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成第一,Fitbit 還沒死,蘋果或推新品,可穿戴行業沒你想得那麼糟
這兩天,小米的好消息不斷。首先是小米手機 Q2 出貨量增長 58%,闊別三個季度後,小米又重新殺進全球五強,排在三星、蘋果、華為、OPPO 之後。另外一條更重磅的消息是,小米手環在國內銷量火爆,力壓 Fitbit和蘋果成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設備廠商。
根據 Strategy Analytics 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2017 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的總出貨量達到了 2160 萬,較去年同期增長了 8%,其中小米拿下了 17.1% 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一,而 Fitbit 和蘋果分別為 15.7% 和 13.0%。
業內從來不缺少唱衰可穿戴設備的聲音,儘管也有類似Pebble、Jawbone這樣的可穿戴大廠推出歷史舞台,但可穿戴行業一直都在堅挺著。Strategy Analytics分析,中國低成本健身手環以及美國高端智能手錶的需求依然強勁,共同推動著可穿戴市場的增長。
小米在2017年Q2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了370萬部,比2016年Q2的300萬增長23%。小米手環在國內廣受歡迎,得益於其極具競爭力的價格以及豐富的功能,比如心率檢測、計步、日程提醒。
蘋果第二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80萬部,同期增長56%,由於蘋果對自家智能手錶產品上的懈怠,以及在市場規模更大的健身手環細分領域的缺席,所以敗給小米。不過,有消息稱,蘋果將於九月發布Apple Watch Seriel 3,該新品除了續航更長之外,還支持蜂窩網路,可獨立於iPhone接打電話、發送信息。屆時,蘋果新手錶的面世有望帶動銷量重回巔峰。
在Apple Watch這樣的高端可穿戴設備,以及小米手環這類低端產品的擠壓下,Fitbit的處境似乎有點尷尬。Fitbit市場份額比為16%,與去年同期排名第一時的29%相比,下滑明顯,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在產品定位上的模糊。
不過,今年的Fitbit有意往更加「高端」的方向發力。Fitbit的CEO James Park透露,公司期望在聖誕假期前發布新款智能手錶,並稱這將是「業界獨一無二」的手錶。他表示:「我們正在執行公司過渡計劃,這增強了我們實現全年業績的信心。我們相信,我們的智能手錶將為人們提供最好的健康和健身體驗,它將在假日購物季前交付給用戶,推動下半年公司業績增長。」
話雖這樣講,但Fitbit依舊要面對來自產品定位、競爭對手、生產以及裁員的壓力,其股價跟去年同期相比已經下跌63%。在一定程度上,Fitbit跟已經倒閉的Jawbone有相似之處,Jawbone在產品的定位和人才上沒有布好局,用戶需求沒抓穩,再加上對供應鏈控制力薄弱,產品更迭速度緩慢,才導致最終失敗的結果。
不過,可穿戴領域也遠沒有走到「衰落」的境地。實際上,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開始重視用戶需求,從多方面改善可穿戴產品體驗。例如,360抓住了父母對孩子安全、交流、健康管理的需求,推出360兒童智能手錶。
另外,不少傳統企業也涉足可穿戴領域,可穿戴產品無論從形態上還是功能上都向多元化發展。時尚品牌Fossil推出一款定位於奢侈品的智能手錶,而耐克、李寧、安踏等傳統運動品牌也在智能運動鞋上有所嘗試。
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AI 跟可穿戴設備的結合也將成為未來的趨勢,出門問問的 Ticwatch 智能手錶就是人工智慧和智能手錶結合的典型案例。Ticwatch 搭載中文智能手錶操作系統Ticwear,可成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並支持 NFC 支付。對於從「純 AI 演算法」起家的出門問問來講,Ticwatch 不僅是一款獨立的可穿戴設備,而且是 AI 產品化後的智能終端。
據CCSinsight的數據顯示,到2019年,可穿戴設備的市場總額將達到250億美元,可見,可穿戴領域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潛力。雖然Pebble、Jawbone的倒閉,以及Fitbit的衰落給曾經火熱的可穿戴市場蒙上了陰影,但可穿戴設備正在以新的方式在困境中生存著。
在淘汰期過後,對於現在的可穿戴入局者來說,重要的是如何找准產品和市場的定位,以及用戶的需求,畢竟還是要拿產品來說話。另外,隨著感測器、電池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落地,可穿戴設備還將被賦予新的意義,擁有更加廣闊的使用場景。
主筆:雙雙@深圳灣
原文:小米成第一,Fitbit 還沒死,蘋果或推新品,可穿戴行業沒你想得那麼糟
●●●
深圳灣(微信公眾號 ID:shenzhenware)長期挖掘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新銳產品和初創團隊,歡迎聯繫我們。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版權聲明:本文系深圳灣編輯創作發布,轉載請註明來自深圳灣,並標明網站地址http://shenzhenware.com轉載、約稿、投稿、團隊報道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