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停產、失業、民怨沸騰!新華社罕見發文質疑「環保風暴」一刀切!

目前,全國範圍內,國家環保督查已經進行了三輪,風頭不減。與此同時,各地省、市、縣、多級環保檢查全面展開。環保重壓之下,風暴所到之處,包括化工行業企業在內,企業大面積斷水斷電停產,工人停工失業,家庭生計堪憂!有點哀鴻遍野的味道。在河北三河市,更是有部分企業主和員工拉橫幅抗議!

一些化工企業老闆哀嘆:環保嚴查,本無可厚非,但在當前去產能、材料飛漲的情況下,運動式、一刀切式環保漸漸變味,一場聲勢浩大的「保衛藍天行動」變成了無數民企的哀號。我們害怕每個太陽升起的早晨,工廠外警車 、執法車 、甚至便衣 、甚至出動無人機。

中小化工大面積停產、失業

民怨沸騰

很多中小化工企業主全部身家都壓在工廠里,而無數工人正背負著房貸、車貸、養家、養老的巨大壓力,政府採取一刀切式整治令不少無污染的企業也被強制關停,甚至做豆腐、做早餐的小店也被關閉。一時之間,引發了民怨沸騰。

有企業表示:

「政府倡導的環保治理切合實際民生,但要引導企業合理循序改造,不能讓老百姓看到政府部門的人像鬼子進村,現在哪個大小化工企業不是大門緊鎖!」

」也不能說是廠家的錯,有些執法人員確實野蠻,沒有這些人說話的權利,環境是要整理,那也需要一個過程吧?「

」政策要有連續性才行,今天一個政策,等你投資整改了;明天又一個政策,上次的整改又不行了!一個部門一個樣,誰也不敢表態,為了自己的烏紗帽,上面咋說咱就咋搞,就一個字「關」!其實就是懶政、無為!「

有些民企則感覺受到不公平對待,稱:

」京津冀污染了就治理周邊地區,就和人身體一樣。美食有嘴享受疾病別的器官分擔。「

」都是拿雞毛當令箭的主,這麼多大型污染企業一化工廠,熱電廠,鋼廠等不管,專抓私營企業,用心何在??????「

」要想環保須從源頭開始,不叫燒煤,把煤礦關了,把煙廠停了,中石油中石化斃了。就天津市為例各區數以千計的小微化工企業關停,又有多少人失業?又有哪一級政府、部門想過他們的生活怎麼辦?「

有化工企業職工也深表擔憂地說:

」土地流轉了,廠子關停了,不知道老百姓的明天會是啥樣,孩子上學,老人撫養,甚至基本的溫飽怎麼解決呢?」

」已上網友說的太好了,真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了,這樣整理下去,社會更加混亂,關閉了多少工廠,企業,下崗了多少工人,孩子需要上學,父母需要善養,該怎麼辦啊?「

」現在自主創業的小企業基本都是70 80後的人群,肩上擔負一家老小三代人的生計,這樣一刀切,讓我們怎活活呀!「

更有人哀嘆稱環保就是燕王掃北啊,是不是我們這一帶有人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上天就對我們進行懲罰。

其實,對於這種打上了」一刀切,運動式「烙印的環保風暴,很多民企化工老闆也頗多微辭。

一位最憋屈的化工企業主說:去年11月份,環保局聲稱燃煤鍋爐必須安裝過濾裝置,確保煙囪冒出來的是白色煙霧,而且要先交5萬元罰款,在辦理環評報告,當人們緊張的在一個月內花費20多萬元辦理了環境評估和燃煤鍋爐的改裝,環保部門卻聲稱要限量生產。

到今年2月份,國家開大會,要求全部工業用電企業必須停產,有任何證件和報告也不行,一經查處拘留罰款,忍了,等幾天。大會過後的人們連夜趕工,因為耽誤的時間太長了。然而就在4月1日以後,人們徹底絕望了,國家成立雄安新區,周邊所有符合小亂污的企業全部拆除(不管你有沒有報告),老百姓必須全部更換天然氣爐子。

時隔5個月,國家政策發生了翻天腹地的變化,請問國家有考慮過老百姓的死活么?我們這些企業去幹什麼?去雄安新區開大學?還是讓我們這初中都沒畢業的人們搞高新技術?自己想想都想笑……但又笑不出來。

還有理性的聲音:中央的政策是好的,為了環境治理污染,只是方法措施有問題,不能一刀切,把這麼多企業全部關停不是辦法。

在國家大力開展環保整治的時代背景下,這些民營企業主的大聲呼籲顯然無法改變這一歷史洪流的方向。但老百姓要喘氣更要生計,還請有關當局在進行環保整治的同時,認真調研民企老闆的損失和員工們的生存!

