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思維的9大特徵,你中了幾條

作者:彩紅(富書籤約作者)

1、自覺不自覺被價錢、面子控制

他們點菜一般先看價錢,再選擇吃什麼;

買衣服先看價格,價格太貴通常試一下,或者乾脆免試;

拒絕的理由通常是這個餐館的飯菜不實惠,換一個;

這個衣服款式、大小不合適,再考慮考慮。

最喜歡看到「優惠」「買一送一」「滿減」的字眼,最糾結於「限時搶購」,想低價買進,又煩心錢包太癟。

但是,他們又不願意讓人看出自己窮,請人吃飯,總得找性價比高的館子;

有人找他們幫忙,生怕不幫忙會被人看不起或得罪人,經常答應了他人卻為難透了自己。

他們把面子看得很重要,聽到他人誇讚,高興個半天,他人一頓批評,就一天不想理人。

越缺少什麼,越容易炫耀什麼,而他們又怕被人看穿,經常習慣打腫臉充胖子,往往耽誤了他人辦事也影響了自己的信譽。

2、缺少獨立意識,喜歡依靠他人

他們大都是共生意識,和家人一體,和親朋好友一體,遇到棘手的事情,總想依靠他人解決。

有一些人,越窮越有理,就跟親朋好友欠他們一樣,在親人面前,他們反倒喜歡裝窮,露富的話,就擔心有一堆人過來要錢了。

他們有求於人,慣於施一些小恩小惠,也許很久都未聯繫,突然對人熱情起來,對方一接招,不一會就談到了「正事」。

他們習慣於借錢,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借錢前說明很快就會還上,借到錢後經常一拖再拖,被催著還錢,又極為反感。

當他人不幫忙,又覺得他人翻臉不認人、自私冷酷無情,感嘆世態炎涼,甚至會處處說他人的壞話。

他們為了將來辦事不愁,也會在人脈上下功夫,不過他們維繫關係只能靠發「好人卡」,通常,在他人眼裡要是有一個不好,之前的努力就化為泡湯。

而真正能維護關係和人脈的絕非「老好人」,而是自身擁有一項或多項重要的資源,能夠給他人提供獨特的價值的人。

自身實力硬,你的人緣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自身實力不足,你透支了自己的好人卡也討不到半點好。

3、空想家

他們喜歡做發財夢,心想著自己有錢了就萬事大吉,眼下的煩惱幾乎都不會存在了,憧憬著有錢後自己的生活會得到怎樣的改觀。

每當想到自己可以不用看還剩多少錢瘋狂地買買買,他們簡直嗨到不得了。

但是他們從來不想著提升自己的技能來改變自身,或者也有想到,但堅持不了多久就放棄了。

他們看到賺錢的機會通常以為是陷阱 ,看到其他人在做,又不免嘲笑一番,覺得傻子才那樣做,等他人賺錢了,又眼饞不已。

等他們決定想要去抓住賺錢機會,又往往會被有心人利用,給一些小便宜,便冒然跟了進去,但這又掉入真的圈套。

大多時候,他們不願意去冒險,冒險與收益成正相關,所以他們的收益往往是有限的。

而不去冒險有時反倒是真的冒險,穩定的微小的收益看似增加了,實際卻在通貨膨脹中不斷貶值;

更何況靠簡單的體力勞動和很少去思考的機械勞動,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在貶值。

執著的行動、勤奮的思考,還不一定能近期看到成果,他們忍受不了拼搏的艱辛,寧願選擇即時的享受,做個空想家偶爾安慰一下自己。

4、憤世嫉俗,各種看不慣

他們滿身怨氣,喜歡傾訴,只要他們聚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的話,說說這個的不是,談談那個的糗事。

他們有很多看不慣的人、事、物,每天都把自己弄得很犯堵,就連夫妻相處、親子相處,也是一番責備的語氣。

他們非常挑剔,看人專挑缺點,看事情專看負面,所以他們待人接物關係並不輕鬆愉快,大多是吵吵鬧鬧。

就連表達愛、表達關心都是責罵的語氣:

給你說了,就是不聽。

怎麼就那麼拗呢?

真煩人,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弄吧。

他們的人際氛圍通常並不融洽,如果他們相互抱怨,話說不到幾句就吵成一團,但是如果他們抱怨的事物一致,又很容易產生共鳴,抱成一團。

5、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現代版阿Q

他們看到比自己強的人,往往比較自卑,見人就說誰誰多了不起;

看到同層次的人有一些優點,他們傾向於忽略或者心生妒忌,甚至拿更優秀的人打壓對方。

而對於他們覺得不如自己的人,又內心多少存在看不起,比較冷漠,有時又在這些人面前顯擺自己,突出自己的優越感。

想想那些過得比自己好的人,就深感自卑,再想想那些過得比自己差的人,內心又獲得些許平衡。

而他們在生活中又自覺不自覺地和人比較,他們比較的方面涉及很廣,甚至會從眾攀比,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是複雜。

