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料都拿來炒的航天成了麻辣香鍋後,是否還有人記得它的鮮(先)

撰文 | 晟宇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感覺到身邊的科技發展地越來越快,雨後春筍加電閃雷鳴,令人目不暇接,有種分分鐘就要被淘汰的感覺。

同時呢,在自己關注和身處的航天圈子裡也感受到了各種新興技術與航天結合的火熱氛圍。

我個人也在不久之前的科學院開放日里講了「太空智能」,因為覺得今年再不講講智能就太落伍啦。

1.航天成了新技術的試驗場

自從有了立方星,進入空間的門檻突然就降低了。於是各種新材料,新工藝,新想法都得以進入太空去跑跑馬~

而且還有公司直接把這種做實驗變成了一門生意,直接把要做的實驗定製打包送入太空,獲得在地面難以實現的實驗環境,而且價格也比較讓人容易接受。

當然不只是立方星啦,3D印表機也帶到了空間站,雖然暫時還不能列印出太有用的東西,不過未來誰知道呢?

2.時髦技術與航天的快速結合

身處這個圈子這幾年見到了太多的緊跟科技時髦的項目,前幾年的各種空間雲計算、大數據的種種,如今的空間智能化種種。

很多技術的確潛力十足,石墨烯啊,太赫茲啊,在空間的確都有很大的應用,可是誰能保證不會輕易地掉入鎚子理論中呢。看著自己手上的專項技術怎麼看怎麼好,可是如今的航天中還用著這麼多看似非常落後的技術並不是是航天人都閉塞落後哦~~好東西好用的同時也都有它的坑,結合地太快容易有矛盾的道理不僅僅適用於人類吧。

因為很多人總是相信可以利用地面技術在空間實現彎道超車,哪怕這個要在地面應用的技術在地面都還沒有實現。

最近也看了很多關於人工智慧在空間應用的文章、分析和設想。從深空探測的自主任務規劃與優化到小衛星星群的群智能,看來看去還是覺得只要能解決了關鍵的問題,用得上智能就用,有的時候不用會更好。

前幾天看了WWDC,蘋果推出的ARkit簡直碉堡啦。回頭看看過去提出的那些基於AR技術的虛擬裝配簡直弱爆了,動作快的圈內朋友,可以趕緊抓住這個熱點搞幾個項目沒問題。同時覺得用這個做成任務演示必須把用戶暈,直接在人家面前扔出地球和衛星,各種演示任務,拿項目分分鐘啊!

3.航天,你這個領頭羊怎麼當的?

拉拉雜雜地扯了這麼多,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沒有。我也就不繞圈子了,航天終於炒成了一鍋色香味俱全的麻辣香鍋,甚是誘人。但是卻讓人不忍回首,不忍回首的是,曾經的航天可是引領很多技術的源動力啊!

知乎上也曾有討論,說航天的發展是不是減速了,雖然有大V@太空精釀 等出來表明航天的發展依舊勢頭很足。大家只不過是對這些新聞疲勞了等等,事實卻是相比於互聯網牽引下的技術,航天這個技術域的確是越來越顯得單薄了。

以航天界帶頭大哥年年下滑的航天投入就可見一斑。雖然各種商業公司接過了近地空間業務,不過體量還是非常有限。而且對於商業航天真的真的不是初心啊,真的不會為重複使用火箭激動啊。

航天就是需要探索,需要牽引,需要走在最前面啊。所以我們是否需要去回憶下那未知的鮮(先)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看了美國登月成功的過程,有一種寫了個一萬行的程序然後直接編譯通過的感覺?
如何看待知乎用戶孟德爾在知乎上航天話題下的相關回答?
NASA 每年的經費越來越少嗎?美國航天業是否在轉型?
今天新聞說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美國和日本宇航員品嘗了在太空種植的紫葉生菜,那俄羅斯宇航員為什麼沒吃?
剛剛大閱兵結束,大家覺得中國航天以後發展大嗎?

TAG:航天 | 科技 | 航天业 |