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奮讀《圍城》:收入比丈夫高,妻子就能「自己掙錢自己花」了?
讀圍城,品職場之11:老婆收入比老公高,婚姻質量一定差嗎?
《當她掙得更多》給高收入妻子的三條建議
1/5、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悲劇
1942年,楊絳的劇本《稱心如意》公演大獲成功,以至於當時人都把錢鍾書介紹成「楊絳丈夫」。
錢鍾書本來是研究學問的,受了刺激,放棄了部分教職寫《圍城》,楊絳立刻停止了戲劇創作,辭掉女傭,學習家務活,全力維持生計,支持丈夫寫作。
錢鍾書是那種自己生活越幸福,就越能看到幸福背後的悲劇因素的人,所以,《圍城》中寫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悲劇,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正是「丈夫的收入比妻子低」而引發的一系列矛盾。
到了今天重讀這一部分,錢老描述的夫妻雙方的糾結心態,依然是那麼發人深省。
2/5、「賺錢能力」問題成了夫妻吵架催化劑
回上海後,方鴻漸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差事,在一家小報館裡打雜,而孫柔嘉靠著姑母的關係,謀了一份輕鬆的差事,收入還是鴻漸的兩倍。
一開始,鴻漸並沒有在意,反而很坦然地告訴父母。可換來的反應卻是「二老故意地靜默」,回家一聲哀嘆:「兒子沒出息」。
柔嘉也沒很在意,她認為丈夫只是一時的困境,畢竟在三閭大學,丈夫是副教授,她只是個助教。
可母親卻不這麼認為,就「女婿搞不定房子」一事,她就認為:「……結婚不能太冒昧的,譬如這個人家裡有沒有住宅,就應該打聽打聽。」——丈母娘是房地產市場永遠的擎天柱。
「不公平感」就像種子,埋進心裡,早晚都會發芽。
果然沒幾天,鴻漸的父親勸柔嘉「跟你婆婆學學管家」,委婉地勸她不要工作。柔嘉當面含糊過去,回家就爆發了:
「在家裡享福,誰不願意?我並不喜歡出去做事呀!我問你,你賺多少錢一個月可以把我供在家裡?還是你方家有祖傳的家當?你自己下半年的職業,八字還未見一撇呢!我掙我的錢,還不好么?」
夫妻之間一旦開了個不好的話題,後來再吵架就很容易順道拐進去。
有一回,鴻漸問柔嘉:「羊毛坎肩結好沒有?我這時候要穿了出去。」
這是禮拜天,柔嘉急著要到姑母家去,不耐煩了:「沒有結!要穿,你自己去買……我忙了六天,就不許我半天快樂……」
「忙」這個關鍵詞的出現,好像是一個轉彎信號,鴻漸立刻拐了進去:
「只有你六天忙,我不忙的!當然你忙了有代價,你本領大,有靠山,賺的錢比我多——」
夫妻一旦進入拌嘴模式,往往是什麼順口說什麼,「誰掙錢多錢少」,這麼威力大的話題,柔嘉要是放著不用,簡直天理難容:
「虧得我會賺幾個錢,否則我真給你欺負死了。姑媽說你欺負我,一點兒沒有冤枉你。」
接下來,話題又轉到了「誰欺負誰」的問題上,雖然避開了這個敏感話題,但衝突卻升級了,從「拌嘴模式」進入「吵架模式」。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變成誰先主動提,誰就佔優勢。
趙辛楣邀請鴻漸到重慶來發展,柔嘉不願意去,兩人就開始商量,商量著商量著又拐進這條岔道:
鴻漸忽然找到了這個話題上的戰略制高點,得意洋洋地說:「……你自己動不動表示比我能幹,賺的錢比我多。你現在也知道你在這兒是靠親戚的面子,到了內地未必找到事罷?」
柔嘉丟了面子,要加倍找回來,開始口不擇言:「……我從來沒說我比你能幹,是人自己心地齷齪,咽不下我賺的錢比你多。內地呢,我也到過。別忘了三閭大學停聘的不是我。我為誰犧牲了內地人事到上海來的?真沒有良心!」
吵架就此升級至「互揭老底模式」。
你看,「賺錢能力」問題是不是一塊「夫妻吵架升級的神奇跳板」?
夫妻吵架時間長了,一方總能總結出對付另一方的「核武器」,一旦出手,屍骨無存。
正因為威力太大,掌握武器的人在吵架一開始,總免不了在心裡拚命克制自己的衝動:那句話,千萬別說,說出來大家就真的完了。
可就像電影開頭出現了一把槍,結尾時,必然有人用那把槍殺人。你心裡只要有了那句話,早晚你會說出來。
柔嘉托姑媽幫丈夫「在廠里找個位置」,這是好事,可說得不是時候,偏偏這時丈夫剛丟了工作、又被偷了錢、還偷聽到姑母貶低自己,再加上餓昏了頭,「一股怨毒全結在柔嘉身上」。
鴻漸的反應是「跳起來大喝」:「誰要她替我找事?我討飯也不要向他討!她養了Bobby跟你孫柔嘉兩條狗還不夠么?……資本家走狗的走狗是不做的。」
不但傷感情,而且傷自尊咧,孫柔嘉終於也用核武器回擊:「一輩子跟住他(指鴻漸要投奔趙辛楣一事),咬住他的衣服,你不是他的狗是什麼?你不但本領沒有,連志氣都沒有,別跟我講什麼氣節了。」
(本文為讀圍城,品職場之11)
夫妻吵架一旦進入「什麼話傷害力大就說什麼」的模式,基本上也就到頭了。
難道妻子比丈夫的收入高,真的這麼可怕嗎?
