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八月讀書筆記

盛夏八月終於滿了二十歲,一點也不想長大,我永遠都是少女O(∩_∩)O~~放假在家就是卧床不起,自己懶到極點,每天都在浪費時間。開學這一周來生活總算有了規律,還是待在學校好,這學期大三了,專業課更多,(⊙v⊙)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不掛科,還要著手準備考研。想起大一剛入學時晚上獨自走在校園裡,聽見一個學姐和旁邊的人說話,我怎麼就是大三的學姐了,我覺得我昨天才剛剛軍訓一樣,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很平淡的一句話,我卻印象深刻,現在想想自己也大三了,恨匆匆,唔大三的少女一定比大一大二更好~封面是去年暑假去南京玩耍,從桃葉渡看到秦淮河的槳聲燈影。

這個月讀了四本紅學的書,也把脂批本拿出來看了一部分。張錦池《紅樓管窺》大談反封建反傳統民主性思想,寫賈母牝雞司晨,其實我的看法是紅樓原本就是為閨閣昭傳,書中為賈府運籌謀劃的無不是女人,賈母、阿鳳和秦可卿,孤高自許的黛玉尚且常常私下思量收支,本當挑起家族重任的男人們卻是一群鬥雞走狗,沉迷享樂之徒。若說賈母牝雞司晨,那阿鳳豈能規避,紅樓摹群芳寫諸艷,書中以女媧補天的神話引出故事,女媧是母系社會的祖先,與其說紅樓中的女性「牝雞司晨」,不如說其中帶有一點母系社會生活的遺留。並且黛釵也不是非要你死我活,置於壁壘鮮明的對立兩面,至於說甄寶玉是地主階級的接班人,賈寶玉是地主階級的叛逆者,我已經無力吐槽,曹公何曾寫了兩人成年後截然各別,憑著回憶寫出一些令我很反感的觀點,非常不推薦這本書。

李辰冬 《知味紅樓》這本書原本叫《紅樓夢研究》,因和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重名又改為《知味紅樓》,所以李辰冬的《紅樓夢研究》和《知味紅樓》其實是一樣的內容,之所以特意提一下,是因為我差點就買重了……李辰冬是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讀完得知這本書是他的博士論文有些吃驚,因為這本書主要寫的是自己的審美感受,並沒有徵引許多的文獻,少佶屈聱牙而通俗易懂。李辰冬引進西方先進的批評理論,視野開闊,將雪芹和世界文學大師莎士比亞、大仲馬等比較也毫不相讓,他審美的方式和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一脈相傳。後來許多學者對紅樓這種綿密的網狀結構都有自己的解釋,丁維忠比作扭麻花式,周思源比作恆星式,即主要人物是恆星,周圍環繞一些其他星體,即次要人物,而紅樓這個大背景則是深邃神秘的夜空,每個人物都有自己運行的軌跡。紅樓的結構可以和金瓶類比,有學者提出金瓶的結構是搓草繩式,何為搓草繩呢,這個和扭麻花很像,比如以數字來代表其中的情節發展,第一回是1111234,第二回是2211133,第三回是2333441,一波未平,一事又起,草灰蛇線,伏脈千里。這些解釋固然都有道理,但直到我看到李辰冬的說法時忍不住拍案叫絕,李辰冬將紅樓結構比作海浪式「如果曾注意過海水怎樣漲潮,那就知道曹雪芹怎樣演進他的故事。海潮每漲一次,必定有許多小浪在那裡推動著,可是海潮過了以後,必定力量分散,而化為無數的小浪。如是起伏相繼,成了一部無邊無際,無線可尋的《紅樓夢》。」李辰冬錦心繡口,海浪式詩意盎然,此說一出,其餘諸種解釋皆黯然失色。

