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症家排治癒案例 | 為什麼你懂很多道理、方法,卻走不出來?

本文首發自公眾號:心食解構|

原文 暴食症| 家排治癒案例

NO1. 愛的序位,解讀心靈疾病

? 暴食症

如果患者學會面對母親也能接受父親,暴食症就能治癒。

暴食症,進食過量,隨後是人為造成的嘔吐。

因為在這樣的家庭中父親通常不被重視。孩子吃飯是出於對母親的愛,接著出於對不受重視的父親的愛把吃的東西又吐出來。

自愈方法:練習

女患者勇敢地對母親說:「爸爸對於我和你一樣重要。」

真正理解接受父親的重要性,這對治癒暴食症非常重要。

在女性患者的暴食慾上來時,海靈格建議患者購買她想吃的所有東西,然後把它們擺放在自己面前並且饒有興趣地看著它們。

在吃之前,她可以想像自己依偎在父親的懷裡,讓父親用茶匙一匙匙喂到自己嘴裡。在吃每一口之前注視父親的眼睛並說道:「親愛的爸爸,在你身邊我的胃口特好。我願意你喂我。」

要做好這練習並不容易。如果患者認真對待,那麼光這麼想一想,就能收到很好的療效。

有位女患者專門來信感謝海靈格給她的建議。

「非常感謝你這麼快就回信,特別是你給我的建議。我馬上進行了試驗,每次效果都特別好。

現在我已不再暴食了,或者說暴食了一年的我現在已開始正常用餐了。

每當暴食念頭一上來,我就想到小茶匙,衝動便很快消失。」

? 過量飲食和快速飲食

進食表示我留下來;相反,快速飲食就表示我離去或我想死亡。某些人進食比他所需要的多,因為在心中他們害怕必須離去或死亡。過量飲食時,他們在心中是在對自己說:「我留下來。」

過量飲食有時是代替接納某一個人,例如被拒絕的母親,如果把被拒絕的人放在心中,過量飲食的行為便會停止。

? 厭食症和嘔吐症

厭食症患者病情好轉後,往往又會得嘔吐症,也就是進食後,再度把食物吐出來,這是內心對離去與逗留兩者間的糾纏。

進食時他內心說「我留下來」,跟著又把食物嘔吐出來,內心同時又說「我離去」。

嘔吐症的出現涉及多種動力,例如:母親對孩子說:「從父親那裡得到的都沒用,你們只准向我學習。」

為了表示對父親之親的尊敬,孩子進食之後會再嘔吐。孩子如果可以接受父母雙方所有的,尤其是父親一方,嘔吐症便能痊癒。

厭食症常常會轉為嘔吐症,這涉及另一種動力。

厭食症在這裡表示「我想死亡」,進食代表的意思是「我想生存」。當厭食症個案進食時,他是說「我想生存」,當他嘔吐時,他是說「我想死亡」,嘔吐症便是厭食症的延續。

厭食症的解決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孩子對父母兩人或其中一人說出:「我會留下來。」

在關於厭食症患者的家庭模擬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父親已經離去,例如離開家庭或是去世。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會說:「親愛的爸爸,寧願離去的是我而不是你。」

為了治癒厭食症,患者可以對父親說:「請你為我祝福吧,即使你已離去」。對母親說:「親愛的媽媽,我和你在一起」。

「寧願離去的是我而不是你」,這句話也可能是對母親說的,而不是父親。在《愛的秩序》 中記載的是一個患厭食症的男孩。

在心理治療中,在傳統家庭療法中也是如此。很長時間流行這樣一種觀點,即對於厭食症來說,問題的關鍵是母女關係的矛盾

人們常常把孩子患病的責任推給母親。然而,一種貶低家庭成員的解釋都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在家庭模擬中可以看出,如果女兒對母親說:「我和你在一起」,那麼患者康復的關鍵人物是母親。

還有一種並不少見的現象是患者由厭食症轉向暴食症。原因在於厭食症患者還沒有完全決定放棄生命。她之所以吃,那是為了活下去,而吐是為了放棄。

對此解決的辦法是:在想吐的時候對父親或母親說:「親愛的爸爸,我不想放棄」或「親愛的媽媽,我不想放棄」。

? 肥胖症

在對一位患肥胖症的女士進行家庭模擬中發現,她想死又想活,所以會注意囤積食物。患者吃的東西要多於身體所需,因為吃就是:「我活著。」

如果患者意識到自己可以活著,進食就可恢復正常。為了能活著,寧願多吃些。海靈格建議道,在肥胖症患者感到飢餓的時候就說:「我活著。」

另舉一例:有位患肥胖症的女士說,她在婚後不久就失去了母親。她在心裡時時想念著母親。母親就這麼倒地而死,這是誰也料想不到的。接下來這位女士就開始發胖,甚至剛出世的孩子也很胖。