3/5、為什麼我要被你劃一道紅線?
美國康奈爾大學社會學學者克里斯廷·蒙施,做了一個「年輕夫婦的收入和婚姻狀況關係」的調查顯示:
妻子的收入是丈夫收入3/4左右,丈夫出軌的概率最低,婚姻最穩定。
妻子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高,丈夫出軌的概率也越高,無收入的丈夫,出軌率是平均水平的4倍;
3/4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數字,從丈夫的角度看,既希望妻子有足夠的收入,又不希望高於自己,3/4就是最後的心理平衡點。
我在網上看到有個在讀男博士吐槽,自己也算是「高知階層」,常常被媳婦拿來跟「人家老公」比,感到很悲哀。
下面有女生回復:
「影響你們關係的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她既然嫁給你,自然認為你以後會有出息。對現狀的不滿,嘴上嘮叨兩句,對女人而言也很正常。相反,真正對自己現狀在意的、不願做出改變的,難道不是你嗎?」
話說的很痛快,但問題還是沒解決。
3/4這個數字對高收入女性、特別是婚後開始走事業運的職業女性而言,就太不公平了。
同樣是高考拼了老命,同樣上了四年大學,同樣從職場新人小心翼翼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憑什麼我要被你的收入劃一道3/4的紅線?
更糟糕的是,錢掙多了,經濟上有安全感了,可是情感上的安全感卻降低了。
我們通常認為,女性收入高了,可以從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但有調查表明,現實恰恰相反。
很多女性為了婚姻的穩定,擺脫「女強人」的角色,竭力想展現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反而承擔了更多家務工作。
累一點也就罷了,但心態就更壞了:
錢是我賺的,家務活也是我做,還落不到半句感謝,難道我要把這輩子花在維護他的自尊心上嗎?
4/5、《當她掙得更多》的三條建議
美國專欄作家法努什·塔拉比,在《當她掙得更多》一書中,為經濟收入更強勢的太太們出了十條建議,我覺得至少有三條是適應中國國情的。
比如第一條「面對現實看未來」:
俗一點說吧,雙方條件差不多的婚姻肯定更穩定,但衡量平等的標準,可不僅僅是收入,而是「綜合發展指標」。
比如丈夫在政府機關,不貪不腐,收入一般,但有社會地位,還有各種社會資源作為補償。
或者丈夫創業初期,不但沒收入,有時還要往外貼錢,但未來更有想像空間。
就像方鴻漸,如果沒有戰亂,收入超過柔嘉是早晚的事。
只是有時置身現實的困難之中,情緒難免受影響,所以你一定要理性面對現實,相信自己的選擇。
第二條是 「處理環境壓力」。
「」妻強夫弱「」最大的威脅來自外界對高收入女性的敵意,很多人的偏見源於潛意識裡覺得被冒犯、被威脅了。
你必須學會處理親朋好友的「建議」和閑雜人等的「非議」,打好那些常見的「三八問題」的腹稿,必要時果然給予回擊。
第三條是「平衡家庭決策權」。
調查發現,在妻子收入多的婚姻中,女方控制財務決定權的比例是男方的兩倍。
就像很多人心裡想的:「我自己掙的錢,我自已決定怎麼花」——這是最糟糕的心態。
從法律上講,你賺的錢再多也是夫妻共同財產,需要協商支配。
丈夫把家庭決策交給你,是他們自己的事;但如果因為收入低,而迫這樣做,那就是很屈辱的事了。
而且,權利和義務總是相對的,如果不尊重他對家庭重大決策的參與權,那等於放棄要求他對家庭盡責任。
女性的獨立是社會進步的結果,但如果因此承受婚姻的悲劇,那一定是某些地方背離了初衷。
5/5、因為愛情怎麼會有滄桑
《圍城》里有一回,柔嘉跟鴻漸講自己夢見了鬼,然後問鴻漸:
「為什麼鬼不長大的?小孩子死了幾十年還是小孩子?」
鴻漸回答:「這就是生離死別比百年團聚好的地方,它能使人不老。不但鬼不會長大,不見了好久的朋友,在我們的心目里,還是當年的丰采……」
說這番話時,他們還是好感與日俱增的旅伴,鴻漸還是那個前途無量的留洋教授,柔嘉還是那個溫柔體貼的新式大學畢業生。
他們的婚姻悲劇,到底是因為看不到未來,選擇了錯誤的彼此;還是忘了過去,陷入生活的苟且之中呢?
(此處應有背景音樂)
因為愛情,怎麼會有滄桑
所以我們還是年輕的模樣
因為愛情,在那個地方
依然還有人在那裡遊盪人來人往
——《因為愛情》
(本文為讀圍城,品職場之11)
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首發,每周兩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相關文章
罵人要得體,幫人有講究,8句話教你怎麼裝「民國范兒」(讀《圍城》之十)
你那不是知識,頂多是橫店的布景(讀《圍城》之五)
你和領導的差距,首先就在演技上(讀《圍城》之一)
推薦閱讀:
※你有哪些機會是靠自己聊出來的?
※你手機有哪些不捨得刪除的APP?
※女生如何於比自己大5-10歲的女上司相處?
※誰的生活不是一邊喪著,一邊燃著
※「習慣就好了」正在拖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