年出生,湖南省常德市人。大學畢業後申請進藏,先後在扎囊縣、山南地區民族宗教事務局從事多年的行政工作。1998年至今在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從事研究工作,現任該院當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論文有《本世紀上半葉西藏政事的現代性分析》《根敦群培·知識分子》《西藏一九五九》《西藏的現代化發展》《歷史的歸宿,偉大的轉折》《根敦群培雜談》等。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5月
叢書名:西藏歷史與現狀綜合研究項目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9751169
購買地址(噹噹):《扎囊縣民主改革時期檔案整理與研究》- 噹噹圖書
推薦閱讀:
※谷歌地圖中的西藏神秘神像,到底是什麼?
※西藏為什麼叫西藏?
※青藏高原自吐蕃之後再沒出現強大的政權?原因何在?
※為什麼西藏農奴時代的時候都信佛了,還會有人皮唐卡?
※西藏在印度佛教消亡後和印度還有交流嗎?
TAG:西藏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