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人變壞?做或者不做,沒有我試試。
在我心中,當今心理學有位天才傳奇人物,現年83歲的社會心理學家津巴多。他的著作《路西法效應》收錄了他的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並探討了人是如何變壞的。這篇文章就是關於津巴多的實驗與結論。
許多世紀以來,心理學家,哲學家,劇作家都在著力解決一個問題: 什麼使人們變壞?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我們可能都問過同樣的問題。 有些人曾是好孩子,但他們的人生卻如同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筆下的變身怪醫,由善轉惡。唯一的問題是:釀成由善轉惡的毒藥是什麼?更重要的是,人,到底是黑白分明,一成不變的非善即惡?還是既善亦惡,時善時惡?善惡之間的界限— 特權階層喜歡認定這個界限是固定且不可逾越的,認為他們是在善的一邊,其他人在惡的一邊—而津巴多教授一直認為這個界限是可以移動的,而且是可逾越的。 好人可以受誘惑而越界, 偶爾在某些比較好的情況下,壞孩子也可能依靠外界的幫助、改造、治療,重塑人生。
這是荷蘭藝術家M. C. Escher 的一幅奇妙的作品。
- 小說《蠅王》中的傑克就是典型的權利主義者。《蠅王》是二十世紀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的代表作,於198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戈爾丁採用了道德寓言的形式揭示了人性本惡的主題。《蠅王》是一部二戰後的小說,講述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在一場未來的核戰爭中,一架載滿孩子的英國飛機被擊落,被迫降落到了一個荒島上。起初,孩子們團結一心,在這個荒島上享受著自由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後來由於害怕所謂的「野獸」,孩子們分成了兩派。最後以傑克為首的專制派大開殺戒,不惜毀滅整個小島為代價追殺民主派的拉爾夫,表現了少年極其殘忍的一面。傑克的一系列表現可以看出傑克的一系列表現並非源於他本性的邪惡,而是與他的性格特徵是緊密相關的。
人格理論家—馬斯洛曾說過:「權力主義者把自己生活的世界描繪成一個叢林,在這個叢林中,人與人之間相互爭鬥,整個世界充滿了危險,恐懼與殘殺。在這個叢林中的動物不是吃掉對方,就是被對方吃掉;不是鄙視對方,就是畏懼對方。」在《蠅王》中,傑克就是屬於典型的權力主義者。
- 在權力主義者的世界觀中,有著明確的等級傾向。權力主義者傾向於由一個人的外部表現來評判一個人。對他人尊重或貶低。《蠅王》中傑克的價值標準就是單一的,從他對拉爾夫與豬崽子截然不同的態度中可以看出他會不由自主的對優等的人產生好感。權力主義者認為,低賤的人做任何事都處於劣勢,優等的人在任何方面都是佔優勢的。
- 權力主義者對權力,名譽,地位有著強烈的慾望。他對控制別人有著強烈的心理需要。對他們來說,一旦擁有了權力,就可以自私的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如若受到權力的挑戰,他會變得更強硬,殘忍。權力主義者的敵視,憎恨與偏見是權力主義者典型的特徵之一。在《蠅王》中,拉爾夫被選為頭頭,這使傑克非常失落,因為傑克也同樣想擁有權力。隨後拉爾夫大方的將合唱隊交給了傑克管理,傑克的權力慾望得到了滿足,所以他願意成為拉爾夫的幫手。但權力主義者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當傑克一次次的帶領大家完成探險,打獵等事情時,他的自信心越來越足,征服欲越來越強烈,甚至忘記了他們一起制定的規則,回家的願望也不及打獵所帶來的成就感強烈了。當他因為錯過了船隻受到指責時,他的權威得到了空前的挑戰,這是權力主義者不能忍受的屈辱。他變得強硬起來,他不僅要征服野豬,更要征服拉爾夫。