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桐媽原創) 家裡老人、鄰居大媽、親戚朋友、網路文章、書籍、文獻……判斷母乳不足的方法我們該聽誰的?

家裡老人、鄰居大媽、親戚朋友、網上甚至書上經常會有很多判斷母乳不足的方法,很多流傳很廣,甚至是自古流傳下來的俗語。這些是否可信?

原創作者:梧桐媽媽大小寶

(跟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經的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復旦大學兒童心理學博士後,二胎媽媽一起育兒!——這是同一個人……)

梧桐媽媽大小寶是一位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現為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師從孫時進教授,主攻兒童心理學。著《夏娃的困惑》叢書。希望接地氣地傳播科學育兒理念及切身養育體會,讓媽媽們真正感到育兒的樂趣和幸福。圖片均來源於網路,水印未刪,如有侵權,請告知更改!深表感謝和歉意!

我們國家的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密。同樣,我們國家的人,人與人之間,也缺乏基本的界限感。新媽媽自己,也被這些「過來人」、「孝道」、「聽話」的古訓搞得非常困惑煩惱,很疑惑堅持按自己「初心」餵養孩子的主權意識,是不是真的合理——而這竟然是多麼天經地義、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

自打生產,熱情洋溢關心、幫助我們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喘不過氣來。自家老人和親戚朋友不斷有「經驗傳授」,新媽媽已然應接不暇;還有很多老人家靠關懷與自己毫無干係的陌生人,「怒刷存在感」。母乳最常被當成洪水猛獸,只要找准哪哪兒不對,大伙兒口誅筆伐,苦口婆心,諄諄善誘,不添奶粉誓不罷休;母乳媽媽喂壞孩子,天理不容,經常被一群大媽大爺圍剿。這不,很多母乳媽媽在熱鬧的大家庭里卻感到孑然一身,無所適從,害怕親友探訪,也不敢下樓遛娃。更糟的是,社區里的老人家、親戚朋友、保姆甚至新媽媽們自己,抱團傳播謠言!最最糟糕的是,母乳媽媽自個兒抱著孩兒聽到謠言的時候,自家老人在旁邊!一人好心好意給足「經驗」,幫了「大忙」,「刷」了「存在感」,心滿意足離開了。新媽媽一家,且得有一陣雞飛狗跳的了。

「怎麼吃這麼久?是不是不夠吃?我看他光含著睡覺,沒聽到吞的聲兒呀!我當年就喂10分鐘就飽了,孩子吃得咕嘟嘟的,可帶勁兒了。」

「剖宮產很多沒奶的。」

「孩子長這麼慢,是不是奶少了?」

「你奶子那麼大,怕是沒奶喲,光長脂肪去了。『奶大餓死仔』,小饅頭奶子才好用。」

「你的胸跟我們家三叔似的,能裝多少奶呀?可把咱們孩子餓壞了。」

「你看你乳房軟的,嘖嘖嘖,裡面那點兒湯還不夠他當零嘴兒。我們當年哪是這樣,奶子都跟個球似的,奶自個兒直往外噴,嗆得孩子哭!平常隨便擠擠,飆得老遠了!」

「你看孩子總在動彈,根本睡不實,我看就是沒飽。」

「孩子囟門都陷下去了,眼皮黑黑的,皮膚乾乾的,還脫皮,成天昏昏沉沉睡覺,這就是餓脫水了哇!」

「我那時也沒奶。這東西估計遺傳的。哎,咱家沒這個福氣。」

「孩子怎麼凈打屁,肚子餓得咕咕叫,我看他根本沒奶吃,吃進去的都是氣!」

「孩子大便怎麼是綠的?餓綠的喲!看這屎稀的,肯定奶不好才這樣。」

「他咋一吃你的奶就哭啊!我看他都知道裡面沒有貨,不想白費勁兒了。」

「孩子吃奶咋會這麼快醒喲!一般吃完奶都要睡三四個小時的,睡不好就長不好哩!」

……

聽到這些喪氣的言論,本來心裡打鼓的新媽媽,別提多沮喪了。我國有句俗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舊思想和新知識碰撞的情況下,在信息大爆炸、知識有效性難於甄別的今天,新媽媽會被各種各樣的說辭、速成肥皂書和網上的「網友經驗」、「專家建議」搞得非常困惑。這些說辭看上去很有道理,讓人驚慌,有時卻會自相矛盾,讓人疑惑。

我們應該相信「經驗豐富」的老人的判斷,相信我國傳統文化,相信「閱人無數」的醫務人員,還是西方現代科學?如何甄別和選擇性應用最靠近真理的知識呢?哎,這可真是個世紀難題。

(1)關於母乳的這些亂七八糟的說法,我們該聽誰的?

