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頸椎、腰椎鍛煉不好?

關於腰椎、頸椎疼痛,人們都嘗試過很多方法,都很難阻止惡化的趨勢,最後才走上運動康復之路。不過,當你堅持鍛煉一年半載,發現疼痛依舊,效果微乎其微,你的內心一定很絕望。更何況鍛煉是需要毅力和時間的,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是不是就可以說運動康復基本是個偽命題呢?

腰頸疼痛號稱 「世界頑症」,藥到病除的辦法是不存在的。可疼過多年的人應該都知道,主動運動仍然是根本性的措施。脊椎問題因肌肉勞損而起,繼而肌肉組織功能下降,維持不住骨關節的穩定性,引發了全身性癥狀。一旦肌肉功能下降,除了主動運動進行提升訓練,沒有其他方法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市場上各種方法都是用來暫時緩解癥狀的,宣傳治癒的可以說都是欺騙。但主動運動康復領域的專家,也只管教你動作不問結果的,不管你學習了一套多麼科學的鍛煉操,365天寒暑不輟地堅持,也未必能換來好的結果。

接下來我們要找出鍛煉不好的原因,然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人們提供一個更高效率的的康復新思路。

1、控制不好日常勞損,再堅持鍛煉也沒用

這是每天集中鍛煉兩小時,長時間不見效的根本原因。腰椎、頸椎是人體活動的中軸線,很難動起來,血液不暢時難以快速疏通,勞損後恢復就慢,如果胳膊肌肉勞損後1天恢復,那麼腰頸椎可能得3-5天。每天舊傷未好,新傷又來,任你如何堅持鍛煉提升,一次嚴重勞損對肌肉組織的破壞程度,讓你幾天辛苦全白費。

不控制好勞損源頭,脊椎問題就像環境污染一樣,不關閉污染源永遠無解。如何控制好勞損源頭?如不良習慣性姿勢、設計不合理的沙發、辦公桌等,我們認為這些都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習慣,或改善生活環境避免勞損的發生;而有些勞損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愛玩兒手機的人,白領一族、司機、每天做手術的醫生、流水線上的操作工,講台上的老師等。

如何有效阻止這些不可避免的勞損?當肌肉過度勞累時,組織內部會產細微的損傷,稱無菌性炎症,這種炎症會堵塞體液微循環,影響到神經和肌肉組織,這部分組織就會進入勞損狀態,變得僵硬酸疼,如果是發生在人體的四肢如胳膊上,由於胳膊上的肌肉一直都有伸縮活動,很難出現大面積瘀滯,就很難進入這種狀態。研究表明每當疲勞發生時,如果脊柱周圍的肌肉也可以得到及時的活動疏通,就可以有效阻止勞損的發生,避免進入僵硬酸疼的狀態。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每天集中鍛煉兩小時不見效,實際上一整天一疲勞就需要加強活動的,學生一節課規定45分鐘也是正是這個道理,坐時間長了就容易形成勞損。但是當我們工作時間長了,試一下活動腰頸椎,往往發現沒什麼作用,各種體操也無濟於事,這正是我們要討論的下一個話題。

2、脊椎周圍肌肉的特殊性,你無法鍛煉到它

前面說了脊柱位於人體中軸線上,本身活動太少,但你想方設法想鍛煉它的時候,發現也根本無法直接鍛煉到它。人們只能通過四肢或頭部的活動,鍛煉到與脊柱銜接的肌肉,脊柱本身周圍的肌肉很難得到有效的鍛煉。

還有兩個原因讓你無法鍛煉到它,這裡只簡單做個了解;一是緊貼脊柱周圍的肌肉,位於肌肉深處,都是椎關節之間連接的短小肌肉,在運動中它只負責維持脊椎的穩定性,發生運動時它一般不提供伸縮動力,主要由淺層較長的的肌肉去提供,這部分深層肌肉勞損後由於缺少運動最難恢復,這正是脊椎問題關鍵根源所在;

二是肌肉在勞損時反應延遲,相當於處在僵硬的休眠狀態,當你活動它時,只能由它旁邊的肌肉代替補償不均衡的發力,從而引發更多疼痛不適。

綜上所述,如何鍛煉好頸椎、腰椎?首先要增加日間鍛煉頻次,及時阻止隨時要進入勞損狀態的肌肉,集中時間是鍛煉不好的;其次,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鍛煉到脊柱周圍的肌肉;只有同時解決了這兩點關鍵問題,康復訓練才行得通。

相信很多人學習過康復訓練操,比如麥肯基等,這些鍛煉方法比一般體育運動效果提升不少。但我們今天要介紹一些效率更高的方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脊柱側肌肉得到更有效的鍛煉。就像鍛煉肱二頭肌,再好的拳術套路還是比不上一對啞鈴管用——如何增加負力進行鍛煉?

怎樣的設計,能夠準確鍛煉到脊椎周圍肌肉,長時間隨時隨地增加腰頸椎活動量?

