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哲學·革命(上)
寫在前面的ps:以下內容,和前兩次的一樣,不算文章,而是文段。(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前兩次內容沒有發到本專欄 以思評毛 破立之間)
或許這次比之前的更有趣、易懂,也或許不是——涉及面更廣,表達和觀點更豐富;寫作時間跨度近四年,內部重複、斷裂、衝突難免。這次先說華語片。封面2012年攝於北京9·18游型。
黃飛鴻系列
最富想像力,最宏大而深刻的,當屬《王者之風》。徐克武俠這一典範,把傳統的舞龍舞獅結合武俠,編出以舞獅打敗八國聯軍怪獅,幹掉德國將軍及假洋鬼子的故事,塑造出不同於金古梁溫的武俠。
但網上評分並不高,或因觀眾看慣了李連杰和關之琳之前的搭檔,或因其中的愛國,而這又被刻意強調(央視第十放映室),觀眾也只看到這點,而忽視或不理解片中諸多矛盾;民族主義—人道主義,鄉土中國—近代西方,個人—社會,生命—道義……故生諸多悲劇;八旗副都統,戰死於八國聯軍怪獅;紅燈照象徵義和團,企圖消滅西方一切,扶不起清也滅不了洋;西方神父,多次冒死救黃飛鴻等中國人;紅燈照大師姐,為報神父救命之恩,阻止同門殺西方平民,被打成叛徒,又被假洋鬼子殘殺,愛慕黃飛鴻卻不理解也得不到;十四姨,搞女權運動沒人懂,印報紙沒人看反被用來當包裝紙;黃飛鴻,救西方平民被罵漢奸,救中國人又被德軍拷打和判死刑,贏了一塊金牌卻輸了整個江山,打遍天下也救不了天下;乃至徐克和如今華語電影,再無這樣的片,而片中的矛盾和悲劇仍在繼續。主題曲《男兒當自強》和《英雄的黎明》一樣,雄壯而悲涼。
這部片和周星馳電影、西遊記和水滸傳電視劇,是我的青春片:小時候只看打鬥和好玩,後來再看,覺得都是悲劇,四大名著實為四大悲劇;如今的青春片,即使悲劇,也不會多次看,更不會每看每有所感。或許是我並不青春,或許是我永遠青春。
《讓子彈飛》
充滿了革命的浪漫和實用的手段。可惜中國很多這樣的題材,卻不會拍,也不敢拍。蝙蝠俠、V怪客等英雄都是一個人,敵人也只是某些人;《讓子彈飛》的英雄是團隊,敵人不只是某些人。可惜,革命成功,團隊不在,某些人仍在。而這革命,只是張麻子一個人的革命,不是人民的革命。
《老炮》
太虛,虛構和虛浮。
虛構。男主角找當年衚衕里的「發小」借錢都難,最後卻能讓他們不知啥情況,不論富商、法官,都一擁而上幫他打群架?男主角打架講分寸,卻一直用東洋刀,還能不驚動警察,不死人?真有這麼俠義的爺,英法聯軍、八國聯軍、抗戰、內戰、文革,北京遭難,咋沒冒出一個?從定都北京至今數百年,北京城中有幾次幾十人打群架的?尤其是皇城邊上的老北京,有那樣的嗎?至今為止,北京城中敢鬧事的基本只有學生。
虛浮。男主角固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信念,死也不變,讓不少人欣賞本片;但這種精神的具體表現,撐不起這種精神。男主角很傳統,總講仁、義、禮、信,最後跟人拚命時,卻一身呢子風衣,戴著黑手套,揮著東洋刀,跟關東軍似的,這是啥傳統?他兒子說得沒錯,除了打架,他還會啥?他說,老了。不是爺們嗎?就這理由?就連打架,也不會擒賊先擒王,結果總是他一臉鎮定,一口「爺啥都見過,啥都不怕」的北京腔,卻總解決不了問題,總被打。用他的話來說:哥們兒,會打架嗎?
