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阿爾卑斯山的國度——瑞士的湖光山色

讓我們歡迎專欄的第二位作者 @七色光123 ,給我們帶來瑞士行的遊記。

阿爾卑斯(Alps)是歐洲最高大的山脈,西起法國東南部尼斯附近的地中海海岸,呈弧形向東北方向延綿1200公里,東止奧地利的維也納盆地,覆蓋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6個國家,但主要分布在瑞士和奧地利國境內。

阿爾卑斯山脈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有82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峰,這其中又有超過一半位於瑞士的瓦萊州。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於法國和義大利的交界處。

有高山就有大河!歐洲著名的羅納河,萊茵河都發源於阿爾卑斯山上的冰川。羅納河發源於瑞士少女峰附近的冰川,一路向西,沖刷形成瓦萊峽谷。流經日內瓦、洛桑附近的開闊低洼地帶形成了日內瓦湖,然後流入法國境內,最後在馬賽注入地中海。而萊茵河更是由幾條發源於阿爾卑斯的源流彙集,中下游大部流經德國,最後注入北海。

瑞士是阿爾卑斯山上的國度!從圖上看,阿爾卑斯山橫穿瑞士中南部。瑞士60%的國土面積被阿爾卑斯山脈覆蓋。在瑞士旅行,要麼驅車穿行在阿爾卑斯崇山峻岭之中,要麼泛舟於冰川匯聚成的高山湖泊,要麼健步在崎嶇的山間小路上,即使你漫步在伯爾尼附近的草原,也是在冰川河流沖積的平原上。

阿爾卑斯山孕育了瑞士這個國家,給了它高山,大河,湖泊,草原等這些最美的自然景觀,當這些景觀元素被十分和諧地組合在一起時,你就會由衷地感到:瑞士是一個能滿足你所有對大自然美好想像的地方。

作為熱愛自然風光的我,對瑞士的湖光山色推崇至極。2007年曾隨團遊覽過瑞士,那時就被這裡的雪山、冰川、湖泊之美所震撼,久久不能忘懷。時隔十年,經過盡心籌劃後,我和幾個好友一起於2017年6月再度踏上這片土地,以自駕+徒步的方式親密接觸這片人與自然的和諧之地、自然美景的天堂。

第一站: 萊蒙湖(Lac Leman)周邊

萊蒙湖又稱日內瓦湖,是阿爾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個。湖面面積約為224平方英里,是法國與瑞士的界湖,瑞士佔140平方英里,法國佔84平方英里。日內瓦湖是羅納冰川形成的。羅納冰川消溶後,形成羅納河,它是吐納日內瓦湖水的主要河流。日內瓦湖北岸的瑞士,擁有日內瓦、尼翁、洛桑、沃韋和蒙特勒等城市,其中沃韋附近的拉沃梯田、蒙特勒附近的西庸城堡,都是著名的景點。

拉沃(Lavaux)葡萄梯田位於阿爾卑斯山南坡、萊蒙湖的北岸,連綿18公里。拉沃地區是自冰川時期就形成的山坡地形,由於有充足的陽光和湖邊濕潤的氣候,從12世紀起,種植葡萄釀酒就已經是這裡主要的生產方式。

以徒步方式在拉沃葡萄園梯田間遊走,探訪那些隱蔽在葡萄園深處的典型酒庄、觀賞田園般景色的萊蒙湖畔風光,不失為一次絕佳的體驗。

西庸城堡(Chateau de Chillon)是瑞士最負盛名的古迹之一,位於日內瓦湖的東端,建在萊蒙湖面突出的岩石之上,由一座廊橋與岸邊相連。因為城堡由石塊堆砌而成,取名為西庸城堡(法文意指"石塊城堡")。城堡自12世紀開始由該地區統治者的家族不斷修復、增建。城堡除了軍事用途外,也曾是宅第及監獄。城堡因英國詩人拜倫《西庸的囚徒》敘事詩而聲名大噪。

第二站 :馬特宏峰(Matterhorn)

