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你不肯給同行鼓掌

作者:舒琳兒(富書專欄作者)

01

昨天在網上觀看這季《中國新歌聲》的第一期,19歲年輕的選手葉炫清的那首《從前慢》,得到了導師們四沖的肯定。

女兒卻在旁邊說,她在網上被人「扒皮」,去年參加另一個選秀節目是19歲,今年參加這個節目還是19歲。

幾位導師在爭奪她的時候,女兒在旁邊又補了一句,網上都說劉歡被她感動地流眼淚了,可她還是為了功利目的,選擇了那英,因為每一屆那英的弟子都容易被捧紅。

聽到孩子如此的評論,我有點詫異,這真的是網路的聲音么?現代的年輕人,為什麼只挑別人的毛病,卻對優點視而不見呢?

一個寫作群里的朋友有次跟我聊天,說她的公眾號好難推廣,說平時在朋友圈發個什麼吃呀喝呀,同學們一群上來點贊。

可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文章,卻沒想到同學看也不看,沒什麼同學關注,點贊的更是少之又少。

朋友說,曬文章至少比曬吃喝有意義吧,怎麼待遇卻完全不一樣呢?這寫上公眾號了,怎麼就被孤立了呢。

公司兩個年輕人,有一個升職,另一個便憤憤不平,反正就是鼻子眼晴不順眼,瞧不上。

不平的是為什麼同時進的公司,得到地待遇卻不相同,別人能升職,自己卻原地踏步。

更有好事者,會信誓旦旦地無中生有,說對手一定是有後台或者是給領導送了禮,才會得到這樣的一個位置。

02

以上的三個案例能找出什麼共性?沒錯!他們之間的一個共通點就是一個「」字。

他們是同齡,同學,還有同事。

這一個「同」字,表明他們曾經是某一領域或同一空間里的相同階層。或者,他們有相同的年紀或同樣多的社會閱歷。

這些貌似的相同,把他們在心理上局限在某一種平等里,當某天這種平衡感被打破,真的很難讓人接受。

  • 不願意承認同齡人的優秀,實際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差距。

年輕人的虛榮,不甘服輸的心情有時候表現出來的就是自以為是,狂妄自大。

不願支持同學的一點成績,只能說是自尊心在作祟。

受不了曾經在同一戰壕里的人優勢輾壓,視而不見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哪還能放下自尊心平氣和地為你鼓掌,面子上做到溜光水滑?

未被升職的那個年輕人,他能拿出來比較的,都是他們相同的因素,相同的工作年限,差不多的工作崗位。

不願比較的卻是,別人的工作質量要比你高得多,工作效率也比你高得多,選擇性地對別人的優勢視而不見。

從上來看,不接受也拒絕承認別人優秀的人,其實是同一類人,他們是同齡,同學,同事。

這就是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了,為什麼優秀的人,得不到同行人的鼓掌?

03

這其實是一個類比的心理學問題。

當你的優秀不足以達到可以區分群體的時候,也就是說你的優秀不夠卓越的時候,當你們依然是在同一個層次的時候,你就別指望你的同行(競爭者)會為你的一點成績鼓掌。

這與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有關。

中國人最享受的人際關係是居高臨下的俯視,最崇尚的思想是中庸。

而類比則是中庸的思想的主導思想。所謂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是這類思想。

所以,中國人總喜歡同行間進行比較,同學之間進行比較,甚至兒時的玩伴之間進行比較,抓住任何一個共同點的情況下進行比較。

這種「存同求異」的類比思想,除了能促進人的某方面的動力以外,其實也產生不少負面的思想影響。比如嫉妒。

當別人在某方面超越自己的時候,心理總是過不了「某某當年也就那樣,甚至還不如我」那關,對同行的優點視而不見,甚至對別人的成績嗤之以鼻,選擇性把認知停留在曾經的某個相同的起點上,麻痹自己,掩耳盜鈴。

