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寶馬在一個領域絕對領先賓士,那個領域是……xiaxia……快點進來看啊
摩托車!賓士生產卡車、貨車、公交車、救火車、救護車、軍車、超級跑車、smart這種微型車,但是賓士唯獨不造摩托。而寶馬卻是世界最好的摩托車品牌之一。
你見過這樣的賓士嗎?
這樣的賓士?
或者這樣的賓士?
對,這是賓士所無法觸及的生活體驗……
那麼問題來了,寶馬出道是造飛機的,怎麼就搞起摩託了?
一戰結束後,寶馬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局。飛機發動機產線被關閉——凡爾賽條約的相關條款禁止其製造飛機或飛機引擎。不過,這家公司還是重整旗鼓並召集了足夠的工人生產一些火車用的氣動剎車。寶馬還為不同的公司生產過各種各樣的鑄件。最糟糕的時候寶馬公司甚至要用其製造的飛機上的鋁和木頭來製作辦公室傢具。
戰後的德國幾乎所有東西都被摧毀了,其經濟狀況搖搖欲墜。街道上並沒有多少汽車,不過人們對於摩托車仍有需求,因為其可以以低廉的價格提供最基本的運輸能力。但問題是,即使這樣,也只有少數人能買得起摩托車這樣的奢侈品。
在寶馬慕尼黑工廠的邊上有一家生產一款叫做Flink的摩托車的公司。這家公司叫做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公司(Bavarian Airplane Works),曾經叫做奧托工廠(Otto Werke)。 這款叫做Flink的摩托車採用了一台兩衝程的信使(Kurier)發動機。在戰時,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公司曾經生意火爆,但就像寶馬一樣,在戰後過得非常艱難。其摩托車業務也僅能助其勉強生存。
這是奧托工廠。它的創始人是古斯塔夫奧托(他也被認為是寶馬品牌的創始人之一),他父親是奧托四衝程發動機的專利發明者。1886年,奧托專利到期之後,賓士和戴姆勒才能夠免費商用化,把它裝在三輪車上創造了最早的汽車。這段故事可以閱讀我另外一個回答為什麼提起寶馬就能想到它製造飛機發動機的歷史但提到賓士卻沒人知道賓士在二戰也製造了飛機發動機?
由於寶馬在飛機發動機領域的經驗和傑出的名聲,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公司與寶馬簽訂了協議請其幫助它製造一款由英國摩托車製造商道格拉斯設計的500cc水平對置兩缸發動機。當時有很多摩托車生產廠家都採用這款M2B15發動機。寶馬公司為其生產了幾年發動機之後,便對摩托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寶馬曾經與工程學博士麥克斯?弗里茲(Max Friz)合作設計飛機和飛機引擎。在決定進入摩托車市場後,寶馬高層決定依然由弗里茲博士來主導項目。不過據稱,弗里茲博士對於參加一個摩托車研發計劃並不那麼高興。不過,在他發現寶馬公司想要為這種現代長途旅行機器設定全新的設計、創新和品質標準的時候——簡而言之就是將製造飛機的標準應用到摩托車上——他變得非常感興趣。寶馬的第一台摩托車被命名為R32.字母「R」代表Rad,是Motorrad的縮寫,這個單詞在德語中表示摩托車。
所有的寶馬摩托傳奇都從這裡開始。
寶馬的第一款摩托R32究竟有什麼特點?