傑克說:「讓規則見鬼去吧」,從此開始了他專治的統治。他將拉爾夫一夥視為仇敵,要對他們斬盡殺絕,這完全符合權力主義者的特質。對傑克來說,友誼和規則都沒有權利重要,只有支配別人,大膽的實現自己的慾望才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 權力主義者將善良與懦弱相混淆。權力主義者相信,在叢林中,不是吃掉對方就是被對方吃掉。謙虛,誠實,寬容,善良在權力主義者面前就是懦弱,無能的表現。當傑克忽視山上的信號火堆,帶著獵手們上山打獵從而錯過了船隻,喪失了一次被救的機會時,如果拉爾夫能夠懲罰他的過錯,傑克就會有所收斂的,可事實證明拉爾夫一向都不會粗暴,他對傑克只有提醒。傑克將這種寬容當作了懦弱,這使傑克開始對權威產生懷疑,從而為拉爾夫的後來命運埋下了隱患。
- 權力主義者有利用他人的傾向。傑克為了證明自己的地位和力量,帶領他的獵手們打獵,與其說是為了大家倒不如說滿足了傑克自己的慾望。島上的小孩兒不再是夥伴的關係而是上下級的從屬關係了,最後傑克將其他人都視為供他使用的工具,是他達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只有這樣他才能彰顯他的地位。
- 權力主義者的負罪感與心理矛盾。對於傑克來說,他曾是唱詩班的領唱,受過基督教的熏陶,知道人道主義是什麼。另一方面,他所生活的社會又出現了資本主義,權力主義,在這種背景下,對於權力主義者來說自身相衝突的因素會給他帶來強烈的負罪感與心理矛盾。綜上所述,傑克是一名典型的權力主義者。他所表現的殘忍,兇狠主要是源自性格的原因,而不是人性本惡。權力主義者的性格也是可以改變的,希望在人類的家園上多一些民主,少一些專制,使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
- 什麼是邪惡?
簡單說,邪惡就是故意對他人進行身體傷害,對他人進行心理傷害,殘害他人生命或思想, 犯下反人道的罪行。邪惡就是故意做以下這些事情:身體傷害,心理創傷,致命打擊,甚至反人類罪行(種族屠殺)。也許你覺得這些離你太遠了,邪惡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是允許欺詐、欺凌、墮落、漠不關心和故意袖手旁觀。
- 邪惡分三種:
- 個體邪惡。基於個人特性的邪惡;
- 系統邪惡。由社會、物理環境導致的邪惡,比如貧窮;
- 情境邪惡。因受到組織的影響(政治、經濟、文化)而導致的邪惡。
我們每個人都處於組織中—家庭、社區、學校,問問你自己:你的組織激發了你的哪一面,善的一面?還是惡的一面?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人變得邪惡?
- 好人也會做壞事—服從權威
服從權威的惡有兩種,一種是做不對的事,一種是不做對的事。
電擊試驗:心理學有一項非常著名的研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的電擊實驗。他是自小在布朗克斯長大的一個猶太人, 他想,大屠殺會在此時此地發生嗎?人們會說,不,那是德國納粹, 那是希特勒,那是1939年。他想,是啊,但如果希特勒問你,你會用電刑處死一個陌生人嗎?「沒門兒,我肯定不會,我是個好人。"大部分人都會這麼想。 米爾格拉姆教授想,那麼我們不如把人放在一個情境里,給你一個機會,看看你會怎麼做?於是,他找了1000個普通人來做測試。研究員扮演學生,在另外一間屋子裡,學生被綁在一個電擊儀器上,參與者是教師。穿實驗室工作服的負責人,即權威角色,會告訴參與者:"你做為教師的工作就是讓這個人學習材料。記對了,就獎勵他,記錯了,你就按這個電擊盒上的按鈕。第一個按鈕是15伏特,他基本感覺不到。" 這就是關鍵。所有的惡都是從15伏特開始的。下一個再加15伏特。 問題是,最後一個按鈕,是450伏特。 隨著你不斷加電壓,扮演學生的研究員就會慘叫,"我有心臟問題!我要出去!」一部分人會開始遲疑並問道:"先生,如果他出事了,誰來負責?"實驗人員說,"不要緊,我來負責。 請繼續。「問題是,誰會一直按到450伏特?因為到375伏特時,上面寫著,"危險:強烈電擊" 。於是米爾格拉姆教授問了40個精神病醫生:"百分之多少的人會按到最高電壓?" 他們回答只有百分之1,因為那屬於虐待狂行為。 但是實驗結果表明他們大錯特錯,三分之二的人會一直按到450伏特。著名的服從實驗(電擊實驗)證明,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天性,在特定的情景下,人會背叛自己一直以來遵守的道德規範,聽從權威人士去傷害無辜的人。