馬特宏峰 (海拔4478米)位於瑞士和義大利邊境,它不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高的山峰,甚至連前三都不是,但它絕對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漂亮的山峰之一,這座四角錐形的孤傲山峰被譽為"瑞士阿爾卑斯女王",它無比陽剛和雄渾的氣質,使得周圍那些綿延不絕的巍巍群峰只能俯首稱臣。 她是阿爾卑斯山脈的象徵,是瑞士的象徵。它以完美的金字塔造型、壓人的氣勢以及陡峭的山崖,征服了無數往來的遊客,征服了無數登上愛好者。

采爾馬特(Zermatt)位於阿爾卑斯群峰之中、狹窄的馬特峽谷盡頭,海拔1620m,周圍有29座超過4000m的山峰,但由於峽谷幽深,又被群峰環抱,所以是個非常不起眼的地方。那它為何會成為世界著名的山間旅遊勝地呢?是因為馬特洪峰。采爾馬特周圍的山上,有很多觀景平台,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馬特宏峰,因此成為遊覽馬特宏峰最好的落腳點。這是一個沒有汽車污染的地方,進出小鎮需乘坐火車。

站在小鎮上任意一處視野開闊一點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馬特宏峰的身影。

清晨,坐上頭班齒輪小火車,隨著車下傳來咯噔咯噔的齒軌咬合聲,紅色火車開始一路爬升向采爾馬特東南方向、海拔3130米的戈爾內格拉特(Gornergrat)景區去駛。

由於所處位置得天獨厚,這裡成為觀看馬特宏峰和阿爾卑斯山第三大冰河——戈爾內冰河的最佳場所。

我們選擇先在倒數第二站Rothenboden (海拔2815米)下車觀看馬特宏峰的倒影,然後再繼續乘車到山頂觀景台。

觀山景天氣很重要。昨天下了很大的雨,今早上山時天還是陰沉沉的,此時雲層很低,一條雲帶幾乎是貼著地面從下面的山谷飄過來。

車站下方就是里弗爾湖(Riffelsee)了,沿著一條陡峭的碎石小路,走走停停二十來分鐘後來到湖邊(2583m,高度差232m)。這是一個由冰川融水匯聚而成的小湖,湖面不大,卻是拍攝馬特宏峰倒影的一個絕佳地點。此時儘管天空依然十分陰沉,山尖還被雲層籠罩,但馬特宏峰那冷峻雄偉、孤芳自傲的山形,仍然帶給我巨大的震撼!

戈爾內冰河如一道白色激流沖刷而下,留下舞蹈般優雅的曲線,極其壯觀。

就在我們準備從戈爾內格拉特觀景台下撤時,馬特宏峰方向露出了藍天,但白雲依舊纏繞著山尖,多希望來陣風把雲團吹散啊。

等待了一陣,雲沒有散的意思,旁邊的山谷間又升騰起了一團。這等風起雲湧的氣勢可遇而不可求。

山裡的天氣變化莫測,下山時馬特宏峰幾乎又被雲層包裹住了。

第二條清晨,我們來到馬特宏峰冰川天堂(Matterhorn glacier paradise)這個距離馬特宏峰最近的一個景區。這裡不僅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馬特宏峰,還能進行各種冰雪項目的體驗。

這裡依然白雪皚皚,夏季也能滑雪。和我們同一纜車上來的不少攜帶全幅滑雪用具的老外,都是在中途站下車去進行高山滑雪的。

我們置身的3883米的觀景台被360度的群山環抱。幾十座雪山、壯麗的冰河以及連綿的皚皚白雪盡收眼底,場面十分宏大,此時的馬特宏峰已不再是"孤峰"了。山的堅毅、雲的妖嬈、耀眼的陽光、湛藍的天空、瑟瑟的寒風互顯霸氣!

從這個方向看到的應該是馬特宏峰的北壁(坡)了,它是阿爾卑斯山三個最著名的北壁之一,為了從北壁登頂馬特宏峰,很多登山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山頂上風很大也很冷,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下撤了。站在纜車換乘站(2940米)外面的山坡上,再次觀看四周的群山,頓時覺得他們高大了許多,缺少了山頂上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向下看,山谷間的小鎮就是采爾馬特了。

第三站:少女峰地區勞特布龍嫩( Lauterbrunnen),米倫( Murren)、雪朗峰(Schilthorn)一線

從因特拉肯( Interlaken)往南,阿爾卑斯山巒拔地而起,成為一塊雲集著眾多雄偉峰巒的雲中之地。其中少女峰(Jungfrau,4158m)、僧侶峰(Monch,4107m)、艾格峰(Eiger,3970m)就是這片巍峨群山中三顆璀璨的明珠。

