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無產階層的我們應該怎樣突圍
作者:和禾(富書專欄作者)
1、比你有錢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這幾天,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的一席話一度刷屏。
現在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的學校。
像我這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而且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還生長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得天獨厚的條件。
這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者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這也就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比他們走更多捷徑。(聽說熊軒昂的父母都是外交官)
看完這段話,我就想到了這個:之前上學的時候,有的同學長得漂亮,我就想,長得像花瓶有什麼用,我學習比你好就夠了。
可是慢慢接觸的人層級變高,我發現,就是有那麼一些人,她不僅長得漂亮,還學習成績好,而且家庭環境很棒,好像沒有什麼條件是不好的。
而我們大多數人就是那個身處底層,一味苦苦掙扎學習的悶頭娃娃。
我突然感覺到,自己身為無產階級的無能為力。
我們的父輩沒有給我們那樣得天獨厚的資源。
而我們,正在奮鬥階段或者已經成家立業的我們,已經很明顯得懂得自己身處的階層,人生格局已經基本定位。
我們不生活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我們也沒有碩士博士的學位文憑,我們沒有父輩給我們的穩定而優渥的精神亦或者物質財富。
更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或者接觸不到那麼令人艷羨的擁有知識力量和社會地位的工作,在有可能的未來,我們無法提供給我們的孩子這得天獨厚的一切。
很多人說我們的父輩沒有讓我們成為富二代,但是我們自己要成為富一代,讓我們的孩子成為富二代。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不會成為富一代,我們的孩子也沒有成為富二代。
那,我們怎麼辦?怎麼來看待這件事情?怎麼來排解心中的不平和無奈?我們怎樣才能踏著希望之光奔向屬於底層人民的未來?
2、無論貧富,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你會有相同的感覺——這個孩子真的很優秀,不僅是因為他是高考狀元,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又能看到底層人民的苦難。
他沒有因優秀而驕縱,沒有因富有而蠻橫。
他優秀地有底氣、有素養、有高度。
這才是精英。
我們大多數人都處於底層物產階層,我們對於富有、貧困應該抱有什麼樣的態度?
前一段中我說了一句話:「我相信你會有相同的感覺」。
如果你沒有嫉妒、沒有抱怨、平靜而不卑不亢,我知道你一定是那個為了未來而默默前行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人對於富有有著不同的偏見。上次朋友聚餐聽他們講了這樣一件事情。
朋友在外打拚很多年,憑著自己的實力做到了公司中層,單位給配了車,他也利用周末時間給一些公司做設計,最近幾年積累了不少家產。
在春節期間回老家過年,他提前給小侄女準備了一千元的紅包,也沒打算讓自家孩子要別人的紅包。
初一早上大家都互相拜年,朋友興緻滿滿地給小侄女兜里塞了紅包,嫂子咧嘴笑著,忙讓孩子謝謝叔叔,一手已經伸向孩子口袋拿錢了。
就那一剎那,她突然就勉強著不笑了,叫著孩子走了,嘴裡還嘟囔著:「一年掙那多錢,才給孩子這麼點壓歲錢,真不把人放眼裡。」
留下朋友呆在那裡,他發誓以後再也不給孩子壓歲錢了。
有句話說:「貧窮並不可恥,有錢亦非罪惡」。我們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平衡心態。
我們可以不富有,但是,我們應該擁有富有的心態,不仇富,不嫉妒,不惡劣,有素養,有力量,不卑不亢。
3、破繭而出,擁有向上生長的力量
大家應該還記得前幾段時間熱播的《歡樂頌》,劇中的邱瑩瑩出生於普通的小市民家庭,爸爸自己修理摩托車,媽媽沒有工作,邱父一直希望女兒在大城市站穩腳跟。
邱瑩瑩沒什麼心眼,直腸子,但是她工作積極,不怕辛苦。
