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合餵奶,這個事情到底還要爭議多久?

近日,一個6歲小男孩拍照哺乳媽媽的事被鋪天蓋地報道,在網上激起了千層浪。

被拍照的媽媽在社交網路發文稱:自己帶著孩子去社區醫院打疫苗,打完後孩子哭鬧不止,她在留觀室給孩子哺乳時,一個男孩闖入並對著自己的胸部拍照,在阻止過程中他們和男孩家屬發生了爭執。

事後,有媒體記者到現場採訪事件經過,一位社區醫院的工作人員表示這件事發生在醫院三樓的留觀室。但在同一層樓中,其實還設有專門的母嬰室,可能那位媽媽不清楚,或者是當時情況比較急,所以她在留觀室內直接給孩子哺乳。

男孩的拍照行為不妥,家長無所謂、覺得「孩子還小懂什麼」的態度更是不恰當。

但事件背後,在公共場合、公開哺乳時的尷尬戳痛了很媽媽的心。

在2015年時,就有一位母親在公交車上公開哺乳,引發軒然大波。北京地鐵上,一媽媽在哺乳時被拍下,被人指責「公共場所注意舉止,不要裸露性器官,你在地鐵上這個樣子真的好嗎?」

還有一位網友發文說:事情發生在上周末,她帶著還在哺乳期的寶寶外出。由於坐車時間太長,寶寶餓了開始哭鬧不止,雖然媽媽用盡各種方式哄孩子,可孩子因為飢餓,哭鬧卻越發激烈。她看到周圍人對孩子的哭聲已經很不耐煩了,急得沒辦法,只好撩起衣服就給寶寶哺乳。

接下來的發生的事情,讓她倍感委屈,旁邊響起了一個女人的聲音:不知羞恥,丟人丟到外面了……這位網友當時是既尷尬又委屈,她說:如果不是因為心疼孩子,我也不希望被人窺伺自己的隱私和身體啊!

看到網上很多人抨擊當媽的在公共場合袒胸露乳,說一些有點難聽的話,當媽的聽了心裡一定都不會太好受。

沒生過娃的人,也許不太明白孩子們突然哭起來要吃奶的那個勁(簡直是5秒鐘都忍不了)。在餵奶時候用一塊遮擋布遮攔一下,確實是其中一個比較可行的做法。

但我也能理解,真的存在一些情況,是連這個都做不到的,比如寶寶不喜歡被遮住非要把蓋著的掀掉、或是一個人手忙腳亂根本沒辦法兼顧這些。

這也許聽起來有點「自暴自棄」,但要知道,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正常的女人,又怎麼會願意在公開場合這樣暴露自己?

(套一句時下流行的話:我能怎麼樣,我也很無奈啊!)

一面是嗷嗷待哺、亟待安撫的孩子,另一面是在公共場合、共同空間自身行為的「把控度」。

為此,年糕媽媽新浪微博在網上發起了「關於在公共場合哺乳行為」的投票(多選),結果顯示:

27%的人表示在公共場合哺乳,露出隱私部位不合適;

14%的人認為哺乳是媽媽們的權利,孩子要吃奶了總不能餓著他;

28%的人認為公共場合哺乳可以,但建議使用哺乳巾遮擋一下;

也有10%的人提出,哺乳巾不方便、孩子用了感覺不適,媽媽公開哺乳是沒辦法。

投票中,票數最高的是關於在公共場合建立更多哺乳餵養室的呼聲,有40%的人選擇了這個選項。

哺乳餵養室,或者母嬰室,在中國還是陌生的字眼,但是在許多國家,這已經是一項同洗手間平齊的公共設施。

在日本,公眾場所的母嬰室的數量趕得上洗手間的數量,而且嬰兒床、熱水器、衛生紙等用具一應俱全。

在英國,大型的商場、體育館等要提供120平方呎的獨立育嬰室,而小的圖書館、酒店、餐館等要提供至少75平方呎的育嬰間。

澳洲在2006年起,所有新建或者重修的建築,都必須提供育嬰的空間,包括哺乳室。

反觀我國,城市的公眾設施配置中,很難看到育嬰室或者母嬰室的蹤影。然而為數不多的母嬰室中還有許多形同虛設,設施不足,管理缺位,衛生情況堪憂,甚至淪為男士們的吸煙區。

2015年的時候,就有一個關於育嬰室的調查,結果顯示92.8%的人表示,自己周圍的公眾場所少有專門的哺乳室,84.1%的受訪者認為需要設立專門的哺乳室,機場、火車站和大型的商場尤其需要哺乳室。

隨著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未來中國二胎家庭會越來越多,更多的媽媽們需要探親訪友,購物旅遊,母嬰室和哺乳室不可或缺。

2016年11月,國家衛計委、住建部等10部門已經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經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醫院、旅遊景區及遊覽娛樂等公共場所,應當建立使用面積一般不少於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並配備基本設施。對已建成的母嬰室要做好改造完善工作。用人單位參照該標準建設女職工休息哺乳室等設施。到2018年底,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配置率達到80%以上。到2020年底,所有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基本建成標準化的母嬰設施。

我期待這些可以儘早成為現實。


推薦閱讀:

都說窮養兒富養女,但你真的理解這背後的含義了嗎?
如果我們墜入命運的深淵|《親愛的》影評
幾個來自父母的重大人生選擇,決定了孩子命運的轉折
是否應該帶孩子去旅行?
圖書館,閱讀之外的價值空間

TAG:育儿 | 儿童教育 | 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