此外還讀了周思源的《探秘集》,雖然名為探秘,實際上和索隱並沒有很大的關係。周思源在序中坦陳自己出這本書是因為評職稱需要,老爺子比較實在……總的來說這本書並無令人擊節之觀點,有很多論述比較淺顯幼稚。還有白盾的《悟紅論稿》,這本書對紅樓內部人物的矛盾分析的非常好,包括寶玉和賈政的矛盾,黛釵的矛盾,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的矛盾。白認為前八十回賈府的繁榮昌盛可以看作是風月寶鑒的正面,後四十回是傾頹衰敗的賈府是風月寶鑒的反面,前者為美女,後者為骷髏。白的觀點是雪芹根本就沒有寫完紅樓,因為雪芹在寫作時內心也有矛盾,無法統一,他寫不好風月寶鑒的反面,所以根本就沒有寫。白為程偉元一辨,重新評估他在續書中的地位,人們向來認為高鶚是後四十回的作者,程偉元只是個銅臭書商而已,但根據已有的史料,程偉元出身書香門第,頗有賞鑒能力,而且程高本的序中寫出高鶚是「分任之,襄其役。」所以白認為高鶚只是做了些整理書稿的工作,主要的續書人是程偉元,應為程主高副,這個觀點還蠻有意思的。

陳徒手 《人有病,天知否》這是四九年後的文壇紀實,資料翔實到讓我瞠目結舌,幾乎每頁都有大段的徵引文獻,所言必有史料支撐,但作者銜接材料的功力不是很讓人滿意,大概是材料太多了反而不好把握取捨。陳徒手的文獻來源是第一手的,大多數是他泡檔案館翻到的檔案,還有一部分是陳徒手親自去採訪當事人親朋好友的口述材料,所以能寫成這本書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書中寫的都是現當代著名的學者和作家,可以看出陳徒手是懷著尊敬、理解和溫情來重現當時的情景,發生的事情那麼多,他總是選擇一個橫截面,設身處地的考慮每個人的處境,他真實可信的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側影。讀罷之後啞然,忽然想起文中寫到的,浩然對作者說的一句話「可是你們不知道的文藝界的是非事太多了。」人有病,人到底有什麼病,是人的病態還是環境的畸形,天知否,上天真的知道嗎,這來自太祖的一首詞,凄涼悲愴,陳徒手以此為題,留下了對斑駁歷史的興嘆。

京夫 《八里情仇》京夫是陝南山地風光孕育出的兒子,他的小說以陝南為地理背景,陝南的山清水秀也浸潤進他的故事和人物,他筆下的荷花善良美貌,林生正直英勇,王興啟隱忍,周爺爺剛毅。故事發生在漢水上游的一個小鎮,時間跨度達三十年,從五十年代的饑饉到文革再到改革開放這段風雲激蕩的歷史時期。故事分上下兩部,上部較長,寫美麗善良的荷花和她的戀人林生、荷花的殘疾丈夫王興啟以及善於投機取巧的反面權勢人物左青農幾人的恩怨糾葛,荷花和這三個男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荷花和林生有愛卻無婚姻,荷花和王興啟有婚姻卻無愛,荷花對左青農而言完全是縱慾的工具,滿足其征服欲。她全心全意愛林生,卻不得不負責起殘疾人王興啟的生活,因為生活的艱難委身給左青農,活在巨大的屈辱中,慘遭身體和心靈的雙重蹂躪。我們可以看出,京夫極盡讚美和憐憫塑造的荷花,她是真善美的,同時也堅強,獨立,最重要的是,她認命,最早她拒婚王興啟,接受現實後順從,面對左青農對她多次的禽獸行為,她一個弱女子只能默默忍受,不認命又能怎麼樣,就像蚍蜉撼大樹卻終也撼不動,她的反抗沒有任何的影響,這才是她悲劇的來源。下部則著墨於他們的後代,秋英和金牛之間滋生了愛情,實際上他們是姨甥,血緣決定他們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左青農這個人性格比較複雜,說他暴虐,偏偏對女兒百般寵愛,就是對荷花的佔有,也存在著一絲同情,他的心像堅硬的石頭,偶爾會流露出人性柔軟的一面。京夫給他筆下的人物大多數以悲劇的結尾,王興啟為了荷花和林生能夠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幸福的自縊而死。周爺爺在送治療荷花的女醫生回縣城時葬身洪水。全書震撼力最強的是當金牛因為自己內心的憤恨殺了林生後,得知林生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內心幾近崩潰,於是卧軌自盡,殺父讓我聯想起俄狄浦斯的悲劇,卧軌又讓我想起安娜。善良的人是不幸的,惡毒的人也是不幸的,他們每個人都在命運的裹挾下艱難的尋找生路。京夫最後讓林生和荷花重逢於教堂,讓宗教對這段苦難進行解脫,可能是想留給生活一點希望,我倒是覺得不如就這樣讓林生死去,悲劇的衝擊力會更加強大,京夫也許是不忍心這樣寫。