少女峰名字的來由是因為山上經常有雲層籠罩,故少女"羞澀"不願見人得名。相傳旁邊的艾格看上了這位"姑娘",但中間的僧侶一直阻擋著他們見面。

少女、僧侶、艾格等山峰從西到東依次排開。在雪峰下有兩條山谷,東邊的一條是東西向的,山谷的頂端有一個小鎮叫格林德瓦德,阿爾卑斯群峰全部在山谷的南邊;西邊的一條是南北向的,谷中也有一個沿河小鎮叫勞特布龍嫩,阿爾卑斯群峰在山谷的東西兩邊。這條山谷的懸崖上還分布著西崖上的米倫小鎮和東崖上的文根小鎮。這四個小鎮和因特拉肯,是進山遊客的主要宿營點。從旅遊者的角度稱這一區域為少女峰地區。

南北走向的勞特布龍嫩峽谷,山谷東西兩崖壁立萬仞,谷南雪峰直入雲端。多條瀑布從兩邊的懸崖上傾瀉而下,形成了幾公里外的山上都可看到的壯觀景象。

處於峽谷之中的勞特布龍嫩小鎮,又被稱為"瀑布小鎮",因整個峽谷中遍布著非常多的瀑布而得名。

位於山腰上的米倫小鎮(海拔1650米)不通汽車,進出都需在勞特布龍嫩乘坐纜車,相對來說交通不是非常方便,但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裡有著世外桃源般的環境。

小鎮只有一條主街,房屋都是依山而建,一層層的往下,從每家每戶的窗戶里都能看到壯觀的U型山谷和遠處連綿的皚皚雪山。近處是成片的綠草,遍地是被鮮花裝點的阿爾卑斯風情小木屋。

這裡也是去雪朗峰的必經地,所以村裡白天遊人如鯽,但小村莊卻仍然充滿安詳寧靜的氣息。許多人認為不登少女峰一點都不可惜,但如果不到這座依舊完好保存著阿爾卑斯樸素山村氛圍的小山村停留,就太可惜了。

村莊整體面向東南,夕陽西下時正是觀賞少女峰、僧侶峰、艾格峰的最佳地點。米倫和少女峰之間雖然還有一座山遮擋,只能看到少女峰的山尖,但日照金山的景觀毫不遜色。

LP上這樣描述米倫:如果你在一個晴朗的黃昏——太陽馬上要落到地平線以下——來到米倫,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到了天堂。

剛剛在預定的酒店安頓下來,抬眼看到窗外的景色:夕陽將遠處的雪山山體照得通紅,一抹紅雲覆蓋其上,結束運營的米倫火車站靜靜地守候在小鎮的盡頭。

第二天清晨,我們登上了開往雪朗峰的纜車。隨著纜車不斷升高,山腳下的村莊漸漸變小,但視野也逐漸寬闊起來。遠處的雪山、懸掛在山崖上的瀑布,綠茵環抱中的民居,一切都讓人那麼心曠神怡。

雪朗峰(海拔2970米)位於因特拉肯正南的阿爾卑斯山群之中,少女峰西側,這裡是眺望眾雪山的最佳位置,360度瞭望平台上有很多觀景望遠鏡供遊人免費使用,觀景鏡里有文字標註所見雪峰的名稱和標高,非常貼心和方便。少女峰等著名的三峰就這樣從群山中被辨認了出來。

儘管天氣晴好,但由於逆光,東邊的少女峰等群峰看上去視覺不是很好,再加上今天還有一個重頭戲的活動等待著我們,所以對著少女峰方向拍了幾張照片就乘纜車下撤到比爾博格(Birg)站。

走出比爾格纜車站(海拔2677),周圍都是光禿禿的山坡,有些還覆蓋著積雪,門口有一個很陡的碎石下坡。從這裡我們將開啟瑞士之行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徒步。這段路程並不輕鬆,海拔較高的前半段以苔原砂石為主,是更容易滑動的大石子兒組成的持續坡道。

轉過幾個彎兒後,少女峰、僧侶峰、艾格峰三峰並立的景觀出現在視野中。

這對歐洲情侶坐在路邊凸起的岩石上,欣賞對面氣勢磅礴的群山。

此時比爾格纜車站已遠在高處的白雲間了。

從這裡開始就是正面迎著少女峰三峰往下走,全程都有著震撼的寬屏幕山景伴隨,景色非常壯觀。

景色雖好,路也難行啊。

在這樣陡峭崎嶇的山路上,竟然有人推著自行車上行,難道等一會他們要在這樣坡度的石子路上飛奔下來不成?