《我不是潘金蓮》
馮小剛敢讓范冰冰演這角色,還成為她電影演得最好的角色,厲害也意外。
畢竟再怎麼演,范冰冰也不像湖南山旮旯一村婦。這部片有意思,也有問題,都在於:可以看成是現實主義,也可以看成是魔幻現實主義。可以看成美化政府,醜化f民,也可以看成相反的。可惜,國內大環境下,很多人真以為訪民大多像女主角那麼過分,甚至「有病」,真體諒官員的苦衷,真把公權力當成法治。
有幾點確實魔幻過頭:片名就是個噱頭,片中看不出怎麼影響女主角名譽權了。片頭馮小剛獨白介紹潘金蓮的來歷,也不說是《水滸傳》中的故事,說得好像宋朝真有這麼一回事似的。在那個廠里還分房的年代,總不會是2002年以後吧?那時候法官哪穿法袍,用法槌,帶院徽?中yang領導一句話,sheng長就能撤了shi長、xian長、法院yuan長?這也太黑法律和黨紀了吧?
《消失的兇手》
網上評分不高,樂視營銷搞的幺蛾子,導致影院撤片,是一大原因。另一個,則是國內觀眾不懂或不接受片中的政治理念,或者說正義觀。
劇情的懸疑性,不比上一部弱,很多結果出乎意料。即使很多人知道結果後,覺得犯罪手法並不高明。但確實合乎情理,這恰是真實而高明的手法。當然,也有很假的地方,比如民國時,哪個大城市資本家的保安隊,有衝鋒槍,還敢隨意打人、殺人?而男主角只靠馬術,從路上到醫院裡,能空手制服那樣的保安隊?
片中的知識分子、媒體、學生、工人、邊緣群體,乃至警察,有意無意的聯絡、參與,共同推翻了一個城市的實際統治者,這不是虛構的,歷史上有這樣的影子。如今也是可行的,即使只是暫時的、局部的。但是,只要總體是有利於多數人或被壓迫者的,任何手段,各自目的,都在所不問,都是正當的嗎?不論是為了牟利(片中教授)、復仇(片中女逃犯),還是良心(片中警官)?男主角的觀點,是否定的,所以這個角色在片中和現實中,不受歡迎,不論左右。他的身上,有我的影子。
《聶隱娘》
一看,竟然比《一代宗師》更裝13,也裝得更失敗。幾乎全是長鏡頭,慢節奏,還沒台詞。難得有句台詞,又半文不白,讀音還一會一個樣,一會虞(hòu ),一會虞(hóu)。越看越不耐煩,越看越多疑惑,鏡頭切換,劇情發展,人物關係,莫名其妙。
看不下去的觀眾走了很多,沒走的觀眾就想看看最終裝成啥樣。最終,舉座皆驚;這就完了?
即使煞費苦心,即使得了戛納最佳導演獎,即使各種專業人士各種贊,還是爛——
說真實,從唐朝乃至人類歷史,何曾有過不同的人發生了不同的事,卻都是半天沒句話,甚至沒有動作、沒表情?
說感人,因為女主角面似無情,心卻有情,被情壓迫,也為情寂寞;但這種經歷、處境,幾人會有共鳴?又有何值得共鳴——誰製造了這個悲劇?誰說這就是悲劇?既然專業人士如此感動和欣賞,何不像女主角那樣,老情人、老領導、老爹老娘都不管了,一聲不吭嫁個平凡人,走向陌生,了此殘生?
說美,寧靜,那樣的風景很難拍么?那樣的風景,反而更顯出女主角始終不得寧靜,始終沒變——開頭刺殺某高官,卻因高官的小孩在場,下不了手。後來畫面從黑白轉為彩色了,女主角還是各種手下留情。可誰沒有一絲真情,誰沒有一點善面?為何還要殺人,還要讓那麼多人為她傷心?最終也沒歸於寧靜,沒跳出人情——還是守信用,還是嫁人了。
說這部片爛,我已充分解釋;說這部片好,專業人士用了很多褒義詞,卻沒什麼解釋。因為他們根本的解釋就是;他們覺得好,就是好,無需理由,妙不可言。那又何必用詞,何必讚美?這部片又何必公映?乾脆和導演一起來一句:「難道你,從沒見過江流水涌?」或者一起:「呵呵。」而我,也會跟著「呵呵」。
推薦閱讀:
※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很好看,難道它真的不是一部爛片嗎?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影評?
※【影評】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一部《天國王朝》帶你了解狗血歐洲中世紀(四)耶路撒冷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