他們難於他人建立起平等尊重的關係,也很難做到在他人面前不卑不亢,在比自己強大的人面前,他們甘願被指責、嘲笑,而在弱小的人面前,他們又會不遺餘力指責、嘲笑人。

6、固執己見

他們經常一根筋,習慣用非此即彼的思維看待事物,評價一個人要麼好,要麼壞,看待一個事情也是從一個極端直接跳到另一個極端,缺少過度地帶。

你給他們說人不能懶惰,他們就給你說過度疲勞,而他們卻不懂大多數人努力的程度遠遠達不到過度疲勞的地步。

事物具有多面性和複雜性,如果只從正反兩面看問題,很容易出現固執己見的行為。

他們是經驗論者,覺得自己的經驗至上,習慣以過來人自居,「我吃的鹽比你喝得水多」,「我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

他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很容易故步自封、自欺欺人。

凡是符合他們既有觀念的,他們往往容易接受,凡是和既有觀念衝突的,他們往往一盤子否定,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思維的單一性,使他們更加固執。

7、一切以省為本,缺少開源的本事

他們經常處於物質極度匱乏的狀態,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節省,一切都得節省。

但大多數人節省了一輩子,還是窮困潦倒。

他們對於節省一刀切,有的花錢是為了更好的投資,但他們分不清該花錢還是該省錢的機會,一律選擇省錢。

對於他們來說,攢下錢才是最實際的事情。

他們不敢拿著手頭的錢去冒險,更不要說去做一些投資,因為他們輸不起,那可是十年幾十年的血汗錢。

關鍵在於,他們太缺乏開源的本事了,他們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很少到學習區磨練自己,即使面對一個接一個的機會,他們總是差一大截。

也許他們有一天回首往事會說:「哎,要是我當年好好拼一把,抓住了哪一個機會,現在也富裕了」。

8、再窮孩子也得富養,自身卻極為貧瘠

他們懂得富養孩子的道理,自己吃壞的喝壞的穿壞的,但要給孩子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

孩子被他們寵得像小皇帝/小公主,他們喜歡說「爸爸媽媽有的,將來都是你的」,削弱孩子獨立的意識。

孩子被他們寄予太大的厚望,他們不願意讓孩子做任何家務,只要學習好,一切都好。

全家人都是圍著孩子轉的,夫妻感情次於親子關係。

孩子是他們的一切,他們完全放棄了自我成長,將來不能賺錢了,就得靠孩子養著。

他們對孩子要求很嚴格,各種督促孩子學習、報班,孩子做得達不到他們的理想效果,他們就更加控制孩子,做得好了,繼續要求孩子做得更好。

孩子在他們的管教下,壓力很大,或很乖巧或非常叛逆。

如果他們把對孩子的要求哪怕僅有一半轉移到自己身上,逼迫自己去學習,逼迫自己去成長,那麼他們也不會一直如此貧困。

而且他們的孩子也會形成根深蒂固的貧困思維,極大地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寒門再難出貴子」,難就難在突破思維、提升認知上。

9、在瑣事中永無寧日

他們很容易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事中掙扎,涉及到自身和家人、親朋好友的吃喝玩樂、各種人情往來。

任何一些小事,都可能讓他們理不清頭緒,對於一個無足輕重的問題顛過來倒過去地想,就是想不明白。

而且在稀缺思維的控制下,他們做決策很容易捨本逐末,為了近期利益放棄長遠利益。

當其他人在想方設法豐富自己人生體驗的時候,他們卻糾結於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和動輒不穩定的情緒中。

他們把自己的無能歸咎於不能改變的外界和他人,而且越無能的人,越容易怨天尤人,不是怪出身,就是怪機遇少。

卻不知有一些人不僅比自己出身好,而且比自己更努力。

貧窮的人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傷痛,只有真正貧窮過的人才能體會,沒有錢的生活到底會艱難到怎樣的地步。

貧窮不僅是一種生活狀態,更是一種強大的思維定勢和行為慣性;貧窮久了會上癮,難以戒掉的癮。

有句經典的話:「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是典型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用來反映的社會現象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相比於富裕的人,窮人缺少的並不局限於賺錢的渠道,還有開放的思維和獨立的判斷、獨特的價值和優秀的能力、開闊的視野和宏大的格局。

出身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輩子延續著貧窮。

只有那些敢於承認自身不足和局限、發現和挖掘自身優勢、咬著牙拚命大踏步向前跑、持之以恆堅持的人,才能踢破貧窮的枷鎖,開啟人生的陽光大道。

作者簡介:彩紅,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喜歡讀書、聆聽音樂、品悟生活,寫一些溫暖、有力量、治癒系的文字,追求平和、喜悅的人生。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20-30歲,財富觀該是積少成多還是秉承不會花錢就不會賺錢呢?
如果知乎是一本書。自製話題索引:18、思維和邏輯
如何設計LOGO才能提高受眾記憶力?——弄懂這一點!

TAG:自我成长 | 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