1)「老人言」、金牌月嫂、親戚朋友、鄰居大媽……能隨便信嗎?

梧桐媽媽經常收到新媽媽的提問。「梧桐媽媽,我家老人說……」然後,就有各種「然後」了。「老人言」沒聽,真的會「吃虧」?我想,絕大多數情況,是該否定的。

①我們國家有上下五千年古老歷史,積攢了大量的文化瑰寶,也積攢了數不清的經驗主義文化糟粕。還有些謠言帶著迷信色彩,讓人惶恐,不敢不從。想當年,我們可沒有設立對照實驗、科學研究這一說,有沒有用,有沒有害,全憑自個兒主觀感受。

更何況,在我國古代,婦女受教育程度是非常低的!而相對受教育程度高一些的男人,也很少直接參与育兒行為。那麼,這些低教育程度的養育者代代相傳的「經驗」,喂粥、灌藥、抹香灰、擠乳頭、拔馬牙、拔「豬毛風」、綁腿、綁辟邪的繩子……其中有幾個「經驗」是值得信任的呢?(具體內容,詳見《夏娃的困惑——育兒謠言(行為方式篇)》一書。)

梧桐媽媽可真不是瞧不起沒讀書的人,只是想描述一個事實——受教育程度低,遇到問題思辨能力往往會差一些,對這些謠言盲從的幾率會高出很多。

②很多老人家的「經驗」,根本不是他自個兒的「經驗」,也不是「古訓」,而是自己的臆想、網路或電視上看的、和跟樓下鄰居大媽交流的謠言!很多年前的養育過程,實際上他們基本忘乾淨了。當時除了母乳也沒什麼能給寶寶吃,也沒有奶瓶和吸奶器幫(倒)忙,遇到的困難也會少許多。

比如「寶寶哭就是奶少」,「寶寶總在吃就是奶少」,「寶寶吃一會兒奶就不肯接著吃是奶少」,「寶寶打屁、打嗝是因為媽媽奶少,光吃氣去了」,「寶寶大便稀、綠、有泡……就是奶少」,「乳房軟就是奶少」,……這類就是自個兒胡猜的。再比如「月子里要吃這吃那下奶」,「月子里不能下床,抱孩子多了就會得月子病,看手機會瞎」,「抹孩子囟門他會變啞巴」,「寶寶長『奶蘚』,奶不好吃不得」……這類就屬於道聽途說的。

③為什麼這些網上查閱、路邊聽說的「經驗」,老人家也逼著你「聽話」、「學過來人」呢?那是因為老人家特別喜歡錶達,也特別盼望你能「聽話」。

面對嬌弱的新生命,老人家自詡為「一家之主」,「過來人」,他們比你還感覺「壓力山大」。孩子有點兒「閃失」,他們潛意識竟覺得是自己沒「說」到位,所以孩兒媽沒「做」到位。他們並沒覺得,生兒育女這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理應是新媽媽自己思考、琢磨、權衡,最終拿主意的事。

另一方面,他們年紀大了,有微妙的心理變化,也喜歡通過幫忙、關懷,甚至喋喋不休來「怒刷存在感」——他們靠這種方式表達關懷,試圖建立親密聯繫,甚至是顯示那麼一點兒優越感:我沒老,我「能幹」,你沒了我可不成(依靠干涉、指責來建立親密聯繫,彰顯自我價值,也算是我國「特產」吧……)。

所以,老人家往往特別希望子女「聽話」,一來驗證自己「經驗正確」,二來覺得自個兒「挺有用處」,三來也覺得自個兒挺有一家之長的面子,家庭有秩序,有綱常,子女賢孝。注意,在他們眼裡,「聽話」的意思,無限接近於「孝道」。

