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幹嘛讓我噓噓……(這些把屎把尿的老觀念得改!)
一些老人認為孩子越早把尿越好,可以從小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既省力又清潔還節省紙尿褲。講真,長時間把尿對寶寶……真的
傳說每一個被把過尿的寶貝都能養成定時尿尿的好習慣,你小時候被把過尿吧,你就再沒尿過床??
早把尿,能幫孩子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嗎?答案是NO。
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而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之一。所以,在此之前,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
好多媽媽問寶寶多大才需要把尿,其實這與年齡無關,都不需要把尿。孩子通常在兩歲後,膀胱功能發育逐漸完善,這時他才能明白想要大小便時的身體感覺信號,這時寶寶才真正準備具備自己上廁所的能力。
1歲以前,與其說把尿是訓練孩子,不如說是訓練家長找到孩子比較容易排尿的時間,比如吃奶後5~15分鐘、睡醒後。
長時間給寶寶把尿的危害
要注意太早把尿,不僅不能幫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危害多多。
1、對寶寶的脊椎不好
新生兒的脊柱是直的,到三個月會抬頭時,頸椎前凸,形成了第一個彎曲;六個月會坐時,胸椎後凸,脊柱形成第二個彎曲;一歲會走路時,腰椎前凸———脊柱形成了第三個彎曲,這樣才形成了人脊柱的自然彎曲。
如果把尿姿勢的不正確,會增加骨骼發育不良的風險,發生脊柱側彎、駝背等情況,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
2、寶寶的括約肌得不到鍛煉,反而易尿頻
家長頻繁地給孩子把尿,會讓孩子對大人的指令產生條件反射尿尿,二不是膀胱充盈刺激括約肌而反射排尿。
由於缺乏憋尿的經歷,其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煉,會導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頻。
由於把尿不容易掌握時機,把尿時間長了,孩子的肛門周圍壓力加大,會對嬌嫩的肛門括約肌造成損傷。
3、不利於嬰兒髖關節的發育,也容易造成嬰兒脫肛、肛裂等現象
局部頻繁把便,嬰兒會頻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韌帶相對鬆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腸黏膜經肛門突出的現象,也就是脫肛。脫肛又會造成嬰兒排便時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費力程度,這又容易引發肛裂。
中國人痔瘡發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關係啊。
4、對寶寶的心理不好
你想啊,本來玩的好好的,突然被拎起來小便,還有嗯嗯伴奏啥的……
舒服不?害怕不?羞羞不?
"尿布+紙尿褲",經濟而舒適的選擇
在寶寶未能自主排尿之前,給寶寶紙尿褲是最好的選擇。
傳說中紙尿褲引起寶寶的很多問題,都是謬論,很多國家已用幾十年也未發現類似問題。
只要掌握紙尿褲的正確使用方法,媽媽們時完全可以放心給寶寶使用紙尿褲(紙尿褲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不環保,因為其中的吸水成分是不能降解的)。
很多媽媽選擇給寶寶白天尿布+晚上和出門時紙尿褲的搭配,一來更經濟,二來夏天寶寶更涼快,三來可以避免和反對使用紙尿褲的家人起太大的衝突。
如何正確訓練寶寶如廁?
孩子能夠接受排便訓練的前提是:
1、能感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
2、對坐便器和排便產生聯繫;
3、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
一般來說,寶寶長到一歲半以後,都能靈活地坐、站、走、蹲、起,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已有了一定的發育,加之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了,所以此時開始訓練坐便如廁比較合適。
有研究發現,晚上穿紙尿褲睡覺的孩子,很多在2歲前後甚至更早就能夠控制夜尿,或者整夜憋尿到早上。這是因為不把尿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依據便意來排尿的,所以對便意的掌握比較好。
所以,把屎把尿的老觀念——該改改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寶寶周歲前不能吃鹽?
※寶寶入園有哪些注意和要準備的呀?
※美亞黑五sale,買些什麼嬰兒用品好呢?
※試管嬰兒寶寶的出生缺陷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