美軍士兵在伊拉克戰爭中的虐囚行為:阿布格萊布虐囚事件。這些士兵,有男性也有女性,對囚犯們實施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羞辱。津多巴教授很驚訝,但是並不感到意外,他當時正是斯坦福監獄實驗的負責人。布希政府軍方對此事的第一反應是醜聞發生後任何官方都會說的套詞, "不要怪我們。這與整個系統無關。只是幾個壞蘋果而已,只是一小撮惡劣的士兵而已。"而教授的假設是,美國士兵通常情況下是好的,也許是裝蘋果的桶壞了。1000多張士兵拍攝的照片都是暴力或色情的,很恐怖,這是惡的一種視覺展示。 其中一個犯人得了精神疾病,那個犯人每天用大便塗抹在身上,士兵們不得不使他在泥土裡打滾,以消除臭味,但士兵們最終還是叫他屎男。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下來問:"我想知道誰該為此負責? 到底誰才是那幾個壞蘋果?"教授則想:"是什麼為此負責?" 因為"什麼"既可以是指人, 也可以是指情境。如果你相信他們在進入地牢之前是好士兵的話,那麼心理學家是如何理解這種人性的轉變呢?有三種方式,最主要的方式是所謂的特質論,我們查看那些壞蘋果的內在特徵。這是所有社會科學的基礎, 宗教的基礎,戰爭的基礎。社會心理學家會出來說:"是啊, 人們是舞台上的演員, 但你得清楚其所處的情境。 扮演角色的演員是哪些人?戲服什麼樣?有舞台導演嗎?所以社會心理學家感興趣的是,個體周圍的外界因素是什麼,壞的蘋果桶? 更為重要的是,權力存在於系統中。系統製造出腐化個體的情境,這個系統,是指法制、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該系統即蘋果桶製造者權力之所在。如果你想改變一個人,你就得改變其所處的情境。如果你要改變情境,你得知道其權力存在於系統的何處。所以路西法效應牽涉到理解人性轉變是如何受這三項因素影響的,它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們會怎樣影響情境?情境如何影響人們?製造並維持該情境的系統是什麼?
- 津多巴和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和上高中的時候在同一個班級, 津巴多教授在電擊實驗的啟發下,繼續開展了斯坦福監獄實驗。從打廣告開始,找大學生來研究一下監獄生活。75個人志願參加,做了人格測試,做了面試。挑選了24名:他們是最正常的,最健康的。然後隨機把他們分成囚犯和警衛兩組。所以在第一天,我們知道他們都是好蘋果,而教授將把他們放在一個壞的情境里。將要扮演警衛和扮演囚犯的男生之間沒有任何區別,教授對那些將要扮演囚犯的男生說:"在住處等著,實驗在星期天開始。"沒有告訴他們的是,市警察局的警察會上門做真實的逮捕,真警車,真警察,街上的鄰居也是真的,鄰居並不知道這是個實驗,周圍都是相機,圍滿了鄰居。然後囚犯扮演著被抓到警察局,關到一間牢房裡,囚犯被鎖在那兒,穿著一件丟人的衣服。那些將要被剝奪人性的囚犯,他們的名字將被號碼代替,而那些警衛,他們的裝扮標誌著權力和匿名性。警衛們逐漸開始讓囚犯們徒手清理馬桶,讓他們做其他一些羞辱性的任務,他們脫光囚犯的衣服,性侮辱他們,他們開始做侮辱行為,譬如強迫囚犯們模擬雞姦。真實的阿布格萊布虐囚行為,實驗里的警衛在五天內就做了。囚犯們的應激反應是非常極端的,當初挑選他們是因為他們是健康的,而這些正常的男生在36小時內就有人崩潰了,這個實驗在6天後結束因為它已經失控了。