母乳經常成為眾矢之的。如今大伙兒都跟母乳過不去,也怨不得老人家「緊跟時代潮流」了。只是別人隨口說說還好,萍水相逢,聽聽便罷,哈哈一笑,不必當真;自家老人,真是難搞極了!有些頑固的老人家,言語壓迫、行動抗議,處處「孝字當頭一把刀」,對想餵奶的媽媽百般阻撓。想想這真是怪異的事情——最親愛的家人絞盡腦汁,非不讓新媽媽用自個兒的奶水哺育後代,這演的是哪出跟哪出啊!

很多老人家一生系在獨生子女身上,自己沒發展什麼事業和愛好,其實怪可憐的。你和你的寶寶,是他們唯一的、最為心儀、得意、愛護的作品,不折騰你倆折騰誰呢?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對他們的嘮叨,興許厭煩程度會低一點兒(當然,如果嘮叨的老人家真能找到更有趣的事情做,那真是太好了,我們一家人都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

所以,這些話,絕大多數聽聽便好,不必當真。可是「冷處理」經常行不通,自下而上的溝通,真是太過於棘手的一件事。反而是老人家源源不斷施與的壓力和傳播的「負能量」,「殺傷力滿點」,真的讓你焦慮不安,搖擺不定,容易盲從,甚至跟著一塊兒傳播謠言。因為我們需要老人幫忙,我們信任深愛自己的至親,我們相信他們真的是「過來人」。「他們是來幫助咱的,感激還來不及,怎麼會害自個兒和寶寶哩?」

事實上,沒了老人家的「經驗指導」,本身也讓此時焦躁無助的我們,嚴重地缺乏安全感——更何況我們很多時候是依照老人家的精心安排,一路好好地生活至今的呢,心懷感恩,這會兒突然 「獨立自主」,「翅膀長硬了」,跟大人對著干,有底氣嗎?自個兒沒經驗,也拿不準道理,也只能靠著「網上說」、「書上說」等照本宣科的生硬句子和西方人發明的奇奇怪怪的方法,違抗老人家意願,很多時候真也做不出來。

我們如此深愛他們,信賴他們,需要他們。我們還礙於情面,或因為不自信,不好表達自己意願,執行自己的育兒行為。於是,很多媽媽「睜隻眼,閉隻眼」,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或多或少服從老人家的「經驗之談」了。

不僅是老人家,保姆,乃至親戚朋友、鄰居大媽,不也是如此呢?他們也需要「怒刷存在感」,他們也喜歡通過干涉、指責來表達關懷、交友、彰顯自我價值。很多新媽媽也會很信任「閱娃無數」的金牌月嫂哇!

於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們很多新媽媽真的放下心中的疑惑,對謠言理解-信任-服從,這過程「一氣呵成」,甚至跟著將謠言一代代地傳播開來,還在網上回答更新一些的媽媽們的問題。「奶吃到6個月就不用餵了,沒什麼營養的」,「我家老人/月搜說……,後來我照著做,真的好了。畢竟是過來人/帶的孩子多,老人家經驗很多時候挺有道理的。」

不過,梧桐媽媽仍然希望你擦亮眼睛,仔細甄別、慎重對待這些信息,不要盲從。如果有疑問,仔細尋求真相,大膽表達自己意願!要知道,人家只是口頭說說,「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最終承擔養育後果的人,是寶寶和小夫妻倆呀!孩子終究是屬於你的小家庭的,這是無可逃避的。有些後果真的可以很嚴重,有些後果暫時並不明顯,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會顯現出來。也就是說,即使短期內你不是寶寶的直接照料者,很可能將來也會為這些「經驗」、謠言「買單」。