隨著海拔的降低,腳下的山谷已被綠色的植被覆蓋,遠處依稀可以看到零星的木屋,幾條健行的山間小路向著木屋所在的低谷方向延伸。

走累了坐下來休息一下,這裡視野開闊,風景亦是壯觀。順手拍下這壯麗的景色,讓美景與我們朝夕伴隨。

漸漸地,路邊的草地上多了盛開的小花,光影的魔術在延綿的坡地上灑下斑駁的影子,在山谷間留下富於變化的夢幻,美好的情景不經讓人動容。

咱也坐下來,把自己融入在阿爾卑斯山這壯麗的山水畫卷中。

沿著山路慢慢往下走,遍地的野花,若隱若現的牛群,不絕於耳的牛玲聲宛若天堂樂隊演奏的天籟之音。

走下這個山坡,本次行程中最著名的鮮花谷路段就要到了。

山坡上開滿了各色的小花,山谷中點綴著零星的木屋,遠處是一列列白雪皚皚的群山,這一切構成了阿爾卑斯山區那獨有的迷人氛圍,讓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留連忘返。徒步的艱辛能夠換取一路的美景相伴,真是太值得了!

來到海拔1907米的艾門胡貝(Allmendhubel)纜車站,這裡也是觀看少女峰三峰的最佳地點之一,只不過三峰在這裡已是縱向排列了。

此時我的兩位美女同伴累得再也不願往前挪動一步。

從吉姆沃德(Gimmelwald)小村徒步回來,已是傍晚時分,遊客已經退去,米倫重歸寧靜。夕陽西下,放慢腳步在小鎮上隨心而行,或者坐在房間前的草坪上用心享受這座斷崖上的小山村獨一無二的美麗,你會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第四站:少女峰地區文根(Wengen)、門立興( Mannlichen )、小沙伊德克(Kleine Scheidegg)一線

文根小鎮(海拔1274米)坐落在勞特布龍嫩東側山坡之上,進出都需在勞特布龍嫩乘坐登山火車。由於是上少女峰的一處不錯的落腳點,所以有不少酒店和商店,更具商業氣息。

文根雖然不比米倫安靜美麗,但卻是觀賞迷人的勞特布龍嫩峽谷的最佳地點,站在文根火車站可以將勞特布龍嫩小鎮盡收眼底,清楚的看到山谷和遠處雪山交相輝映的風景。

今天的行程是從文根坐纜車到門立興,然後進行少女峰中線(門立興——小沙伊德克)徒步,從小沙伊德克坐火車返迴文根後,開車前往另一條山谷-格林德爾瓦。

隨著纜車的升高,遠處的少女峰清楚地進入了視線。

門利興(海拔2230)是少女峰群峰北邊一個的小山,它既是東西方向的纜車中轉站,又是幾條健行路線的樞紐點,同時它還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觀景台。

出了纜車站,有一條盤旋上行的小路一直通向北面的一個高坡,路標告訴我們那裡有個叫做皇冠的360度觀景台,站在這裡向北可以看到因特拉肯地區,向南則是巍巍峰巒、莽莽雪嶺,少女三峰赫然聳立在眼前。

向西是半山腰文根鎮內外的綠草茵茵、房舍點點,以及勞特布龍嫩峽谷里輕雲薄霧、瀑躍懸崖。

向東是層層丘地、成片的綠樹、以及V型峽谷里片片村舍,那就是格林德瓦德鎮了。

坐在山崖邊的長椅上指點江山。

這裡的美充滿了活力和變幻,山頂白雪皚皚,雲霧纏繞;雪線以下滿目是墨綠色的樹木、翠綠的青草和黃色的山花;山坡上牛群散布,牛鈴聲回蕩;山谷里農舍點綴其中,既安靜又純美。這一切構成了阿爾卑斯山區那獨有的迷人氛圍,讓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陶醉於這詩畫般的景色,留連忘返。