曾經,都是在同一個起點;曾經,都是一個階層的同類人。

當某個體的一點點變化,打破了曾經的平衡,這個人自然被孤立。

當這個個體以微弱的優勢輾壓同類的時候,同行們第一個反映是感到了壓力,甚至有些不安。

所以,拒絕承認,也不接受現實,就別指望能夠心平氣和地心態來認同和欣賞了。

04

確切地說,這其實是一種嫉妒心理。

嫉妒,英語牛津字典的解釋是,在注視著別人擁有一些高於自己的優勢時產生的屈辱感。

所以,你別指望別人在屈辱的同時,還得為你給他創造了的屈辱感而鼓掌,除非那是聖人。

絕大部分的人只能是這樣的表現:在看到身邊的同學或者朋友的優秀或者好命運時,除了羨慕,最多的是感到羞辱、不滿或不安,隨之的表現就是挑刺或者排斥。

當然,為同行的優秀送祝福的也有,只是少之又少。

在這個自負的年代,讓一個人承認同伴比自己優秀確實很難,特別是那些原本是同一起跑線的同行的人。

承認了別人的優秀,其實就是承認了自己的不足。

在這個如今只能用廝殺和劍拔弩張來形容的職場,用弱肉強食來形容的社會競爭中,競爭是異常地激烈,自尊心被千萬層包裹,人際關係又何等地脆弱,又有幾個人能夠輕易地承認自己的不足,甘心服輸?

不服輸,心理上就仍處在同一等級里競爭。

與其說是不承認別人的優勢,不如說是在刻意逃避現實,給自己一個「仍在場上」的借口,沒有被淘汰。

他們以為,只要仍在場上,就依然有競爭的籌碼,依然有競爭的機會。

這當然就不能承認別人的勝利,當然也不能成全別人的優越感。

事實是,優勢就是優勢,一如田徑賽場,差一秒,便是金銀牌的差距。

05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中華兩千年的文明,早就記載了這樣的美好,我們應該嚮往這樣的美好,學習這樣的美好,正視這樣的美好。

中國儒家經典《大學》里也有一句,做新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對於後者,時光荏苒,日新月異。

事物總是在變化,面對每一個初升的太陽,面對每一個嶄新的明天,落後了就必須克服同類之間的嫉妒心理,坦然地面對現實。

所謂的三人行,必有我師。而為師者,為什麼就不可以是同行,同學,或者是同伴呢?

承認別人的優點,其實就是正視了自己的不足,在認知上找到了差距,這才是迎頭趕上的正確姿態。

某一時刻的優秀,並不代表永恆,不是明天過後還有明天么?只要有清明的認知,深刻的自省,並願意努力為自己的不足付出行動,加以彌補,或許,在明天,你依然可以托起曾經的驕傲和自尊。

否則,就只能心悅誠服地為別人鼓掌!做不到別人的優秀,就努力做到虛心謙和,虛懷若谷。

而對於前者,當你希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那只有把你的優勢擴大化,擴大到一定的量化等級。

當你的優勢擴大到他們需要仰視的程度,達到他們難以企及的高度;他們自然會為你鼓掌了。

而當你的優勢達到眾人皆知,甚至能陽光普照,普度眾生的時候,他們自然又會為你頂禮膜拜了。

因為,你的優秀已經足矣拉開了距離,分出了等級。而人們,只會欣賞和膜拜自己心悅誠服的人。

所以,在這些人際關係中,要麼,帶著清明的認知,甘心給別人鼓掌;要麼,努力做一個讓別人願意為你鼓掌的人;只千萬別在細微的差別中刷存在感,找優越感,同行不買賬。

作者簡介:舒琳兒,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專欄作者,一個職場女性,淡散地在網路寫文很多年的游牧部落。簡書@微語素心。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莊子》逍遙遊篇主要講什麼?人生的三種格局
貧困家庭拼出來的孩子如何突破眼界和格局限制?
洒脫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什麼是格局觀?怎樣培養出來的?
糾結好久了!各位大哥大姐給個意見!對這個戶型怎麼看?客廳朝北,主卧朝南帶陽台?

TAG:人际交往 | 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