「奶粉越添越多,母乳越來越少,最後寶寶真沒奶吃了,您出錢一個月一兩千塊,給他買奶粉?孩子吃了奶粉肚子不舒服,脹得睡不著,您幫我天天抱著?孩子過敏了、生病了,您出錢出力天天帶去檢查、打針,幫忙按在檯子上讓護士扎?斷奶早了,孩子夜裡醒來哭,沒法哄,您整晚抱著?孩子喂得像小豬,將來被別的孩子笑話,您到時候教他減肥,幫他找對象?」……餵奶這件事沒搞定,別的事情也難。「您非要用自己筷子給孩子夾菜,那孩子齲齒了,胃病了,您給他治?您非要給孩子裹成球,捂傻了您來教,捂病了您帶去治,捂死了您帶去燒灰?您非要偷偷給孩子吃零食,孩子小,不會吃,噎到了、嗆到了您送去搶救?吃過敏了您給他抹濕疹葯、給爛屁股換藥?吃拉肚子了,您整夜抱著亂哭的孩子,不停地洗屁股,大人孩子都沒法睡?孩子不肯吃飯非要追著喂,不讓他坐餐椅,您天天這樣一直喂到上小學?」

即使全權交給他人帶寶寶,直到上幼兒園、乃至上小學才接回來,你面對這個身體不舒服、心裡不愉快、好習慣沒養成,關係不密切不聽你話的,熟悉又陌生的小生物,覺得他哪哪兒都不對,又說不上來,心裡會不會有些懊悔?哪怕他看著一切正常,錯過他的成長,是不是也頗有些遺憾?

這些話可真不好聽,可事實,正是如此哇!打著愛的名義的傷害,如影隨形——不要抱著僥倖心理,這些事情在醫院和日常生活里常見得離譜。孩子是最可憐的,孩子的親身父母也是很難過的。

是的,孩子和我們,才是最終承擔養育後果的人!所以,搞清楚如何「養」,如何「育」,終究是我們自己的事——不是老人家的事情,不是保姆、親友、鄰居大媽的事情,更不該人家說什麼,我們都得照著做,或默認別人按他的理念折騰孩子!

這會兒,你該打了雞血——餵奶和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自個兒搞清楚!且慢,我們還能相信誰?

2)閱「娃」無數、閱「媽」無數的醫務人員,哺乳知識可信度高嗎?

很遺憾,在如今我們國家,醫務人員是不學習哺乳知識的。他們這方面的知識水平,很可能不比你知道的多多少(不排除一些好學的醫務人員,額外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比如梧桐媽媽我~laugh~不過總體而言,這個幾率是相當低的)。有時候,你聽到過的謠言,他們也會跟著人云亦云。

更糟糕的是,很多謠言,還是從醫務人員那兒傳播開來的。比如「寶寶剛出生,媽媽奶沒下來,要餵奶粉,不然把孩子餓壞了,還要喂水、喂糖、喂葯,祛黃、排胎便、防低血糖」,「黃疸高了通通要吃藥、照光」,「夜裡哭、出汗就要補鈣」,「1歲以後奶水沒營養了」,「母乳還傳播疾病,還不如奶粉乾淨、知根知底」……

最糟糕的是,醫務人員權威性實在是太強了,影響極其深遠。具體詳見前述「奶少」相關章節,介紹了「醫務人員對哺乳的影響」。

所以,剛出生時醫護人員查房的話,不可盲從;去社區醫院做常規檢查,孩子這不好,那不對,也不必焦躁不安,「說風就是雨」,立馬想辦法去折騰孩子。「孩子都2個多月了,抬頭不穩,不會追物,抓握不牢,不會笑,發育和智力是不是有點問題,加強訓練!也可以做康復治療!母乳是不是質量不好?添點奶粉看看能不能好點!」「孩子頭有點歪,斜頸了,要去做按摩!」「4個月了,蹬地還沒力氣,要補鈣!」「孩子大便太稀,頭髮黃,長得不太好,這是母乳性腹瀉,乳糖不耐受造成的營養不良,添乳糖酶、益生菌,還不好就把母乳斷掉吃奶粉!去做個微量元素檢查看缺啥沒有。」「體重沒達標,要把母乳吸出來放到奶瓶里喂!吃得多些!實在不行還是得添點奶粉!」……

我非常理解你,面對白大褂的權威,你肯定嚇壞了。事實上,這些醫生,自己也經常是這些陳舊的知識和糟糕的謠言的受害者呢!多數醫務人員會給孩子補鈣,孩子有點啥風吹草動,也經常立馬喂葯。哪項發育落後點,也跟你一樣憂心忡忡,把孩子掰來掰去、翻來覆去「訓練」。

歸根結底,我們的知識,本來就是需要不斷更新的。靠人不如靠己,靠己不如查資料!等等,上哪兒查好?