與鮮花谷那邊不同,這邊的山坡上盛開著一種類似月季樣的黃色山花(權且叫做高山月季),他們與對面的雪山遙相呼應,給這魅力的畫卷平添了一份動感和生機。

我的美女同伴坐在花叢中,久久不忍離去。

盡興地遊玩兒之後,開始今天的徒步。這是一段開闊、大氣的徒步線路,徒步30分鐘後,可以看到右側聳立的邱根山,之後的線路一直都可以看到少女峰等群山的景觀,左側則是格林德爾瓦德峽谷。

今天的路途比較平緩,海拔略低,沿途風景也十分美麗。我的同伴經過昨天的鍛煉,現在已是步態輕盈,興緻盎然了。

轉過這道山樑,即將到達此次徒步的終點小沙伊德克了。

少女峰下的小沙伊德克(2061米)是冰雪線下方的一塊平地,登頂少女峰的高山列車從這裡始發。到達後,我們沒有繼續向少女峰進發,而是向下回到文根。也許你會問,既然已經到了少女峰的山腳下,為何不上去?因為單從觀山的角度講,在雪朗峰上和這兩天沿途看到的少女峰比登上少女峰更漂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就在此山中嘛。

第五站:少女峰地區格林德爾瓦德( Grindelwald)、菲爾斯特(First)一線

格林德爾瓦德和勞特布龍嫩一樣,也是雪山峽谷里的小鎮,不同的是這裡的山谷比較開闊,山坡的坡度不是那麼陡峭,小鎮建在了山坡上。由於交通方便,又是上少女峰的兩條必經之路的其中之一,因此遊客較多,這裡建了不少酒店,商業氣息濃郁。

以格林德爾瓦德為起點有兩條遊覽線,一條是少女峰線,另一條是菲爾斯特線。

去往菲爾斯特峰(海拔2160米 )的纜車就在住宿酒店的後面,清晨我們登上纜車,隨著纜車的升高,田園風光、綠草密林、溪流瀑布、層疊雪山一一展現在眼前。

菲爾斯特大氣開闊,可以遙望福爾角峰、韋特角峰、艾格峰氣勢磅礴的山景。

拉近些看,谷底是格林德爾瓦德,對面的雪山就是艾格峰(3970米)了。其北壁是阿爾卑斯山著名三大北壁( 艾格峰北壁、大喬拉斯北壁、馬特洪峰北壁)中最難攀登的一個,幾乎呈70度傾斜的大型岩壁,垂直落差1830米(其它兩個都是1200米),一直被奉為"死亡峭壁",電影《北壁》就是以一個真實的事件為原型,記錄了艾格峰北壁登山史上最悲壯的一次攀登。

菲爾斯特還是各種山地運動的場所,如高空滑索、山地自行車、滑雪、滑翔傘等。冬天滑雪,夏天徒步,這是來菲爾斯特的遊客必做的一件事。

今天我們就要從這裡徒步到巴哈阿爾普湖(Bachalpsee)湖看雪山倒映。

高山湖泊在午後閃耀著耀眼的光芒,背後是三大雪山倒映,無風的天氣可以看到清晰的雪山倒影。

湖邊的石頭小屋是給野外運動的人們提供避風、遮雨、禦寒的臨時處所。

這是一條需要往返的徒步線路。在湖邊簡短的休息之後,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站在高坡處,阿爾卑斯山迷人的風景又重新回到眼前。近處綠意盎然的草場和遠處延綿不絕的雪山構成了一副美麗的畫卷,蜿蜒的溪流和星羅棋布的五采野花又為這份景緻平添了幾分動感和生機。

一隊中年山地自行車愛好者迎面而來。

瞧這一家子,年輕的父母帶著四個孩子(最大的不過六七歲)一起遊覽名川大山。

開闊的山谷里,點綴著色彩斑斕的滑翔傘,忽高忽低,飛翔在藍色的天空。讓我從中體會到瑞士人及其喜愛高山滑雪,滑翔傘等極具挑戰性的運動,並把它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與大山為伍,樂此不疲。