在此,這種過量進食可被視為一種防止緊隨而去的預防措施。

當然人們不應把這些解釋當作一成不變的教條。

對於肥胖症,亦需要從醫學上尋找原因,當然也有可能還存在著一系列別的心理因素。

? 頭痛和偏頭痛

想像自己與別人接近,特別是母親,這樣做有助於減輕疼痛。

頭痛和偏頭痛的心理原因是「受到壓抑的愛」。海靈格對一位女患者的建議是,她應當伸開雙臂走向她所愛的人,「要讓愛遍及各個角落」。

在一次講座上,有位女士訴說她的頭疼得厲害。海靈格給她提了幾個具體的建議,如果願意,讀者不妨親自試試。

「你知道頭痛是什麼嗎?是受到壓抑的愛。那麼這種愛該去哪兒呢?比如說呼氣就是一種釋放愛的途徑,善意地環顧四周也是一種辦法。是的,請友善地看看你的周圍!早晨好!

還有一種辦法是讓愛通過你的手傳播出去。

你可以將雙手前伸,手心朝上,然後想像著愛是如何從你的手心傳播出去的。

在接下來的交談中,這位女士還說她常常覺得她對自己丈夫的愛還不夠。但她如果有意識地站在丈夫的位置上想像一下,這種感覺就會消失。

人們常常覺得這種被壓抑的愛是針對伴侶的,其實在其後面常常隱藏著一個不被接受的母親或父親。

NO2. 治癒案例

7年的暴食症和長期治療之後,其中包括有6周住在專科診所,無效後,改變序位,沒有做治療,案例也自愈

來自阿貞老師個案錄:

更驚人的是,這樣的事有時會發生在並未參加課程的家庭成員身上。我見過很多例子,病人的媽媽參加系統排列後,孩子的進食障礙(暴食症、厭食症)便痊癒了。

甚至有一例,那個媽媽參加我的工作坊時,一開始都沒提她女兒有厭食症,她想解決的是跟她父親的衝突。在她的成功而富有啟迪的排列之後,另一個參與者(正與暴食症做抗爭)做了排列。

照海靈格的說法,暴食症的動力是媽媽對女兒說了太多爸爸對孩子不好的話,導致孩子不能從父親那裡接受什麼。

由於孩子相對父母雙方忠誠,於是悄悄(忠誠於父親)地、不能自制地接受(吃),之後,不能自制地(忠誠於母親)清理出去(嘔吐)。這是孩子的解決之道,對父母雙方都保持忠誠。

那位媽媽的解決之道是:

她要尊重丈夫,要發自內心誠懇地對女兒說:「你可以接受爸爸,對你來說他和我一樣好。」

如果媽媽不願或不能這樣做,那女兒要自己走向父親。女兒要期望媽媽看見她站在父親旁邊。這對孩子來說非常困難,因為會有背叛了媽媽的感覺——但孩子必須這樣經歷。

這個案例讓第一位來訪者忽然明白,她一直在向女兒發出無聲的資訊:別指望從父親那兒得到什麼好處,因此不要接受父親的東西。

不接受父親的東西=不接受父親給予的生命,只接受母親的。

從父母那裡接受通常=接受生命,不是拿走而是接受和擁有。

這位媽媽痛苦而清楚地意識到,她將父親的暴力侵害無意識中投射到了丈夫和女兒身上,她立刻明白以往對丈夫不公平,這讓她很悔恨。她只是跟我說了這些,我們沒有做排列。

兩周後她打來電話,說自從她上課做了她父親的系統排列那天起,她女兒就沒再嘔吐過----這是在7年的暴食症和長期治療之後,其中包括有6周住在專科診所,都沒有出現的。

這位媽媽從我的工作坊回到家時,發現丈夫和女兒正在廚房裡,坐在一起吃酸乳酪,這幅景象她從未見過。

如今,5年過去,她女兒已是一位健康的年輕女子。

這類故事還有很多,在我的記錄里裝滿了一個檔夾。所發生的事,有些多多少少可以理解,有些則近乎奇蹟。儘管一些癥狀情結已經很清楚,目前我們對其中所運轉的系統連結還所知甚少。

不僅是像上面那些神奇故事不斷帶給我奇妙感,有時不引人注目的常情也讓我驚奇。

父母關係療愈:

詳見上一篇《與父母關係和解的練習》

- End -

更多文章,關注公眾號 心食解構。

推薦閱讀:

想瘦身,得養生 | 超有效的:懶人體質調理法
少有人知的瘦身奇法| 輕療愈敲擊瘦,EFT敲擊情緒釋放法改變你的人生!
暴食症 | 我是如何從患者成為心理諮詢師的?

TAG:暴食症 | 进食障碍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