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人暗算?不惹非議?有三種話不要講

有道理但是傷人的話不要講

既然傷人,那不妨不說。除非真的是跟你交心交了很多年,彼此性格脾性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那種人。除此之外,別把傷人的實話講出來。

哄著,糊弄著,是不是不尊重對方?也許是,但是你用傷人的話去刺激對方,即使你覺得你是在真心實意對他好,那他會領情嗎?

不是不見得,而是要不要賭一把:賭贏了,兩個人的關係更上一層樓,那要是輸了,你的好意就容易變成他人眼裡的「不自量力」:與其說是遭人算計,不如說是打擊報復更來的貼切。

主觀色彩太重的話不要講

每個人都有最想表達的東西,每個人也有自己最在乎的觀念和理解。人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一些事情,學到了一些做法,進而融匯成僅僅屬於自己的思想。這一切的一切用什麼展示給外界呢?

主觀。

人與人之間交流,主觀是標誌,是符號,是區別於你我他之間的限界。但隨著交流技巧的成熟和對交際對象的熟絡,我們為了維繫那些優質的交際關係時,不得不選擇對一些觀念進行保留意見或是默許的態度。

如果主觀色彩太重,碰到自己不順心的觀念就大肆其「道」,要麼據理力爭,看似爭個對錯,其實只能正出個矛盾,要麼不依不饒,看似求個真理,實則在他人心中打上一個「不通世故」的標籤。

也許有些事情你確實對的無可厚非,但大島在這裡想說的就是:有些事情,自己心裡清楚,比強行讓別人心裡清楚要更實際的多。

也更妥當的多。

不清不楚的事情不要講

誰誰誰跟誰誰誰如何如何,某某某跟某某某怎樣怎樣。這些事情,無論在職場還是在生活圈中都不算罕見:即使有些動作讓一些問題變得顯而易見,但究竟雙方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想必當事人也不希望外人說三道四。

角度不變,換個立場:如果你是當事人,你願意讓那些心知肚明的事情被外人解讀為不清不楚的事情嗎?

一般來說,不會。

不清不楚的事情讓外人去說,說多了至多是個談資,說少了不如裝個糊塗。

為什麼?

看戲的不會叫演戲的如何去演好戲;吃飯的不會教廚師如何把飯做的好吃。

但是這些人,確確實實有一定的發言權。

因此,無論是看戲還是做飯,水平是一方面,個人品味和口味又是另一方面。

今天跟大家講的這三種不要說的話,其實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三種話往往是你生活中會碰到的,甚至是經常碰到的三種話。

因此,你才會發現一些人身邊的是非格外的多,一些人被針對的時候也遠高於他人。

說話之道,不在於話術之巧妙,而在於話源之確鑿。

推薦閱讀:

演講時磕磕絆絆如何改進?
曾經害羞的你是怎麼解決當眾講話的恐懼?
怎樣才能說話不緊張?

TAG:讲话技巧 | 说话技巧 | 当众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