中小企業受到重創

悲劇還在上演

據國家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有40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同樣,在全世界,中小企業都是一國經濟的主體力量,是最受重視的群體。在歐盟,共有2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占歐盟企業總數的99.8%。其中92.2%是僱員少於10人的微型企業。

近兩年來,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全民創業、萬眾創新」,事實上也是對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一種培養。因此,希望中小企業老闆們不要妄自菲薄,中國經濟要發展,最終還得靠中小企業。

2016年-2017年以來,在去產能、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包括化工行業企業在內的廣大中小企業成為了去產能的對象,特別是在霧霾壓頂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被一刀切式關停。

去年的化工市場漲價潮並非是需求回暖所拉動,而更象是環保和去產能導致上游材料企業產能突然集中而引爆的漲價潮。這種爆髮式的漲價很難傳導給終端企業,使得位於中游的眾多中小化工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訂單轉移等原因而出現倒閉潮。

官方新華社與化工巨頭CEO

質疑「環保風暴」一刀切

目前中央環保督察正在轟轟烈烈地開展,已經看到了顯著的效果。不過,從經濟發展角度講,又出現了限制經濟提速的情況。我們如何才有更和諧的環保政策?如何才能更文明地平衡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不久前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利偉誠表示「如果過度的環境監管會嚇跑投資者,也無法引進對我們環保工作有益的技術和創新。」

那麼,如何做到合理的環境監管,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在國家大力開展環保整治的時代背景下,這些化工企業主的大聲呼籲顯然無法改變這一歷史洪流的方向。但老百姓要喘氣更要生計,還請有關部門在進行環保整治的同時,認真調研化工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化工企業和員工們的生存!

實際上,早在今年4月份,新華社一則名為:環保管控不能"一刀切"的文章中就對環保督查「一刀切」提出質疑。文章指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既是政治任務、民心工程,也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實現清潔生產的助推器。

某省級工業主管部門日前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執行環保管控措施,不論企業是否環保達標,一律實行錯峰停產,有的達標企業因此被關停4個月。針對這種現象,業內專家認為,環保管控要精準施策,營造良好的管控導向。

新華社文章認為:以產業劃線、以區域設界,實行環保管控「一刀切」,是最簡單、最省事的辦法,對於緩解突發霧霾天氣也很見效。但對於推進環保與經濟協同發展來說,對於開展一場治理大氣污染的持久戰和攻堅戰而言,其措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好的環保管控措施,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風向標。要通過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標準,引導推動企業淘汰落後工藝和產能,實現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對環保達標企業,給予大力支持,促其健康發展,搶佔市場先機;對環保不達標企業,要堅決予以整治,促其改造升級,否則予以關停。

文章指出,如果不加區別地執行同等管控措施,則難以起到優勝劣汰的作用。

不少地方提出「一年確保一半以上優良天氣的奮鬥目標」,自然是件好事。但是,不改變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生產方式,沒有區域的協同治理,沒有嚴厲的督查問責,要實現大氣質量的根本好轉,恐怕也是一種奢望。

治理大氣污染人人有責,公眾要參與,企業要擔當,政府管理部門的責任更加重大,不僅要有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而且要有獎優罰劣的具體措施,防止出現「失責者寬,盡責者嚴」的逆向淘汰。

專家建言

儘快出台「差別化」政策措施

環保整治有必要,也是大勢所趨,有利於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在整治過程中,能不能停止使用「一刀切」的整治方式,「一刀切」使很多化工企業無所適從。化工行業高能耗、高污染的高帽子摘掉,還需要實施差異化政策措施,細化環保監管制度,方可長治久安。一刀切的在中國歷史上已經產生過很多災難,能不能引起相關部門的反思呢?


推薦閱讀:

你見到過哪些讀起來熱血、亢奮、深思的句子?

TAG:热门话题 | 深度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