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症 | 我是如何從患者成為心理諮詢師的?

公眾號:心食解構 |

我的心路歷程 [ 原文 ] :《暴食症 | 我是如何從患者成為心理諮詢師的?》

本篇講述了我十多年的心路歷程:

? 暴食康復前後的變化,也是首次在網路上亮相 ? 輔導暴食朋友,以及寫書的經歷 ? 成為心理諮詢師後,利用助人的機會,如何進一步突破 「不配得感」的 ? 給還在恢復期、對前路迷茫的朋友,一些小建議。

1 這些年,我改變了什麼 ?

有些朋友看過我的兩本著作,對我的經歷有一定了解。我在折騰中一路爬來,整整十年的時間,研究過的心理學、哲學、修行書籍不計其數,最後終於挺起胸膛站了起來。

過了苦海,就是浮雲。

外形體態的變化

先來講講體態的變化,瘦了、精神了,那是自然的,曝個塵封照吧。

見證歷史的時刻到了。

見了本尊的容貌,瞬間變得自信,有木有?

Before [8年前,2009年]

塵封的照片,已經很少見了,照片是合影,連獨照都少有。自卑的胖姑娘,是不愛自拍的。要不是那羽絨服裹著,130多斤的身形......自己想像去吧,哈哈。

近照

一對比,恍如隔世。嘚瑟一下,塗個大紅唇,喜慶。俏皮一下,用了某圖秀秀。

我的大學同學以為整了容,回老家我那些親戚也不認識我了。即便我現在過年回家,問我最多的總是:「你到底怎麼瘦下來的,你看我家那孩子胖得很,你幫個忙......」

要說外形上的變化,從別人的說法來看,在我大學畢業剛工作時,人家說我二十七八歲(真想給揍人一拳....),反而到了三十歲,人家又說我二十四五歲的小姑娘(瞬間樂開花......

心態的轉化

最主要的變化,其實是心態上的變化,當心理的層層霧霾消去之後,很多事情看透了、想通了,不再糾結了,活得更有孩子氣了。無論是胖了,還是瘦了,怎麼看自己都順眼了,都很好。

所以,我一直覺得有任何心理疾病的人,是有福氣的。大家在年輕的時候,提前經歷了精神折磨,後面的抵抗力就強了,遇到坎兒都就容易過去。在這種迷惘、甚至前途灰暗的狀態中,一旦熬過來,你就更清楚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會越來越清晰。

所以我覺得自己也是蠻幸運的。

2 不要隨便定義自己

久病成醫。處在心理障礙的狀態里久了,就會自救、求救,這個過程我就會不斷學習提升。學了很多理論,有時看似沒有用,但等你實際性的突破一個個障礙,返回來的時候,那些理論就更能為你所用。

因為自己有問題,所以會敏感覺察,包括對身邊的人也是一樣的。從高中的時候開始,大家就很喜歡找我聊天,我就給他們分析,甚至幫他們解決。大學畢業工作後,尤其當我從事教育行業,我們公司就是以心理學為基礎的,經常會招聘有經驗的二級心理諮詢師,而我還是負責面試的人。而直到現在,我都沒學會使用心理諮詢常規的那套體系,因為不喜歡,有局限。

所以,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遇到問題了,就是用不上,好像理論是理論,生活是生活。其實不然。書里的論點,尤其是對你有好處的,我稱之為正知正見,它們慢慢取代你過去的思維體系,你就改變了,生活得自然越來越好。

我有的學員,也有想走心理諮詢這條路的,所以也有因此去讀研的。

我想表達的,並不是你痊癒了,就得去做心理諮詢師。而是,當你重新認識自己以後,你會發現,很多以前你討厭的個性,會變成你的財富為你所用。

比如,我很敏感,很容易察覺別人的情緒,這曾經對我是困擾,因為我容易煩惱啊。一旦你接納自己以後,你的眼光會改變,不會再否定自己,以前的缺點,自然轉化成一種功能,比如敏感可以轉化成共情。