在全盤了解了道格拉斯設計的M2B15的缺點之後,弗里茲設計了一款邊置氣門水平對置兩缸發動機。其燃燒室缸徑68mm,衝程同樣也是68mm,燃燒室容積494cc,並穿過車架放置。這種布置形式解決了縱置布置時對於長軸距的需求,同時更高的引擎位置留下了更多的空間來放置變速箱,也解決了引擎各氣缸冷卻不均勻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這種穿過車架的布置形式使得該車型可以採用傳動軸傳動,而非傳統的鏈傳動,傳動軸傳動使得維護保養變得更簡單,並且車輪拆除變得更容易——在當時輪胎漏氣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不過寶馬並不是第一個在摩托車上使用傳動軸傳動的公司——法國國家戰爭武器工廠(Fabricque National de Arms Guerre)大約在1903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傳動方案——不過這項配置最終成了寶馬的代名詞。
R32的變速箱是一台三速變速箱,通過螺栓與發動機接合在一起,通過在燃料箱右側的一根換擋桿進行換擋。這種配置顯然非常不合理,當車手在過一個彎或者是通過顛簸路段的時候,要騰出一隻手來進行換擋顯然不容易。不過,這種操作方式到五十年代還有一些生產商在使用。這台R32的飛輪則從汽車飛輪中演變而來,單片離合器被放置在曲軸箱中,並通過一根筆直的傳動軸帶動軸上的車輪。傳動軸被保護在一個鋁製的保護殼當中,防止其受到外界的干擾。
這台摩托車還搭載了一個寶馬的化油器,並通過兩根管路分別為兩個氣缸供油。同時在大多數供應商還不提供這項配置的時候,寶馬提供了電子點火作為選配。
弗里茲並沒有就此停止研發這款引擎。因為早期的摩托車車架是基於自行車車架設計的,弗里茲決定將其重新設計。他將兩根鋼管從轉向頭向下延伸,穿過引擎底部,一路向後延伸至後橋再向前返回至轉向頭,而這兩根鋼管通過鑄鐵腳踏板連接在一起,並通過一些十字支柱來加強其強度。在未來幾年中,在引擎和車架頂部之間放置的三角形油箱成了寶馬摩托車的家族式設計風格——如同其標誌性的帶有白色線條裝飾的黑色亮面漆以及即將家喻戶曉的寶馬圓形標誌一樣。
弗里茲採用了從動連接的前軸,並為其裝配了兩塊短鋼板彈簧來吸收震動。早期的R32並沒有配備剎車。不過這種配置並沒有持續很久——不久後的車型都配備了內置鼓式剎車,畢竟作為一輛可以達到60英里/小時(96千米/小時)的摩托車,剎車還是不可缺少的配置。早期的寶馬摩托車顯然體現了公司對於細節和品質高標準的追求。
寶馬摩托是如何聲名鵲起的?
緊隨R32之後,寶馬又研製了R37——這是一輛為運動性能和參加比賽改良的版本,它擁有全新的氣缸套,可拆卸的氣缸蓋以及其頂置氣門。十輛「作品」R37有著更短的軸距。R37可以達到70英里(113公里)/小時的速度。僅有少於200台的樣車面向大眾銷售了,但寶馬公司創建了一支由其自身支持的車隊,駕駛那些「作品」R37去參加德國各地的比賽。
寶馬的首席測試工程師及工程主管魯道夫?施萊謝爾(Rudolf Schleicher)同時也是一名專業車手,全程支持著這些賽車項目。因為知道他的產品能從參賽中收穫很多東西,他儘可能多的讓寶馬支持的車手去參加各種比賽。在1926年,施萊謝爾駕駛著一輛R37在威爾士獲得了國際六日試煉賽(International Six Day Trials,現更名為International Six Day Enduro)的金牌。國際六日試煉賽是全球最艱難的也是最負盛名的越野賽事之一。
由寶馬公司支持的騎手弗蘭茲?比伯駕駛著R37贏得了1924年德國500cc冠軍賽——對於一個新公司來說實在是了不起的成績。寶馬接下來獲得的勝利和冠軍都體現在了快速增長的銷量和用戶忠誠度上。
在1926年,寶馬發布了R42作為R32的繼任者,這台摩托車是為那些不僅僅只關注性能的人設計的。其搭載的邊置氣門引擎可以提供更強大的動力和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在R11到來之前的幾年中,R42一直是寶馬最暢銷的車(共賣出6500台)。
同樣是在1926年,R37迎來了其繼任者R47。R47配有頂置氣門,鑄鐵氣缸套,前輪配有鋼板彈簧,以及鑄造成型的邊車。在當時,帶有邊車的摩托車作為一種基本的交通工具非常的流行,而寶馬從很早就開始了提供邊車作為選配——通常由一些二級市場公司供貨。寶馬也因此成為了之後數十年中搭配邊車使用時最流行的摩托車。