3)百度、公眾號等網文,可信嗎?

我想,絕大多數新媽媽,發現人信不過的時候,最早是上網查。結果越查越困惑,越查越心慌。

很多媽媽焦急地問我。「梧桐媽媽,幫幫我,我孩子出生1個月,總一驚一乍的,是不是腦癱呀!百度上這麼說的。」「梧桐媽媽你說奶睡好,但網上說不能含乳頭睡覺呢,會把媽媽乳頭吃破,孩子總吃奶消化不好,還會養成『奶癮』,有些孩子還會中耳炎呢!這些是真的嗎?」「夜奶總戒不掉哇,愁愁愁,我是在XX公號看的,我按他的方法都試過了,怎麼效果不好哇!梧桐媽媽你有什麼建議呢?」「孩子幾歲分床好呀,有的文章說剛出生得分開睡,又是壓到了、憋死了,又是呼的二氧化碳,把寶寶吹傻了,說得真嚇人;有的又說要陪著睡,建立安全感!咋回事呀!」「孩子要按時吃奶嗎,是那個海歸博士寫的,我經常看他的文章。不過好像蠻難做到哇!梧桐媽媽你當時怎麼喂的呢?具體怎麼操作的?《程序育兒》這本書,猶豫要不要買。」……(具體詳見相關章節。)

網路文章,誰寫都行,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後果呀!這只是雙向選擇,粉絲相信就行。現在謠言傳播這麼廣,寫東西的人把自己聽到的、理解過的謠言寫進去,是完全有可能的(總體而言,規模較大的公號,的確可信度高許多,畢竟粉絲眾多,群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但不絕對。其實,百家爭鳴,對接近真相,是有好處的)。

這個這麼說,那個那麼說,可把新媽媽搞糊塗了。這種快餐式的網路文化,需要迎合讀者,也不適宜真的弄清楚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那,咱還是買書看吧。書總不至於亂寫哇!等等,買什麼書好呢?

4)書籍浩如煙海,如何選擇?

是的,一個作者,把他長時間的學識、感悟,逐字逐句、條理清晰地整理成一本書,還經過層層審核,絕大多數時候會靠譜許多。

不過也不絕對,也有很多作者寫這本書,只是為了出一本書,而不是投入真情實感在裡面。我們看到花哨的封面,引人注目的標題和插圖,可是前後說法不一致,難於實踐的情形也經常出現。

總體而言,限於各種原因,國外的書比國內的還是好一些。但也不是絕對,國外一些自詡為《程序育兒》、《睡眠聖經》的書,也暢銷了挺多年,個人感覺也挺不科學。

想問我為什麼知道?當年病急亂投醫,把熱門的書,通通找來看了一遍。總結出來,有以下幾個建議:

①官方的書可信度最高。比如國際母乳協會的《母乳育兒全書》,美國兒科學會的《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0~5歲)》。不過這些書,經常有些枯燥。

②作者畢業於比較好的大學,或者有很牛的人寫前言或推薦信。比如《你的N歲孩子》、《教養的迷思》。同樣,這些人寫書像寫論文,有用,但也比較枯燥。

③歷久彌新的經典,通常是好書。比如美國西爾斯夫婦的《育兒全書》,我個人很喜歡。

④老百姓喜歡的,網路推薦經常放在首頁的,通常也值得一讀。群眾也不是傻瓜,比如小巫的書,母乳啟蒙書是《讓孩子做主》。還有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一直暢銷不衰(不可否認,有些知識,可能存在瑕疵,但瑕不掩瑜,都是難得的好書)。

書熱門,賣得久,自然經得起時間和群眾的考驗。雖然知識更新快,但大浪淘沙、被時間沉澱下來的經典老書真是值得一讀。畢竟哺乳等育兒知識的進展,涉及的醫療知識並不很深,面也不會特別廣,所以不會像別的知識更新那麼迅速。