不要隨便給自己下定義,比如自己內向啦、性格不好啦,它怎樣都只是一種存在形態,真的,你不需要去羨慕別人的。要是一直想變成另一種人,你就一直掙扎、否定,精力就這麼被耗光,當你表面上好像成為了你羨慕的那種人,你又感覺那不是真實的自己。

要說我哪裡成長了,精準一點就是我更接納自己了,變得更真實了。通俗點說,就是不那麼虛榮了,不隨波逐流了。表面上看來,我性格還沒有過去開朗,話也少了,更安靜了,那是別人的看法,因為過去習慣了討好別人嘛。總體來說,你越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你會過得比較舒服,就像俗話說的「不羨鴛鴦,不羨仙」。

3 寫書的起緣

接下來講一講,我怎麼開始在暴食症方面做諮詢的,主要是講一講,當我從患者變成助人者,利用這個角色,再一次突破障礙的,那就是我深深的不配得感。

徹底痊癒後,因為14年偶然發表的文章,開始不斷的有暴食症的朋友來找我聊天,借鑒經驗。

其實一開始,有一些被動,從來不公開自己的聯繫方式,因為太多人找我,每天都是差不多的問題,就像沒地方哭泣的孩子,逮到了救命稻草,而我的時間也有限。

所以15年,就在貼吧發帖子,想把經驗分享出來,讓大家自己去看。然後我發現居然貼吧有這麼大一群人,每天匯聚在那裡,上傳吃的東西、體重、減肥、催吐,然後泡在那裡,似乎找到了歸宿感,而真正改變的人,很少。

因為長期泡在那裡,成天談論的就是減肥、吃啥了,又暴了等等,大腦已經生病了,病態了,很很難逆襲的。但凡單獨來找過我的朋友,我都勸她們,取消關注,也不要待在什麼戒暴的群里,因為本來你問題不算嚴重,但這種集體的負能量(雖然目標看起來是好的)的感染,慢慢就把你轉化了。

然後我寫了第一本電子書《暴食途徑》共十篇,主要講了我的暴食經歷、重大經歷引起的反撲。因為我在這個障礙里掙扎了多年,可以說在康復之前,沒有一天好日子過的,整個生活都是灰暗的,暴食症已經是重度的上癮,我不斷的減肥、折騰、戒癮等等,太多心酸血淚史了,那種痛苦掙扎的過程,其實根本沒辦法用文字、或故事來講述的。而等我真的痊癒之後,以前得病的記憶,很多都消失了。

很多找到我求助的暴食症朋友,問我:「 那麼多暴食的人找你,你不覺得難受嗎,換成我,我再也不願回顧了.....」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為什麼?

當你真的徹底痊癒之後,其實是身體和心理層面都化解了,這跟表面上沒有暴食/過食的行為,是不一樣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以前的經歷和故事,甚至那些感受,好像變成了別人的,就像電影。那些痛苦的感受,不再真實,如果有人找我交流,我只能用頭腦去回憶,但已經體驗不到了。

所以,故事我是講不完的,太多了。我想過寫一部完整的傳記,這樣大家感同身受,好參考,但其實不好寫。真的,啥樣的形式、狀態,都經歷過,真的是懶得寫,也寫不完。因為每個人不一樣,所以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可能會根據她的情況,引用我曾經的經歷,甚至很細節、很細微的感受,這個巧便比較靈活。

15年底的時候,也建過百人的微信康復群,但我發現以癥狀標籤的群體,效果也不好,因為大家的關注點,還是集中在瘦、吃。後來就將其解散了。

16年的時候,又寫了一本《暴食症自愈手冊》,因為一對一溝通的案例比較多,所以真的想給大家一本可以複製的教程,發現寶寶也是無能為力,因為心理因素的成長,是動態的,所以只能是,能做一點是一點,哪怕只有一個人受益,也是沒有白寫。