劇中有好多情景都是她坐公交車一條街一條街地做地推,五一回家還要出門掃街,被邱父攔住。
她卻一點不覺得丟臉,理直氣壯地說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因為這份工作而經濟獨立也更加有活力。
一想起她,腦海中就是一個活生生向日葵的形象。
最近我在讀一本書《寬勉人生——國際牌阿嬤給我的十堂課》。
書中的阿婆在十三歲的時候,為自己想出了一個扭轉命運的方法並付諸實踐,她以「協商」的方式改變了一個人人認為命定的婚約。
書中簡女士問阿婆,為什麼在十三歲這麼小的時候就懂得要改變命運,阿婆說,它只是「一直想、一直想」。
如果用閩南語念,「一直」的讀音會近似於「一迪」,那種聲音傳達出來的好像是一種對於不懂之事、未卜之途想盡辦法而破繭而出的心情,他有一種不屈服的勇敢與堅毅,沒有一點怨嘆卻充滿希望的光。
我曾看到過對「命運」的這麼一種詮釋,把「命」和「運」是分開來看。
我們一生中遇到的都是「運」,有些人很有眼光,能夠珍惜並把握身邊的美好,不辜負時光的安排,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好命」了。
我們沒有傲嬌的資本,但是我們可以有勇氣、有力量地向上生長。相信你終會破繭而出。
4、在小城市,努力經營更有質量的生活
每到假期,網上都會流行類似的段子:
月收入五萬以上可以考慮歐美中端游,三萬可以考慮歐美低端游,一萬到兩萬請選擇東南亞游,
低於一萬請選擇國內游,低於五千請選擇省內游,三千請選擇郊遊,低於兩千請選擇花生油,低於一千請選擇地溝油,沒有收入的你可以夢遊。
很搞笑的段子,卻又無比實際。
我生活在一個十八線的小縣城,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在2500-4000之間,好的話我們只能選擇省內游或者郊遊了。
但,我想說的是,即使如此低的工資水平,自我感覺,身邊人的家庭幸福指數還是相當高的。
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可是,每天早上早起,我能看到乾淨而寬闊的馬路,能看到小公園裡晨練的老人和跑步的女孩子,能看到熱鬧而不擁擠的菜市場,能看到路邊的鮮花和老太太慢悠悠地剛提回來的新鮮蔬菜。
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可是,我們可以精心給家人準備一日三餐,沒有那麼多稀罕的食物品種,但也是牛奶蔬菜水果樣樣不缺;
我們可以把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養幾盆綠植,心情好的時候買束花,也是經濟條件可以解決的。
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可是,我們可以關心孩子的成長,接受新的事物和思維方式,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我們力所能及的環境;
我們可以每天晚上去接孩子下晚自習,即使就隔著一個路口,回來時候順便買一杯牛奶;
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可以讓孩子去市裡讀書,去接觸更好的教育;
如果沒有也無可厚非,畢竟,孩子在一個溫暖的家庭,健康、陽光的成長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可是,我們依然可以過屬於我們這個階層的生活,我們可以用心經營我們的小日子,可以讓孩子在我們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環境中長大。
我們用心於現在的生活,但是,我們也知道,我們一定會努力向上!
貧富都是一種生活,我們要在認清自己所處位置的情況下,安排好屬於自己的生活。
然後,不要在一個小漩渦里鑽牛角尖,不時地抬頭看看天,有很多人比我們優秀,比我們思維開闊,我們一定要積極向上,如向日葵一般生長。
作者簡介:和禾,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專欄作者,教育學碩士,養育一男孩。文章見著於多家省級、國家級期刊,同時被知網、龍源、萬方資料庫收錄。研究育兒、婚姻,蒙台梭利教育踐行者,專註於有效陪伴。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中國在未來是否會面臨美國今天的階層分裂危機?
※如何評價文章《中產教育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幼兒園》?
※來分享行業內幕,哪些行業是真的能接觸到很多有錢人,哪些行業看起來有錢人多實際窮人最愛去?
※2000 年左右出生的人目前的世界觀與生活圈子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