梧桐媽媽覺得讀書的體驗是最棒的。畢竟知識系統,邏輯性強,細緻全面。有些書的文筆很好,還帶著作者充沛的情感。我們不主張每本書都得觀點一樣,不過多看看各種觀點,進入不同的人生,自然兼聽則明。世界上還有「大數據」這種演算法呢,「見多」,自然「識廣」。

不過,書籍的特點,的確是更新效率有點低,內容龐雜,尤其是想針對性尋覓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的前提下,一時間難於甄選。這會兒,會搜文獻,會看官網,對你的幫助將會很大。等等,文獻浩如煙海,怎麼看最合理?

5)文獻能全信嗎?去什麼網站靠譜?循證醫學證據金字塔的頂端,是不是最最靠譜?

文獻可信度高。循證醫學證據金字塔頂端、世界權威網站最靠譜。比如WHO、AAP、UNICEF、FDA、香港衛生署、加拿大衛生署、國際母乳協會……我們拿不準的內容,最該看看這些地方的文章。

不過,很遺憾,這世界上,沒什麼事情是全部都能相信的。

文獻的特點是搜到的知識點精準,想看什麼,立馬找到一堆夠你饕餮。缺點當然也不少:

①文獻著眼點太窄,有些作者還可能一葉障目,以偏概全。比如網上流傳的一個權威機構的著名實驗,給嬰兒吃花生,到5歲發現不吃花生組的過敏率更高,由此推斷,早期什麼都吃不容易過敏,遵循輔食添加順序沒必要。這個實驗設計其實挺糟糕,一開始就把初篩高過敏傾向的孩子分到不吃花生組了。更何況,這些孩子,還從未有過脫敏處理呢?這跟日常生活是不一樣的,輔食添加順序只是認為高過敏傾向的食物得吃晚一點兒,沒說一直不讓吃啊。再說,吃了花生降低了過敏率,就能推斷剛添輔食的孩子什麼都能吃?喂母乳還是奶粉,過敏率大不一樣,混雜因素怎麼沒去除?種種邏輯漏洞,真是說不過去(科學家是不是太忙碌,自己帶孩子比較少?)。

②針對嬰幼兒的研究挺困難,限制很多,比如給孩子打針,抽血很難,跟孩子溝通很難,深入家庭了解餵養情況很難,追蹤好多年再觀察效果很難……還有很多倫理學限制,很多實驗設計並不完美。比如一些心理學實驗,智力測試,麻醉科實驗……太多的文章,實驗目標本來很好,但做出來的實驗結果跟對照組基本都沒差異。只有雙生子試驗感覺比較有道理,但也受限於樣本量。我們還是很疑惑,差異可能存在,只是嬰幼兒個體差異很大,跟養育情況又密切相關,混雜因素太多,我們做不出來數據上的差別而已。

③有些文章有主觀傾向性,數據可能有所傾斜。這也是因為嬰幼兒實驗不好做的緣故。比如,有關夜奶的文章,我從很多文章中讀到明顯的傾向性。有的主張「親密育兒」,就會得到「夜奶不影響媽媽休息」、「喂母乳和餵奶粉媽媽的醒來次數不同,但總時長相同」的數據;有的主張「睡眠訓練」的,就會寫道「母乳媽媽多麼辛苦、可憐,影響睡眠」,認為「我們不能光考慮寶寶,媽媽的休息也很重要,白天愛夠了,他晚上不需要你的愛」,並提出許多建議,如何讓寶寶「斷夜奶」,「睡整覺」。這些都是非常權威的文章。其實歸根結底,是養育方法論的問題——帶孩子吃奶睡覺的方法,很大程度決定了媽媽的辛勞程度!而文章著眼點,卻經常沒有提到這方面內容,只是隱隱約約地評判了母乳,特別是寶寶夜間吃的母乳。