程海 《熱愛命運》程海一直是以一個詩人的身份活躍在文藝界,這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被楚女譽為陝軍東征的扛鼎之作(咳咳,陳忠實老的棺材板按不住了,再不濟還有《廢都》呢,怎麼就能如此大放厥詞。楚女質問「對於過去曾得到過極高評價的《熱愛命運》,時下的評論家為什麼都突然失聲了?」甚至質問到評論家的文化良知,人文品格,其實很簡單的原因嘛,因為程海寫的不行,這本書里南彧,或者說程海自戀的令人作嘔……)主人公南彧是個知識分子形象,用第一人稱敘述,需要明白的是,南彧是故事的主人公,而程海記述了南彧告訴他的這個故事,程海同時也是真正的作者。這部小說非常詩意化,淡化了故事情節,對生活上的細節需要就寫,不需要就不必提,寫生活很隨意,注重心靈上的感受。但是,但是,這個帶有自傳色彩的南彧,他的人生困境並沒有任何的現實意義,他性格的反世俗沒有任何價值,南彧受困於對幾個青年女子的愛情,當他遇到新的美好的女性,他的愛可以隨時轉換,「我喜歡她的美貌,其實和喜歡一朵好看的花朵,一片彩色的雲是一樣的,她們都是大自然的傑作,可謂是鍾靈毓秀,物華天寶!鍾愛她們就是鍾愛完美,鍾愛大自然令人驚嘆的創造力。」同樣是泛情,寶玉是對女兒發自內心的珍重,而南彧的情愛卻沒有因果可追尋,著實令人噁心。李星的評論雖然過於拔高,不過比書本身精彩多了,當時我看李星的評論,還以為我要錯過怎樣一本絕世好書,總而言之,比較失望,我想所謂九十年代的好評如潮可能是因為評論家卻不過情面。這大概是我頭一次這麼刻薄的評價一本書吧,因為程海的女性觀,確實令我非常反感,掩面。