在一處平坦的山坡上,幾個滑翔傘愛好者正在準備起飛。他們有序地攤開尼龍傘,披掛好安全帶,把自己身上的掛鉤接上尼龍傘。就著風勢,將傘拉起張開。

待傘完全張開,他們一個轉身向坡下猛跑幾步。風吹起了傘,傘帶起了人,人坐在傘下,隨傘騰空而起。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五彩繽紛的滑翔傘飄蕩在藍天之下、綠地之上、懸崖之巔、雪山之旁。

"夢幻山坡",這是大家對格林德爾瓦德的美贊,它是小鎮的精華所在,位於小鎮中心對面較為平緩的山坡上,這裡零零星星建有一些民居,由於山坡的角度和全方位被草皮覆蓋的緣故,每當日出日落或光線變化時,這裡的草地會呈現出波浪般的層次感,再加上瑞士特色的鄉村別墅點綴其中,自然和人文彷彿正在演奏一曲輕妙的樂曲,讓人陶醉。

光影的魔術在延綿的坡地上灑下斑駁的影子,在山谷間留下富於變化的夢幻,美好的情景不禁讓人動容。

第六站:因特拉肯地區哈德山(Harder Kuim)、布里恩茲湖(Brienzersee)、圖恩湖(Thunersee)

哈德山(海拔1322米)位於因特拉肯北面的一座小山峰,這片鬼斧神工般的平台好像是大自然特意為了遊客建造的。

站在觀景台上不僅能與壯麗的少女群峰遙遙相望,還能將"上帝最美雙眸"圖恩湖和布里恩茨湖盡收眼底,還可以看到整個因特拉肯小鎮,以及連通兩湖貫穿城市的阿勒河——可稱得上是瑞士最佳觀景台了!

布里恩茨湖位於因特拉肯東側,是一座美麗的山間湖泊,它是冰河時代的產物,少女峰地區的雪山融水通過山谷里的兩條河流注入到布里恩慈湖。湖水藍中帶綠,被譽為上帝的右眼。

圖恩湖位於因特拉肯西部,水源來自東南方比它高6米的布里恩茨湖,湖水湛藍清澈,是一灣極具神秘色彩的湖水,被譽為上帝的左眼。

施皮茨(spiez)位於圖恩湖西岸,海拔628米,是圖恩湖畔的一個普通小鎮,這裡碧水如鏡,雪峰環抱,空氣清新,被冠以"瑞士最美小鎮"的頭銜,它還是瑞士著名的休養和水上運動勝地,所以這裡遊人如織,相當的熱鬧。

湖灣里私家遊艇林立

在遊覽小鎮的路上,忽見天空出現了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狗,正對著前方鳴吠,是什麼讓它如此興緻盎然?

原來對面還有一隻更萌的富貴犬在向它示威。

伊瑟爾特瓦德(Iseltwald)小鎮 ,坐落在布里恩茨湖的南岸一湖灣邊,它的知名度沒有施皮茨大,商業化程度不高,小鎮上的設施以滿足本地人起居生活為主,僅有幾家家庭式酒店用於接待遊客。為了保持這裡的安寧,小鎮入口處設立了停車場,除了住宿的遊客,外來遊客的車輛必須停在村外。

這是我們今晚預訂的湖邊小屋酒店。

傍晚,小鎮上的人們給自家門前暴晒了一天的花草澆水。

酒店就在湖邊,一清早便能欣賞到恬靜的湖畔美景。

一間間錯落有致的木屋展現在眼前,紛繁盛放的鮮花,別有情趣的庭院布置,愛美的村民們把每棟房屋都打扮得非常別緻。湖水在微風下泛起了陣陣漣漪,來到遊人稀少的地方獨自看風景,真是一種享受!