1、增加負力(就像鍛煉胳膊需要啞鈴一樣,空練沒效果);

2、控制脊柱側肌肉發生主動運動(跑步、游泳、羽毛球等算加強全身血液循環的運動,但沒法針對性地鍛煉腰頸椎部位,效率太低了);

3、運動幅度和力度必須設計在安全範圍內(幅度不能超過脊柱正常活動範圍,力度10kg以內,力度越大,越要鍛煉得慢一些);

4、相鄰椎關節受力保持連續性,避免單關節或局部受力(壓力壓在脊柱上的接觸面要大一些,形狀還要在運動中隨著弧度變化,忌過硬的物體直接頂在脊柱上);

5、多場景要求,家裡、辦公室、路途上都是無法避免勞損的地方,讓人們在疲勞時能及時阻止勞損的發生。(解決集中鍛煉解決不了的問題)

下面這個腰椎鍛煉椅是日本的一個設計,椎托頂住腰椎進行鍛煉(當然也可以安裝到頂部鍛煉頸椎),椎托後面帶有彈簧可以產生彈力,在脊柱主動壓椎托的過程中,脊柱周圍肌肉在壓制下不得不發生主動的運動,前四項基本可以得到滿足。除了攜帶不太方便,壓力接觸面太小,似乎是個不錯的設計。

國內專門鍛煉腰頸椎的器械也不少,可惜不少都屬於民間發明,安全性讓人擔憂,比如將頭部、頸部或腰部用皮筋拴住,人主動去拉,或者吊重物,這類器械一個突出特點是脊柱受力太局促,單個椎關節受力時,力度又不好控制,很容易造成滑脫,是比較危險的事。

下面這個設計幾乎完全符合前面所說的五項要求,原理和上面的鍛煉椅類似:

這個靠枕形狀的康復器放在椅子、沙發上或者車上都可以,既可以做康復訓練器械,又可以做靠枕使用,壓力接觸面足夠大,內部填充的海綿與脊柱完全貼合,避免局部一兩個椎關節受力太大

上班或者在家,只要疲勞酸疼的時候,隨時靠上去運動一兩分鐘,一下就輕鬆不少,這樣一來,人就不會因為鍛煉需要堅持而感到痛苦了,你不舒服的時候自然會想到它。換到腰部鍛煉腰椎也很合適,滿足多場景隨時阻止勞損的需要;

和前面日本的設計相比,沒有固定在椅子上,方便攜帶,運動幅度僅限於靠枕的高度,力度由內置彈簧提供,安全上有保障。通過持續的靜對抗,比如10-20秒時間內不斷增加力度施壓,就可以將深層肌調動起來,因為人們腰頸椎位置很少得到運動,剛開始鍛煉時會有酸爽的感覺,每天鍛煉1-3次深層肌,脊柱功能提升的效率,和用啞鈴鍛煉肱二頭肌有得一比。

放在床上時,是個合理的牽引枕頭。市面上各種牽引基本是直推直拉式的,導致把人們的腰椎或頸椎反而更拉直了,所以很多人牽引不超過一周就又疼了,而且疼得位置發生了變化,實際上是椎關節穩定性更差了,轉移了疼痛位置。

如下圖椎托通過彈簧把頸椎托起來,脖子的高度和力度實現自動平衡調整,避免了各種牽引枕頭過軟或過硬的缺點,過軟的是中間頂不起頸椎弧度,過硬是頂得脖子疼。同時脖子大部分重量是放在椎托上的,頭部的小部分重量在靠枕內海綿的支撐下處於懸吊狀態,這樣椎關節就完全打開了,而且是沿著生理弧度打開的,實現了自然牽引功能。躺在上面睡一覺,相當於頸椎按照自然造型被完全託了起來,周圍肌肉不再需要維護椎關節的重量,得以完全放鬆休息,緩解疼痛的程度和速度比按摩更快更徹底。

這個康復器械去年出現在國家專利局公布的名單上,今年3月份就出現在了淘寶眾籌上,叫「蓓力佳」,當時參與人不少,算很成功的眾籌項目,最近在淘寶也正式上線銷售了。

總的來說,頸椎、腰椎問題需要標本兼治,疼的時候就要通過牽引、膏藥、按摩等傳統方法來緩解疼痛,不疼的時候要通過增加負力的運動阻止勞損的發生,提升肌肉功能,前者是治標,後者是治本,不論你用了多了不起的產品還是神奇的療法,運動鍛煉是必不可少的;不過脊椎功能下降都是長年累月的結果,至少經過幾個月的鍛煉,脊椎周圍的肌肉功能,才會有所提升。完全恢復到您的童年時代可能性不大,因為脊椎功能隨著年齡增長本身會發生自然蛻變,但恢復到正常狀態,讓疼痛不再發生,還是完全可以的。

簡單總結一句,脊椎問題核心就一個「動」字,不每天動起來,神仙也救不了你,市場上的東西幾乎都是是沖著人們貪圖享樂舒服的心理,最後把人們的病情都給耽誤了。所以,趕緊「動」起來吧,越早越容易康復,沒有捷徑,這就是捷徑。

祝大家及早主動運動鍛煉,少走彎路,擁有一個健康幸福的人生!

推薦閱讀:

聽普林斯頓教授講,訓練腰部肌肉對治療腰疼究竟有多重要
L4/5.L5/S1椎間盤輕度膨出,求日常生活鍛煉建議?
網上關於腰間盤突出的鍛煉中,為何有站直向前彎腰手盡量摸地的動作?
腰椎間盤突出1年,求助!?
幫幫我,才十九,痛不欲生啊(腰椎間盤突出)?

TAG:颈椎病 | 颈椎 | 腰椎间盘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