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老:《道德經》第三十一~三十三章 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鋒銳的兵器是不祥的東西,是用來行兇殺人的工具。就算淺薄之人都會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會願意使用它。君子平時居住時把左邊看作上位,用兵作戰時則把右邊看作上位。

因為兵器以強橫鋒利便於殺人為佳,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只有在不得已的時候才會用到它。所以最好淡然處之,即使使用它而得勝,也不要自鳴得意,更不要去讚美推崇它。

讚美推崇它的人,是以樂於殺人的人。樂於殺人的人是不可能得志於天下的,因為他帶來的只有爭鬥和傷害,所以沒有人會喜歡他。

吉慶的事把左邊看作上位,喪事把右邊看作上位;作戰時偏將軍位於左邊,上將軍位於右邊,說是按照喪禮來處理戰事的。殺人眾多,用悲哀的心情來對待,因為殺人實非情願;打了勝仗,按照喪禮來處理它,因為有眾多的民眾喪失了生命。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道從來都不是任何名象可以限制住的。大,源始於小,器物,源始於朴。所以道賦予萬物的自然天性(朴)雖然很簡單、很小,可是天下任何人都不能命令和降伏它。侯王如果能夠執守住它,萬物將自然而然的臣服。

天地相合而降雨露,沒有任何人命令卻能分布得很均勻。這是因為在天地萬物初生的時候,針對它們的管理制度(自然規律)也就形成了。既然這個制度已經有了,人也應當知道適可而止,不要試圖去改變它,這樣才不會遭受失敗。

天下每多一條小溪,就會匯入江海;天下每生一個事物,針對它的管理制度也就形成了。道管理天下,正如小溪統歸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能夠了解別人的人,說明他很有智慧;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高明。能夠勝過別人的人,說明他強過了別人;能夠不斷自我提高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高強。

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因為他讓自己得到了滿足;強行去做事的人,只能說明他很有志向。不失去自己根本的人,才能獲得長久,身體死去而精神卻能在世間運行不衰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交流探討歡迎關注公眾號「道家大師兄」,歡迎留言!


推薦閱讀:

《薩祖煉性歌》淺解
你想不到的原因:老子為什麼批判孔子推崇的「仁義」?
解老:《道德經》第二十八~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
入世機要:下等人經營「事」,中等人經營「勢」,上等人經營「氣」
道家:呂祖《百字銘》修行方法初探

TAG:道德经书籍 | 道家 | 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