在與暴食朋友的交流中 提升

兩年的時間,輔導了很多朋友,沒有收費,都是公益,也沒有在這塊花很多時間,因為不是我的主業。有時候一個月都不上網,有的朋友發的郵件、留言啥的,很久才看到,他們很焦急,很想解決問題。

其實在幫人的過程,又是層層的自我凈化,自我提升。人總是在不斷進步,我自己也有人生功課。有時候,通過個案這面鏡子,來返照自己。所以,本質上也談不上幫別人,而是幫助自己。在這樣的驅力之下,有人來找我,我就會力所能及。

但即便是我經驗豐富,能幫的人也是有限的。雖然大家都想解決暴食的問題,但每個人集中的焦點並不一樣。 往往是簡單的暴食,但就執著於身材的年輕人,我反而更沒有策略。

所以,找我溝通的,我通常有個基本的年齡要求,20歲以上,他們會思考人生,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就不會簡單的停留在暴食的行為層面,這樣才有著力突破點。

我也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 「知心姐姐」 ,我發現免費不一定是好事,甚至是種阻礙。曾經的有求必應,幫助人收費我還挺不好意思的。有些朋友,會一直抱怨、糾結在困擾里,痛苦難受的時候,來找你訴訴苦、尋求安慰,好一點兒了,然後你告訴她 你要怎麼做才能好,但從來不去實施。

我是止疼片,還是免費無量限的,其實這也無所謂,但問題在於,對有些人起不了實質的幫助;如果冷處理,她還感覺受傷,覺得你怎麼可以不理我?

4 不配得感的突破

16年下半年,在暴食症這塊 開始了收費諮詢。並非我主動收費,而是被幾個意願特彆強大的求助者,推動著收錢的。

在免費交流的過程中,有的朋友因為受益了,癥狀大大改善了,尤其是情況嚴重的,有的是抑鬱症主導 並發暴食症的,也有強迫症、焦慮症、社交恐懼等為主導的。好轉之後,覺得再繼續這麼「打擾」我,特別不好意思,有種虧欠感,同時也想表達感謝,就問我收多少錢。

我也沒法收錢,因為溝通不像心理諮詢,一個小時你給多少錢,它是間斷的,有問題我,只要我有時間,那就聊聊嘛,有時一次聊上兩三個小時,也是很正常的。加上收錢這事兒,讓我自己覺得不舒服,好像收錢性質就變了,不是在做好事了,所以也不提錢。就隨緣儘力。

然後有的朋友,就開始三番五次的要我地址,要給我寄東西表示感謝。雖然開始也拒絕,但聊久了,就像朋友了,總拒絕,對方接收我的幫助 感覺到心理不平衡了,好像我高高在上幫她,不接受任何東西,雖然看起來我是個好人,但對對方卻不對等了,所以也就接受他們的禮物。

也有的朋友就發紅包,什麼8.8、52、66、88、188的,我也就隨順了,感覺也挺好的,就是付出了,有回饋的感覺,主要是對方那份心意,就是幾塊錢,也感覺挺開心的。她們也建議我收費諮詢,我嘴上嗯嗯嗯,遲遲開展不起來,總覺得收錢是個包袱。

直到有一次,有位朋友在網上找我,給我寫了長長的郵件,因為我長期沒登陸,兩個月以後查看,我們才聯繫上。她本身學歷很高,懂心理學,精通英文,研究了很多暴食症的外語資料,甚至參加國際性的暴食症自助組織,但都沒有好轉。聯繫上我時,她因為看過我寫的所有文章,電子書看了兩遍(雖然寫得不咋滴哈),對我共鳴,覺得我一定能幫助她。

可能因為理科、高智商、獨立女性的白領特質,她加我微信後,直接就問我怎麼收費的,要我的銀行賬號,非常急迫,我慣性的推脫收費的事,照舊的跟她聊,幫她分析問題,希望她自己解決。但她追得很急,每天發信息,堅決付費,讓我定價格,制定方案,正式輔導。

了解她的情況之後,我對幫助她解決 是有把握的,然而我猛然發現,我如此推脫收錢,是因為深深的不配得感!我不知道收多少錢,我也不肯定自己的價值。那麼,這才是問題了。免費、收費本身沒啥問題,很多心理諮詢師不就以此為生嗎,那為啥我一見錢,卻慣性的往後縮?

