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甲胄結構中的大小「荷包」是什麼鬼?

清代鎧甲,可能是目前國內接觸最多的古代實戰鎧甲了。康熙時期,清軍鎧甲的樣式已經基本確立,乾隆時期,清政府制定了規範清軍甲胄形制的官方條例,當時的鎧甲包括甲和胄兩部分。

甲由上衣和下裳組成,上衣由九片甲衣組成,分別為:一件身甲、兩件袖子、兩件肩甲、兩件護腋(遮窩)、一件前襠(又稱大荷包)、一件左襠(又稱小荷包),九片甲衣之間以繩索或金屬構件連接,下裳由左右兩片甲衣組成。

圖式中記載,肩甲和身甲的連接部位綴有若干片外露的鐵甲片,目的在於防護肩部。從紫光閣功臣像上看,當時的不少將領鎧甲的護肩在靠肘關節一端也會安裝金屬甲片,而非僅在和身甲連接的部分安裝甲片。現實與官方規範存在衝突屬於正常現象,而紫光閣功臣像是皇室組織繪製的,可信度較高,因此當時有可能同時存在兩種護肩樣式。

為了讓身體各部分都能承擔甲的重量,同時避免外形松垮,士兵穿完甲後,胸口部位通常要束一根絲絛,被稱為甲絛,上衣的腰間外部也要束腰帶。

組成上衣的甲衣均為布面甲結構,布面甲的構成為:外層(包括表層、內里、邊緣),內層,即防護層。不同鎧甲外層所用紡織物的材質和顏色也有可能不同,材質有緞、綢、棉布等,顏色則較多。防護層的材質構造也有兩種,一種由鐵甲片綴成,一種由棉花浸水壓實後製成,使用鐵甲片做內層的甲胄被稱為布面鐵甲,使用棉花做內層的甲胄被稱為棉甲。無論使用哪種夾層,都需要大量甲釘將內層和外層固定在一起,甲釘的材質有金、銀、銅等不同材質。

下裳的甲衣有三種樣式,除了布面鐵甲和棉甲之外,還多了一種明甲的樣式。明甲即甲片鐵甲片綴在布面之外的甲。康熙五年,皇帝的旨意中說,侍衛、護衛、前鋒、護軍的甲可以使用明甲。但在皇朝禮器圖式中,只有部分甲的下裳會採用明甲結構,上衣均為暗甲結構。

需要注意的是,當時不是所有的清甲都有十一件部件,不少甲沒有袖子,也有甲既沒有袖子,也沒有左襠和下裳。另外典型清甲的袖子在設計之初是為了防護小臂部位的,因此穿戴完畢後,袖子能遮擋的部位也就僅限於從手腕到肘關節向上一點點的部位。現在很多影視劇里的袖子防護範圍涵蓋整個臂膀,這種做法是存在問題的,這種袖子涵蓋整條臂膀的甲出現於中晚期,且都是棉甲中的非實戰型棉甲。實戰型甲胄,無論是布面鐵甲還是棉甲,都存在一定的厚度,因此如果袖子太長的話,肩關節的運動會不太方便。

胄由胄體和小片甲衣組成,當時的胄體為圓柱體和圓錐體結合而成的幾何形體造型,其下部為高度較矮的圓柱體,上部為高度較高的圓錐體,圓柱體和圓錐體的結合部位轉折明確,存在一道稜線。

這種胄體由左右兩個半殼狀部件鉚接而成,兩個半殼相接的部位安裝有前後兩道條狀部件,被稱為盔梁,盔梁所在的位置與人體的正中線重合。胄體的頂部為一個接近圓柱形的部件,部分部件上部為一個半球體,這個部件被稱為覆碗。覆碗上面有一根空心的短管,部分胄的短管基部裝有花瓣狀部件。在使用時,這個短管上會安插一個被稱為盔槍的部件,盔槍的主體為一根圓柱體金屬部件,頂部有一個圓盤,這個圓盤被稱為盔盤,盔盤的下面通常會安裝各種盔纓,上面則會安裝胄頂。

胄體的基部會安裝一件弧形鐵片,被稱為護額,護額的防護區域為前額部位。護額的正上方會安裝一片垂直於護額的鐵片,被稱為舞擎或遮眉,舞擎的作用與帽檐類似。

胄體下部會安裝兩片垂下的護耳和一片垂下的護項,護耳的下部會安裝立領狀的護頸,設置護耳、護項、護頸的目的分別是為了對耳部、後頸、咽喉部位進行有效防護,護頸上有系帶兩根,穿戴者戴好頭盔後,需要繫緊系帶。部分胄沒有護頸,只有護耳和護項,系帶便安裝在護耳下部,使用時同樣需要繫緊。

清代胄體的材質有鐵質和皮革髹漆兩種,皮革為牛皮質地,覆碗、盔槍等胄體附帶部件為金屬製成,通常為鐵質或銅質,護項、護耳、護頸的結構與身甲相同,有布面鐵甲和棉甲兩種結構,沒有使用明甲結構的。

清人穿戴胄時,為了穿戴舒適,避免胄體摩擦頭部,會先戴上紡織物製成的胄襯,胄襯的外形與瓜皮帽相似,頂部結有紅絨。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57 平定西北 白蓮起事
中印皇室成員對比,印度完勝
拖垮「康乾盛世」的根本不是閉關鎖國,而是意淫
清末的革命黨人算"皇漢"嗎?

TAG:清朝 | 八旗 | 盔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