戰士們是否更換統一服裝 對於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會有影響嗎?他們是否匿名對於他們對付受害者會有影響嗎? 在某些文化里他們戴著面具,戰士們穿著統一服裝達到匿名性;他們把自己塗成"蒼蠅王"的樣子,小說《蠅王》形容道:他開始跳起舞來,他那笑聲變成了一種嗜血的狼嚎。一個獨立的形象出現了,那就是戴著假面具的他,傑克在面具後面躲著,擺脫了羞恥感和自卑感。這就是匿名性的威力,同樣,在「角色扮演」的情境下,原本身心正常的男孩們逐漸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是在監獄環境中上演了一場獄警虐待囚犯的悲劇。最糟糕的是,津巴多自己也陷入了情境之中,默許這些暴行的發生,直到女朋友威脅他再繼續下去就要和他分手,他才幡然醒悟、立即中斷了這項實驗。「連我自己都迷失了。津巴多說他的女朋友也是後來的妻子是一個英雄主義挑戰者,是她挺身而出,阻止了監獄實驗的繼續進行,而其他所有人都已經陷於權威服從之中了。社會學和心理學研究揭示了在無需藥物的情況下,普通的好人是如何被轉變的。你不需要藥物,你只需要社會心理學的過程。這就是路西法效應,具有標誌性的斯坦福實驗給了所有軍事行為一個警告:如果你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賦予人們權力,那就是在給濫用開通行證,他們明明了解後果,卻任其發生。
- 不作為,也是邪惡
為什麼兒童被車撞倒以後,來往行人沒有一個停下腳步?
旁觀者效應:在遇到突發情況時,隨著旁觀者的數量增加,任何一個旁觀者提供幫助的可能性隨之減少。並且人們會根據社會信息—周圍人的反應例如表情姿態來判斷這件事是否嚴重,如果大家的反應比較麻木冷漠,人對於惡會極具容忍,而這是一種極其消極的群體規範(social norm)。這種事情近些年來在國內屢見不鮮,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旁觀者們無動於衷可能是由於身份匿名、責任分散、害怕尷尬等原因,導致所有人都保持觀望。那麼真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 如果你是受害者,那麼請清晰表達出你需要幫助,並且指定身邊的一個人,向他直接求助;
- 如果你是旁觀者,請拋棄當眾出醜和尷尬的恐懼,站出來,做第一個行動的人。
那麼是哪七個社會性過程會導致惡的逐漸產生呢? 無意中邁出第一步;對他人去人性化;對自己去個體化;推卸個人責任;盲目服從權威;不加鑒別地依從群體規範;袖手旁觀,漠不關心,對惡行消極容忍。而這極其容易在新的或不熟悉的環境中發生。 因為人的習慣性反應失效了,你的人格和道德感被關閉了。 "沒有什麼比公開譴責作惡者更容易, 也沒什麼比理解他更難。"陀思妥耶夫斯基告訴我們。理解不是找借口,心理學不是借口學。因為你的觀望,也會給群體帶來消極服從的影響。不要再等了,能挺身而出的英雄,就是你自己。
- 做自己的超級英雄
英雄主義是惡的解藥。 通過推廣英雄主義想像, 尤其是在我們的孩子之中,在教育系統里。 我們要孩子們想,我是那個等待中的英雄, 等待合適的情境出現, 屆時我會行英雄之事。 現在所謂的英雄主義是,平凡之人行英雄之事。我們傳統的社會英雄並不是完全正確的, 因為他們是極少數例外。 他們為目標投入畢生之努力,因此我們才知道他們的名字。孩子們的英雄也是他們的榜樣,因為他們有超自然能力。我們想要讓孩子們意識到,大多數英雄是平凡的人們, 而英雄行為是不平凡的。喬達比阻止了美軍虐囚的那些虐行, 因為當他看到那些圖片時,他把它們交給了一位高級調查官。他是一個下級列兵但卻阻止了此事,他是英雄嗎?不是,他們不得不把他藏起來,因為有人想殺他, 還有他的母親和妻子,他們隱藏了三年。
情境是有力量的,關鍵是,這個情境可以刺激一些人內心的敵意想像,使我們成為惡之犯人,也可以激發另外一些人內心的英雄想像。情境是同樣的情境,而你二者必居其一。大多數人對袖手旁觀之惡感到內疚,因為你母親會說,"別管閑事,先管好你自己的事。" 你一定得這麼回答,"媽媽,人性就是我的事。"英雄主義的心理學是如何在新的英雄課程里鼓勵孩子們培養這種英雄想像,這種自我標籤—我是一個等待中的英雄,並且教會他們技能。想成為英雄的話,你一定要學會成為一個"異類", 因為你得總是與群體規範相左。英雄是那些在社會上行非凡之事的平凡人,那些有所為之人。