究竟是為啥?

雖然在此之前,我在教育機構做了幾年的心理老師,20多歲時就給那些30多歲以上的家長、學校老師做心理諮詢,還稍帶點「霸氣、權威」,也可能是公司門口就掛著我的專家招牌,又是拿著薪資,所以那麼自然。

我收費接收了那個個案,為了突破不配得感。如果這一點不破,我仍然有很多障礙。我一直在講自愛,也告訴別人要尊重自己,但為什麼我願意給,而不願接受?這不是高尚,這是個問題,障礙。

最初付費找我諮詢的朋友,往往有個特點,就是暴食甚至催吐很嚴重,並且持續了好幾年,有的找過心理諮詢師,也有在網上付費找過其它康復者幫助的,但最後效果都不好,因為看了我的文章,基於對我的信任,找我輔導。而這樣的案例,效果往往都很好。

在這樣的推動下,才展開了收費諮詢,作為一個意願的篩選。開始時收費也不高,收個基本的勞務費,輔導一個月1800,有時遇到經濟特別困難,決心特別大的,還打個折啥的。

而我發現,付費的效果,跟免費的,完全是兩碼事。可能我說的方法,也並沒有啥升級,或者更好。因為付錢了,本身就是一種付出,想要得到回報,自然更加珍惜,去實踐照做,結果自然也是不同的。

所以後來,配得感上來了,對自己認可了,收費也會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經驗多了,也不太多講理論了,理論書里也講得差不多了,重點實踐、實踐。而因為接收個案前,有一周的考察時間,就是她是否適合我的方式,願心是否強大,一旦開始輔導,就直接實踐。因此我不用啰嗦,也不用講多餘的話,輔導起來很輕鬆,同時,受助者轉變的效率更大了,我從中又不斷的增強了自信,產生了良性循環。

與此同時,對我自己也是反作用力的做功,突破了障礙。錢作為一種能量,返回到我這裡。雙方的付出,都得到了同步的收穫。這種突破進展以後,我身邊的朋友們,找我聊天解決問題,也會發一兩百的紅包,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單純的傾述,效果很好。我慢慢發現,自己的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接受恩惠不再扭扭捏捏,心也更柔軟了。

如果你有什麼疑惑,可以隨時來找我。你說你沒有錢,付不起諮詢費,沒有關係。我依然可以幫你分析問題,給出一些建議。

理清自己的問題,直接切入要點提問。我們不啰嗦,簡潔、單刀直入。或許我隻言片語,看起來不夠熱情,請不要覺得我冷漠,給你方法,請去做。短暫的安撫不能療愈,唯一能幫到的你,是行動。

大方的給予,敢於大方的接受,這是一個平衡心態。其實,我們以為付出是能力,卻忽略了,接受也是一種能力。很多暴食的人,自我要求高,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逞強、硬撐,這就是為什麼病症就攻不破的原因,因為心不夠柔軟,對自己不夠仁慈。

堅強,用錯了地方,有時候,不逞強才是強大。

5 你可以依靠自己 痊癒

每個人的爆發力是不可思議的。暴食症可能這段時間困擾你,但是很快,它就過去了。好好的生活,才是我們的目的。不管你感覺自己多麼無力,其實你是有力量的。我就是個例子。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與你同在

best wishs~

心一


推薦閱讀:

當貪食成為一種習慣(實際操作篇2-夯實支持系統)
暴食症就像感冒一樣,你只是生病了 | TED:女孩要勇敢,而不是做到完美
總是對身材不滿意該怎麼辦?

TAG:暴食症 | 减肥 | 心灵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