④有些實驗,還帶著西方的文化色彩,得到的數據也未必100%客觀。比如切包皮,這也是頂級機構的最新建議,認為切包皮「利大於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沒事讓孩子挨刀,承擔手術和麻醉風險,做什麼呢?有哪個動物要在小雞雞上挨一刀,才能讓自己泌尿系統感染率下降的?西方喜歡切包皮,是因為宗教的緣故,所以科學家也不遺餘力研究這個。近年來,隨著「全球一體化」,我們也跟著外國人「趕時髦」。

⑤有些文章,只考慮到自己想要的結論,連基本生活常識,都沒有考慮!一些權威牙科學會,建議剛添輔食的嬰兒就可以啃手指食物,比如胡蘿蔔條、西藍花塊塊、紅薯段段……說是鍛煉牙齦,將來牙好,這個觀點在網路大肆傳播,我真是理解不了!這麼小的孩子,最容易噎住和誤吸啊!他天天啃手、啃玩具,還得額外練習啃蘿蔔條嗎?更何況,他的腸子只適合吃奶,吃這些高纖維食物,怎麼吃進去怎麼拉出來,承擔風險,吃得又久又麻煩,練牙的用處很多餘,還沒營養,科學家們自己咋想的呀,養過孩子嗎?自己孩子被噎的時候,不擔心嗎,會搶救嗎?再就是「寶寶一出生就得單獨睡小床」,「睡眠訓練不影響孩子心理」,然而,這些根本就不是生物性行為呀!要執行的媽媽情何以堪?很難做到呀!

西方也不是沒走過彎路。曾經,有實驗證實,讓嬰兒趴著睡覺挺好,身體強壯,智力增加。美國兒科學會便根據數據結果,推行這一理念。結果一時間,全國嬰兒猝死綜合徵發生率增加了5倍!數年之後才修改了這一建議。

所以,基於「訓練」目的的文章,多半要當心,不要盲從。

⑥有些數據,並不是直接的因果邏輯。比如西方有項研究拿十歲左右宗教家庭的孩子和非宗教家庭的孩子做實驗,結果發現宗教家庭的孩子更自私,更容易「審判」他人,出現偏執的暴力行為!總結當然是認為「宗教有負面影響」。不過,這是不是跟早期養育環境有關?宗教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在很早的時候就強迫孩子分享呀!孩子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更自私。孩子也容易模仿他了解到的人物。但他們對教義理解是很有限的,需要時間來成長。眾所周知,很多宗教人士在成年後非常無私,內心安寧執著,往往受到很好的教育,對待他人的態度與此結論相左。這個實驗,分組比較10歲多的孩子就得出這麼個結論,是不是有所偏頗?

⑦文獻也有可能「以訛傳訛」,呈現給你的可能是假說。比如當年我找有關陰唇粘連的文章,無論國內外的文章都先入為主,不排除炎症後導致粘連的可能。這一點是沒有任何實驗和統計學數據證實的,但大部分文獻都會援引這一觀點。事實上炎症後粘連是很難實現的,畢竟炎症非常疼,孩子不可能不讓你覺察到。另外,西方人主張早期分床、睡眠訓練,除了一些新生兒猝死綜合征的統計數據,還有文化因素在裡面。所以很多文章一窩蜂地援引母嬰同床會引起新生兒酸血症、智力下降的說法,但這一點同樣也沒有任何實驗數據證實。

⑧有些我們想了解的數據,人家根本沒做過。比如把屎把尿究竟會不會影響孩子身體和心理?練習站立的孩子真的會關節受損?搖晃孩子得晃到什麼程度,才會影響大腦?我們沒有人做這個實驗,因為追蹤期可能要到成年,混雜因素太多,實驗太不好做了。限於國情,我們國家很難開展追蹤期很久的實驗,而這些「中國特色產物」,外國人更不會花大力氣研究。沒有數據,哪兒來的「大數據」、「循證醫學」呢?一切只是提出的可能。

不過有些假說,是基於實驗和基本的醫學觀察、推理得出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綜合信價比,遵循比不遵循好。比如把屎把尿,練站、練走、坐學步車,孩子被提著關節,脊柱堆成個「S」形,叉著腿走路,沒幾個醫生看了不難受的。做了這件事可能有害處,所謂的好處並不明顯,國外大量的實驗和家庭實踐證實可以不這麼做,那為什麼要做呢?(上述具體詳見《夏娃的困惑——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一書。)

如何去偽存真?