陳忠實 《白鹿原》這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上次讀時我還不知道陳忠實會在一年後辭別人世,再讀時我感受到,我之前把《白鹿原》捧到太高的一個地位,以至於忽略掉它的一些缺點,而重溫時很明顯暴露出一些不足之處。《白鹿原》的好處我不再贅述,這次主要談一下它的欠缺,或者說是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第一點,田小娥的不統一。陳忠實曾經談到過自己創作田小娥這個形象是因為在縣誌中翻閱到貞婦烈女傳,這些女子用自己的一生的貞潔換來的是寂寥悲苦,和泛黃書頁上幾行冰冷的文字,短短几行文字就是她們死後生活的逼仄的空間,根本不會有人來翻閱,更不會記住她們的名字。他感受到生命是如此沉重,又是如此微不足道。我相信陳忠實心中憤怒、悲哀和不值是遠遠大於同情的,所以他試圖衝破這層千年來對女性道德的禁錮,創造出一個和這些貞婦烈女截然不同的蕩婦來表現自己的反叛,「我突然電擊火迸一樣產生了一種藝術的靈感,眼前就幻化出一個女人來,就是後來寫成的長篇小說《白鹿原》里的田小娥。」 從陳忠實塑造田小娥這個形象的動機來看,田小娥是對傳統貞婦烈女的對立面,堅定的反對者,可是白嘉軒後來在小娥死後建塔鎮妖,將小娥挫骨揚灰鎮壓使她永世不得翻身,從這個角度看,陳忠實內心逆反的火苗終於還是對傳統價值觀進行了妥協,可以想見陳忠實在創造這個人物時的內心矛盾,造成了前後的動搖,作為傳統文化的犧牲者,我們一邊為田小娥的悲慘命運嘆息,一邊又不得不否定掉她。第二點,鹿兆鵬。這個人物寫的不好,還不如較少筆墨的弟弟鹿兆海,寥寥幾筆很清晰的勾畫出一個熱血俊秀、追隨自己光榮夢想的青年形象。鹿兆鵬和白靈似乎是天生要來革命的,叛離出白鹿原的宗法制度,缺乏心理過程的轉變,覺得很突兀。第三點,朱先生的太過神化。對小娥鬼魂的鎮壓使我第一次如此厭惡朱先生和白嘉軒,當然是他們本身的立場使然,但如此冷酷無情的對待一個其實非常可憐的女人來表現自己的道德操守,一瞬間我覺得,正是這些世人信奉的所謂宗法文化、倫理道德一點點使田小娥墮入深淵,吞噬掉她的生命,這真的讓我非常寒心。第四點,黑娃的後期描寫。學為好人,他究竟是如何學為好人的,當他娶上新婦,再次回歸到白鹿原,面對死去的田小娥會是怎樣一種心情,後期的鹿兆謙太過刻意,陳忠實寫黑娃最後的浪子回頭和來表現對傳統文化的回歸,象徵意義更重,不夠自然。

杜鵬程 《保衛延安》十七年文學的代表作品常被人稱為「三紅一創」和「保林青山」,這個「保」即為《保衛延安》。杜鵬程生於關中韓城縣,算我的老鄉,他當過戰地記者,親歷戰爭,作為一個革命文藝工作者,杜鵬程則以宏大的戰爭史為題材,書寫了以周大勇為代表的戰士英雄群體,主旋律色彩濃厚。《保衛延安》開創了革命敘事的先河,對後來長篇小說的發展起到深刻的影響,以革命戰爭為題材的小說,難以規避意識形態太重的問題。《保衛延安》旨在表現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使用過於崇高的政治話語宣傳,過度歌頌的英雄理念,以及過度誇張的革命神話,遮蔽了戰士本身的真實情感和生活體驗。比如戰士王老虎只憑刺刀面對著十幾個裝備先進的敵人,竟然能夠殺敵後退,甚至順利逃脫。李大爺為了掩護戰士拒絕給國軍指路,跳下懸崖竟然能夠生還。不能不讓人懷疑其真實性,這就是所謂的沒有人氣,沒有一個活生生人的煙火之氣。應該說杜鵬程在真實性和藝術性之間沒有做到很好的中和,類型化的戰士給人的感受是偉光正,站立鮮明政治立場的完美人物,好人壞人的區分太過絕對,可是人的內心性格是複雜細微的,人的靈魂不僅擁有美好善良的一面,自私虛假更容易表現出人物的多重屬性,單調的讚美生生拉開了作品和讀者的心理距離,反而失真了。

《陳忠實研究資料》收錄了陳忠實的幾篇訪談,和一些非常精闢的論文,對理解陳忠實的創作生涯和文學思想非常有幫助。論文都出自於一流的評論家,如李星白燁雷達李遇春等學者,我的論文導師有一篇也被錄入,他從男女肉身交往切入,以人類學的角度闡述生存秘密,提供了一種新的觀點,非常好。只是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呀。哎。

新學期,祝大家生活愉快。

推薦閱讀:

三月讀書筆記
你看過《幻夜》嗎?
《原則》學習(一)

TAG: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