英雄主義關鍵有二:
- 在眾人消極冷漠之時有所作為。
- 你的作為必須以社會為中心,而非以自我為中心。 韋斯利·奧特里是一個50歲的非裔美國人,是一個建築工人。 他在紐約地鐵等車的時候, 一個白人掉進地鐵軌道里。 當時地鐵正開過來。當時有75個人在那兒,他們全都僵住了。他有理由袖手旁觀,他還有兩個小孩。相反的是,他把兩個孩子交給一個陌生人看管, 跳進鐵軌里,把那男子壓在鐵軌之間, 趴在他身上,地鐵就從他身上開了過去,再低半英寸就會把他的腦袋鏟去。而他卻說"我做了任何人都會做的事",跳下鐵軌沒什麼大不了的。從道德責任的角度說應該是"我做了任何人應該做的事"。那麼,將來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新的情境。第一條路,你會成為惡之犯人,你將會欺騙,或允許欺侮。第二條路:你將因漠不關心袖手旁觀而內疚。第三條路:你成為一個英雄。關鍵是,我們是否做好準備來選擇這條路以頌揚平凡的英雄, 等待合適的情境出現,將對於英雄的想像付諸於實踐呢?因為這可能是你平生僅有的機會,而當你錯過的時候,你將永遠記得,你本可以成為一個英雄但我讓這機會溜走了。
英雄不需要你擁有特殊本領或者多麼與眾不同,英雄就是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在服從情境中,做不畏權威影響的人;在旁觀者效應中,做不害怕出醜的人。同時,我們要做深思熟慮的英雄而不是頭腦發熱的英雄,冷靜的分析情況,然後做正確的事。津巴多告訴我們:只需要站出來,說出來,行動起來,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活中的英雄。敢於與眾不同,消除冷漠的壁壘,用行動去改變社會。不妨從小事開始做起,嘗試著讓某個人感到他很特殊。智慧的尤達大師說:你的世界需要你。做,或者不做,沒有「我試試」。超人津巴多教授說:英雄做,不是英雄的人不做。讓我們創造新英雄的一代。
- 最後,我想分享給大家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提出關於道德的理論:Moral Foundation Theory (道德基礎理論)。他在長期對道德情緒研究之後發現,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道德的評判是可以有很大不同的,比如西方很多人是很難接受國人吃狗肉的行為的。進而,他提出道德分為五個方面:
- care(關愛) vs. harm(傷害)
- fairness(公平) vs. cheating(欺騙)
- loyalty(忠誠)/in-group(內群體) vs. betrayal(背叛)
- authority(權威)/respect(尊重) vs. subversion(破壞)
- sanctity(聖潔)/purity(純潔) vs. degradation(齷齪)
人們的道德標準就是讚譽前者和批判後者。比如,中華傳統美德之一,尊老愛幼,就是1+4的組合。
參考文獻:
[1]威廉?戈爾丁.蠅王[M].張鏡,何政安,劉英芳,譯.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7.
[2]張和龍.戰後英國小說[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馬斯洛.馬斯洛人本哲學解讀[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4]津巴多.《路西法效應》.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們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
※研究說:如何看待失敗與遺憾?|失去了多少個可能的我,才有了現在的我
※為什麼《非誠勿擾》里有些女嘉賓語速慢、語氣嗲、表情萌、反應也脫拍?與情商有關嗎?她們內心世界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