這是個巨大的難題。對你我是,對科學家也是。了解任何新知識的時候,最起碼要看看是不是悖離自然規律,是不是違逆本心,無視媽媽自己和孩子的真實需要;是不是難以實踐,讓自己感到疑惑,是不是感覺哪兒做錯了。像「哭聲免疫法」、「睡眠訓練」、「戒夜奶」、「5S哄睡法」、「早期分床」、「按時餵養」這種時髦的知識,怎麼看怎麼像批量訓練小機器人啊!哪個小動物會這麼做呢?把孩子關在門裡哭,自個兒在門外哭,想著訓練幾天就好了,媽媽看上去「輕鬆」了,可孩子難過了,科學家說沒事兒,自個兒隱約放下心來。這樣遵循科學,看著是不是很怪異?為什麼動物能躺著餵奶,孩子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怎麼人類的孩子吃個母乳有那麼多的顧慮,只能坐著,不敢躺著,定時定點刻意培養吃的習慣,晚上寧可孩子哭或啃手指也不肯喂,怕吃壞他的腸子,吃壞他的牙齒,吃壞他的耳朵,吃壞他的腦子,養成不好的習慣總想舔乳頭,故意把媽媽累壞,吃破媽媽乳頭讓媽媽得乳腺炎……

國際母乳會、WHO、AAP、UNICEF說,孩子6個月以內啥都不用吃,光吃母乳就夠了?這真的可以有,因為,幾乎所有的動物,早期只吃母乳就夠了,沒吃別的東西,就能維持生存。國際母乳會還說,剛生出來就能吃母乳,這也可以有,因為,除了人類會餵奶瓶,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第一時間喂母乳給小寶寶的哇!再看看試驗方法,如何佐證,十分嚴謹,符合基本醫學常識,這就很好理解、可以遵循了。

所以,看文獻的時候也不要盲從,看到啥符合自己期待的內容,就照著做,甚至大肆傳播。不過多看看好文章,總是有道理的。科學總在不斷發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遠矚,思考問題,總會比道聽途說好很多。

所以,歷史的車輪不斷轉動,科學育兒始終沒有「金標準」。媽媽們多了解些權威知識,相互比較比較,准沒錯兒。「照書養孩兒」,「盡信書不如無書」,不過總體而言,「信書」比「信己」好,「信己」比「信人」好。梧桐媽媽希望你帶著思考、批判的眼光看問題,不要「說風就是雨」,看到戒夜奶的內容就去戒,看到吃蘿蔔條對牙好就煮給孩子吃。凡事多想想,沒準兒,科學的車輪,會被你推進一小小步。Laugh~ 呵呵,扯遠了。上面就是梧桐媽媽找資料、整理資料的全過程。明兒開始,將我搜羅並了解到的,經常誤導新媽媽和家人的哺乳謠言,一一陳列在你的面前,努力「闢謠」,與你探討,供你參考,希望對仍舊困惑、無助的你,有所幫助。

(本 文節選自《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馮欣源(微信公眾號:梧桐媽媽大小寶,wtmmdxb),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武漢同濟醫 院主治醫師,現為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師從孫時進教授,主攻兒童心理學。讀書期間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第一本《夏娃的困惑 ——全程實用母乳指導,史上最強哺乳謠言粉碎機》已 出世,孕媽媽、哺乳媽媽、新媽媽必備!書有幸得到各位大咖推薦——武漢同濟醫院婦產科馮玲教授,兒科劉 愛國教授,麻醉科梅偉教授傾力推薦!復旦大學社會心理系孫時進教授,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羅教講教授傾力推薦!並作序!詳情請加公號,點擊後台右下方有書籍介 紹以及獲得方式。)


推薦閱讀:

去你的「沒奶」,只因你還未遵守「黃金4小時法則」
母愛沒有鄙視鏈,餵奶不需要優越感
寶寶不肯親喂。用吸奶器母乳越來越少,幾乎沒有了,我該怎樣追奶?
20個月寶寶門牙齲齒和夜奶有關係嗎?

TAG:母乳喂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