這就是瑞士人的山村生活,小鎮上的人們遠離塵世喧鬧,守著最純美的山水,與自然和諧相處,過著寧靜、休閑、舒適的生活,多麼令人嚮往……

第七站,盧塞恩周邊

琉森(Luzerne)位於瑞士的中部,又有人把它翻譯為"盧塞恩",這是一個湖光山色相互映襯美麗城市。

2007年我第一次隨團游瑞士就對盧塞恩這個地方留有深刻的印象,至今我還能清晰地回憶起當年遊覽時的眾多的情景:清晨一群白天鵝在泛著金色漣漪的盧塞恩湖上游弋;造型獨特的卡佩爾廊橋;古老的穆賽格城牆;以及金色環遊的皮拉圖斯山等。

這一次重遊盧塞恩,又是自駕,活動範圍和活動內容自然寬泛了許多,於是將龍疆(Lungern)、瑞吉山(RIGI)、還有盧塞恩湖周邊的小鎮韋吉斯( Weggis)、菲茨瑙(Vitznau)紛紛列入了行程。

吉斯河瀑布(Giessbachfalle)

離開伊瑟爾特瓦德前查詢mapsme地圖,發現附近有一處不錯的瀑布景點,又正好在我們去盧塞恩的路上,於是驅車前往。這個景點有些難找,導航指示的地點在公路上,根本無法停車。最後還是經附近修路工人的指點,從後山繞過去尋著轟鳴的水聲找到的。

瀑布從400米的高處傾瀉而下,通過14級落差進入布里恩茨湖,水聲轟鳴,場面非常壯觀。

這是一個懸空型瀑布,轉到瀑布後面的岩石內,巨大的水流在眼前奔流而下,形成了一道寬寬的水幕簾,縫隙中前方布里恩茨湖以及岸邊的建築物清晰可見。

說起瑞士的湖泊,你會馬上想到萊蒙湖(日內瓦湖)、琉森湖(盧塞恩湖)、圖恩湖、布里恩茨湖、蘇黎世湖……,但無論你怎麼想,都不會想到龍疆(Lungern)和薩爾嫩(Sarnen)。

從因特拉肯驅車前往盧塞恩的公路上,為龍疆湖留了一個觀景點,從這裡就能看到明信片上所顯示的最美龍疆湖——遠端的雪山、近端的湖水,再點綴上錯落有致的紅木屋和綠色樹林,就構築起一幅獨一無二、既安靜又純美的畫面。其實龍疆湖並不大,但湖水的顏色比布里恩茨湖更藍更美,被譽為"上帝的天眼"。

琉森湖的湖岸蜿蜒曲折、被群山和小鎮圍繞,有些湖岸線甚至是高高聳起的陡峭山峰,湖的北岸是有著"山巒皇后"之稱瑞吉山(RIGI,海拔1797米),東邊是充滿傳說的皮拉圖斯山(Pilatus,海拔2128米)。

坐上登山火車,來到瑞吉山頂。

瑞吉山是阿爾卑斯山的最前沿,被稱為山巒皇后,是瑞士中部最有名的瞭望台。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很有名的觀賞日出和日落的地方。

山頂視野開闊,滿山的綠草、野花。向南是白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四周是碧波蕩漾、顏色深藍的三個湖泊:盧塞恩湖、楚格湖和埃格里湖。

下山的路上,看到一戶人家門前草地上擺放著一組非常可愛的小矮人。我在想,在美化環境愉悅他人的同時,這家主人每天的生活也一定像童話世界那樣充滿快樂。

韋吉斯小鎮(海拔435米),位於盧塞恩湖畔著名的瑞吉山腳下,是一個寧靜的、田園式的湖畔小鎮度假村。因家家戶戶都種植薔薇花而得名玫瑰小鎮。每年的7月初,小鎮都會搞各種活動,慶祝自己的玫瑰節,其中的重頭戲就是評選屬於他們自己的玫瑰皇后。

從瑞吉山下來後,我們在碼頭附近一處風景優美的岸邊享用了一頓豐盛的西餐。

歡迎關注我們的專欄 假裝在環遊世界 - 知乎專欄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推薦閱讀:

現在的梵蒂岡瑞士衛隊只是儀仗隊還是的確有一定的戰鬥力?
在歐元貶值的強烈預期下,為什麼瑞士央行還要大舉買入歐元?
為什麼瑞典作為中立國卻加入了歐盟而瑞士不加入,加入歐盟對雙方有何優劣又對其地位有什麼影響?
瑞士美在何處?
瑞士人的性格真的那麼奇葩么?

TAG:瑞士 | 阿尔卑斯山脉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