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市場增長迅速 IBM逆勢下滑的糾結與希望
過去,我們講「順勢而為」、「時勢造英雄」,現在我們講「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但在雲計算髮展迅速的今天,IBM這個曾經的IT行業領頭羊卻用連續5年的「逆勢」下滑證明,風口來了,並非誰都能飛起來。
第三方權威機構Gartner預計,2017年全球公有雲市場規模將增長18%,達到2468億美元,企業採購向雲遷移的趨勢正在加劇。而針對中國市場,摩根士丹利發布一份研究報告則稱,公共雲計算市場已經在中國起飛,中國公共雲計算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約20億美元,在2020年大幅提升到16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68%。
如此好的市場背景下,在IBM今年的第二季度財報卻顯示,第二季度,IBM公司營收為192.8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2.38億美元下降5%;凈利潤為23.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04億美元下降7%;所有五個業務板塊的收入都有所下降,包括認知解決方案部門、全球商業服務部門、科技服務和雲平台部門、系統部門和全球融資部門。
面對大好的雲計算市場形勢,這已經是IBM公司的營收連續第21個季度下滑,超過5年。對於這樣的下滑,IBM無疑是臉上無光的。
自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會(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至今,雲計算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十年的歷程,雲計算逐漸從一個概念變成了徹底顛覆傳統IT業的一場革命。
在這場革命中,如果說亞馬遜AWS是革命成功者,微軟是迎頭趕上者,IBM更像是一個落後者。
轉型緩慢 IBM為何如此糾結?
關於向雲計算轉型的戰略部署,IBM早在5年前公司業務處在巔峰時期時就已經確立。但當時的IBM無疑是糾結的:傳統業務賣的這麼好,新的雲計算業務方興未艾,誰願意為看不見的未來做過多的投入呢?
但隨後,IBM就開始陷入增長乏力的尷尬境地。首先,在IBM引以為傲的大型機和小型機市場上,雲計算迅速搶走了原本屬於IBM的市場。這些工業時代的大傢伙們由於價格昂貴致使企業採購成本較高,再加上複雜的部署和較高的維護成本,很快就成了雲計算首先革命的對象;相比較而言,基於x86開放架構的伺服器成為市場的新貴。
基礎設施層面的迅速崩塌讓IBM始料未及,它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更是影響巨大。原本,IBM基於自身的基礎設施,構建了中間件和眾多的應用軟體和資料庫,並輔之以諮詢服務,這樣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可謂在業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但基礎設施層的雲化開始從大廈的地基部分顛覆IBM多年來的苦心經營,隨後,不管是PaaS還是SaaS都開始陸續對IBM的業務發起衝擊,勢頭之猛讓龐大如IBM這樣的大企業根本來不及轉彎,就如同在茫茫大西洋上從望遠鏡中看到前方冰山的泰坦尼克號一般。
面對這樣的局面,IBM並沒有做出及時的改變,也沒辦法做出快速的改變。時至今日,即便是當下雲計算市場的NO1亞馬遜AWS,在2016年的營收也不過100億美元,這與IBM整體近1000億美元的年營收相去甚遠,對於IBM的高管來說,全力投向雲計算,根本支撐不起公司如此大的盤子。
IBM無疑是糾結的:一方面,不能置傳統業務於不顧,拋下它們所帶來的強大現金流,從投資者到IBM員工,估計沒人願意;另一方面,IBM又不能對雲計算的趨勢視而不見,或許,今天雲計算市場的規模是有限的,但在未來,很有可能誕生年營收千億美元的巨無霸。
在這樣的糾結中,IBM始終都在增強自身業務向雲計算的轉型,但相比較雲計算方向的轉型,IBM過去轉型路線的慣性一直存在。
眾所周知,IBM一直在將給自己帶來低利潤部分的業務賣掉,從PC到低端伺服器,IBM把一個又一個這樣的「包袱」甩了出去;轉而向利潤更高的諮詢服務領域轉型。在當時IBM的設定中,IBM負責整個IT行業的頂層設計和諮詢服務,至於下面的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IBM則更多交由合作夥伴或者其他硬體產品製造商提供。可惜,IBM還沒有完成這樣的轉變,雲計算的到來就徹底打亂了IBM的節奏。
人工智慧是「蜜糖」還是「毒藥」 IBM希望何在?
或許,IBM正在等待一個節點,一個傳統IT業務與新興雲計算業務相持平的節點,當雲計算的營收逐步追上傳統軟硬體的營收時,IBM即可全力奔向雲計算。對於IBM來說,公司的營收組成也將面臨傳統業務下滑、雲計算相關業務增長,直至雲計算業務的貢獻超過傳統業務。
可惜,這樣的想法只能說是一廂情願,如果說在趨勢剛剛到來的時候沒有抓住,再想快速迎頭趕上,亦或者說趨勢真正成為主流的時候再去布局,早就晚了。因為從IBM的財報中可以看出,其雲計算業務的增長並沒有跟上整個雲計算髮展的腳步。此消彼長間,IBM只會在雲計算市場上越拉越遠。
為了挽回這樣的頹勢,IBM並沒有在雲計算業務上做過多的糾結。而是組建認知解決方案部門,將公司大部分的軟體和服務,以及Watson人工智慧納入進來,試圖組成IBM的「突擊軍團」,負責從現有的泥沼中突圍出去。
但不得不說的是,人工智慧的投資周期比起雲計算來說更長,也更加看不到營收貢獻。雲計算對於亞馬遜AWS來說,已經貢獻了年營收超過100億美元;但就目前市場上的人工智慧公司而言,有哪家廠商的人工智慧業務給公司帶來了如此巨額的回報?
其實,Watson是IBM公司自2006年就開始研發的一個項目,巧合的是,它的出現與雲計算幾乎同時,但云計算今天已經成為主流,人工智慧才剛剛開始。直到2014年,IBM開始將人工智慧作為重點關注領域,並打造圍繞Watson的生態系統,據悉,每年IBM在其上的投資超過30億美元。
對此,大部分的市場分析人士也認為,Watson到底何時能夠為IBM創造出真正的商業價值還是一個未知數,甚至,由於IBM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入發力過猛,公司很難從如此大的投資中收回成本。
或許是IBM的糾結和猶豫,雲計算市場的發展,並沒有給IBM帶來「蜜糖」;而面對人工智慧的新趨勢,IBM的重磅投入似乎就像是一顆「毒藥」,不得不吃。正所謂「亂世用重典,沉珂下猛葯」,IBM希望就蘊含在這看似「毒藥」的人工智慧當中。在人工智慧的商業價值全面凸顯之前,IBM要做的只能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科技自媒體「常言道」出品 作者:丁常彥】
推薦閱讀:
※雲計算進入下半場 各大廠商比拼的是什麼實力?
※地質調查走上雲端 國家地質雲平台正式上線背後的技術力量
※微軟通過裁員加速雲計算轉型:這樣才務實
※他才是亞馬遜的中國合伙人(上)
※深入淺出新一代雲網路——VPC中的那些功能與基於OpenStack Neutron的實現(一)-簡述與埠轉發
TAG:云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