那些買不起昂貴的R32的消費者怎麼辦?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寶馬R32,其昂貴的價格導致其銷量非常低。在經濟壓力面前,寶馬的主管們知道現在他們必須要為工薪階層開發一款經濟實惠的摩托車。與此同時,寶馬又不想因為製造一款廉價的低端產品而打破剛剛建立起來的高品質製造商的品牌形象。
這次,寶馬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進步。寶馬開發了一款高性能發動機,使得寶馬摩托車成為了最快的摩托車之一。寶馬製造的各種機械在海陸空創造了各種記錄。在1926年,寶馬製造了其第一款汽車Dixi,這款車實際是寶馬在獲得授權後生產的Austin 7車型。
寶馬希望其摩托車部門能夠成為挽救其經濟困局的途徑。當時寶馬需要更多的資源來支持其剛剛重啟的飛機引擎生產。自然而然地,寶馬在考慮在汽車研發和生產中更進一步,成為汽車市場的主要廠家。
當時德國的經濟困局迫使寶馬決定開發一款單缸摩托車,但其在單缸車上最初的嘗試,即在1925-1926年生產的R39卻不怎麼成功。當時生產的R39有一些小故障,比如氣缸老化的很快,致使這個型號的摩托車的名聲不是很好。總共生產了不到900台,寶馬就將注意力重新放回到了兩缸摩托車上。
1928年,德國取消了排量在200cc及以下的摩托車的車輛稅,這使得很多人傾向於購買小排量的摩托車。還有一項政策就是,駕駛小排量的摩托車不需要駕照,只需要車輛已經註冊併購買了保險。
緊接著是1929年的經濟危機,全球失業率直線飆升,德國的經濟情況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這個時候如果寶馬還想繼續賣摩托車,唯一的選擇就是一款廉價單缸摩托。
1931年,寶馬推出了R2(「2」的意思是200cc),其價格不到寶馬當時最大的兩缸摩托車750cc的R16的一半,並且很快被大眾接受。儘管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並不友好,寶馬R2依舊非常暢銷,因為這輛車有著優良的設計和可靠性,並且價格實惠。這輛車非常適合剛上手摩托車的人開——因為其傳動軸傳動的特性及其他配置。這台車同時也是寶馬公司做過的最小的摩托車。
隨著之後的研發,寶馬推出了R2第二代,第二代中做出了非常多的升級,同時引擎在保持198cc的排量下動力卻提升了。同第一代一樣,第二代的引擎和一台三速變速器縱向布置。車架如R11及R16上使用的一樣,由槽型鋼製成,不過採用了更輕更小規格的材料。
其他的提升包括附加在引擎上的發電機,一台Amal化油器,重新設計的凸輪軸,更大的燃油箱,轉向阻尼以及橡膠包裹的車座。這款車在1936年停產,由於其對於前代做出了巨大的提升,賣出了數千台。
寶馬公司隨後將賭注下在了R4上,這是一台400cc車型,其在市場中創造了「中量級」這個類別。直到1994年,650cc的Funduro發布之前,R4都是寶馬歷史上最大的單缸摩托車。
儘管R4無法跟當時更快的500cc摩托相比,但隨後其證明了自己是當時最可靠的摩托車之一。這款車型也受到軍隊和警察的喜愛,並下了大筆的採購訂單。寶馬R4用腳踏桿取代了腳踏板,同時配備一台四速變速器(這是寶馬在摩托車和汽車中第一次使用四速變速器),還有其他的一些提升。到1937年其被R35取代之時,總共製造了超過15000台——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在軍隊服役。
儘管三十年代初期寶馬在單缸摩托上取得了諸多成功,其在兩缸摩托上的研發卻被壓制了。其中一個原因自然是當時全球的經濟環境使得人們對於昂貴的雙缸摩托需求很低。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希特勒的第三德意志帝國的戰爭機器——國防軍——對於使用大缸徑單缸摩托進行行軍和巡邏非常感興趣。
聊到這裡,時間也到了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將重新改寫寶馬摩托的歷史。在接下來的連載中我們將談到寶馬如何在戰後堅持下來造摩托、寶馬與本田的競爭、寶馬與哈雷的競爭……
本文由 @於行風 同學參與編輯
推薦閱讀:
※設計奇葩說:9個故事聊聊雷克薩斯RX,這傢伙每次上市設計師們心裡都沒底
※美國汽車市場成熟度與皮卡壟斷
※同濟的汽車專業的水平和德國的汽車專業的水平差距大嗎?
※被人推銷無水防凍液!這智商稅交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